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上第22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课件(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上第22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课件(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8.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8-30 15:59: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曾经的革命党与现在的革命
1911年武昌起义·中国同盟会
(中国国民党前身)推翻清王朝专制统治
1927八七会议·中国共产党
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武昌·武汉
为什么新的革命力量要推翻曾经的革命党人?
革命道路的 与








第22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二、道路·探索: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
三、道路·曲折:红军长征
一、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道路·选择
第22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授课选手:王哲文 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授课对象:高一学生 教材版本:《中外历史纲要(上)》
二、道路·探索: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
三、道路·曲折:红军长征
革命道路的 与








一、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道路·选择
——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道路·选择
南京国民政府是否革命?
1927.9 宁汉合流
1928.4 二次北伐
屠杀革命同志
济南惨案,绕道北伐
(蒋介石:)“吾愿死于青天白日之旗下,吾为国民革命而死,吾为三民主义而死,亦即为共产主义而死也。”
——《黄埔军校第三期同学录·序》(1925年12月)
从1927年3月到1928年上半年,31万革命者倒在血泊中…共产党员锐减到一万多人。
——纪录片《必由之路》解说词
“宁可错杀一千 不可放过一个”
建立专制统治
国民党…依照建国大纲之训政时期,训练国民使用政权。
——《训政纲领》
(1929年)国民党“三大”规定国民党对中华民国之政权治权独负全责。
——王桧林《中国现代史》
实为独裁
名为训政
1927.9 宁汉合流
1928.4 二次北伐
1928.10 《训政纲领》
国民党…依照建国大纲之训政时期,训练国民使用政权。
——《训政纲领》
(1929年)国民党“三大”规定国民党对中华民国之政权治权独负全责。
——王桧林《中国现代史》
实为独裁
名为训政
1928.12 东北易帜
对内专制独裁
为什么只是形式上统一了中国?
屠杀革命同志
济南惨案,绕道北伐
对外与帝国主义妥协退让
建立专制统治
南京国民政府是否革命?
(蒋介石:)“吾愿死于青天白日之旗下,吾为国民革命而死,吾为三民主义而死,亦即为共产主义而死也。”
——《黄埔军校第三期同学录·序》(1925年12月)
从1927年3月到1928年上半年,31万革命者倒在血泊中…共产党员锐减到一万多人。
——纪录片《必由之路》解说词
“宁可错杀一千 不可放过一个”
对内专制独裁
形式统一
对外与帝国主义妥协退让
北洋
旧军阀
国民党
新军阀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军阀割据示意图
国 民 党 新 军阀 混 战(1929 - 1930年)
实质反动
阅读课本第131页学习拓展:
中原大战是中华民国建立后规模最大、耗时最长的军阀混战。
反对军阀的北伐却造就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军阀混战
屠杀革命同志
对内专制独裁
屠杀革命同志
对外与帝国主义妥协退让
实质反动
“蒋家天下陈家党,
宋家姐妹孔家财”
官僚资本凭借国家权力巧取豪夺,迅速膨胀
1933年,中国工业产值只及英国的1/50、美国的1/162,人均国民收入仅为12美元,是美国的1/26。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教程》
民族资产阶级兴办实业热情提高
中国人民反帝爱国运动蓬勃发展
民族资本主义有一定程度发展
原因:
民族资本主义艰难度日
形式统一
表现:
中国革命向何处去?
南昌起义部分领导者简介
贺龙时年31岁,刘伯承时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军长
李伯承时年35岁,任国民革命军暂编第五军军长
叶挺时年31岁,曾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二十四师师长
黎冰鸿《南昌起义》(1977年)
他们在大革命后已功成名就,为何铤而走险参加起义?

道路·探索
——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
(一)武装起义
八七会议(1927.8.7)
①总结失败,纠正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②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③毛泽东赶赴湖南,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行动+反思
“枪杆子里出政权”
革命的主力军是农民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示意图
南昌起义
1927.8.1
秋收起义 1927.9.9
和平斗争 → 武装斗争
农村敌人力量薄弱
开展游击战争
转战湖南
海陆丰地区
进攻长沙受挫
向湘赣边界进军
(二)建立革命根据地
南下 广东
1927.10
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28.4
朱德、陈毅率领的革命队伍与毛泽东会师
向城市进攻频频受挫,革命中心如何转变?
尝试依据国情
转变革命中心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示意图
秋收起义 1927.9.9
南昌起义
192.8.1
城市中心
苏俄革命的示范作用执著于城市…因为中国共产党人的面前只有一个榜样。那就是已经成功的俄国革命。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农村中心
(三)工农武装割据
请同学们依据课本128-129页内容填空:
开展
1930.10-1933.3 打退国民党军队
土地革命
武装斗争
根据地建设
“打土豪,分田地”,农民积极
军事建设:古田会议确立
政权建设:1931年11月成立
主要形式
核心内容
重要依托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示意图
“四次围剿”
游击战争
发展生产,拥护革命
“思想建党,政治建军”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临时中央政府
理论联系实际
独立探索革命道路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民国二十一年(一九三二年)…(共产党)扩大了湘赣粤闽的“苏区”,就在瑞金成立他所谓“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并且开辟了豫鄂皖区,鄂中区,鄂西区,与鄂南区,相互联系,包围武汉…燎原之火,有不可收拾之势。
——蒋介石《苏俄在中国》(1956年12月)
1929—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示意图
革命新道路能否坚持?
道路·曲折
——红军长征

(一)反“围剿”失利
红军第五次反” 围剿”失利有哪些原因?
李德(红军指挥)主张“御敌于国门之外”,打阵地战;
共产国际…要求中共集中力量夺取一个大工业中心或行政中心城市作为“据点”…主张红军进攻和占领工业和政治中心城市。
——李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的中共党内教条主义研究》
第五次反“围剿”示意图
外部:国民党重兵“围剿”
红军指挥受到“左”倾错误的影响
共产国际指挥脱离中国实际
内部:
政治上:推行保甲制度,实行连坐措施
经济上:严密封锁苏区,断绝外界联系
军事上:奉行堡垒主义,持久消耗红军
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
(二)从曲折到转折
1.危机关头
中央红军在突破国民党军队的四道封锁线后,从八万余人锐减到三万余人。
2.转危为安
(1)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向敌人薄弱处前进
(2)实事求是,灵活自主: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河流-爬雪山过草地
开始纠正“左”倾错误,重新坚持革命新道路,独立解决中国革命问题
(三)重回革命新道路
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
3.胜利会师
(1)1935年10月 到达陕北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
(2)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地区会师,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1963年毛泽东评价说:“我们认识中国,花了几十年时间,中国人不懂中国情况,这怎么行?真正懂得独立自主是从遵义会议开始的。”
立足国情,独立自主,理论联系实际
本课小结
南京国民政府
中共开辟
革命新道路
红军长征
斗争方式:从和平斗争到武装斗争
革命中心:从城市到农村
革命思想:“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
遵义会议:独立解决中国问题
长征胜利:重新坚持革命新路
形式统一
实质反动
坚持 革命
探索 道路
实践检验
重新坚持
宁汉合流,屠杀革命同志
二次北伐,对外妥协投降
实行训政,对内独裁专制
民族资本主义艰难发展
“中国内战大抵靠武器,银元,主义。而银元不如武器,武器不如主义。我北洋只有武器,银元又少,主义全无,为过去之雄尔。而今南京国府有银元,有武器,略有主义,为当下之雄尔。吾观之十五年之后,有武器有坚定主义之共产少年恐为中国之雄尔。”
——前北洋内政部长朱启钤(1931年)
坚持革命新道路,最终走向胜利!
“有武器有坚定主义之共产少年恐为中国之雄尔。”
谢谢大家!
谢谢大家!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