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5张PPT。洋务运动2、代表人物:中央:奕?;
地方: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1、时间:19世纪60—90年代3、主张、目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建设 近代
国防。 (“师夷长技以自强”)内 容前期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最大军事工业)福州船政局“自强”后期“求富”民用工业汉阳铁厂轮船招商局4、根本目的:维护清朝的统治。5、性质:是一场封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运动。状元实业家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成为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一个缩影。铁路工程师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评价①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②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结果:失败。标志: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维新变法3、开始标志: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8、作用(影响): 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最大历史功绩),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9、失败的原因:?顽固派的阻挠; ?没有发动群众
?光绪帝没有实权?维新派的软弱
失败启示: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1、序幕:公车上书 (康有为、梁启超)2、发展:《天演论》严复:只有变法,才能“自强保种”4、时间:1898年(戊戌)(又叫百日维新)5、主持者:光绪帝 失败标志:戊戌政变
“甘为变法牺牲第一人”——谭嗣同6、性质:维新派进行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孙中山第8课 辛亥革命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兴中会、同盟会;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建立、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1.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_________,第一次提出了“_____”的口号;1905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_________,这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_______.
2.同盟会的纲领是“_____,____,____,_____”,革命目标是____________。
3.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和旗帜是____________,即_______、_____、和______。
4.____年10月10日,________起义爆发,这一年是农历_________年,这次革命又称__________。学习导航影响:武昌起义胜利后,仅一个多月时间,全国有十多个省宣布独立。形成席卷全国的革命浪潮。
5.1911年12月,各省代表在_______集会,选举________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_____年1月1日,孙中山宣告________成立,中国两千多年的_________被推翻。
6、结果: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最后失败。
7.辛亥革命影响、(评价)
①结束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伟大功绩)
②颁布_______________,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孙中山(1866—1925),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民主革命先驱者。 1866年11月12日,诞生于广东省香山县翠亨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读书时取名文,后改号逸仙,1897年在日本时化名为中山樵。辛亥革命后,则常以中山为名。创立兴中会发动广州起义发动惠州起义创立同盟会发表三民主义革命党人在其影响下发动了多次起义一、孙中山创立同盟会创办兴中会时间:1894年11月性质:檀香山地点: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口号:"振兴中华"1894年11月兴中会成立“振兴中华”的口号指联合中外华人,推翻满清政府,挽救民族危亡。知识拓展资产阶级革命派和维新派有何区别?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进行改革来维护清朝统治;
革命派主张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1905年东京驱除 鞑虏,恢复中华(民族),创立民国(民权),平均地权(民生)。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华兴会、光复会、兴中会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革命目标组成团体革命纲领指导思想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时间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核心推翻清政府统治推翻君主专制建立
资产阶级共和国 解决土地问题革命旗帜:三民主义各地响应起义,纷纷宣布独立,清朝统治迅速崩溃。1911年(辛亥)10月10日1、时间:2、经过:3、影响:占领楚望台军械库,首义成功。二、武昌起义思考狭义:武昌起义又叫辛亥革命(1911)
广义:孙中山领导的一系列革命活动、建立中华民国的全过程都叫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和辛亥革命有何关系?人民英雄纪念碑武昌起义(1911.10.10.)浮雕三、中华民国的成立1、时间: 2、地点:1912年1月1日(元旦)南京3、领导者:孙中山(临时大总统)4、纪元:以中华民国纪元5. 措施发布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的法令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临时宪法作用)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性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袁世凯垂钓于洹水之上,貌似“隐居”,确仍遥控着北洋军清宣统帝
爱新觉罗·溥仪 袁世凯在北京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结局: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分析讨论1、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成功了,也有人认为辛亥革命失败了,说说你的理由。作用、意义(伟大历史功绩):
①建立中华民国,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 帝制;(最大功绩)
②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失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未改变中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2、辛亥革命的性质是什么?革命失败带给我们什么启示?性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启示:资本主义道路不符合中国国情。 每逢新中国的重大节日或隆重庆典,天安门广场都要摆放孙中山的巨幅画像。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半个世纪,这一形式一直保持了下来,并且还将继续下去。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结合孙中山革命活动评价人物)七嘴八舌评价:他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民主革命先驱。①创建兴中会和同盟会、 ②提出三民主义
③发动辛亥革命并创建中华民国
④推翻封建帝制
⑤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推翻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人民富起来了辛
亥
革
命时间代表主张阶级1911年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评价:他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民主革命先驱。地点武昌中华民国时间:1912年1、1地点:南京领导者:孙中山中国同盟会时间:1905年 地点:东京
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性质: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指导思想: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颁布文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临时宪法作用)辛
亥
革
命性质: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作用、意义(伟大历史功绩):
①建立中华民国,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最大功绩)
②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失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未改变中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主要革命活动①创建兴中会和同盟会②提出三民主义
③领导辛亥革命并创建中华民国
④推翻封建帝制
⑤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启示:资本主义道路不符合中国国情。【拓展练习】
1.中国同盟会成立的地点是( )
A.江西南昌 B.湖南长沙 C日本东京 D.英国伦敦
2.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提出通过改革土地制度,解脱劳动者的贫困,做到“家给人足”。三民主义中具体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主主义
3.民生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孙中山在中国近代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他主张( )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CCD4. “共和成,专制灭;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历史事件是( )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北伐战争
5.2010年5月23日上午,孙中山铜像回迁揭幕仪式在南京市新街口广场隆重举行。孙中山先生受世人敬仰,其丰功伟绩有( )
①建立中国同盟会 ②提出三民主义 ③亲自发动武昌起义 ④成立中华民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辛亥革命是在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的。这里的“胜利”是指( ) A.推翻了封建制度 B.成立了中华民国
C.打倒了帝国主义 D.改变了中国命运BBB7.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变,主要是因为( )
A.辛亥革命使中国结束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
B.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了真正的民主、自由
D.辛亥革命使三民主义的理想在中国实现
8.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A9.材料分析
(1)“他们注重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制造船炮,镇压人民,维护封建统治”
(2)“他们要求民权,发展资本主义,认为‘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3)“他们主张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回答:
(1)三则材料分别是那些政治派别的主张?各写一位代表人物。
(2)针对这三种思想,我国当时分别进行了什么运动?结果如何?
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
结果都失败。 阅读下列材料
福建的厦门和台湾的金门隔海相望,其最近距离不足四千米。当人们在厦门岛东南面海滩游玩的时候,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海峡两岸,各竖立着一个巨大的标语牌,厦门一边写着“一国两制,统一中国”;金门那边写着“三民主义,统一中国。”
请回答
(1)“三民主义”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民族、民权、民生(2)“三民主义”的提出有什么作用?
(3)是谁在《民报》上阐发“三民主义”的?他对历史的最大贡献是什么?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孙中山 创建了中华民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孙中山,不仅是一位推翻封建帝制、创立民主共和的革命先驱,也是一位倡新风、除陋习,移风易俗的践行者,一度举国崇尚的中山装,就是他亲自设计、倡导的。中山装就是因先生率先穿用而得名。
孙中山的易服行动,是他反封建、倡民主的革命斗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服饰文化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和重大的意义。
中华民国成立后……中山装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穿着中山装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向世界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自此至20世纪70年代末,中山装进入了寻常百姓家,成了那个时代的“国服”。为毛主席缝制的中山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