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上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课件(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上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课件(3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8-30 15:51: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因势而动,有事而无政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设计制作:李小慧
课标要求:通过了解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认识这一时期在政治方面的新变化。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三单元·第九课
建隆二年(961),太祖召赵普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兵革不息,苍生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建长久计,其道何如?”普曰:“……其故非他,节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司马光《涑水记闻》卷1《杯酒释兵权》
简约

《雪夜访普图》



宋制--“祖宗之法” 下的国权
史料一 (宋太祖曾对赵普说)五代方镇残虐……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从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
——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3
史料二 自唐天宝以来,方镇……多以赋入自赡,名曰留使……及赵普为相,劝上革去其弊。申命诸州度支经费外,凡金帛以助军实,悉送都下,无得占留。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6
史料三 收補禁军,聚之京师……皆一以当百。诸镇皆自知兵力精锐非京师之敌,莫敢有异心者。由我太祖能强干弱支、致治于未乱故也。
——司马光《涑水记闻》卷1《收诸道精兵》
夺其权
一、地方之弱枝,中央之强干
制钱谷
收精兵
北宋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
强干弱枝
守内虚外
“事权”的收与分:宋初中央新政权之再建
唐代中央权力分配示意图
北宋中央权力分配示意图
二、相权之分割,君权之侵揽
分行政权
分军政权
分财政权
宋代军事,财政,用人三权都有掣肘,都分割了,这显见是相权之低落。相权低落之反面,即是君权提升。即以朝仪言,唐代群臣朝见,宰相得有座位,并赐茶。古所谓“三公坐而论道”,唐制还是如此。迨到宋代,宰相上朝,也一同站着不坐,这一类的转变,说来甚可慨惜。——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第三讲《宋代》
分化事权
巩固皇权
“事权”的收与分:宋初中央新政权之再建
三、文官之推崇,武将之抑低
史料四 五代以来,藩镇节度使诸武臣,非重禄厚赐不足饜(yàn)其欲。宋既积重难返,又深惩武人跋扈之病, 意望提奖文吏,退抑武臣。既已高官厚禄夺武臣之权,自不得不以高官厚禄慰文吏之心。
——钱穆《国史大纲》第六编《两宋之部》
数据一:宋代枢密院正职共85人次,其中文职出身者63人次;枢密院副职共143人次,其中文职出身120人次。
数据二:宋代通过科举制、正奏名进士、诸科共取士60035人,平均每年取士达360人。据统计,唐朝取士平均每年71人。元朝平均每年不到12人。明朝平均每年89人。清朝平均每年103人。
抑武:
罢免宿将兵权(杯酒释兵权),枢密院长官皆用文臣,作战不设主帅,将从中御。
崇文:
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抬高文官和士人地位。(“不杀士大夫及言事者”、“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事权”的收与分:宋初中央新政权之再建
任务驱动一:如何看待“事为之防,曲为之制”?
史料五 吾宋制治,有县令,有郡守,有转运使,以大系小,丝牵绳联,总合于上。虽其地在万里外,方数千里,拥兵百万,而天子一呼于殿陛间,三尺竖子驰传(zhuàn)捧诏,召而归之京师,则解印趋走,惟恐不及。
   ——苏洵《嘉祐集》卷1《审势》
史料六 唯本朝之法,上下相维,轻重相制,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藩方守臣,统制列城,付以数千里之地,十万之师,单车之使,尺纸之诏,朝召而夕至,则为匹夫!
——范祖禹《范太史集》卷22《转对条上四事状》
利?
弊?
任务驱动一:如何看待“事为之防,曲为之制”?
史料七 今内外上下,一事之小,一罪制微,皆先有法以待之;极一世之人志虑制所周浃( jiā ),忽得一智,自以为甚奇,而法固已备之矣,是法之密也。虽然,人之才不获尽,人之志不获伸,昏然俯首一听于法度,而事功日隳(huī ),风俗日坏,贫民愈无告,奸人愈得志。
——叶适《水心别集》卷10《实谋》
史料八 唐失其道,化内地为藩镇,内外皆坚,而人至不能自安;本朝反其弊,使内外皆柔,虽能自安,而有大不可安者。
——叶适《水心别集》卷14《纪纲二》   
利?
弊?
任务驱动一:如何看待“事为之防,曲为之制”?
利?
弊?
小组 A
小组 B
结论:有利于防范内部动乱,维护统治稳定,强化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和安定,同时庶族上升,形成良好的文化风气,促进文化繁荣,传承中华文化。
结论: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影响行政效率,助长了因循守旧的政治风气,同时严控地方,地方无兵无权无钱,地方虚弱难以抗敌。
简约

燕云十六州示意图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赵光义移师幽州,试图一举收复燕云地区,在高梁河展开激战,宋军大败,宋太宗中箭,乘驴车逃走。之后北宋与辽进行了长期的战争,一直未能占领此地。
宋制--“祖宗之法” 下的国弊



进则不可攻,退又不可守
宋真宗:1005年宋辽签订“澶渊之盟”。辽宋约为兄弟之国(辽圣宗尊宋真宗为兄),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各守疆界。此后百年间保持和平、通使不断,沿边开榷场互市贸易。
多而不精
管理混乱
训练废弛
素质低下
散兵
弱兵
“贫弱”的新中央:一、宋代对外之积弱不振
冗官耗于上,冗兵耗于下
北宋的募兵制
北宋统治者将募兵发展为一种有意识的的“养兵”政策,希望通过广泛募兵稳定社会治安、消除社会消除动乱因素,即所谓“不收为兵,则恐为盗”,“饥岁莫急于纺民之道,而防盗莫先于募民为兵”。募兵过滥致使军队数量不断增加,累增至120余万,军费随之恶性膨胀,成为财政支出的大宗。北宋中期有人说:“天下之所以困,本于兵”,“天下六分之物,五分养兵。”
根据《宋史》等整理
军队不断扩编
政府机构重叠
官僚子弟入仕过滥
官僚队伍不断膨胀
军费直线上升
官俸逐步增添
“贫弱”的新中央:二、宋室内部之积贫难疗
任务驱动二:如何看待“以钱财换取和平”?
史料一 北方的强敌,一时既无法驱除,而建都开封,尤使宋室处一极不利的形势下。藩篱尽撤,本根无庇。这一层,宋人未尝不知。然而客观的条件,使他们无法改计。
——钱穆《国史大纲》第六编《两宋之部》
史料二 澶渊之盟”后,宋辽达成协议,在河北沿边陆续开放榷场,用中原地区的茶叶、缯帛、漆器、瓷器等换取契丹的牛羊、马匹等。汉族建立的两宋王朝通过设置榷场、和市和朝贡等形式与周边民族进行经贸往来,将中原农耕经济区与北方游牧经济区两种经济类型较为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并互为补充。
——摘编自段红云《略论辽宋夏金对峙时期中国民族的一体化进程》
史料三 澶渊之盟未为失策。而所可痛者,当国大臣论和之后,武备皆废。……生育繁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白发长者),不识于戈。
——富弼《富郑公集》
 
利?
弊?
小组 A
小组 B
结论:
签订和议后维持两国和平;
榷场互市使北宋损失有限;
和平、互市推动经济发展,促进民族交融。
结论:
屈辱求和,财政损失严重;
和平状态使北宋军事力量减退,埋下亡国之患。
简约

《西园雅集图》
宋朝的时代,在太平景况下,一天一天的严重,而一种自觉的精神,亦终于在士大夫社会中渐渐萌出。
所谓的“自觉精神”者,正是那辈读书人渐渐自己从内心深处涌现出一种感觉,觉到他们应该起来担负着天下的重任。——钱穆《国史大纲》第六编《两宋之部》



宋制--“祖宗之法” 下的国思
一、贤能者上升,不肖者下退
史料一 一、明黜陟。二、抑侥幸。三、精贡举。四、择官长。五、均公田。六、厚农桑。七、修戎备。八、减徭役。九、覃恩信。十、重命令。
  
——范仲淹《答手诏条陈十事》
史料二 然而范仲淹的政策 ,到底引起了绝大的反动。宋朝百年以来种种的优容士大夫,造成了好几许读书做官人的特有权力,范仲淹从头把他推翻,天下成千上万的官僚乃至秀才们,究竟能“以天下为己任 ”的又有多少?能“先 天下忧后天下之乐”的又有多少 暗潮明浪,层叠打来,不到一年,仲淹只得仓皇乞身而去。
——钱穆《国史大纲》第六编《两宋之部》
 
庆历变政
澄清吏治为目的
明显触犯官僚集团的既得利益,引发抵制,很快归于失败
“觉醒”的士大夫:力革宋弊之变法运动
二、开源谋富国,节流求强兵
目的 措施 内容 作用
富国 青苗法 青黄不接之时,政府贷款、贷粮给农民,收获后还本付息
募役法 取消差役法,百姓纳钱代役
农田水利法 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
均输法 采购物资“徙贵就贱,用近易远”
方田均税法 重新丈量土地,按土地多少和肥瘠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也不例外
市易法 在东京设市易务
强兵 实行“省兵”措施,精简军队,缩减编制
推行强兵措施如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等 取士 改革科举制度,主要改变科举考试的内容
批判“恩荫”制度,选拔人才贯彻择优录取的原则
熙宁新法
限制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
增加财政收入
有利于经济发展,增加政府收入
保证灌溉,防洪赈灾
节省开支,限制大商人控制市场,稳定物价
打击豪强隐漏田税现象,增加了政府收入,部分减轻农民负担
打击大商人对市场的垄断,增加财政收入
节省军费开支,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宋军的战斗力
有利于选拔和培养人才;有利于推动改革;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
“觉醒”的士大夫:力革宋弊之变法运动
任务驱动三:如何看待“王安石变法”?
史料三 今介甫为政,尽变更祖宗之法,先者后之,上者下之,右者左之,成者毁之,弃者取之,矻( kū)矻焉穷日力,继之以夜,而不得息。使上自朝廷,下及田野,内起京师,外周四海,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  ——司马光《传家集》卷60《与王介甫书》
史料四 二三年间,开阖动摇,举天地之内,无一民 一物得安其所者…… 数十百事交举并作,欲以岁月变天下。
——刘挚《忠肃集》卷3《论助役法分析第二疏》
史料五 安石的新政虽然失败,而新学则不断地有继起者。直到朱熹出来,他的四书集注,成为元、明、清三代七百年的取士标准,其实还是沿着王安石新经义的路子。
——钱穆《国史大纲》第六编《两宋之部》
 
利?
弊?
任务驱动三:如何看待“王安石变法”?
利?
弊?
小组 A
小组 B
结论:达到了富国强兵,大大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一定程度改善了积贫局面。复兴了文治,促进了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北宋国力有所提高。
结论:变法操之过急,涉及面太广,强兵的效果不明显,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引起了激烈争议,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日益严重,北宋逐渐走向衰亡。
简约

宋金交战形势图
靖康二年(1127)金朝南下攻取北宋首都东京,除徽钦二帝被金人拘禁之外,还有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北上金国,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靖康之变导致北宋的灭亡。同年,宋徽宗之子赵构于应天府建国称帝,史称南宋。




宋制--“祖宗之法” 下的国运
岳飞之抗金,高宗之和战
《满江红·怒发冲冠》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宋高宗:1141年宋金签订“绍兴和议”。
以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一线划界;南宋对金称臣;每年向金朝缴纳白银25万两、绢25万匹,称为“岁贡”。岳飞也被南宋朝廷逮捕杀害。
“偏安”的南宋:半壁江山之因循承袭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个大变动。但宋制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纵说它有变动,却不能说它有建立。宋之于唐,只好说东汉之于西汉,有事而无政。有形势推迁,而无制度建立。
幸而还是宋代特别重视了读书人,文治方面仍能复兴,以此内部也还没有出什么大毛病。其大体得失如是。——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第三讲《宋代》


1、宋太祖赵匡胤道“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纵皆贪浊,亦不及武臣一人也。”下列措施能体现他这一主张的是
A.文臣出任知州
B. 实行更戍法
C.设立参知政事
D.设立转运使
随堂检测
2、“太宗命曹彬取幽州,而宰相李昉等不知。其伐辽,一日内六招枢密院计议而中书不预闻。”这说明当时
A. 军事行动保密性强
B. 政府执政效率较高
C. 吏治混乱职责不明
D. 相权受到较大削弱
随堂检测
3、《萍洲可谈》记载:“本朝贵人家选婿,于科场年,择过省人士,不问阴阳吉凶及其家世,谓之‘榜下捉婿’”。这体现出当时的社会变化主要是
A. 经济重心南移
B. 社会矛盾缓和
C. 科举制度完善
D. 门第观念淡化
随堂检测
4、王安石变法以“理财”、“整军”为中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变法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 解决藩镇割据的基础,以巩固统一
B. 整顿政府官僚机构,提高行政效率
C. 消除国家边防压力,解决财政危机
D. 加强国家的管理和控制,富国强兵
随堂检测
5.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北宋时期有不同记载。《续湘山野录》记载,宋太宗当晚曾与其兄宋太祖在宫中饮酒,并宿于宫中;《涑水记闻》则称,那晚宋太宗并未进宫。这反映出
A. 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
B. 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
C. 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
D. 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
随堂检测
谢谢观看
两宋
政治
军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