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0张PPT。AMANI AMANI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1945年)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所进行的规模最大,伤亡最惨重,造成破坏最大的全球性战争。 战争最高峰时期,全球有60%的国家参战,战火遍及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及大洋州五大洲;交战双方同时也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及北冰洋四大洋展开战斗。二战的交战双方是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法国等国组成的反法西斯同盟与以德国,二战对人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战争所带来的血腥杀戮,所造成的巨大破坏,长久的反映在战后人类的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在这场血腥的战争中,无辜平民的伤亡是历史上最惨重的,其中包括了纳粹德国针对犹太人和其他东欧人种的大屠杀、日本对无数中国与朝鲜平民的屠杀,以及战争末期盟军针对德国与日本境内民用目标的轰炸。第二次世界大战总共导致了全球5千万人的死亡,超过历史上任何一次战争。
第6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一、慕尼黑阴谋 1:希特勒上台后,对外采取了什么措施?
2:他的做法是否违背了《凡尔赛和约》的规定?
3:英法等国对此反应如何?1939-1942年德意在欧洲的扩张苏台德区 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政府首脑在德国的慕尼黑签订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之内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历史上称这一事件为慕尼黑阴谋。左→右:张伯伦(英)、达拉第(法)、希特勒(德)、墨索里尼(意)这是我们时代的和平,我建议你们安心睡觉去吧!“和平”并未维持多久,不久希特勒占领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英法这种牺牲弱小国家利益来安抚侵略者的政策,被称为什么政策?它有什么样的影响?想一想:英法为什么要对希特勒的侵略
采取绥靖政策?
1、祸水东引:仇视苏联。
2、一战中受削弱,遭受经济危机。
3、和平主义思潮。
4、根本原因:
英法两国企图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为代
价来维护本国利益。 绥靖政策 1938年9月英、法、德、意通过慕尼黑协定强行把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 德国吞并苏台德区和捷克斯洛伐克慕尼黑阴谋 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据1938年欧洲某国报载:“我不知道你们的国家是否从慕尼黑作出的决定中得到好处,但肯定无疑的是,我们不会是最后一个受害者。在我们之后,其他人也将遭遇同样的命运。”这段话中“我”是下列哪国人:
A.德国 B.英国
C.奥地利 D.捷克斯洛伐克[参考答案]D [2007年内江中考] 第12题 1939年8月23日,苏联与纳粹德国签署互不侵犯条约。苏 联捷克斯洛伐克慕 尼 黑
会 议(纵容)(祸水 东引)(牺牲)(签订条约)(不信任英法,构筑集体安全失败。)一、慕尼黑阴谋《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秘密议定书:如果发生“领土或政治上的重新安排,
立陶宛和波兰西部将属于德国的势力范围,
而波兰其余地区连同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
和比莎拉比亚则属于苏联的势力范围。”绥靖政策的实质与后果实质:英法美等国对法西斯扩张侵略的不干涉和纵容政策。以妥协退让和嫁祸苏联为主要特征。一.从不干涉政策到慕尼黑阴谋,既没有缓和英法美与德意日之间的矛盾,也没有阻止战火的蔓延,相反,英法越是退让,希特勒越是看不起他们,越是敢放手发动战争。二.加深了苏联与英法之间的猜疑和分歧,给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带来困难。三.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扩张,加速了世界大战的到来。后果:十分恶劣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具体原因:1、德、日两国要求打破“凡——华”体系,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2、英法美等国推行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3、世界局部反法西斯战争失利,法西斯势力大大增强4、苏联的中立自保政策,客观上有纵容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讨论二、战争的爆发和扩大 1939-1942年德意在欧洲的扩张1、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1939年9月1日,德国军队对波兰发动了突然进攻,英法对德宣战。1、战争的全面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波
兰1、战争的全面爆发:波兰速亡 德国摩托化步兵在闪击战期间通过一条波兰土路
二战初期,纳粹德国军事家打造的闪击战,攻势凌厉,27天内征服
了波兰,4小时征服丹麦,23天内征服挪威,5天内征服荷兰,18
天内征服比利时,39天内征服号称“欧洲最强陆军”的法国。
闪击战挟最新高技术、兵器以最小的损失,突然、迅速地达成战
争目的,其理论魅力至今依然不减。1、战争的全面爆发:波兰速亡波兰两周亡国:原因有三1、英法:
“静坐战争”2、军事落后:
波兰用落后的骑兵对抗德国坦克 3、苏联:为构筑维护自身安全的“东方战线”,派兵占领波兰东部。1、战争的全面爆发:波兰速亡苏联建立“东方战线”苏联趁德军侵入波兰之际,从1939年9月到1940年8月,开始向西扩展疆域,建立了一条从波罗的海到黑海的“东方战线”。苏 联占领波兰东部大部领土从芬兰割得一部分土地将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三国并入苏联占领罗马尼亚的比萨比亚等地东方战线“东方战线”的建立1940年四五月,德军进攻西欧,占领法国等西欧北欧国家,轰炸英国。在此期间,意大利加入德国一方作战。法国沦陷 马奇诺防线示意图德军占领马奇诺防线法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戴高乐将军在英国组织“自由法国运动”,继续斗争。1940年秋德军空袭英国,企图迫使英国屈服。We shall go on to the end…We shall never surrender.
我们将战斗到底
……我们决不投降。
我没什么可以奉献,有的只是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
——英国首相邱吉尔“不列颠之战”敦刻尔克撤退1940年5月27日至6月4日英法联军从敦刻尔克撤走33.6万军队,为反攻保存了有生力量。1940年秋,德意日正式结成军事侵略同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苏 联比利时丹麦荷兰挪威卢森堡1939、9月突袭波兰,二战爆发扩张疆域建立东方阵线1939、9月对德宣战1940年4、5月间绕过马奇诺防线
1940年6月1941年6月22日,德军突袭苏联1941年夏,白俄罗斯地区一栋房子被德军击中燃烧1941年6月到11月,德军占领了苏联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控制了苏联大约百分之四十的人口以及大部分工业区。1、战争的扩大:莫斯科保卫战列宁格勒莫斯科1941年6月,德军入侵苏联。几个月内苏联丧失大片国土。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击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红军、海军和苏联全体公民必须保卫每一寸苏维埃土地,战斗到最后的一滴血,来保卫城镇和乡村。 ——斯大林“大东亚共容圈”计划日美矛盾的激化大 东 亚 共 荣 圈“大东亚共容圈”计划1940年
确 立日美矛盾的激化严重损害了英美
这一地区的利益增 加 援 助限制乃至禁止向日本出口战略物资
▲日美争夺亚太地区的必然结果
▲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客观制约使日本有一种强烈的“危机感”
▲战争经济的需要
▲德国初步胜利的刺激
……
为什么说太平洋战争爆发是必然性?1941年
12月7日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空军偷袭美国在太平洋的海军基地珍珠港,以微小代价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次日美国对日宣战,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遭到袭击的珍珠港战争的进一步扩大:日军偷袭珍珠港 1941年12月7日6时,日军第一波飞机183架起飞,从瓦胡岛西部进入,7时55分开始攻击。美军发现大批飞机抵临,误认为是己方飞机,未予重视。7时15分 ,日军第二波飞机171架起飞,从瓦胡岛东部入,8时55分开始攻击。整个袭击持续约两小时,只遇到轻微抵抗。日军以损失飞机29架、潜艇1艘和特种潜艇5艘的微小代价,击毁击伤美国太平洋舰队停泊在港内的全部8艘战列舰和10余艘其他主要舰只,击毁美机232架,毙伤美军3681人。????战争的进一步扩大:日军偷袭珍珠港 有人说,日军偷袭珍珠港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序幕,这种说法对不对?谈谈你的看法。答:这种说法不对。因为早在日军偷袭珍珠港之前,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后,日军已对中国的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等地区进行了侵略。1940年日本还提出了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狂妄计划,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的序幕早已拉开。日军偷袭珍珠港只是揭开了太平洋战争的序幕,并非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的序幕。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一步扩大日本“大东亚共荣圈”计划1940年确 立美英贸易禁运1941.12 珍珠港事件走向战争1938吞并奥地利
慕尼黑阴谋
吞并捷克斯
洛伐克全面爆发1939突袭波兰西线攻势扩大1941苏德战争太平洋战争反法西斯同盟建立亚洲战场复习小结第二次世界大战从什么时候开始?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同,是逐步打起来的:1931年日本占领了中国东北三省,然后又于1937年发动大规模的侵华战争;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1936年意大利和德国武装干涉西班牙;1938年德国吞并了奥地利;1939年春德国又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
据统计,在1939年9月英法对德宣战前,战争已席卷了五亿多人口,蔓延在欧、亚、非三大洲的土地上。因此,确切地说,1939年9月3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日子,而不是开始。 中、埃、西局部反法西斯战争,孤立无援相继失利终至大战的全面爆发;英、法、美推行绥靖政策妄图祸水东引,最终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苏联企图祸水西推,最终也难逃厄运。
从这段历史的迷雾中走出,你可以得到哪些历史启迪?讨论 ■ 历史启迪:● 人类的命运休戚相关,应抛弃偏见和狭隘,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
● 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应当也可以联合起来,共同应对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危机。
● 国家无论大小、强弱,都要互相尊重,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共建美好家园。
●只有现代化的国防,才能应付现代化的战争。
●面对恶势力,绝不可姑息养奸,正义的力量应尽早联合起来,共同遏止悲剧和灾难发生。(2014·重庆A卷·15)揭示历史事物的内存联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历史事件或现象之间没有因果联系的是( )
A.罗伯斯庇尔执政——法国大革命走向高潮B.1861俄国年改革——废除黑人奴隶制
C.第一次国共合作——北伐战争的胜利
D.《慕尼黑协定》——绥靖政策发展到顶点【答案】B(2014·江苏南京·20)1939年8月31日,希特勒签署了关于实施“白色方案”的命令。其中写道:“进攻日期:1939年9月1日。”签署该命令是为了( )
A.突袭波兰
B.进攻苏联
C.偷袭珍珠港
D.包围斯大林格勒【答案】A(2014·湖北鄂州·20)国际关系中,国家间往往通过召开国际会议来协调国家关系和解决各种争端。巴黎和会和慕尼黑会议的共同点是( )
A.会议都被英、法、美操纵
B.促进了新的国际关系的形成
C.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
D.都损害了弱小国家的利益【答案】D(2014·江苏无锡·20)每年九月末到十月初举行的慕尼黑啤酒节是世界最具盛名的啤酒节之一。然而1938年的9月,欧洲各国的目光聚焦在此则是因为德意英法四国签订的《慕尼黑协定》,该协定要求捷克必须把苏台德区无偿交给德国。此事件相关的是( )
A.绥靖政策达到顶峰
B.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C.二战爆发 D.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 【答案】A(2014·广西南宁·33)《慕尼黑协定》签订后,英国首相张伯伦返回伦敦,向簇拥着他的人群高声宣布:“我们赢得了一代人的和平。”事实上,《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
A.延缓了二战的全面爆发 B.加快了二战的全面爆发
C.遏制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 D.壮大了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答案】B(2014·黑龙江龙东·18)20世纪上半期召开的国际会议中,把纵容法西斯侵略的绥靖政策推向顶峰的是( )
A.雅尔塔会议 B.巴黎和会
C.华盛顿会议 D.慕尼黑会议【答案】D(2014·四川雅安15)1938年,一个叫张伯伦的老人得意地挥舞着一纸协定,向他的人民宣布“我带来了我们时代的和平”。但事实上协定加快了世界大战的步伐,这是因为( )
A.协定实现了祸水东引 B.协定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
C.协定使奥地利被吞并 D.协定避免了弱小国家被侵略【答案】B(2014·广西钦州·14)图③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的欧洲形势。图中“让他进攻苏联”中的“他”指的是( )
A.德国的希特勒
B.英国的张伯伦
C.法国的达拉第
D.意大利的墨索里尼
【答案】A(2014·四川巴中·42)文字资料是我们了解历史的主要来源之一。根据提示写出相关的条约或文件。(4分)
(1)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
(2)中国近代史上规定“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不平等条约是:
(3)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是:
(4)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等强行割让给德国的协定是: 【答案】42.(1)《辛丑条约》(1分); (2)《马关条约》(1分);
(3)《人权宣言》(1分);
(4)《慕尼黑协定》(1分)
(2014·湖南长沙·4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我很失望,最高委员会无视中国人民的存在,出卖了作为战胜国的中国。我很愤怒,你们凭什么把中国的山东省送给日本,中国人民已经做到仁至义尽了。我想问问,这样一份丧权辱国的和约谁能接受啊!所以我们拒绝签字……6月28日,中国代表没有出现在签字现场。——摘编自《顾维钧回忆录》
(1)材料一所描述的是哪一次会议的情形?(2分)会议是在哪一次战争后召开的?(1分)中国最终没有在和约上签字,除了顾维钧等外交家的努力外,主要是当时国内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促成的?(2分)
(2)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自近代以来,山东屡受日本侵略,120年前的甲午中日战争中的哪一次战役发生在山东?(2分)日本全面侵华时,发生在山东的台儿庄战役有何意义?(2分)
【答案】41.(1)巴黎和会;第一次世界大战;五四运动;(2)威海卫战役;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材料二 “在战争与耻辱间,你选择了耻辱,可你将来还是要面对战争。”
——丘吉尔《二战回忆录》
请回答:
(3)材料二中的“你选择了耻辱”是指当时的英国首相张伯伦推行了什么政策?(2分)这一政策造成了什么后果?(2分)
(4)面对强权,你从上述材料中能得到什么启示?(2分)
(3)绥靖政策;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也极大地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4)落后要挨打,弱国无外交。(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