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单元第7课
(1)通过自主学习完善表格,知道从汉朝到唐朝时期选官制度、中枢机构和赋税制度的基本演变情况。
(2)通过阅读图文史料,分析理解九品中正制、科举制、三省六部制、租庸调制、两税法的背景内容影响。
(3)运用史料对比学习掌握科举制度、三省六部制和两税法的创新之处。
(4)联系隋唐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隋唐制度创新的意义,增强对中华文明成就的自豪感。
学习目标
某一制度之创立,决不是凭空忽然地创立,它必有渊源,早在此项制度创立之先,已有此项制度之前身,渐渐地在创立。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课程导入
隋唐时期实行了哪些新制度?这些新制度有何创新之处?
又是在以往哪些制度的基础上“渐渐地创立”的呢?
一、选官制度的创新
(一)九品中正制
汉末社会动荡,“人口流移,考详无地”,察举制所依赖的乡里清议失去了社会基础。那时,选官多操纵在地方大族名士手中。他们交结朋党,严重干扰了人才选拔。自曹操开始,尝试新的选人方法,曹丕继魏王后,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颁制九品中正制。这种选官制度既继承了两汉乡里评议人物的传统,又将评议权收归中央,在一定时期内加强了中央集权。
——《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7课历史纵横栏目
1.背景
(1)基于汉末动荡的权宜之计
(2)出于抑制地方大族的考虑
(3)察举制不适宜选拔的需求
阅读教材历史纵横相关材料,
思考:其制度产生的背景是什么?
一、选官制度的创新
创立:
措施:
标准:
曹魏时期,曹丕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而推行。
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朝廷依此授以相应的官职。
从初创时期的重视家世、道德和才能,发展到西晋时期主要看重家世。
(一)九品中正制
2.内容
一、选官制度的创新
(一)九品中正制
次凝之,仕左将军。孙恩之攻会稽,僚佐请为之备。凝之不从,曰:“吾已请大道,许鬼兵相助,贼自破矣。”既不设备,遂为孙所害。
——《晋书·王凝之传》
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上品无寒门 , 下品无势族 。
——《晋书·刘毅传》
3.影响
阅读材料思考:
王凝之是凭借什么取得这样的官职的?
并试着分析九品中正制的影响?
进步性:由于中正官为中央派出,将选举权收归中央,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
局限性:考核标准主观随意,后期沦为士族门阀统治的工具,最终导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形成。
一、选官制度的创新
(二)科举制
隋文帝采用分科取士的方法选拔人才;
隋炀帝时,始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唐太宗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为主;
武则天扩大科举取士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
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
宋完善:扩招、弥封、锁院、 别头试等;
1905年废除。
1.演变历程
阅读教材并梳理:科举制是如何形成、并不断发展完善的?
一、选官制度的创新
(二)科举制
此制用意,在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来不断的挑选社会上的优秀分子,使之参与国家的政治。此制的另一优点,在使应试者怀牒自举,公开竞选 。可以免去汉代察举制必经地方政权之选择;可以根本消融社会阶级之存在;可以促进全社会文化之向上;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而提高其爱国心;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
——钱穆《国史大纲》
2.影响(积极)
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约1300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依据材料,说明科举制度对中国历代王朝的统治有什么影响?
(1)科举制使一批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加政权,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
(2)增进社会公平、公正;
(3)削弱门阀士族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
(4)推动了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
(5)提高官员队伍素质,加强对社会的有效管理;
(6)增强群过人民的政治兴味,提高爱国意识;
(7)促进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一、选官制度的创新
(二)科举制
科举制的推行,对历史的发展,也带来很大负面效应。首先,它使得学校体系从此以后就和选官制度牢牢地捆绑在了一起,学校成了科举的附庸。……使中国本来就该发展起来的科学技术,受到了影响,以至于长期无法进化。其次,科举虽然强化了官僚制,但也使得人才都被行政体系吸走,影响了社会整体发展。其三,科举制虽然推动了人们向学,但也极大地催生了官本位文化的生长。整个社会的运行,都围绕着官僚体制打转,这对于中国社会以后的发展影响甚巨,以至于今天仍有余波。
——张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导论》
2.影响(消极)
1. 逐渐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使人形成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错误观念,阻碍社会多元化的发展。
2.在封建社会后期,科举考试的内容大都不超过儒家经义的范畴,严重束缚了读书人的思想,士人越来越缺乏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
时间 制度 方式 标准 趋势
先秦
秦 汉 魏晋 南北朝 隋唐至明清 选官制度的演变历程
——从以名取士到以文取士
世卿世禄制
察举征辟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自下而上推荐
孝廉
中正官
评定授官
初为家世道德才能,后为门第。
分科考试
才学
血缘
世袭
军功爵制
中央任免
军功
标准科学客观
方式公开公正
权力集中中央
(创新之处)
一、选官制度的创新
选官标准:更注重学识才能,而不是门第家世。(标准科学客观)
选拔方式: 严格执行考试选拔,而不是中正品评。(方式公开公正)
选拔形式:由地方举荐到中央组织考试选拔。(权力集中中央)
创新在何处?
魏晋南北朝
三公
九卿
皇帝
东汉
皇帝
尚书台
三公
【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皇帝
尚书省
中书省
门下省
【曹魏】
【西晋】
西汉
秦朝
皇帝
三公
九卿
【决策】
【执行】
中朝
二、中央官制的创新
三省六部制
二、中央官制的创新
三省六部制
1.演变历程
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改称尚书省,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
隋文帝时,中央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
唐太宗时,常给品位较低的官员以宰相名号,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
二、中央官制的创新
三省六部制
2.特点
(唐朝前期)皇帝的旨意一般先交由中书舍人(中书省的官员)起草。起草完毕,由中书令、中书侍郎、中书舍人署名后,交由门下省审查、署名,再呈送皇帝书面批准。已批准的诏令又送往门下省,正本存档,另抄一份副本注明“制可”,加盖章印,在送往尚书省施行。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1)以皇权为中心;
(2)相权三分,职权分明;
(3)集体宰相制(群相),节制君权。
阅读材料并观察图示,
思考:三省六部制有何特点?
二、中央官制的创新
三省六部制
3.影响
分工合作的三省,为什么办公机构却被隔离成成内廷、外廷两部分?
参与决策内廷被分为中书、门下两省,这一设计有何作用
行政体系中的尚书省六部,剔除了专门为皇家服务的机构,这有何积极意义?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标志着
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成熟!
(1)加强皇权。
(2)提高行政效率。
(3)节制君权,有利于减少皇帝独断造成的决策失误。
时期 政权组织 权力分配 趋势
西汉 武帝前 三公九卿制 丞相集决策、行政、用人、审议和司法于一身。 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宰相权力不断分化
武帝后 中外朝制 中朝决策,外朝执行。 东汉 三公和尚书台 三公荣誉,尚书台掌决策和行政。 魏晋南北朝 尚书、中书、门下形成三省 三省共同辅助决策。 隋唐 三省六部制 中书起草诏令、门下封驳审议、尚书执行。 中央官制的演变历程
——君权与相权的博弈
汉代
田税较轻,人口税和更赋很重
实施租调制度
隋唐
魏晋租调按户征收的说法摘自《中外历史纲要》
三、赋税制度的创新
三、赋税制度的创新
(一)租调制
北魏太和九年(485),颁布了均田制,规定男子年15岁以上,受种植谷物的露田40亩,妇女20亩,如果是二年休耕一次的地,则加倍受田,三年休耕一次的加两倍受田。奴婢和平民一样受露田。……在均田制的基础上,次年颁布实行了新的租调制,规定一夫一妇为纳税单位,租额相对减轻,即一对夫妇年纳粟2石,帛1匹…以后相继建立的北齐、北周、隋、唐都曾颁布过此令,唯办法略有变更。
——吕建中:《中国古代赋税制度述略》
1.内容
根据材料回答:什么是均田制?什么是租调制?租调制的征税依据是什么?
均田制:指政府不触动原有私有土地的基础上,把无主荒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农民耕种,接受土地的农民要向封疆国家交纳赋税和服役,土地只允许使用不允许买卖,实际上是一种封建土地国有制。
征税依据:人丁
租调制是以均田制为基础的。
三、赋税制度的创新
(二)租庸调制
唐代的赋役令规定:每丁每年向国家缴纳租粟二石。调随乡土所出,每年缴纳绢(或绫)二丈,绵三两;不产丝绵的地方,则纳布二丈五尺,麻二斤。此外,每丁每年还要服徭役二十日,闰月加二日;如无徭役,则纳绢或布替代,每天折合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叫做庸。
——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
1.内容
田亩税(租):粮食
人头税(调):帛或布
庸:用帛或布代徭役
同租调制相比,租庸调制有何进步意义呢?
(1)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劳动积极性也有所提高。
(2)农民负担相对减轻,有利于社会经济稳定发展。
(3)政府的赋税收入得到了保障。
三、赋税制度的创新
(二)两税法
1.背景
仔细观察地图,唐鼎盛时期和唐后期户口数有何变化?
唐中后期,土地兼并严重,政府直接控制土地减少,无田可授,均田制无法推行;
广大自耕农破产,依附地方豪强的逃户变多,户口人数锐减,从而导致税收减少;(也有战乱的原因)
三、赋税制度的创新
(二)两税法
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
1.实行“量出制入”的原则,中央根据财政支出的预算征收总额,分配到各地征收。
2.不分主户和客户,一律就地落籍纳税。
3.每户按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
4.户税按户等高低征钱,地税按亩缴纳谷物。
5.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2.内容
特征:不再按丁征税,
改为按资产和田亩征税。
阅读教材第40页史料阅读,概括两税法的内容。
租庸调制 两税法
征税标准
征税项目
征税对象
征税次数
放松了人身控制
简化了税收名目
扩大了收税对象
人丁
财产
田租、户调、
力役、杂税等
户税、田税
授田农民
不分主客农商,一律纳税
旬输月送
夏、秋两季
简化了税收时间
比较租庸调制与两税法
创新之处
赋税制度的演变历程
——人丁与财产的流变
时间 赋税制度 标准 趋势
魏晋
唐初 唐中期 明代 清初 租调制
按户征粮纳绢
租庸调制
两税法
一条鞭法
摊丁入亩
可以庸代役
按土地和财产收税
取消人头税
按亩征收银两
以人丁为主到
以土地财产为主
人身控制逐渐松驰
税收种类减少
从实物地租到货币地租
不定时—基本定时
“世界上不存在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也不存在适用于一切国家的政治制度模式……制度创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习近平
拓展延伸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变化:商周世卿世禄制——曹魏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创新:标准科学客观、方式公开公正、权力集中中央。
中央官制
选官制度
赋税制度
影响: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中央集权。
变化:秦汉三公九卿制—汉武帝设中外朝—三省六部制
创新:加强皇权、提高行政效率、减少决策失误、节制君权。
影响:提高了办事效率,加强了皇权,是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
变化:魏晋南北朝租调制和均田令——唐前期租庸调制,后期两税法。
创新:从人丁到财产的流变,放松了人身控制。
影响:租庸调制以庸代役,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和政府的赋税收入。
两税法简化税收名目,保证国家收入,减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历代基本沿用。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