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初中地理八上课时基础练习 2.4 自然灾害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初中地理八上课时基础练习 2.4 自然灾害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8-21 16:19:33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初中地理八上课时基础练习 2.4 自然灾害
一、单选题
(2023·遵义模拟)中央气象台3月15日发布沙尘暴黄色预警,这是今年我国北方地区出现了近十年最强的沙尘暴天气。读“全国沙尘暴天气预报图”,完成下面小题。
1.此次沙尘暴最严重的省区是(  )
A.新、青、甘、豫 B.青、甘、陕、晋
C.甘、陕、豫、内蒙古 D.宁、晋、冀、内蒙古
2.下列天气符号表示沙尘暴的是(  )
A. B. C. D.
(2023·赤峰) 2023年3月以来,北方沙尘天气增多。图为4月13日08时—14日08时全国沙尘天气预报图。读图,完成各小题。
3.表示二连浩特4月13日08时-14日08时天气情况的符号正确的是(  )
A. B. C. D.
4.受山脉阻挡,南方地区沙尘强度明显减弱,判断沙尘暴主要来自于(  )
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
5.当沙尘暴发生时,为了降低沙尘带来的危害,可以(  )
①及时关闭门窗
②戴口罩来防尘
③注意交通安全
④加强户外锻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2023·黑龙江)当自然灾害来临时,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A.台风天气居家关紧门窗
B.发生泥石流,顺着山坡向下跑
C.沙尘暴天气进行户外体育活动
D.地震发生时,在室外躲在高大建筑下面
7.(2023·绥化)下列自然灾害中,属于气候灾害的是(  )
A.地震 B.滑坡 C.泥石流 D.寒潮
(2023·临沂) 2022年,我国自然灾害以洪涝、干旱、风雹和地震灾害为主,台风、冷冻和沙尘暴等灾害也有不同程度发生。如图为中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据此完成各小题。
8.下列自然灾害属于地质灾害的是(  )
A.洪涝 B.干旱 C.风雹 D.地震
9.干旱灾害多发区主要分布在(  )
A.青藏地区 B.东南沿海地区
C.华北地区 D.长江中下游地区
(2023·绿园模拟) 3月22日,受大风影响我国北方多地黄沙漫漫,长春市已出现沙尘天气,能见度较差。下图为“我国3月22日沙尘天气实况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如果沙尘天气强度增加会演变成沙尘暴,以下能正确表示沙尘暴的天气符号是(  )
A. B. C. D.
11.22日晚间,外来沙尘在强西北风作用下影响北京市,此次影响北京市的沙尘起源于(  )
A.朝鲜 B.哈萨克斯坦 C.蒙古 D.缅甸
12.(2023七下·明水月考)我国夏季最常见的气象灾害是(  )
A.沙尘暴 B.寒潮 C.旱涝 D.霜冻
13.(2023八下·信都开学考)海南省的小亮同学,画了一幅其家乡夏秋季节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灾害的漫画,该灾害是(  )
A.洪涝 B.台风 C.沙尘暴 D.地震
14.(2023八上·龙川期末)读“我国部分地区主要气候灾害发生频次统计资料图”,我国受台风影响最严重的地区是(  )
A.东北地区 B.东南地区 C.北部地区 D.西北地区
15.(2023八上·龙川期末)我国是一个气象灾出严重的国家,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最广的一种气象灾害是(  )
A.泥石流 B.干旱 C.梅雨 D.台风
16.(2023七上·绥棱期末)下列自然灾害中,属于气象灾害的是()
①泥石流②洪涝③台风④滑坡⑤寒潮
A.①③⑤ B.①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⑤
17.(2021八上·通榆期末)下列事件不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
A.地震 B.洪涝灾害 C.台风 D.工业污染
18.(2021八上·江油月考)下列关于自然灾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高速路上多辆汽车追尾,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属于自然灾害
B.干旱属于地质灾害
C.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沿海地区
D.泥石流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2021·鸡西) 2016年4月,甘肃一学生被龙卷风卷起摔伤。龙卷风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当自然灾害来临时该如何自救?完成下面小题。
19.自然灾害的诱因是(  )
A.人员伤亡 B.地球表层的变化
C.自然现象 D.自然环境的异常变化
20.当灾害来袭时,掌握基本的求生自救方法,可以降低灾害带来的损伤。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当野外遇到龙卷风,应就近寻找低洼地伏于地面,且远离大树,以免砸伤
B.当地震突然发生时,高楼上的人员应该立刻从楼梯跑到楼下躲避
C.在山区遭遇泥石流时,应沿着泥石流流动方向向山下跑
D.遭遇洪水袭击来不及撤离时,应在身上捆绑重物,防止被洪水冲跑
21.(2021·吉林)从漫画中看出当发生泥石流时,有效的避灾方法是(  )
A.尽快向山下跑
B.原地不动,等待救援
C.沿着泥石流流动方向跑
D.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22.(2021·襄阳)2021年5月12日是全国第13个“防灾减灾日”。下列防灾减灾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若洪水来袭,应尽量向地势高的地方逃生
B.在台风多发地区,应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及灾害预警信息
C.地震发生时,应迅速回家收拾贵重物品逃生
D.如遭遇泥石流,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转移
23.(2021·黄石)黄石市位于长江中游南岸。下列气象灾害中,黄石市夏季最可能发生的是(  )
A.寒潮 B.台风 C.旱涝 D.沙尘暴
24.(2021·武威模拟)2020年5月17日下午17点30分左右,内蒙古阿拉善盟以胡杨林闻名中外的额济纳旗,突然遭遇强劲的沙尘暴袭击。内蒙古沙尘暴严重的主要原因一般不包括(  )
A.风力强大 B.沙漠广布 C.植被稀少 D.海拔高
(2021·莆田模拟) 2021年3月14日至15日,我国遭遇近10年来强度最大的一次沙尘天气。图为华北地区近500年来沙尘暴次数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5.华北地区沙尘暴多发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6.华北地区沙尘暴多发的自然原因是(  )
A.植被稀少,沙漠广布
B.降水丰富,气候湿润
C.靠近冬季风源地,寒潮大风天气频繁
D.过度放牧使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加剧
27.(2021八下·长垣期中)长江中下游地区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是(  )
A.洪涝灾害 B.台风 C.寒潮 D.地震
28.(2021八上·马鞍山期末)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究其成因,错误的是(  )
A.地处板块交界处,地震多发 B.西南山区广大,多陡坡
C.降水丰富,常有暴雨 D.深受台风影响
29.(2021八上·马鞍山期末)灾害来临时,个人采取的防灾措施正确的是(  )
A.泥石流来临,顺山坡往下跑 B.寒潮来临,衣着注意防寒保暖
C.地震来临时,迅速跳楼逃生 D.台风来临,站在广告牌下躲避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D
2.D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我国主要地质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点评】
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秦岭一淮河以南地区)
干旱多发区:华北地区
寒潮:除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外都有可能出现寒潮
台风: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1.由图可知,强沙尘暴地区颜色最深,此次沙尘暴最严重的地区是宁、晋、冀、内蒙古。故答案为:D。
2.表示沙尘暴的天气符号是D。故答案为:D。
【答案】3.A
4.B
5.A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我国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我国的特殊天气
【解析】【点评】沙尘暴是沙暴和尘暴的总称,是荒漠化的标志。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具有突发性和持续时间较短特点的概率小危害大的灾害性天气现象。其中沙暴是指大风把大量沙粒吹入近地层所形成的挟沙风暴;尘暴则是大风把大量尘埃及其他细颗粒物卷入高空所形成的风暴。我国的沙尘暴主要发生在北方地区,其中南疆盆地、青海西南部、西藏西部及内蒙古中西部和甘肃中北部是沙尘暴的多发区。
3.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连浩特4月13日08时-14日08时发生了沙尘暴,A、对应的天气符号是A所示天气符号,A正确;
B、B所示天气符号为冰雹,B错误;
C、C所示天气符号为阴天,C错误;
D、D所示天气符号为雷阵雨,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A。
4.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西北地区和邻国蒙古沙地广布,是沙源地,故沙尘暴应来自西北,B正确,AC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B。
5.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沙尘暴发生时,应及时关闭门窗以免进沙,①正确;可以戴口罩来防尘,②正确;沙尘暴发生时能见度较低,应注意交通安全,③正确;沙尘暴发生时空气质量很差,不适合户外锻炼,④错误。①②③正确,故A正确,BC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A。
6.【答案】A
【知识点】我国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台风天气应该居家关紧门窗,A正确;
B、发生泥石流时,应该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B错误;
C、沙尘暴天气造成空气污染,不适合进行户外体育活动,C错误;
D、地震发生时,不能躲在高大建筑下面,有被砸伤的风险,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A。
【点评】自然灾害是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不同的情况我们要采取不同的急救措施。当遭遇雷雨天气时,应远离电线杆,防止漏电伤人;当发生泥石流时,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速度越快,越安全;发生火灾时,容易引发停电,不能乘坐电梯逃生;发生地震时,在户外应选择开阔地带避震,在室内应尽量抱头屈膝躲在小开间的墙角。
7.【答案】D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自然灾害分为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其中气候灾害有寒潮,台风,洪涝等;地质灾害有地震,滑坡,泥石流等;
故答案为:D。
【点评】自然灾害是指自然环境有些会造成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危害,这样的异常变化叫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分为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其中地质灾害有地震,滑坡,泥石流等,气象灾害有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
【答案】8.D
9.C
【知识点】我国主要地质灾害的成因及分布;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解析】【点评】灾害性天气是对人民生命财产有严重威胁,对工农业和交通运输会造成重大损失的天气。如大风、暴雨、冰雹、龙卷风、寒潮、霜冻、大雾等。可发生在不同季节,一般具有突发性。
8.气象灾害主要是寒潮,台风(飓风或强热带风暴),暴雨,洪涝,干旱,沙尘暴等。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震,火山爆发,滑坡、泥石流等。故地震属于地质灾害,D符合题意;洪涝、干旱、风雹都属于气象灾害,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9.读图可知,干旱灾害多发区是颜色最深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华北地区,C正确;排除ABD,故选C。
【答案】10.C
11.C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空气质量与污染指数;我国的特殊天气
【解析】【点评】华北地区沙尘暴多发的原因:
(1)自然原因:冬春季节气候干旱,降水少;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大风日树多,风蚀强烈;土壤疏松干燥;距离沙源地较近;植被稀疏。
(2)人为原因:人口增长导致毁林开荒、过度放牧、滥挖药材,使得植被覆盖率下降,沙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导致沙尘暴多发。
10.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表示的是晴天,B表示的是雷阵雨,C表示的是沙尘暴,D表示的是暴雨。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C。
11.据图可知,A、与朝鲜无关,A错误;
B、距离哈萨克斯坦较远,B错误;
C、影响北京市的沙尘源于蒙古,C正确;
D、缅甸位于热带地区,离冷空气发源地较远,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C。
12.【答案】C
【知识点】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解析】【分析】我国东临太平洋,背靠亚欧大陆,受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是一个季风气候显著的国家,多数地区降水主要依靠夏季风带来的暖湿气流,由于受夏季风影响,降水不稳定,多旱涝灾害,故C正确。沙尘暴通常出现在春季和冬季,寒潮和霜冻多出现在冬季,排除ABD,故答案为:C。
【点评】自然灾害是指自然环境有些会造成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危害,这样的异常变化叫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分为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其中地质灾害有地震,滑坡,泥石流等,气象灾害有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
13.【答案】B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海南省位于我国南部海域,常见的自然灾害是台风,漫画反映的是台风天气。故答案为:B。
【点评】台风是极猛烈的热带气旋。在中国登陆的台风平均每年有6~8次,主要影响中国东南沿海的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浙江等沿海省区。袭击中国的台风常发生在5~10月,尤以7~8月为多。
14.【答案】B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 读“我国部分地区主要气候灾害发生频次统计资料图”分析可知,我国受台风影响最严重的地区是东南地区。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台风是极猛烈的热带气旋。在中国登陆的台风平均每年有6~8次,主要影响中国东南沿海的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浙江等沿海省区。袭击中国的台风常发生在5~10月,尤以7~8月为多。
15.【答案】B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最广的气象灾害是干旱。泥石流属于地质灾害;梅雨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台风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部沿海地区。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梅雨,是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年6、7月份都会出现持续天阴有雨的气候现象,由于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称其为“梅雨”,此时段便被称作梅雨季节。台风是极猛烈的热带气旋。在中国登陆的台风平均每年有6~8次,主要影响中国东南沿海的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浙江等沿海省区。袭击中国的台风常发生在5~10月,尤以7~8月为多。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发生泥石流常常会冲毁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甚至村镇等,造成巨大损失。干旱是对中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自然灾害,不仅降水稀少的西北旱情严重,而且在东部季风区也频繁发生。由于中国华北地区人口、城镇密集,工农业发达,因而旱灾造成的损失更大。
16.【答案】D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涝、台风和寒潮等;地质灾害,主要有火山、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故②③⑤正确, 故答案为: D。
【点评】自然灾害,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有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其中由于夏季风的影响,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是旱涝灾害。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震、滑坡、泥石流等。我国南方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北方容易发生旱灾,西南地区容易发生泥石流和地震,东南沿海容易发生地震。
17.【答案】D
【知识点】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解析】【分析】地震、洪涝灾害、台风都属于自然灾害;工业污染属于人为灾害。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如崩塌、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泽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热害等。 气象灾害是指因暴雨洪涝、干旱、台风、寒潮、大风沙尘、大(浓)雾、高温低温等因素直接造成的灾害。
18.【答案】C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我国主要地质灾害的成因及分布;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解析】【分析】泥石流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多山的丘陵;台风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高速路上多辆汽车追尾,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不属于自然灾害,是人为的事故;干旱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属于气象灾害;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点评】(1)自然灾害是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包括气象灾害如干旱、暴雨、洪涝、台风、寒潮等;地质灾害如地震、滑坡、泥石流、崩塌等;海洋灾害如风暴潮、海啸、赤潮等;生物灾害如病害、虫害、草害、鼠害等。
(2)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分布广损失大,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最为常见、危害程度较为严重的主要气象灾害有干旱、暴雨洪涝、寒潮、台风。我国最严重的地质灾害是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其次还有地面沉降、冰崩、雪崩等。
【答案】19.D
20.A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我国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
【解析】【点评】(1)自然灾害是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包括气象灾害如干旱、暴雨、洪涝、台风、寒潮等;地质灾害如地震、滑坡、泥石流、崩塌等;海洋灾害如风暴潮、海啸、赤潮等;生物灾害如病害、虫害、草害、鼠害等。
(2)沿山谷徒步行走时,一旦遭遇大雨,发现山谷有异常的声音或听到警报时,要立即向坚固的高地或泥石流的旁侧山坡跑去,不要在谷地停留。一定要设法从房屋里跑出来,到开阔地带,尽可能防止被埋压。发现泥石流后,要马上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一边的山坡上面爬,绝对不能向泥石流的流动方向走。发生山体滑坡时,同样要向垂直于滑坡的方向逃生。
19.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触目惊心的,它们之中有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水等突发性灾害。从题干得知,自然灾害是由于自然环境经常发生异常变化,其中有些会造成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危害,故D正确,ABC错误。
20.在野外遭遇龙卷风时,记住要快跑,但不要乱跑,应以最快的速度朝与龙卷风前进路线垂直的方向逃离,来不及逃离的,要迅速找一个低洼地趴下,且远离大树,以免砸伤,正确的姿势是:脸朝下,闭上嘴和眼睛,用双手、双臂保护住头部,A符合题意;地震主要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多发生在板块的交界地带,当地震发生时,要保持镇静,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避震,在楼房里可用枕头护住头部,就近躲在床、桌下,千万不能跳楼、躲在窗下,不要乘电梯下楼,高楼上的人员不要从楼梯跑到楼下躲避,以免发生不必要的伤害,B不符合题意;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应该往旁边与泥石流垂直的山坡上跑,C不符合题意;遭遇洪水袭击来不及撤离时,若在身上捆绑重物,就沉入水底了,正确的做法是穿上救生衣,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21.【答案】D
【知识点】我国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
【解析】【分析】由图可知,当泥石流发生时,应该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其余三种方法都是错误的,故答案为:D。
【点评】沿山谷徒步行走时,一旦遭遇大雨,发现山谷有异常的声音或听到警报时,要立即向坚固的高地或泥石流的旁侧山坡跑去,不要在谷地停留。一定要设法从房屋里跑出来,到开阔地带,尽可能防止被埋压。发现泥石流后,要马上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一边的山坡上面爬,绝对不能向泥石流的流动方向走。发生山体滑坡时,同样要向垂直于滑坡的方向逃生。 
22.【答案】C
【知识点】我国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
【解析】【分析】若洪水来袭,应尽量向地势高的地方逃生,故A正确。在台风多发地区,应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及灾害预警信息,故B正确。地震发生时,要迅速离开建筑物,而不能回家收拾东西,故C错误。如遭遇泥石流,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转移,故D正确。故答案为:C。
【点评】地震时不要惊慌,冷静面对。首先要迅速撤到空旷地;如果来不及离开房屋时,则要迅速进入到厕所、厨房或墙角位置,或马上找支撑物躲避,如桌子、床等,应两手抱头躲到墙角;如果被埋在废墟中不能自行脱险时,尽可能挪开脸、胸前的杂物,清除口鼻的灰土,保持呼吸通畅,保持体力,冷静等待救援;在室外,马上蹲下或趴下,避开高大建筑物;高层建筑中的人不能乘电梯,要尽快逃离,应迅速关闭电源、燃气。
23.【答案】C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黄石位于长江中游的南岸,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受夏季风不稳定的影响,夏季最容易遭受的气象灾害是旱涝,夏季时不用担心寒潮的影响,台风对黄石的影响小,沙尘暴几乎不会影响黄石,故答案为:C。
【点评】我国最为常见、危害程度较为严重的主要气象灾害有干旱、暴雨洪涝、寒潮、台风。台风灾害在夏秋季节主要分布于东部沿海地区,内陆也受到一定影响 ;暴雨洪涝灾害东部多,西部少;沿海多,内陆少;平原湖区多,高原山地少 。干旱在我国出现次数多,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春夏季节分布普遍,以西北、华北及东北地区为主 。寒潮冬天影响范围大,西北、华北及东北地区(青藏滇南各地、海南、台湾除外)。
24.【答案】D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内蒙古地区由于地处西北内陆,远离海洋,降水少,气候干旱、风力强大,沙漠广布,植被稀少,使该地区的沙尘暴现象十分严重,与海拔高无关,故答案为:D。
【点评】沙尘暴是指强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很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km的天气现象。沙尘暴天气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这是由于冬春季干旱区降水甚少,地表异常干燥松散, 抗风蚀能力很弱, 在有大风刮过时, 就会将大量沙尘卷入空中, 形成沙尘暴天气。沙尘暴天气是中国西北地区和华北北部地区出现的强灾害性天气,可造成房屋倒塌、交通供电受阻或中断、火灾、人畜伤亡等,污染自然环境,破坏作物生长,给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损失和极大的危害。
【答案】25.A
26.C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点评】(1)华北地区冬春季节多发沙尘天气,主要是因为华北地区临近沙源地,位于冬季风通道(沙源地的下风向);春季降水少、气温回升快、多大风,(尤其是降水较常年偏少,气温较常年偏高,)导致蒸发旺盛;植被覆盖差,地表物质疏松,利于沙尘天气的发生发展;华北地区人口、城市密集,受损严重。
(2)遇到沙尘暴天气要这样避险:
①待在室内,不要外出,特别是抵抗力较差的人更应该待在门窗紧闭的室内;
②如在室外要远离树木、高耸建筑物和广告牌,蹲靠在能避风沙的矮墙处;
③在田间应趴在相对高坡的背风处,或者抓住牢固的物体,绝对不要乱跑;
④外出时穿戴防尘的衣服、手套、面罩、眼镜等物品,回到房间后应及时清洗面部。
25.由图可以看出,华北地区的沙尘暴多发生在2、3、4、5四个月,从季节来看,主要分布在春季,故答案为:A。
26.华北地区沙尘暴多发的自然原因是由于华北地区离冬季风源地近,寒潮大风天气频繁,春季时由于气温回升、蒸发旺盛,而此时雨季还未到来,气候干旱,故答案为:C。
27.【答案】A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解析】【分析】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而集中,加上当地地势平缓,水流下泄相对迟缓,影响当地最严重的是洪涝灾害。故答案为:A。
【点评】(1)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洪涝灾害严重的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有:多平原,地势低平,不利于泄洪;属于季风气候,降水多且集中,夏季多暴雨;南北支流汇入多;上游地区对植被破坏严重,导致水土流失,下游河床抬高,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人为原因是围湖造田,缩小了湖泊面积,湖泊的调蓄洪水的能力减弱。
(2)治理措施:加强上游的水土保持工作,多植树造林;中游河段“截湾取直”,疏浚河道;加固防洪大堤,修建水库;提高人们的防洪意识和自救能力。
28.【答案】D
【知识点】我国主要地质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我国西南地区因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挤压处,地震多发,地形崎岖、山区面积广,多陡坡,加上降水丰富且多暴雨,使西南地区多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离海较远,受台风影响小,故答案为:D。
【点评】我国是一个地质灾害严重的国家,各种地貌单元当中常见的地质灾害在我国几乎都有发生,我国最严重的地质灾害是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其次还有地面沉降、冰崩、雪崩等。四川成为我国发育最多、规模最大、类型最全、频率最高、危害最严重的地质灾害大省,在享有“天府之国”美誉的同时也享有“地质灾害博物馆”之称。主要地质灾害有滑坡,泥石流等。
29.【答案】B
【知识点】我国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
【解析】【分析】当发生泥石流时,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故A叙述错误。当寒潮来临时,我们应做好防寒保暖措施,故B叙述正确。当地震发生时,千万不跳楼,跳楼有死伤的危险,应躲在狭窄的空间里,或是躲在桌子下面,故C叙述错误。台风来临时,应远离广告牌,以免被砸伤,故D叙述错误。根据题意,故答案为:B。
【点评】(1)沿山谷徒步行走时,一旦遭遇大雨,发现山谷有异常的声音时要立即向坚固的高地或旁侧山坡跑去,绝对不能向泥石流的流动方向走。发生山体滑坡时,同样要向垂直于滑坡的方向逃生。
(2) 地震时不要惊慌,要迅速撤到空旷地;如果来不及离开房屋时,则要迅速进入到厕所、厨房或墙角位置,或马上找支撑物躲避,如桌子、床等,应两手抱头躲到墙角;如果被埋在废墟中不能自行脱险时,尽可能挪开脸、胸前的杂物,清除口鼻的灰土,冷静等待救援;在室外马上蹲下或趴下,避开高大建筑物;高层建筑中的人不能乘电梯,要尽快逃离。
(3)台风期间尽量不要外出行走,倘若不得不外出时,应弯腰将身体紧缩成一团,一定要穿上轻便防水的鞋子和颜色鲜艳、紧身合体的衣裤,把衣服扣扣好或用带子扎紧,以减少受风面积,并且要穿好雨衣,戴好雨帽,尽可能抓住墙角、栅栏、柱子或其他稳固的固定物行走;在建筑物密集的街道行走时,要特别注意落下物或飞来物,以免砸伤。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初中地理八上课时基础练习 2.4 自然灾害
一、单选题
(2023·遵义模拟)中央气象台3月15日发布沙尘暴黄色预警,这是今年我国北方地区出现了近十年最强的沙尘暴天气。读“全国沙尘暴天气预报图”,完成下面小题。
1.此次沙尘暴最严重的省区是(  )
A.新、青、甘、豫 B.青、甘、陕、晋
C.甘、陕、豫、内蒙古 D.宁、晋、冀、内蒙古
2.下列天气符号表示沙尘暴的是(  )
A. B. C. D.
【答案】1.D
2.D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我国主要地质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点评】
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秦岭一淮河以南地区)
干旱多发区:华北地区
寒潮:除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外都有可能出现寒潮
台风: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1.由图可知,强沙尘暴地区颜色最深,此次沙尘暴最严重的地区是宁、晋、冀、内蒙古。故答案为:D。
2.表示沙尘暴的天气符号是D。故答案为:D。
(2023·赤峰) 2023年3月以来,北方沙尘天气增多。图为4月13日08时—14日08时全国沙尘天气预报图。读图,完成各小题。
3.表示二连浩特4月13日08时-14日08时天气情况的符号正确的是(  )
A. B. C. D.
4.受山脉阻挡,南方地区沙尘强度明显减弱,判断沙尘暴主要来自于(  )
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
5.当沙尘暴发生时,为了降低沙尘带来的危害,可以(  )
①及时关闭门窗
②戴口罩来防尘
③注意交通安全
④加强户外锻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3.A
4.B
5.A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我国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我国的特殊天气
【解析】【点评】沙尘暴是沙暴和尘暴的总称,是荒漠化的标志。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具有突发性和持续时间较短特点的概率小危害大的灾害性天气现象。其中沙暴是指大风把大量沙粒吹入近地层所形成的挟沙风暴;尘暴则是大风把大量尘埃及其他细颗粒物卷入高空所形成的风暴。我国的沙尘暴主要发生在北方地区,其中南疆盆地、青海西南部、西藏西部及内蒙古中西部和甘肃中北部是沙尘暴的多发区。
3.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连浩特4月13日08时-14日08时发生了沙尘暴,A、对应的天气符号是A所示天气符号,A正确;
B、B所示天气符号为冰雹,B错误;
C、C所示天气符号为阴天,C错误;
D、D所示天气符号为雷阵雨,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A。
4.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西北地区和邻国蒙古沙地广布,是沙源地,故沙尘暴应来自西北,B正确,AC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B。
5.读图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沙尘暴发生时,应及时关闭门窗以免进沙,①正确;可以戴口罩来防尘,②正确;沙尘暴发生时能见度较低,应注意交通安全,③正确;沙尘暴发生时空气质量很差,不适合户外锻炼,④错误。①②③正确,故A正确,BC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A。
6.(2023·黑龙江)当自然灾害来临时,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A.台风天气居家关紧门窗
B.发生泥石流,顺着山坡向下跑
C.沙尘暴天气进行户外体育活动
D.地震发生时,在室外躲在高大建筑下面
【答案】A
【知识点】我国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台风天气应该居家关紧门窗,A正确;
B、发生泥石流时,应该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B错误;
C、沙尘暴天气造成空气污染,不适合进行户外体育活动,C错误;
D、地震发生时,不能躲在高大建筑下面,有被砸伤的风险,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A。
【点评】自然灾害是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不同的情况我们要采取不同的急救措施。当遭遇雷雨天气时,应远离电线杆,防止漏电伤人;当发生泥石流时,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速度越快,越安全;发生火灾时,容易引发停电,不能乘坐电梯逃生;发生地震时,在户外应选择开阔地带避震,在室内应尽量抱头屈膝躲在小开间的墙角。
7.(2023·绥化)下列自然灾害中,属于气候灾害的是(  )
A.地震 B.滑坡 C.泥石流 D.寒潮
【答案】D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自然灾害分为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其中气候灾害有寒潮,台风,洪涝等;地质灾害有地震,滑坡,泥石流等;
故答案为:D。
【点评】自然灾害是指自然环境有些会造成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危害,这样的异常变化叫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分为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其中地质灾害有地震,滑坡,泥石流等,气象灾害有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
(2023·临沂) 2022年,我国自然灾害以洪涝、干旱、风雹和地震灾害为主,台风、冷冻和沙尘暴等灾害也有不同程度发生。如图为中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据此完成各小题。
8.下列自然灾害属于地质灾害的是(  )
A.洪涝 B.干旱 C.风雹 D.地震
9.干旱灾害多发区主要分布在(  )
A.青藏地区 B.东南沿海地区
C.华北地区 D.长江中下游地区
【答案】8.D
9.C
【知识点】我国主要地质灾害的成因及分布;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解析】【点评】灾害性天气是对人民生命财产有严重威胁,对工农业和交通运输会造成重大损失的天气。如大风、暴雨、冰雹、龙卷风、寒潮、霜冻、大雾等。可发生在不同季节,一般具有突发性。
8.气象灾害主要是寒潮,台风(飓风或强热带风暴),暴雨,洪涝,干旱,沙尘暴等。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震,火山爆发,滑坡、泥石流等。故地震属于地质灾害,D符合题意;洪涝、干旱、风雹都属于气象灾害,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9.读图可知,干旱灾害多发区是颜色最深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华北地区,C正确;排除ABD,故选C。
(2023·绿园模拟) 3月22日,受大风影响我国北方多地黄沙漫漫,长春市已出现沙尘天气,能见度较差。下图为“我国3月22日沙尘天气实况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如果沙尘天气强度增加会演变成沙尘暴,以下能正确表示沙尘暴的天气符号是(  )
A. B. C. D.
11.22日晚间,外来沙尘在强西北风作用下影响北京市,此次影响北京市的沙尘起源于(  )
A.朝鲜 B.哈萨克斯坦 C.蒙古 D.缅甸
【答案】10.C
11.C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空气质量与污染指数;我国的特殊天气
【解析】【点评】华北地区沙尘暴多发的原因:
(1)自然原因:冬春季节气候干旱,降水少;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大风日树多,风蚀强烈;土壤疏松干燥;距离沙源地较近;植被稀疏。
(2)人为原因:人口增长导致毁林开荒、过度放牧、滥挖药材,使得植被覆盖率下降,沙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导致沙尘暴多发。
10.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表示的是晴天,B表示的是雷阵雨,C表示的是沙尘暴,D表示的是暴雨。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C。
11.据图可知,A、与朝鲜无关,A错误;
B、距离哈萨克斯坦较远,B错误;
C、影响北京市的沙尘源于蒙古,C正确;
D、缅甸位于热带地区,离冷空气发源地较远,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C。
12.(2023七下·明水月考)我国夏季最常见的气象灾害是(  )
A.沙尘暴 B.寒潮 C.旱涝 D.霜冻
【答案】C
【知识点】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解析】【分析】我国东临太平洋,背靠亚欧大陆,受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是一个季风气候显著的国家,多数地区降水主要依靠夏季风带来的暖湿气流,由于受夏季风影响,降水不稳定,多旱涝灾害,故C正确。沙尘暴通常出现在春季和冬季,寒潮和霜冻多出现在冬季,排除ABD,故答案为:C。
【点评】自然灾害是指自然环境有些会造成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危害,这样的异常变化叫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分为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其中地质灾害有地震,滑坡,泥石流等,气象灾害有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
13.(2023八下·信都开学考)海南省的小亮同学,画了一幅其家乡夏秋季节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灾害的漫画,该灾害是(  )
A.洪涝 B.台风 C.沙尘暴 D.地震
【答案】B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海南省位于我国南部海域,常见的自然灾害是台风,漫画反映的是台风天气。故答案为:B。
【点评】台风是极猛烈的热带气旋。在中国登陆的台风平均每年有6~8次,主要影响中国东南沿海的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浙江等沿海省区。袭击中国的台风常发生在5~10月,尤以7~8月为多。
14.(2023八上·龙川期末)读“我国部分地区主要气候灾害发生频次统计资料图”,我国受台风影响最严重的地区是(  )
A.东北地区 B.东南地区 C.北部地区 D.西北地区
【答案】B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 读“我国部分地区主要气候灾害发生频次统计资料图”分析可知,我国受台风影响最严重的地区是东南地区。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台风是极猛烈的热带气旋。在中国登陆的台风平均每年有6~8次,主要影响中国东南沿海的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浙江等沿海省区。袭击中国的台风常发生在5~10月,尤以7~8月为多。
15.(2023八上·龙川期末)我国是一个气象灾出严重的国家,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最广的一种气象灾害是(  )
A.泥石流 B.干旱 C.梅雨 D.台风
【答案】B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最广的气象灾害是干旱。泥石流属于地质灾害;梅雨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台风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部沿海地区。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梅雨,是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年6、7月份都会出现持续天阴有雨的气候现象,由于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称其为“梅雨”,此时段便被称作梅雨季节。台风是极猛烈的热带气旋。在中国登陆的台风平均每年有6~8次,主要影响中国东南沿海的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浙江等沿海省区。袭击中国的台风常发生在5~10月,尤以7~8月为多。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发生泥石流常常会冲毁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甚至村镇等,造成巨大损失。干旱是对中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自然灾害,不仅降水稀少的西北旱情严重,而且在东部季风区也频繁发生。由于中国华北地区人口、城镇密集,工农业发达,因而旱灾造成的损失更大。
16.(2023七上·绥棱期末)下列自然灾害中,属于气象灾害的是()
①泥石流②洪涝③台风④滑坡⑤寒潮
A.①③⑤ B.①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⑤
【答案】D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涝、台风和寒潮等;地质灾害,主要有火山、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故②③⑤正确, 故答案为: D。
【点评】自然灾害,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有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其中由于夏季风的影响,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是旱涝灾害。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震、滑坡、泥石流等。我国南方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北方容易发生旱灾,西南地区容易发生泥石流和地震,东南沿海容易发生地震。
17.(2021八上·通榆期末)下列事件不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
A.地震 B.洪涝灾害 C.台风 D.工业污染
【答案】D
【知识点】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解析】【分析】地震、洪涝灾害、台风都属于自然灾害;工业污染属于人为灾害。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如崩塌、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泽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热害等。 气象灾害是指因暴雨洪涝、干旱、台风、寒潮、大风沙尘、大(浓)雾、高温低温等因素直接造成的灾害。
18.(2021八上·江油月考)下列关于自然灾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高速路上多辆汽车追尾,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属于自然灾害
B.干旱属于地质灾害
C.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沿海地区
D.泥石流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答案】C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我国主要地质灾害的成因及分布;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解析】【分析】泥石流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多山的丘陵;台风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高速路上多辆汽车追尾,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不属于自然灾害,是人为的事故;干旱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属于气象灾害;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点评】(1)自然灾害是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包括气象灾害如干旱、暴雨、洪涝、台风、寒潮等;地质灾害如地震、滑坡、泥石流、崩塌等;海洋灾害如风暴潮、海啸、赤潮等;生物灾害如病害、虫害、草害、鼠害等。
(2)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分布广损失大,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最为常见、危害程度较为严重的主要气象灾害有干旱、暴雨洪涝、寒潮、台风。我国最严重的地质灾害是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其次还有地面沉降、冰崩、雪崩等。
(2021·鸡西) 2016年4月,甘肃一学生被龙卷风卷起摔伤。龙卷风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当自然灾害来临时该如何自救?完成下面小题。
19.自然灾害的诱因是(  )
A.人员伤亡 B.地球表层的变化
C.自然现象 D.自然环境的异常变化
20.当灾害来袭时,掌握基本的求生自救方法,可以降低灾害带来的损伤。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当野外遇到龙卷风,应就近寻找低洼地伏于地面,且远离大树,以免砸伤
B.当地震突然发生时,高楼上的人员应该立刻从楼梯跑到楼下躲避
C.在山区遭遇泥石流时,应沿着泥石流流动方向向山下跑
D.遭遇洪水袭击来不及撤离时,应在身上捆绑重物,防止被洪水冲跑
【答案】19.D
20.A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我国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
【解析】【点评】(1)自然灾害是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包括气象灾害如干旱、暴雨、洪涝、台风、寒潮等;地质灾害如地震、滑坡、泥石流、崩塌等;海洋灾害如风暴潮、海啸、赤潮等;生物灾害如病害、虫害、草害、鼠害等。
(2)沿山谷徒步行走时,一旦遭遇大雨,发现山谷有异常的声音或听到警报时,要立即向坚固的高地或泥石流的旁侧山坡跑去,不要在谷地停留。一定要设法从房屋里跑出来,到开阔地带,尽可能防止被埋压。发现泥石流后,要马上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一边的山坡上面爬,绝对不能向泥石流的流动方向走。发生山体滑坡时,同样要向垂直于滑坡的方向逃生。
19.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触目惊心的,它们之中有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水等突发性灾害。从题干得知,自然灾害是由于自然环境经常发生异常变化,其中有些会造成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危害,故D正确,ABC错误。
20.在野外遭遇龙卷风时,记住要快跑,但不要乱跑,应以最快的速度朝与龙卷风前进路线垂直的方向逃离,来不及逃离的,要迅速找一个低洼地趴下,且远离大树,以免砸伤,正确的姿势是:脸朝下,闭上嘴和眼睛,用双手、双臂保护住头部,A符合题意;地震主要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多发生在板块的交界地带,当地震发生时,要保持镇静,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避震,在楼房里可用枕头护住头部,就近躲在床、桌下,千万不能跳楼、躲在窗下,不要乘电梯下楼,高楼上的人员不要从楼梯跑到楼下躲避,以免发生不必要的伤害,B不符合题意;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应该往旁边与泥石流垂直的山坡上跑,C不符合题意;遭遇洪水袭击来不及撤离时,若在身上捆绑重物,就沉入水底了,正确的做法是穿上救生衣,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21.(2021·吉林)从漫画中看出当发生泥石流时,有效的避灾方法是(  )
A.尽快向山下跑
B.原地不动,等待救援
C.沿着泥石流流动方向跑
D.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答案】D
【知识点】我国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
【解析】【分析】由图可知,当泥石流发生时,应该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其余三种方法都是错误的,故答案为:D。
【点评】沿山谷徒步行走时,一旦遭遇大雨,发现山谷有异常的声音或听到警报时,要立即向坚固的高地或泥石流的旁侧山坡跑去,不要在谷地停留。一定要设法从房屋里跑出来,到开阔地带,尽可能防止被埋压。发现泥石流后,要马上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一边的山坡上面爬,绝对不能向泥石流的流动方向走。发生山体滑坡时,同样要向垂直于滑坡的方向逃生。 
22.(2021·襄阳)2021年5月12日是全国第13个“防灾减灾日”。下列防灾减灾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若洪水来袭,应尽量向地势高的地方逃生
B.在台风多发地区,应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及灾害预警信息
C.地震发生时,应迅速回家收拾贵重物品逃生
D.如遭遇泥石流,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转移
【答案】C
【知识点】我国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
【解析】【分析】若洪水来袭,应尽量向地势高的地方逃生,故A正确。在台风多发地区,应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及灾害预警信息,故B正确。地震发生时,要迅速离开建筑物,而不能回家收拾东西,故C错误。如遭遇泥石流,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转移,故D正确。故答案为:C。
【点评】地震时不要惊慌,冷静面对。首先要迅速撤到空旷地;如果来不及离开房屋时,则要迅速进入到厕所、厨房或墙角位置,或马上找支撑物躲避,如桌子、床等,应两手抱头躲到墙角;如果被埋在废墟中不能自行脱险时,尽可能挪开脸、胸前的杂物,清除口鼻的灰土,保持呼吸通畅,保持体力,冷静等待救援;在室外,马上蹲下或趴下,避开高大建筑物;高层建筑中的人不能乘电梯,要尽快逃离,应迅速关闭电源、燃气。
23.(2021·黄石)黄石市位于长江中游南岸。下列气象灾害中,黄石市夏季最可能发生的是(  )
A.寒潮 B.台风 C.旱涝 D.沙尘暴
【答案】C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黄石位于长江中游的南岸,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受夏季风不稳定的影响,夏季最容易遭受的气象灾害是旱涝,夏季时不用担心寒潮的影响,台风对黄石的影响小,沙尘暴几乎不会影响黄石,故答案为:C。
【点评】我国最为常见、危害程度较为严重的主要气象灾害有干旱、暴雨洪涝、寒潮、台风。台风灾害在夏秋季节主要分布于东部沿海地区,内陆也受到一定影响 ;暴雨洪涝灾害东部多,西部少;沿海多,内陆少;平原湖区多,高原山地少 。干旱在我国出现次数多,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春夏季节分布普遍,以西北、华北及东北地区为主 。寒潮冬天影响范围大,西北、华北及东北地区(青藏滇南各地、海南、台湾除外)。
24.(2021·武威模拟)2020年5月17日下午17点30分左右,内蒙古阿拉善盟以胡杨林闻名中外的额济纳旗,突然遭遇强劲的沙尘暴袭击。内蒙古沙尘暴严重的主要原因一般不包括(  )
A.风力强大 B.沙漠广布 C.植被稀少 D.海拔高
【答案】D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内蒙古地区由于地处西北内陆,远离海洋,降水少,气候干旱、风力强大,沙漠广布,植被稀少,使该地区的沙尘暴现象十分严重,与海拔高无关,故答案为:D。
【点评】沙尘暴是指强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很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km的天气现象。沙尘暴天气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这是由于冬春季干旱区降水甚少,地表异常干燥松散, 抗风蚀能力很弱, 在有大风刮过时, 就会将大量沙尘卷入空中, 形成沙尘暴天气。沙尘暴天气是中国西北地区和华北北部地区出现的强灾害性天气,可造成房屋倒塌、交通供电受阻或中断、火灾、人畜伤亡等,污染自然环境,破坏作物生长,给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损失和极大的危害。
(2021·莆田模拟) 2021年3月14日至15日,我国遭遇近10年来强度最大的一次沙尘天气。图为华北地区近500年来沙尘暴次数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5.华北地区沙尘暴多发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6.华北地区沙尘暴多发的自然原因是(  )
A.植被稀少,沙漠广布
B.降水丰富,气候湿润
C.靠近冬季风源地,寒潮大风天气频繁
D.过度放牧使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加剧
【答案】25.A
26.C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点评】(1)华北地区冬春季节多发沙尘天气,主要是因为华北地区临近沙源地,位于冬季风通道(沙源地的下风向);春季降水少、气温回升快、多大风,(尤其是降水较常年偏少,气温较常年偏高,)导致蒸发旺盛;植被覆盖差,地表物质疏松,利于沙尘天气的发生发展;华北地区人口、城市密集,受损严重。
(2)遇到沙尘暴天气要这样避险:
①待在室内,不要外出,特别是抵抗力较差的人更应该待在门窗紧闭的室内;
②如在室外要远离树木、高耸建筑物和广告牌,蹲靠在能避风沙的矮墙处;
③在田间应趴在相对高坡的背风处,或者抓住牢固的物体,绝对不要乱跑;
④外出时穿戴防尘的衣服、手套、面罩、眼镜等物品,回到房间后应及时清洗面部。
25.由图可以看出,华北地区的沙尘暴多发生在2、3、4、5四个月,从季节来看,主要分布在春季,故答案为:A。
26.华北地区沙尘暴多发的自然原因是由于华北地区离冬季风源地近,寒潮大风天气频繁,春季时由于气温回升、蒸发旺盛,而此时雨季还未到来,气候干旱,故答案为:C。
27.(2021八下·长垣期中)长江中下游地区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是(  )
A.洪涝灾害 B.台风 C.寒潮 D.地震
【答案】A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解析】【分析】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而集中,加上当地地势平缓,水流下泄相对迟缓,影响当地最严重的是洪涝灾害。故答案为:A。
【点评】(1)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洪涝灾害严重的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有:多平原,地势低平,不利于泄洪;属于季风气候,降水多且集中,夏季多暴雨;南北支流汇入多;上游地区对植被破坏严重,导致水土流失,下游河床抬高,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人为原因是围湖造田,缩小了湖泊面积,湖泊的调蓄洪水的能力减弱。
(2)治理措施:加强上游的水土保持工作,多植树造林;中游河段“截湾取直”,疏浚河道;加固防洪大堤,修建水库;提高人们的防洪意识和自救能力。
28.(2021八上·马鞍山期末)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究其成因,错误的是(  )
A.地处板块交界处,地震多发 B.西南山区广大,多陡坡
C.降水丰富,常有暴雨 D.深受台风影响
【答案】D
【知识点】我国主要地质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我国西南地区因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挤压处,地震多发,地形崎岖、山区面积广,多陡坡,加上降水丰富且多暴雨,使西南地区多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离海较远,受台风影响小,故答案为:D。
【点评】我国是一个地质灾害严重的国家,各种地貌单元当中常见的地质灾害在我国几乎都有发生,我国最严重的地质灾害是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其次还有地面沉降、冰崩、雪崩等。四川成为我国发育最多、规模最大、类型最全、频率最高、危害最严重的地质灾害大省,在享有“天府之国”美誉的同时也享有“地质灾害博物馆”之称。主要地质灾害有滑坡,泥石流等。
29.(2021八上·马鞍山期末)灾害来临时,个人采取的防灾措施正确的是(  )
A.泥石流来临,顺山坡往下跑 B.寒潮来临,衣着注意防寒保暖
C.地震来临时,迅速跳楼逃生 D.台风来临,站在广告牌下躲避
【答案】B
【知识点】我国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
【解析】【分析】当发生泥石流时,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故A叙述错误。当寒潮来临时,我们应做好防寒保暖措施,故B叙述正确。当地震发生时,千万不跳楼,跳楼有死伤的危险,应躲在狭窄的空间里,或是躲在桌子下面,故C叙述错误。台风来临时,应远离广告牌,以免被砸伤,故D叙述错误。根据题意,故答案为:B。
【点评】(1)沿山谷徒步行走时,一旦遭遇大雨,发现山谷有异常的声音时要立即向坚固的高地或旁侧山坡跑去,绝对不能向泥石流的流动方向走。发生山体滑坡时,同样要向垂直于滑坡的方向逃生。
(2) 地震时不要惊慌,要迅速撤到空旷地;如果来不及离开房屋时,则要迅速进入到厕所、厨房或墙角位置,或马上找支撑物躲避,如桌子、床等,应两手抱头躲到墙角;如果被埋在废墟中不能自行脱险时,尽可能挪开脸、胸前的杂物,清除口鼻的灰土,冷静等待救援;在室外马上蹲下或趴下,避开高大建筑物;高层建筑中的人不能乘电梯,要尽快逃离。
(3)台风期间尽量不要外出行走,倘若不得不外出时,应弯腰将身体紧缩成一团,一定要穿上轻便防水的鞋子和颜色鲜艳、紧身合体的衣裤,把衣服扣扣好或用带子扎紧,以减少受风面积,并且要穿好雨衣,戴好雨帽,尽可能抓住墙角、栅栏、柱子或其他稳固的固定物行走;在建筑物密集的街道行走时,要特别注意落下物或飞来物,以免砸伤。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