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课程标准】
1.通过了解汉朝削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举措,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2.通过了解两汉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两汉衰亡的原因。
课程标准:
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
1.西汉建立: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
民失作业,而大饥馑……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2.汉初的统治:
思想:
经济:
尊奉黄老无为思想
采取“与民休息”政策
【名词解释】
黄老之学是黄帝学派和老子学派的合称。黄帝的学说,修身养生。老子的学说,治国无为。黄老之学认为君主应无为而治,“省苛事,薄赋敛,毋夺民时,与民休息”,通过“无为”而达到“有为”。
(秦始皇)收泰半(三分取其二)之赋,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海内愁怨,遂用溃叛。——《汉书·食货志》
(汉高祖)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税一。孝景二年,三十而税一也。七十年间,人给家足,府库余财。 ——《汉书·食货志》
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
2.汉初的统治:
政治制度:
⑴汉承秦制:
中央:皇帝制、三公九卿制
⑵地方制度:
郡国并行制
材料4:刘邦接受了皇帝的称号,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地方行政系统仍是郡、县、乡、里。……此外,刘邦为“矫秦县之失策”,还“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可在其封地上“自置吏”、“得赋敛”。
——据樊树志《国史概要》等整理
王国:
42郡
中央:
15郡
汉武帝巩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措施
政治上
⑴地方:
推恩令
左官律:汉代以右为尊,以左为卑,官吏在诸侯国任职为“左官”,受政治歧视,诸侯犯罪左官依《左官律》连作,旨在孤立诸侯王。
附益法:严禁朝廷大臣交结诸侯,帮助其获得不正当的利益,或者自己受贿,为附益,重者至于弃市。
酎金夺爵:酎金是春节祭祖时诸侯要献的贡金。武帝时以列侯所献“酎金”成色不好、斤两不足为借口,削夺106位列侯爵位和封地,基本解决了离心诸侯。
成功地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
诸侯势大,王国问题
汉武帝巩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措施
政治上
“丞相(按:田蚡)入奏事···荐人二千石(按:郡守)···上乃曰:“君除(按:任免)吏已尽未?吾亦欲除吏!”
——《汉书·田蚡传》
丞相擅权,威胁皇权
⑵中央
中外朝制度
九卿
常侍
外朝
皇 帝
尚书令
侍中
丞 相
御史大夫
太 尉
内朝
有事上报
决策机构
执行机构
汉武帝着手提拔一些出身低微,但具有一定才干的文人、近臣,授予他们侍中、 给事中一类的头衔,出入宫廷参与处理国家大事,成为实际的决策机构,即中朝。外朝由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组成,在宫外办公,成为执行机关。
特点:
①中朝官员位低权重。
②皇帝亲信近臣构成。
③以内朝架空外朝,抑制相权。
位卑权重
位高权轻
加强皇权,削弱丞相权力
汉武帝巩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措施
政治上
(3)选官制度
察举制度
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品行和才能
时期 选官制度名称 标准
西周 世卿世禄制 血缘
秦朝 军功授爵制 军功
汉朝 察举制 品行
察举制让个人的社会背景、家庭出身不再是选拔任用官员的唯一依据,有利于招徕各类人才,提高官员质量。任免权由中央掌握,加强中央集权。
后期弊端日益严重,地方官员往往推荐名门望族的子弟,而不问学识品格,被察举者名不副实。
汉武帝巩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措施
政治上
⑷监察制度:
刺史制度
汉武帝将全国分为13个州部,每州派刺史一人,代表朝廷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完善地方监察体系;刺史没有固定的治所,每年八月巡视所辖区域,考察吏治、奖惩官吏、决断冤狱。
发展:东汉晚期,原来的监察区州变为一级行政机构,形成州郡县三级,州刺史不仅有行政权,还有领兵权,形成内轻外重、干弱枝强的局面,严重威胁中央集权。
汉武帝巩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措施
对点练习
1.(2019全国Ⅰ卷)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朝廷这种做法
A.加强了货币管理 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
C.削弱了诸侯实力 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
C
2.加官是汉武帝发明的官制。侍中、左右曹诸吏、散骑中常侍、皆加官。多至数十人。虽无职掌,谓之宿卫(近在皇帝身边),讲议朝政,奉诏治事。武帝决事禁中,希见卿相。下列对于该机构权力的理解准确的是
A.以中御外,加强皇权 B.参与机要,取代相权
C.位高权重,掌控决策 D.废除丞相,皇权独揽
A
汉武帝巩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措施
对点练习
4.(2022浙江)汉武帝置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刺史定期在辖区内巡行,年终赴京奏事。刺史秩仅600石,但能以卑临尊,监察秩2000石的郡太守和王国相。由此可知,西汉刺史的设置
A.可以弥补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 B.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是地方行政体制建设的重要内容 D.代表着社会履行监察官员的职能
B
3.《桓灵时童谣》有云:“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反映了当时选官制度效能有限。后来,更因其所依赖的乡里清议失去社会基础,从而导致选官多操纵在地方大族名士手中。上述“当时的选官制度”是
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B
改革币制
公元前113年,禁止郡国铸钱,由中央铸造五铢钱。
盐铁官营
汉武帝采纳孔仪和东郭咸阳的建议,将盐铁收归官营,在盐铁产地设置盐铁专卖署。
均输平准
国家插手商业贸易
各地设均输官
京师设平准官
重税抑商
“算缗”:财产税
“告缗”:奖励告发算缗不实的手段
作用:调节供需、平抑物价、抑制商人、加强中央对经济的垄断,扩大财源,增加收入。
汉武帝巩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措施
经济:
均输:朝廷利用郡国的贡物进行贩运销售,调剂物资余缺,增加财政收入。
平准:在长安和主要城市设立掌管物价的官吏,利用均输官所储物资,根据市场物价,贵时抛售,贱时收购。
文化:
汉武帝巩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措施
董仲舒(前179年-前104年)汉代思想家、政治家。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
汉武帝时董仲舒应汉武帝“ 举贤良对策”,系统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等主张。晚年著《春秋繁露》中,将周代以来的宗教天道观和阴阳五行学说结合起来,吸收法家、道家、阴阳家思想,建立了一个新的思想体系,成为汉代的官方统治哲学。
尊崇儒术
汉武帝巩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措施
对外关系
①北击匈奴,设置河西四郡(武威、张掖、酒泉、敦煌);
②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
③西域设置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的军政机构;
④加强对东南沿海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
汉武帝巩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措施
对点练习
1.以下史实中属于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 )
①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②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分设刺史③盐铁官营、将铸币权收归中央 ④实行郡国并行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2.汉文帝时,政府通过富商主导流通,允许地方诸侯王铸造钱币;汉武帝时,令天下非三官钱不得行,旧币一律废罢,并责令各郡国将以前所铸的钱一律销毁。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商人的地位开始下降 B.农民的赋役负担缓解
C.国家对经济控制加强 D.义利观得到根本改变
C
汉武帝巩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措施
对点练习
5. 汉武帝打破了商人不得任政府官员的旧规,任用大盐商东郭咸阳、大冶铁家孔仅为大农丞领盐铁事,任用商人子弟桑弘羊主持财政事务。这些做法( )
A. 重在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B. 削弱了重农抑商政策
C. 意在提高商人的社会地位 D. 利于加强国家对经济的控
6.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说:“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不惧千辛万苦,开辟出连通亚欧非的丝绸之路....."关于古代"丝绸之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东汉时张骞始开丝绸之路 B.丝绸之路起点是洛阳
C.丝绸之路使世界连成一体 D.汉朝有海上丝绸之路
D
D
政治
外戚干政
政治黑暗
经济
土地兼并
赋税沉重
社会
流民问题
社会动荡
社会矛盾激化
社会动荡不安
王莽改制:王莽针对西汉后期的社会矛盾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试图挽救社会危机,但措施不切实际,反而使社会矛盾更加激化。统治末年出现严重的旱灾和蝗灾,引发农民大起义。公元23年政权被推翻。
西汉灭亡与王莽改制
王莽改制:王莽掌权以后,为了缓和尖锐的阶级矛盾,颁发诏令,进行改制。其主要内容包括实行“王田”,禁止奴隶买卖,平抑物价,政府贷款,改革币制,统一度量衡,变更国号、官名、官制、地名等。
改革
灭亡
23年
改国号新
公元9年
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
25年,西汉宗室刘秀(汉光武帝)重建汉朝,不久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学习任务】阅读p22,梳理光武中兴的措施
措施 目的(作用)
政治 加强皇权,增强尚书台的作用 加强中央集权,节约政府开支
严格控制外戚干政 裁并郡县,裁减官吏,节省开支 整顿吏治,惩处贪污腐败 经济 清查全国垦田、户口数量 与民休息,缓和社会矛盾,
社会经济重新发展起来
释放奴婢 文化 重视儒学 儒学得到了继续发展
东汉中后期的政治与社会问题
序号 皇帝 即位年龄 死亡年龄
…… …… …… ……
4 和帝 10 27
5 殇帝 1 2
6 安帝 13 31
7 顺帝 11 30
8 冲帝 2 3
9 质帝 8 9
10 桓帝 15 36
11 灵帝 12 34
12 少帝 14 14
13 献帝 9 54
平均值 9.5 24
1.宦官外戚交替执政
党锢之祸
汉桓帝以后,东汉朝政长期被宦官把持,一些正直的官员、士大夫、太学生上书揭露宦官的罪行,反被诬告为“党人”逮捕入狱,并扩大禁锢范围,史称“党锢之祸”。
2.党锢之祸
政治上——影响地方政权
经济上——自给自足规模大
军事上——有私人武装和军事设施
土地兼并严重,豪强地主强大,阶级矛盾日益突出
东汉中后期的政治和社会问题
3.豪强地主势力发展迅速
东汉豪强地主南阳樊氏)治田殖至三百顷。广起庐舍,高楼连阁,波陂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蠃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资至百万
——司马彪《续汉书》
动摇了东汉王朝的统治基础,地方长官趁机拥兵自重,出现了军阀割据局面,东汉政权名存实亡。
对点练习
东汉中后期的政治和社会问题
7.东汉时期,宦官专权和外戚干政的局面交替出现,即“宗室权落,外戚兴起;外戚势衰,而宦官又盛”。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 )
A.皇帝权力的渐趋衰微 B.宗族观念的根深蒂固
C.君主专制制度的弊端 D.地方割据势力的膨胀
8.东汉豪强地主在庄园内纳宾客附徒,兴办教育,经营各种经济事业,豢养军队,甚至通过舆论控制地方政权。豪强地主田庄( )
A. 是王国问题的延续 B. 有助于国家培养人才
C.利于维护君主专制 D. 不利于中央管理地方
C
D
分类 内容 影响
史学 ①西汉司马迁:《史记》
②东汉班固:《汉书》
文学 汉赋、乐府诗、五言诗
科 技 医学 ①《黄帝内经》
②《神农本草经》
③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数学 《九章算术》
其他 ①蔡伦改进造纸术
②《周髀算经》;③东汉张衡:发明候风地动仪,著《灵宪》 农学 ①《氾胜之书》;②《四民月令》 首创纪传体通史体裁,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铺陈排比,辞藻华丽;反映社会真实情况
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
中国数学史乃至世界数学史占有重要地位
被誉为“医圣”
促进中国、世界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灿若星河的两汉文化
两汉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