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赤子——八年级上册《傅雷家书》研读课之傅雷形象分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孤独的赤子——八年级上册《傅雷家书》研读课之傅雷形象分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30 16:42: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孤独的赤子——《傅雷家书》研读课之傅雷形象分析
写在前面:
今天回头看当时的教学设计,依然觉得有许多可取之处。现在分享给大家。
【整书阅读规划】
歌德有言,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个高尚的人对话。《傅雷家书》是一部书信集,是傅雷思想情怀的集中体现。读这部书,我们将“对话傅雷”作为阅读的主题,围绕驱动性任务——“给傅雷写一封信”,设置了基础性阅读活动和进阶式阅读课。
基础性阅读包括以下几项活动:批注、手抄报比赛、思维导图比赛、专题播报活动。其中最有特色的是专题播报活动,同学们选择一个专题,进行自己的研究,然后制作成5分钟的播报小视频,每天下午午读时间进行分享,优秀的作品推到班级视频号。
进阶式阅读课包括:导读课——《<傅雷家书>是一部怎样的书》,视频欣赏课——《傅雷的一生》,诵读课——《傅雷经典语段多样诵读》,研读课——《孤独的赤子》,作文课——《给傅雷写一封信》。
【本课设计理念】
“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这句话是傅雷的墓志铭,更是傅雷一生的写照。读《傅雷家书》,若不能深入理解傅雷的赤子之心,终究是不够的。傅雷作为一代知识分子的代表,他对学问艺术、对祖国人民的一片赤诚,令人感动。读《傅雷家书》,我们就要从字里行间读出傅雷的赤子形象来。
八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在挫折和苦闷中常常感到孤独的侵袭,却不知如何应对。傅雷与孤独相处的方式,在孤独中创造的做法,值得孩子们好好学习。
在教材的“名著导读”中,推荐的阅读方式是“选择性阅读”。这节课,我们以“赤字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为纲,围绕书中涉及傅雷的赤子情怀、傅雷的孤独和傅雷的创造等内容进行选择性阅读,并展开研讨,深入理解傅雷的赤子情怀。
【学习目标】
1.能准确把握“赤子之心”的内涵,并分析傅雷的赤子形象。
2.打通作品与学生心灵世界的壁垒,学习傅雷应对孤独的方法,在孤独中创造。
【学习重点】
引导学生沉入文本,理解傅雷的赤子情怀,并提炼出赤子情怀的内涵。
【学习难点】
走进傅雷的精神世界,理解傅雷精神上的丰盈与孤独,并读懂傅雷在孤独中的创造,从而真正理解傅雷作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魅力,为完成下一步任务——给傅雷写一封信做准备,实现与傅雷的精神对话。
【学习过程】
一、导入
由傅雷墓志铭“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导入新课。告诉学生,我们这节课要做的事情就是研究傅雷的人物形象。
二、介绍《傅雷家书》阅读规划
读这部书,我们将“对话傅雷”作为阅读的主题,围绕驱动性任务——“给傅雷写一封信”,设置了基础性阅读活动和进阶式阅读课。
基础性阅读包括以下几项活动:批注、手抄报比赛、思维导图比赛、专题播报活动。其中最有特色的是专题播报活动,同学们选择一个专题,进行自己的研究,然后制作成5分钟的播报小视频,每天下午午读时间进行分享,优秀的作品推到班级视频号。
进阶式阅读课包括:导读课——《<傅雷家书>是一部怎样的书》,视频欣赏课——《傅雷的一生》,诵读课——《傅雷经典语段多样诵读》,研读课——《孤独的赤子》,作文课——《给傅雷写一封信》。
三、介绍本节课的主要任务
围绕“孤独的赤子”设置了四个环节:说“赤子”,说“孤独”,说“创造”,最后以“赞傅雷”作为本课的结束。
四、说“赤子”
1.从书中找出傅雷阐述“赤子之心”的两段话。
赤子之心这句话,我也一直记住的。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会落伍,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你那位朋友说得不错,艺术表现的动人,一定是从心灵的纯洁来的!不是纯洁到像明镜一般,怎能体会到前人的心灵?怎能打动听众的心灵?(1955.1.26)
所谓赤子之心,不但指纯洁无邪,指清新,而且还指爱!法文里有句话叫做“伟大的心”,意思就是“爱”。这“伟大的心”几个字,真有意义。而且这个爱绝不是庸俗的,婆婆妈妈的感情,而是热烈的、真诚的、洁白的、高尚的、如火如荼的、忘我的爱。(1956.2.29)
2.提炼赤子之心的内涵
预设:纯洁、清新、爱(伟大的心)
3.傅雷的赤子情怀表现在哪里?请你从书中找到相关的内容,来说说你对傅雷赤子情怀的理解。
在学生各抒己见后小结并板书:
4.展示金梅和陈思和两位名家对傅雷的评价,以此小结这一环节。
傅雷以其卓异的人格与文格,将自己雕塑成了一座完整的丰碑。这座丰碑,已经,也将长久地矗立于中华大地。——金梅(《傅雷传》作者)
傅雷的魅力来自于作为一个现代知识分子的传统精神:胸存忧患,认真入世,做人治学,一丝不苟,为人刚正不阿,没有丝毫媚颜俗骨,治学上更是多艺兼通,以求博大精湛。
五、说“孤独”。
1.在《傅雷家书》中有这样两段话:
最近正在看卓别林的《自传》,有意思极了,也凄凉极了。我一边读一边感慨万端。主要是他是非常孤独的人,我也非常孤独:这个共同点使我对他感到特别亲切。(1965.9.12)
尽管将来你我之间离多别少,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温暖的,不孤独。(1954.1.30)
傅雷到底孤独还是不孤独呢?请同学们结合书中的内容,就这个问题展开具体分析。
学生各抒己见。
2.老师谈傅雷的孤独。
老师认为,傅雷是孤独的。虽然他精神上有许多心意相通的朋友,如贝多芬,如约翰克里斯多夫,但由于个性的原因,也由于人生的际遇及身体的疾病,傅雷内心的孤独感是非常浓郁的。我们来看傅雷这样说:
任何孤独都不怕,只怕文化的孤独,精神思想的孤独。(1963.11.3)
这说明,傅雷还是深受着许多中孤独的侵扰。而且,由于多病,他愈感生命短促,人生如寄。大家看这一段:
人生一世不过如白驹过隙的话,在我们的确是极真切的感觉,所以把生命看得格外渺小,把有知觉的几十年看作电光一闪似的快而不足道,一切非现实的幻想都是从此来的,你说是不是?明知浮生如寄的念头是违反时代的,无奈越老越是不期然而然的有此想法。(1966.4.13)
这种孤独感,有着咱们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基因:将个体生命置于辽阔的宇宙时空中考量,生发出来的个体渺小,人生如寄之感。大家还记得陈子昂的感慨吗?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傅雷的这种孤独感,与陈子昂面对幽州台的孤独,与柳宗元面对小石潭的孤独,与苏轼面对赤壁的孤独其实是一脉相承的。
3.在一次纪念傅雷的活动上,把现在非常流行的《孤勇者》献给傅雷合适吗?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看法。
①傅雷照片配《孤勇者》副歌部分小视频
②孤勇者歌词:
孤勇者
爱你孤身走暗巷
爱你不跪的模样
爱你对峙过绝望
不肯哭一场
六、说“创造”
我们都知道,傅雷是一位创造者。请问,从《傅雷家书》中,我们可以读出来傅雷创造了一个怎样的世界呢?
(生各抒己见)
师小结:傅雷在文学上翻译了大量的文学著作,并创造了《傅雷家书》这一部传世经典,在艺术上,写了许多艺术批评的文章,为艺术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在教育上,其先进的教育理念影响了一辈辈人。这些创造,其实构筑了傅雷的精神世界。而这宏阔的世界,源于傅雷那“伟大的心”。
七、赞傅雷
请同学们借手中之笔,写几行诗句,抒敬仰之情。
学生写小诗,分享小诗,表达对傅雷的赞美之情。
八、结课
诵读“赤子之心”经典语段结课。
赤子之心这句话,我也一直记住的。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会落伍,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
九、作业
写一封信给傅雷,与傅雷来一场直击灵魂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