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1张PPT。第20课1、了解贯彻“双百”方针以后的优秀文艺作品 知识结构“双百”方针提出贯彻活力初现遭遇挫折重现春天一.“双百”方针的提出:4.背景:(2)为调动知识分子的作用,繁荣社会主义文化.(1)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百花齐放”是指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
“百家争鸣”是指学术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2.内涵:1956年春1.提出:_________ , 毛泽东 3.地位:是一个基本性的同时也是长期性的方针4.影响:(2) 文艺领域:作品:老舍—话剧《茶馆》; 郭沫若—历史剧《蔡文姬》; 杨沫—长篇小说《青春之歌》等等
期刊:数量增加,质量提高
电影:“难忘的1959年”(1) 学术领域:召开关于遗传学的讨论摩尔根学派和李森科学派之争的座谈会小说写了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林道静如何走上革命道路,并成为无产阶级战士的曲折过程。 杨沫一个大茶馆
就是一个小社会作品以旧北京城中一个大茶馆—裕泰茶馆的兴衰为背景,反映了清末到抗战胜利后近50年的社会面貌,揭示了双半的旧中国的黑暗罪恶《蔡文姬》剧照(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 郭沫若 《五朵金花》是于1959年制作的一部少数民族爱情电影。讲述的是一对白族青年男女有趣的爱情故事,反映了新中国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幸福、欢乐的生活,是中国电影史上不可多得的一部具有抒彩和民族特色的生活喜剧。它一经问世便受到了观众的喜爱,红遍了全国。二、曲折发展——“双百”方针贯彻受挫1、原因:① 把学术问题当成政治问题,把学术争论说成阶级斗争.②根本原因是左倾错误的影响
(1)优秀文化典籍、国家文物遭破坏
(2)一些优秀的作品受到错误批判
(3)许多知识分子受到迫害
(4)样板戏一统天下2. 遭到摧残的表现:王蒙 《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
艾青 《蝉的歌》
昆曲 《李慧娘》
电影 《北国江南》《早春二月》等文化大革命中迫害致死的部分学者专家等
1.邓拓:人民日报总编辑、杂文家 ,1966.5.17 服毒致死 2.吴晗:北京市副市长、历史学家, 1968.10.11 狱中自杀,死前头发被拔光 3.范长江:名记者、曾任人民日报社长, 1970.10.23 在河南确山跳井身亡 4.翦伯赞:历史学家, 1968.12.18 与妻子戴淑婉服安眠药致死 5.上官云珠:著名电影演员, 1968.11.22 病中跳楼身亡 6.容国团:世界乒乓球男单冠军, 1968.6.20 北京龙潭湖畔槐树上吊自杀 7.姜永宁:乒乓球国手, 1968.5.16 在拘留室上吊自杀 8.傅其芳:国家乒乓球队教练, 1968.4.16. 在北京体育馆自缢而死 9.熊十力:国画学大师, 1968.5.24 绝食身亡 10.顾圣婴:著名女钢琴家 ,1969.1.31 与母亲弟弟开煤气全家自杀芭蕾舞《白毛女》剧照芭蕾舞《红色娘子军》剧照京剧《海港》剧照3、影响:
1、原因:2、表现:二、曲折发展—“双百”方针贯彻受挫文艺园地百花凋零;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受到很大影响三.文艺的春天1) 文革结束后,清算“左”倾错误
2) 恢复“双百”方针
3)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五讲”“四美”
4)改革开放的进行1.背景:2.表现:影视作品: (1)文学艺术:反映文革的反思文学.伤痕文学;反映改革实践.社会生活等文学作品(2) 学术:讨论空前热烈3.影响:(1)科学和文艺领域再次呈现繁荣景象
(2)中国文化正走向世界社会主义时期的“百家争鸣”和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的区别?讨论比较社会主义时期的“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是文化方针
内容侧重科学研究自由争论与发展
反映学术民主—-是思想解放潮流
内容侧重政治主张
反映时代变革,影响深远. 假如让你用坐标图像表示“双百”提出后我国文艺科学的发展趋势,你会怎样作图?变化的原因是什么?Y(发展状况)19561978 x(t)1966原因:“双百”方针能否贯彻;
国家政治环境的变化;提出1956年生机勃勃曲折1957年反右派
斗争扩大化百花凋零恢复“文革”时期繁荣景象“双百”
方针十一届三中
全会后2、邓小平指出“我们的文艺属于人民”,这是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在其鼓舞下,科学和文艺工作者步入了又一个春天。学术讨论空前热闹,文学艺术欣欣向荣。文学艺术的又一个春天不包括
A.出现了《雷锋之歌》、《青春之歌》等优秀作品
B.小说、戏剧、诗歌等争奇斗艳,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C.《白蛇传》《十五贯》等剧目在戏剧舞台上开始上演
D.以“伤痕文学”、“反思文学”为先锋的文艺流派争相引领风骚 A巩固练习1.1956 年,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旨在
A.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B.强调文艺必须为工农兵服务
C.提高人民群众文艺水平
D.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D3、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从争论内容上讲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A.前者侧重于文学艺术,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B.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文学艺术
C.前者侧重于政治运动,后者侧重于思想文化
D.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D4、1955年植物学家胡先骕因批评前苏联生物学家李森科而遭到批判。1956年5月,周恩来同中科院负责人谈话时指出:“科学是科学,政治是政治……如果李森科不对,我们没有理由为李森科辩护,我们就向被批评的胡先骕承认错误。对一切科学,都要这样。”该讲话
A.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
B.奠定了“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C.反映了学术问题政治化的要求
D.明确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