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4.《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30 14:57: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 中国抗疫记》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分析
《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 中国抗疫记》是一篇新闻报道,报道了中国在 2020 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在教授这篇课文时,需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背景知识,以及课文的内容和特点。
首先,学生对于新冠肺炎疫情的了解可能不够深入,需要教师在教授课文前先进行相关的背景介绍,让学生了解疫情的严重性和中国政府在抗击疫情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
其次,课文内容比较长,需要教师在教授时注意把握重点,突出中国抗击疫情的成就和经验,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课文中的一些问题,如中国抗疫的国际影响、中国抗疫的制度优势等。
最后,由于课文是新闻报道,需要教师在教授时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让学生学会从新闻报道中获取信息和分析问题。
二、核心素养
1. 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新闻报道的基本特点和写作技巧,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2. 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分析和评价新闻报道,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3. 审美鉴赏与创造:欣赏新闻报道的语言美和情感美,提高审美能力。
4. 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中国抗击疫情的成就和经验,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
- 掌握新闻报道的基本特点和写作技巧。
- 了解中国抗击疫情的成就和经验。
- 欣赏新闻报道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2. 教学难点:
- 分析和评价新闻报道的内容和形式。
-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四、教学方法
1. 讲授法:介绍新闻报道的基本特点和写作技巧。
2.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和分析课文中的一些问题,如中国抗疫的国际影响、中国抗疫的制度优势等。
3. 探究法:鼓励学生探究中国抗击疫情的深层次原因和影响。
4. 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5. 阅读教学法:指导学生阅读和分析课文,提高阅读能力。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播放一些关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新闻报道或视频,让学生了解疫情的严重性和中国政府在抗击疫情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从而引出课文《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 中国抗疫记》。
(二)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
教师向学生介绍课文的作者钟华论,以及写作背景和目的。让学生了解作者的身份和立场,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和观点。
《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 中国抗疫记》的作者是新华社记者钟华论。钟华论是新华社国内部中央新闻采访中心记者,长期从事时政报道,曾参与全国两会、党的十九大、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建党百年等重大报道,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等新闻奖项。
《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 中国抗疫记》是为记录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伟大历程而撰写的。2020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爆发,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包括及时发现、报告、隔离和治疗病例,加强医疗、防控物资和设备的供应和调配,开展大规模的核酸检测和疫苗接种等,最终成功地控制了疫情,取得了抗疫斗争的重大胜利。
《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 中国抗疫记》以真实、准确、全面的视角,记录了中国抗击疫情的全过程,展现了中国政府的担当和作为,反映了中国人民的团结和奉献,同时也为全球抗疫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借鉴。
(三)阅读课文,掌握大意
教师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教师在学生阅读过程中提供一些指导和帮助,如解释一些生词和难点,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 中国抗疫记》一书以宏大的视野、详实的史料、生动的叙述,全景式记录了中国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的历程,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深情书写了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英雄篇章,为人类抗击重大传染病疫情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全书包括“疫情就是命令”“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白衣为甲,逆行出征”“万众一心,守望相助”“八方支援,共克时艰”“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团结合作,共同抗疫”等 12 章,收录了 200 余张具有历史价值的图片。
(四)分析课文,深入理解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结构和写作技巧,如新闻报道的结构、标题的作用、导语的写作技巧等。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和分析课文中的一些问题,如中国抗疫的国际影响、中国抗疫的制度优势等,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和观点。
《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 中国抗疫记》一书的课文结构非常清晰,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 引言:简要介绍了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和意义,强调了中国人民在抗击疫情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团结、勇气和智慧。
2. 正文:正文每个章节都围绕着一个特定的主题展开,详细介绍了中国抗击疫情的不同方面,包括疫情的发现和报告、医疗救治、防控措施、物资保障、科研攻关、国际合作等。每个章节都有丰富的图片、数据和案例,生动地展示了中国抗击疫情的全过程。
3. 结论:结论部分总结了中国抗击疫情的经验和启示,强调了中国在抗击疫情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制度优势和文化底蕴,同时也呼吁全球各国团结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在写作技巧方面,《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 中国抗疫记》一书运用了多种手法,使得文章生动、感人、有力。具体来说,该书采用了以下几种写作技巧:
1. 叙事手法:通过生动的叙事手法,讲述了中国抗击疫情的故事,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疫情期间的各种情况和感人瞬间。
2. 数据和图表:运用了大量的数据和图表,展示了中国抗击疫情的进展和成效,让读者更加直观地了解疫情的严重性和中国政府的应对措施。
3. 引用和引述:引用了习近平总书记和其他国家领导人的讲话和言论,引述了专家学者和一线医护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增强了文章的权威性和说服力。
4. 情感元素:在文章中融入了情感元素,通过描写医护人员、志愿者、普通民众等不同群体的抗疫故事,让读者感受到了疫情期间的温暖和感动。
综上所述,《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 中国抗疫记》一书的课文结构清晰,写作技巧高超,是一部优秀的新闻报道和纪实文学作品。
(五)探究问题,拓展思维
教师鼓励学生探究中国抗击疫情的深层次原因和影响,如中国抗疫的文化背景、中国抗疫的国际形象等。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一些现实问题,如疫情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疫情期间的道德和责任等,让学生拓展思维,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总结归纳,布置作业
教师总结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强调中国抗击疫情的成就和经验,同时布置一些作业,如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疫情的新闻报道或作文,或者让学生收集一些关于疫情的资料和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六.教学反思
在教授课文之前,我先向学生介绍了新冠疫情爆发的背景和严重性,让学生了解到这是一场全球性的危机,也是中国面临的一次重大考验。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在教授课文时,我注重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我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并提出问题让他们思考和回答,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我还注重了学生的分析和讨论能力。我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如中国抗疫的做法和成效、疫情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等,以帮助他们深入思考和分析问题。总体来说,这篇课文的教学效果较好,学生对中国抗疫的做法和成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培养了他们的阅读理解、分析和讨论、比较和对比等能力。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