24.2.1《点和圆的位置关系》说课(教案+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4.2.1《点和圆的位置关系》说课(教案+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4-12-13 10:03:38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24.2.1
点和圆的位置关系
远安县外国语学校说课稿【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环节及设计意图】【教学得与失】【学情分析】 圆的教学在平面几何中乃至整个中学教学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而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应用又比较广泛,又是在学习了圆的有关性质的基础上进行的,为后面的直线和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作铺垫的一节课,在今后的解题及几何证明中,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教材分析】 九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分析力和归纳力,根据他们的特点,通过复习旧知引入这节课内容,通过点和圆的相对运动,揭示点和圆的位置关系,培养学生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通过对探索过程的反思,进一步强化对分类和化归思想的认识。?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依据教材和大纲,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如下:
一、教学目标和过程方法:
1、探索并掌握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及这三种位置关系对应的圆的半径与点到圆心的距离之间的关系。经历探索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过程,体会数学分类思考的数学思想。
2、探索如何过一点、两点和三点作圆,了解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通过探索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的问题,进一步体会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
3、了解三角形的外接圆和三角形的外心。
4、了解反证法,进一步体会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1、用数量关系判断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2、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难点: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的运用。【教学环节】【情境引入】【随堂练习】【探究问题】【小结归纳】【当堂检测】【情境引入】生活中的数学箭头落在圆形靶盘上,把箭头看成点,那么这个情境反映了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有三种:
点在圆外,点在圆上,点在圆内如图,某地计划在草地上修建一座圆形水池,圆心距离大树底部10米。为了保护大树,水池半径r可以取多少米?如果把大树看作一个点,那么大树与水池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点和圆的位置关系有几种?你如何判断?1:⊙O的半径6cm,当OP=6时,点P在 ;当OP 时点P在圆内;当OP 时,点P不在圆外。圆上<6≤6随堂练习2、描述一下所有到已知点O的距离大于2cm,并且小于3cm的点组成的图形。 随堂练习探究之旅问题1:任意修建一个圆形水池,使大树刚好在圆形水池边缘。
我们的结论:
过一点可以作无数个圆AB过两点可以画无数个圆(圆心在两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上)
圆心在弦的垂直平分线上探究之旅问题2:如果有两棵大树,请你修一个圆形水池,使两棵树都在圆形水池边缘。
●o “三点确定一个圆”问题3:过三点作圆探究之旅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
经过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不能作圆。ABCP过三点: 经过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能作出一个圆吗?1、假设经过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可以作一个圆.且圆的圆心为p.2、那么点P……,这与我们学过的……矛盾.3、所以,经过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不能作圆.这种证明方法叫做反证法.求证:经过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不能作一个圆1、经过三角形三个顶点可以作一个圆.
这个圆叫做三角形的外接圆.
2、这个三角形叫做这个圆的内接三角形.
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叫做三角形的外心.
三角形的外心就是三角形任意两条边垂直平分线的 交点.
●●BA●●C1、点和圆的位置关系。2、定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当堂检测如图,RT△ABC中∠C=90°,AB=5cm,BC=3cm.
(1)以点B为圆心作圆,请你描述当半径r(r>0)逐步变大时,点A、C与圆B的位置关系。
(2)你能否找到一个点P,以点P为圆心,过A、B、C三个点作一个圆。你发现点P的位置有什么特点?问题解决:“破镜重圆”圆心一定在弦的垂直平分线上【教学得与失】1、怎样的课才是一节好的数学课?
2、及时鼓励学生的重要性。
3、学生也是我的老师。当堂检测如图,RT△ABC中∠C=90°,AB=5cm,BC=3cm.
(1)以点B为圆心作圆,请你描述当半径r(r>0)逐步变大时,点A、C与圆B的位置关系。
(2)你能否找到一个点P,以点P为圆心,过A、B、C三个点作一个圆。你发现点P的位置有什么特点?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十四章
?
§24.2.1点和圆的位置关系
??????????????????

?
?

?
?
稿
远安县外国语学校 刘山河
《24.2.1点与圆的位置关系》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点和圆的位置关系》。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环节、和教学反思六个方面进行阐述。
【教材分析】
圆的教学在平面几何中乃至整个中学教学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而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应用又比较广泛,又是在学习了圆的有关性质的基础上进行的,为后面的直线和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作铺垫的一节课,在今后的解题及几何证明中,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分析力和归纳力,根据他们的特点,通过复习旧知引入这节课内容,通过点和圆的相对运动,揭示点和圆的位置关系,培养学生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通过对探索过程的反思,进一步强化对分类和化归思想的认识。? ?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依据教材和大纲,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如下:
一、教学目标和过程方法:
1、探索并掌握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及这三种位置关系对应的圆的半径与点到圆心的距离之间的关系。经历探索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过程,体会数学分类思考的数学思想。
2、探索如何过一点、两点和三点作圆,了解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通过探索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的问题,进一步体会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
3、了解三角形的外接圆和三角形的外心。
4、了解反证法,进一步体会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1、用数量关系判断点与圆的位置关系;2、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难点: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的运用。
【教学环节安排】
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本节课设计如下几个环节,下面我将重点说明一下教学环节的安排及设计意图。
一、情境引入
1、出示“学生飞镖比赛”图片,将比赛结果抽象出来形成图片。
2、出示问题,“如图,某地计划修建一座圆形水池,圆心距离大树底部10米。为了保护大树,水池半径r可以取多少米?”
设计意图:
①通过图片,让学生从“形”的角度直接认识并归纳“点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
②通过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认识到“圆的半径与点到圆心的距离之间的数量关系”会影响并决定了点和圆的位置关系。
3、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在经历了“形”直观认识和“由数到形”的定量研究后,通过课件的动画演示,让学生经一步认识点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并知道认识到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的等价性。
二、 随堂练习
设计意图:第一题是对知识点的复习运用。第二题则是结合圆的定义,探究满足一定条件的点和圆的位置,并渗透“集合”思想。
三、探究问题
本环节一共设计了三个探究问题。

设计意图:
①本节课内容比较多,为了使一节课内容前后连贯,前两个探究问题继续使用“引入阶段”的“修建圆形水池”的问题情景,改变条件后让学生分别探究:“过一个点作圆”和“过两个点作圆”的问题。
②其中探究二“过两个点作圆”是重点,这里我将引导学生先思考动手,然后小组讨论,最后交流展示学习成果。
设计意图:
①有了前两个“探究问题”的学习,学生水到渠成的意识到需要探究“过三点作圆”的问题,实际背景已经没意义,因此“探究3”不再使用。
②“探究3”的学习我也将采取学生“自主研究+小组讨论+展示质疑”的模式来突破难点。让学生在研究中获得知识,讨论中获得灵感,质疑中得到帮助。
③“尝试错误”对于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是非常有帮助的。因此,在探究3的教学中,首先我将不预设三点的位置关系,大多数学生可能作出“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的情况,然后就匆忙得出“三点确定一个圆”这个错误结论。然后,引导学生质疑并将转化到研究“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作圆”的问题上来。
④对于用“反证法”说明“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作圆”。学生说明的方法和依据可能和教材上不一致,只要合理我都将给予肯定。这里我将主要帮助学生缕清反证法的三要素,即:假设(命题不成立);推出矛盾;得出正确结论。
⑤学习“三角形外接圆”等知识。
四、小结归纳 五、当堂检测 六、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知识点,并提高对知识的运用水平
【教学反思】(课后补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