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2张PPT)
中国改革开放永远在路上。不论国际形势发生什么变化,中国都将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
-----2022年1月17日习近平主席出席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并发表的演讲。
“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是《周易 系辞下》中的一段话,意思是主张“变”。
后来清末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也引用了这段话,强调变法要因时而变,与时俱进,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促进社会的发展。
“求变”“求新”是中国的历史传统,也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中华文化传承不息的重要原因。
改革是统治者以自上而下、和平的方式,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调整,以促进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改良革新。其实质是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改革程度:局部调整和社会制度转型根本变革。
改革性质:有奴隶制度的改革、封建主义的改革、资本主义的改革和社会主义的改革。
改革内容:有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和文化改革。
2、改革的类型?
历史概念改革
1、“改革”为何?
3、改革的原因?
①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根本原因)②统治阶级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直接原因)③民族危机严重;(外因)
(1)顺应历史潮流,(2)改革策略正确,措施得力(3)先进思想或科学理论的指导(4)改革家的个人素质:才能、精神、个人境遇(5)获得广泛支持,改革者在力量对比中处于优势
4、改革成功条件?
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推动社会进步;缓和社会矛盾,稳定和巩固政权;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思想的解放;……
5、认识
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变革
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课程标准:
通过历代变法的内容,了解中华民族在政治制度上不断与时俱进、求变求新的变革精神。
古代:富国强兵
近代:救亡图存
当代:民族复兴
商鞅变法
孝文帝改革
王安石变法
张居正改革
戊戌变法
清末新政
民国改革
完成社会主义革命
成就曲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战国
北魏
北宋
明朝
晚清
民国
过渡时期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1978年以来
社会转型
少数民族封建化(汉化)
王朝中后期的自救
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
地主阶级
课前思考:请阅读教材P22-27,请指出中国古代、近代、现代有哪些改革与变法,并指出阶段特征,说说你的认识。
“求变”“求新”是中国的历史传统,也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中华文化传承不息的重要原因。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改革应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
(一)战国:商鞅变法(秦国)
1、背景:(可结合纲要上第2课学习)
一、富国强兵之变:古代中国的变法
材料一
材料二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农具和牛耕技术的广泛应用,农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地主要求为自己的生产方式进一步扫清障碍,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这便成了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的根源。
——张守慧《论商鞍变法和王安石变法之成败及其现实意义》
材料三 在经济比较发达的诸侯国……随着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新兴地主阶级也逐渐壮大起来。 ……各国地主阶级的普遍发展壮大及其与贵族的对立,必然导致政治上的一场重大变革。这种变革,就是各国的变法运动。——摘编自刘焕曾、 张文喜《新编中国古代史》
1.经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生产关系急剧变动。
——改革的根本原因
2.政治:新兴地主阶级势力壮大,要求废除旧贵族的世袭特权,确立新的政治秩序。
——改革的政治原因
3.军事:为在兼并战争中取胜,各国变法以求富国强兵。
——改革的直接动力(目的)
4.思想:百家争鸣,法家学说成为改革的思想武器。
结合商鞅变法内容分析
(1)为何农民会支持商鞅?
(2)为何秦国贵族要商鞅的命?
(3)为何旅店老板不敢收留商鞅?
(4)为何秦惠文王在处死商鞅后,沿用了商鞅之法?
废除井田制,奖励耕织,重农抑商
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
严刑峻法、什伍连坐
①打击贵族特权,促进封建政治、经济、军事发展
②使秦国成为政治军事强国,为秦统一中国奠定基础
拓展:从政治、经济和军事三个方面看商鞅变法与封建制确立的关系
军事
经济
政治
封建经济基础
县制取代封国采邑制
军功爵制取代世卿世禄制
土地私有制取代井田制
封建上层建筑确立
封建土地所有制
地主阶级专政
打击旧贵族,加强中央集权
发展封建经济,增强国力
社会转型
?
(一)战国:商鞅变法(秦国)
2、概括:
一、富国强兵之变:古代中国的变法
改革角度 变法措施 具体作用
经济
军事
行政管理
社会管理
废除井田制,奖励耕织
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
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
实行什伍连坐
建立县制
承认土地私有制,调动生产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
加强中央集权;
稳定社会秩序
打击贵族特权;提升军队战斗力
增加赋税
材料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
①打击贵族特权,促进封建政治、经济、军事发展;
②使秦国从一个西部边陲弱国一跃成为政治军事强国,为秦统一中国奠定基础。
3、意义:
目的:富国强兵
(一)战国:商鞅变法(秦国)
4、评价(成功分析):
一、富国强兵之变:古代中国的变法
材料 今商鞅弃道而用权,废德而任力,峭法盛刑,以虐戾为俗”,欺旧交以为功,刑公族以立威,无恩于百姓,无信于诸侯。人与之为怨,家与之为雠。……故孝公卒之日,举国而攻之,东西南北莫可奔走,仰天而叹曰:“嗟乎,为政之弊,至于斯极也!”卒车裂族夷,为天下笑。
——《盐铁论 非鞅第七》
【史料注释】商鞅变法用法过于严酷,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秦孝公死后,商鞅失去政治支持,结局悲惨。
材料 秦国在早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崇武尚战,重功利而轻伦理,宗法观念相对淡薄,注重实际,讲求实效的文化传统。商鞅变法充分顺应了这种传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把秦国引向了日益发展壮大,最后统一全国的道路。商鞅还注重对秦国文化传统的改造与整合,把其中的积极因素上升为国家的统一政策,制订出具体而详尽的措施保证其贯彻执行;利用政权的力量抑制其消极、落后的内容,发扬其能够服务于新制度的内容,使新制度与新文化结合起来共同推动了秦国社会历史的发展。乘势而行,借势而进,因势利导,是商鞅变法成功不可忽视的因素。 ——摘编自王绍东《论商鞅变法对秦文化传统的顺应与整合》
【史料注释】商鞅变法中“重功利而轻伦理”的政治措施:废除世卿世禄制(或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奖励军功;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在民间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普遍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
成功的原因:顺应时代潮流;对秦国文化传统的顺应与整合;从国家层面推行改革措施;改革方式正确。
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1)顺应潮流,符合需求: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迎合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符合秦国国情,这是变法成功的根本所在。
(2)统治者的支持:秦孝公的支持为新法的贯彻执行及取得成效扫清了障碍。
(3)指导思想先进:商鞅变法吸收了各国变法的经验教训,在法家思想的指导下形成了相对系统的变法理论,为变法奠定了理论基础。
(4)方法得当,执行有力:变法措施切实可行,执行坚决,改革较为全面彻底。
一、富国强兵之变:古代中国的变法
(二)魏晋南北朝:北魏孝文帝改革
1、背景:
思考:根据教材P22-23,及所学,简述北魏时代背景,概述孝文帝改革的内容。
一场封建化改革运动
材料 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激化,导致北魏社会动荡不安,各地不断发生人民起义。445年,陕西一带人民起义,参加者既有汉族,也有羌族等其他少数民族,起义军很快就发展到十余万人。北魏皇帝亲自统率大军镇压,几经周折,才平息了这场起义。史书记载,自北魏建国至魏孝文帝执政前近一百年间,北魏境内各族人民起义多达八十余次,这些起义沉重地打击了北魏的。《历史上重 大改革回瞬》
分裂割据、战乱不断、民族交融、走向统一
材料 (孝文帝)尤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授,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左》《老》,尤精释义,才藻富赡,好为文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 ——《魏书·孝文帝本纪》
①内迁游牧民族政权征伐不断(五胡乱华)
②鲜卑族拓跋部建北魏,于439年统一北方
③战乱频繁,民族交融成为历史潮流。
④北魏统治者冯太后和孝文帝崇尚汉文化。
一、富国强兵之变:古代中国的变法
(二)魏晋南北朝:北魏孝文帝改革
2、内容:
前期:制度改革 后期:行汉化
内容
影响
实行俸禄制、推行均田制、三长制等。
有效第巩固了北魏政权,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
迁都洛阳;移风易俗:易服装、改汉姓、说汉话、通婚姻等
加快了北方各族人民的交融,缓和了民族矛盾,缩小了南北差距,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冯太后
孝文帝
目的:缓和社会矛盾,巩固北魏政权。
实质:少数民族政权自上而下的汉化、封建化改革。
鲜卑族奴隶制统治模式向汉族封建统治模式的转化
①根本原因:顺应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
②民族融合趋势的推动;
③改革从实际出发,内容全面,措施得当,符合人民群众的愿望;
④冯太后的支持和孝文帝本人的改革决心;
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
局限性:
1.忽视本民族特色,全盘汉化,造成北魏内部的文化分裂(东魏、西魏)
2.盲目吸收汉族文化,吸收了部分汉族文化中的糟粕(如门阀制度)
内容 作用/影响
均田制
(土地制度)
俸禄制
三长制
租调制
(赋税制度)
国家统一征收筹集,按级别发放,不许自筹,严惩贪赃。
整顿吏治,巩固政权
国家将控制土地分配给无地农民耕种,土地一般不得买卖,死后归还(封建土地国有制,限制土地兼并)
提高生产积极性,推动经济恢复
县以下:邻、里、党,三长直属州郡,检查户口、征发赋役,配合均田制。
强化国家对地方和人民的有效控制,加强中央集权
一夫一妇每年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
保证农时和政府的赋税收入
代氏南迁,革夷从夏。于是中朝江左,南北混淆,华壤边民,虏汉相杂。
——唐代史学家刘知几
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富。……所谓帝京翼翼,四方之极。 ——(东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
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精血,注入中华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
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卷十四《魏孝文迁洛》
(1)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
(2)促进了北魏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加速其封建化;
(3)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4)局限:①全面汉化,使鲜卑族丧失了一个民族的独立性和主体性。②摒弃了本民族勇武质朴的尚武精神,削弱北魏的军事实力。 ③改革中利益受损的少数民族军人(六镇)掀起暴动,导致了北魏灭亡。
一、富国强兵之变:古代中国的变法
3、改革评价:
史料一 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柢,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国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其于制度,亦多所厘定。
——摘编自[江苏卷]
史料二 孝文帝……中原各地全面裁撤镇、戍,改为州、郡、县,地方管理回归汉晋体制。孝文帝还将州、郡、县依所管地区大小、民户多少等,分为上、中、下三等,各等级地方长官的品级不同,其下所设属员多少也相应的差别,规定地方长官“依户给俸”,即据民户多少确定俸禄;又将州刺史带将军号的办法推而广之,各州刺史、各郡太守例加将军号,将军府僚属纳入吏部管理,实际管理一州一郡行政事务,这为隋朝时将地方官吏全部纳入朝廷管理奠定基础。“依户给俸”在孝文帝以后停用,而地方行政机构分为三等九级,直到唐代一直没有改变。
——摘编自[2021年全国甲卷]
孝文帝改革的决心、魄力和雷厉风行的精神
由军事管控变为政党行政化管理
地方行政机构分等级,根据民户多少给予俸禄
中央对地方官吏加强管理
改革影响隋唐地方行政制度
【真题研析】:根究材料归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及作用。
一、富国强兵之变:古代中国的变法
(三)革祖宗之弊——北宋:王安石变法(1069-1085,宋神宗期间)
材料 赵普:“唐季以来,战斗不息,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节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以制之,无他奇巧也,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
——司马光《沫水纪闻》卷一
1、背景:
(1)国家统一:北宋建立后,统治者吸取唐末五代藩镇割据导致分裂割据的教训,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
材料 一官未缺,十人竞逐,纡朱满路,衣紫成林,州县之地广于前,而陛下之官五倍于旧。 ——宋祁《上三冗三费疏》
宋真宗 宋仁宗 宋英宗
91万
126万
北宋士兵人数增长示意图
116万
时期 收入(单位:贯) 支出(单位:贯)
真宗(1021年) 15085万余 12677万余
仁宗(1049年) 12625万余 所出无余
英宗(1065年) 11613万余 13186万余
北宋中期财政状况表
(2)社会危机:“三冗两积”的社会局面致使北宋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财政困难,各地农民起义不断;
材料 今则西戎已叛,屡丧边兵;北虏愈强,且增岁币。国用殚竭,民力空虚,徭役日繁,率敛日重.官吏猥滥,不思澄汰;人民疾苦,未尝省察.百姓无告,朝廷不与为主,不使叛而为寇,复何为哉? ——《枢密副史富弼的上疏》
(3)边疆危机:西夏、辽威胁宋,战争连年;出现严重的边疆危机。
(4)范仲淹“庆历新政”提供了经验教训。
庆历三年(1043年),范仲淹向仁宗提出10项以整顿吏治为中心,意在限制冗官,提高效率,减少财政支出的措施,开启庆历新政。由于新政触犯了贵族官僚的利益,遭到强烈阻挠。1045年初,范仲淹等改革派被贬,各项改革也被废止,新政失败。
目的 措施 内容 作用
富国 青苗法 青黄不接之时,政府贷款或谷物给农民,收获后还本付息 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募役法 纳钱代役 有利于经济发展,增加政府收入
农田水利法 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 保证灌溉,防洪赈灾
均输法 采购物资“徙贵就贱,用近易远” 节省费用,增加财政收入,减轻人民负担
方田均税法 重新丈量土地,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也不例外 增加了政府收入,农民得到实惠
市易法 在东京设市易务 打破了大商人对市场的垄断,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强兵 实行“省兵”措施,精简军队,缩减编制 节省军费开支,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宋军的战斗力
推行强兵措施如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等
取士 改革科举制度,主要改变科举考试的内容 有利于选拔和培养人才;有利于推动改革;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
批判“恩荫”制度,选拔人才贯彻择优录取原则
一、富国强兵之变:古代中国的变法
(三)革祖宗之弊——北宋:王安石变法(1069-1085,宋神宗期间)
材料1:变法派所制定的一些政策法令及其实践,虽还远远谈不到解放生产力,但对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总还是有一些帮助的,因而是产生了积极的作用的。王安石既有军政韬略,又有施政才能,是一个卓越的政治家。——邓广铭《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
材料2:因范之政见,先重治人而后及于治法,王则似乎单重法不问人。只求法的推行,不论推行法的是何等样的人品……而安石之开源政策,有些处又跡近于敛财……那时的百姓,实有不堪再括之苦……还带有急刻的心理。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3:王安石微服赴江宁,遇一老妪喂鸡豕,唤“啰,啰,啰,王安石来!”鸡豕俱来就食。问其故,老妪曰:自王安石为相公,立新法扰民。妾孀居二十年,也要出免役、助役等钱,钱既出而差役如故。妾本以桑麻为业,……今桑麻失利,只得蓄猪养鸡,等候吏胥里保来征役钱,或准与他,或烹来款待他,自家不曾尝一块肉。故此民间怨恨新法,入于骨髓。
——据《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
进步性:①一定程度改善了积贫局面:政府财政收入大大增加;促进了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②积弱局面有所改观:使北宋国力有所增强。
局限性:用人不当,执行中损害百姓利益;变法涉及面广、阻力大,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利益,遭激烈反对;“强兵”方面,成果甚微。
4.结果:初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变法涉及面广、阻力大,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有些措施欠妥当,执行中存在危害百姓的现象,后被废止。
比较: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
商鞅变法 王安石变法
不 同 点 背景 新旧社会制度交替的社会大变革时期 北宋中期面临统治危机
目的 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 挽救统治危机
实质 一场封建化的改革 对封建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
相同点 ①都是为了富国强兵;②都有最高统治者支持;③都遭到旧势力的强烈反对;④措施比较全面,都调整了生产关系。
一、富国强兵之变:古代中国的变法
(四)缓统治危机——明朝:张居正改革(1572-1582,明神宗时期)
【思考】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明中叶面对怎样的危机?
倭
寇
骚
扰
葡占
澳门
鞑靼劫掠
(1)明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府库空虚,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起义不断,统治危机不断加深;(2)边患猖獗,外来侵略乘虚而入,边疆危机。
材料1:社会经济最棘手的是土地兼并问题,万历前夕法定的征粮地比明初已减少一半,人口减少三分之一以上,税源逐渐枯竭。万历新政之前,国家财政每年巨亏300万两白银。隆庆五年,全年财政的总收入只有250万两,而支出达到400多万两,赤字超过三分之一。 ——刘志琴《张居正评语》
材料2:其大者曰宗室骄恣,曰庶官疾旷,曰吏治因循,曰边备未修,曰财用大亏,其他为圣明之累者,不可以悉举,而五者乃其尤大较著者也。
——张居正《论时政疏》
材料3: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葡萄牙人“托言舟触风浪,愿借濠境(即澳门)地暴(通“曝”晒)诸水溃贡物,海道副使(官员)汪柏许之”。 ——《澳门纪略》
地主阶级的改革无法从根本上清除统治危机。
(3)明朝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进一步发展。
(4)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
一、富国强兵之变:古代中国的变法
(四)缓统治危机——明朝:张居正改革(1572-1582,明神宗时期)
政 治 (整顿吏治) 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考成法
军 事 (边防新政) 内修防备 起用边将,积极操练兵马
大力增修、加固长城
外示羁縻 改善汉蒙关系,
加强互市友好来往
经 济 (赋税改革) 清丈田地
一条鞭法
一条鞭法: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简化税种),合并征收银两(征收形式),按亩折算缴纳(征税标准),简化了税制,方便征收税款,同时使地方官员难于作弊,进而增加财政收入,并且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
2.内容:
改革核心:一条鞭法
3.影响:
国家财政收入增加,社会矛盾相对缓和,严重的封建统治危机得到暂时缓解。万历初年明朝一度有了“中兴”的景象,他死后除一条鞭法,其他改革几乎全部废止。
评价:“一条鞭法”上承唐代的两税法下启清代的摊丁入亩,是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一次社会变革。既是明代社会矛盾激化的被动之举,也是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主动选择。
失败原因:(1)变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改革阻力大
(2)用人不当,危害百姓
(3)根本原因在于变法本身没有触及社会根本问题,不能解决社会根本矛盾。
4.改革评价:
材料 及揽大政,登首辅,慨然有任天下之志。……十年来海内肃清。用李成梁、戚继光,委以北边,壤地千里,荒外警南。蛮累世负固者,次第遣将削平之。力筹富国,太仓粟可支十年,冏寺积金,至四百余万。成君德,抑近幸,严考成,核名实,清邮传,核地亩,一时治绩炳然。惜其褊衷多忌,刚愎自用。久直信任,奸佞好谀成风。六曹之长,咸唯唯听命。至章疏不敢斥名,第称元辅。世称张居正相业,誉者多许其干略,毁者仅恶其专恣。
——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
(1)积极:张居正改革使国家财政收入增加,社会矛盾相对缓和,严重的封建统治危机得到暂时缓解。万历初年明朝一度有了“中兴”的景象。
(2)局限:他死后,除一条鞭法外,其他改革几乎全部废止。改革只是在封建体制框架内的微调,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封建体制的弊端(如:土地兼并问题根源:封建土地所有制;吏治腐败问题根源:封建君主专制。)
一、富国强兵之变:古代中国的变法
一、富国强兵之变:古代中国的变法
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认识中国古代变法的联系与差异
性质
目的
结果
内容
实质:局部改变与生产力不相符合的生产关系、与经济基础不相符合的上层建筑(旧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确立封建制度: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
挽救王朝危机: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
通常解决维系王朝统治最为突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问题。
政治:权力分配问题
经济:财政收入问题
军事:国家暴力机器的效力问题
由于封建制度的固有弊端,改革仅能缓解王朝危机,无法根本性解决。
标准:是否实现改革目的(推动生产力发展)
中国古代改革短期内可以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但长期来看又为王朝统治埋下新的隐患。
根本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变不相符合的现状)
在中国古代史通常表述为“富国强兵”“巩固统治”
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
商鞅变法 孝文帝改革 王安石变法 张居正改革
时间 战国 北魏 北宋 明朝
背景 诸侯纷争,社会变革 民族冲突与交往 内忧外患 统治危机
内容 废两制(井、世),奖耕战,行两制(连坐、县制) 实行三制(俸、均、三);迁都+汉化 商业贷款、兵农合一 整肃吏治,裁减开支,清丈土地,改革税制(一条鞭法)
性质 封建性质的改革
影响 富国强兵,奠定秦统一基础 促进北魏发展;加快民族交融;利于国家统一 初期有效,后被废止; 富国未强兵 暂缓危机,
几乎废止
从背景可以看出各个时期实行变法时,社会都是比较动荡的,其次从其主要目的来看都是为了国家统一、民族交融。但改革内容的侧重点不一样,影响程度也不一样。
名称 商鞅变法 北魏孝文帝改革 王安石变法 张居正改革
背景 ①经:铁犁牛耕、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变动。 ②政:战争频繁、 诸侯纷争,富国强兵、变法适应社会。 ③思:百家争鸣、法家思想 ④统治者:秦孝公 ①鲜卑统一黄河流域; ②民族融合历史潮流; ③北魏社会矛盾尖锐; ④冯太后孝文帝推动 ①内忧外患:政治腐败、财政困难、起义不断、边患危机; ②统治者宋神宗。 ①明朝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统治危机加深。
②统治者明神宗。
目的 富国强兵,社会转型 民族融合,社会进步,封少数民族建化(汉化) 挽救危机,富国强兵,维护统治 挽救危机,维护统治
结局 成效显著,商鞅虽死,新法犹存。 ①触犯旧贵族特权; ②严刑峻法,民众不满; ③统治者忌惮。 成效显著,但遭鲜卑贵族反对。 罢职,措施被废:①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② 用人不当,危害百姓利益;③ 过于急进,忽视规律; ④ 宋神宗动摇(后期) 死后,除一条鞭法外,其他改革几乎被废止。
① 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利益;②张居正个人。
【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总结】
结合表格思考中国古代变法和运动呈现出的异同点:
1、同:①背景——动荡;②目的——生产力、国家、民族; ③过程——艰辛曲折。
2、异:侧重点、影响程度。
全面认识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1)改革分类:
①程度: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②内容:分为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文化改革。
③性质:可以分为奴隶制改革、封建制改革、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①封建性质的改革: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②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戊戌变法、清末“新政”。③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中国的改革开放。
(2)中国古代改革的规律性认识:
①看改革是否适合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一般而言,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改革成功的希望比较大。
②看当时力量对比。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内外两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若是两种力量对比悬殊,那么成功和失败的可能性都比较大。
③看改革政治措施是否行之有效。改革必须切合实际,这样才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
④看改革者是否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改革者的素质往往对改革产生重大的影响。
⑤看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只有有利的内外环境,才能促使改革走向成功。
二、救亡图存之变:近代中国的改革
一批一批的中国人接受了进化论;一批一批的传统士人在洗了脑子之后转化为或多或少具有近代意识的知识分子。就其历史意义而言,这种场面,要比千军万马的厮杀更加惊心动魄。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内忧外患
第二次鸦片战争
边疆危机
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
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
有识之士
救亡图存
社会性质
主要矛盾
主要任务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封建主义与
人民大众的矛盾
帝国主义与
中华民族的矛盾
①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②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不同阶级围绕救亡图存的主题进行改革探索
二、救亡图存之变:近代中国的改革
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一些爱国的有识之士求变求新,走上了探索救亡图存之路。
(一)背景:
(二)历程:
1、维新运动(1898年)
2、清末新政(1901年初)
3、民国改革(1912年后)
西学传播;
政治:
经济:
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思想文化:
二、救亡图存之变:近代中国的改革
(三)变法图强:戊戌变法
材料 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康有为
材料 唤醒吾国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 ——梁启超
思考:这场救亡图存的戊戌变法运动为什么会出现19世纪末的中国?
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偿二百兆以后始也。我皇上赫然发愤,排众议,冒疑难,以实行变法自强之策,实自失胶州、旅顺、大连湾、威海卫以后始也。
——梁启超《戊戌变法记》
列强瓜分中国简表(1897-1899年)
国别 租借地或割占地 势力范围
德国 胶州湾 山东
俄国 旅顺和大连 长城北和新疆
法国 广州湾 两广和云南
英国 “新界”和威海卫 长江流域
日本 台湾和澎湖列岛 福建
思考: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甲午战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二、救亡图存之变:近代中国的改革
(三)变法图强:戊戌变法
1897年底,全国出现了讲求维新变法的政治性学会33个,新式学堂17所,报刊19种;到了1898年,学会、学堂、报馆合计达300所以上。这些努力促进了维新思想的广泛传播与发展,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
著书立说寻找变法依据
办报立会宣传变法思想
论战权贵减少变法阻力
持续上书争取皇帝支持
思考:维新派的这些努力有哪些作用?
1、背景:
政治:甲午战败,半殖半封社会程度大大加深,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壮大;
思想:西学东渐及维新思潮的兴起和发展; 个人努力:光绪皇帝和康梁的推动。
2、戊戌维新运动经过(1898年)
1895年春,“公车上书”,拉开维新运动的序幕
1895——1897年,建学会、创报刊,进一步宣传维新思想
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变法开始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变法失败
二、救亡图存之变:近代中国的改革
(三)变法图强:戊戌变法
二、救亡图存之变:近代中国的改革
(三)变法图强:戊戌变法
姓名
著作 《孔子改制考》 《新学伪经考》 《变法通议》 译《天演论》 《仁学》
主 张 托古改制,打着孔子的旗号,宣传资产阶级改良思想 思想核心是倡民权;用进化论阐述君主立宪取代君主专制的必然性 宣扬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 以资产阶级自由平等思想批判封建纲常礼教和专制君权
共同 主张
①变法维新,富国强兵,救亡图存;
②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实行君主立宪;
③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与文化。
康有为
梁启超
严复
谭嗣同
二、救亡图存之变:近代中国的改革
领域 颁布新法 改革旧制 影响
政治
经济
军事
文教
广开言路,提拔新人
改订律法,合并机构
裁撤冗员
澄清吏治
政治民主化
奖励实业,开矿筑路
财政改革,创办银行
废除旗人供养特权
经济工业化
精练陆军,改习洋操
添置船舰,扩建海军
裁汰八旗绿营旧军
军队近代化
普设学堂,兼习中西
设译书局,准许报馆
奖励发明,设经济科
废除八股改试策论
教育近代化
①冲击旧官僚体制,利于资产阶级参政。
②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④促进新思想传播
(三)变法图强:戊戌变法
③利于增强军事实力,推动军队的近代化。
性质:这是一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符合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也是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还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结果:戊戌政变,废除大部分变法措施(保留京师大学堂)
二、救亡图存之变:近代中国的改革
(三)变法图强:戊戌变法
戊戌政变之后,百日维新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从这时候起,第一批具有近代意义的知识分子已经出现。这些人,或脱胎于洋务运动;或惊醒于民族危机。他们处多灾多难之世,怀忧国忧时之思……成为最自觉的承担时代使命的社会力量。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影响:①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②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抨击,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③局限性:没有涉及到开国会、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等政治主张。
二、救亡图存之变:近代中国的改革
(三)变法图强:戊戌变法
史料1: 维新志土们大多是青年士人,为国家民族之救亡图存大业挺身而出,以天下为己任,但却未能走入民间获得民众的支持和力量,缺乏足够的社会支援。它是一场准备很不充分的政治运动。
——王先明《中国近代史》
史料2:(他们)缺乏工作经验,简直是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他们把足够9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3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英】赫德
史料3: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 ——《梦蕉亭杂记》
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以及获得认识。
(1)主观原因:
(2)客观原因:
(3)根本原因:
维新派的不成熟和软弱性:
①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和政治斗争经验;
②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脱离人民群众;
③对帝国主义列强和封建反动势力抱有幻想,缺乏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勇气;
④改革范围过大,操之过急,树敌太多。
封建顽固势力过于强大,变法触犯守旧势力的利益,遭到反对和镇压。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认识: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四)王朝自救:清末新政(1901-1911)
二、救亡图存之变:近代中国的改革
概念阐释
材料 作为早期现代化的终结点,清末新政也表明了现代化潮流的不可抗拒性,历史终于走到了这一步。它以自身毁灭为代价,为适应开放的新形势而培植了现代化的动力,为中国人全面拥抱现代化创造了比之前更好的条件。——忻平《清末新政与现代化进程》
广义上的清末新政:1901-1911年,这10年清政府所进行的改革都称之为新政,是中国现代化的重大事件之一。
狭义上的清末新政:指1901-1905年间,面临内外交困之危局,为实现王朝之自我救赎,晚清政府进行的一场自上而下的涉及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方面的改革运动。又称庚子新政、庚子后新政、晚清改革、光绪新政。
预备立宪:指1906-1911年间,清政府在其他改革的同时,主要在政治层面所展开的改革。
结合纲要上19课“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一课学习
(四)王朝自救:清末新政(1901-1911)
二、救亡图存之变:近代中国的改革
1901.9.7在北京签订《辛丑条约》
(1)《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清政府统治危机日益严重。
1、背景:
(2)民主革命思想和革命形势的发展;
(3)中体西用思想发展。
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统治危机,1901年清政府被迫推行“新政”(1901--1911年)。内容包括:改革官制,整顿吏治,编练新军,奖励工商业,振兴实业,废除科举,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建立近代教育体制,颁布法令禁缠足、禁鸦片、废酷刑以及允许满汉通婚等。
(四)王朝自救:清末新政(1901-1911)
二、救亡图存之变:近代中国的改革
2、目的、内容、评价:
目的
内容 文化教育
军事
经济
性质
应对日益严重的统治危机
清末新政与戊戌维新运动有哪些共同点?
向西方学习;自上而下的改革;侧重于制度改革。
改革教育,废除科举、兴办学堂、派遣留学生
编练新军
振兴商务、奖励实业
清政府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自救运动
材料一:正是1901年后王朝在军事、政治、经济和教育方面的进行的改革,极具讽刺意味地加快了精英阶层的政治觉醒的过程。与其说这些改革有利于孙中山等激进分子的活动,不如说它们更多地加速了王朝的覆灭。
——魏斐德《中华帝国的衰落》
材料二:清末新政是一场半封建半殖民性质的假维新、伪变法。
——《辛亥革命史》
(1)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辛亥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阶级基础、社会基础、武装力量等,为革命的爆发提供了导火线;
(2)清末新政未能使清政府摆脱内外困境,反而加速了清朝的覆灭,使辛亥革命成为历史的必然。
知识拓展:预备立宪(1906-1911)
目的:
预备立宪,就是正式立宪前的准备工作。它是清政府为抵制革命,笼络资产阶级上层,巩固自己的统治所采取的措施。
经过:
①1905年五大臣出洋考察。
②1906年下诏“预备仿行立宪”学习日本 ,渐行立宪。
③1908年《钦定宪法大纲》。
⑤内容:预备期为9年;皇权至高无上。
⑥1911年裁撤军机处,设责任内阁;阁员13人,满族占9人,其中皇族又占7人,故称“皇族内阁”。
实质:
骗局。依据:集权于皇上和皇族。钦定宪法、皇权至高无上;组成“皇族内阁”,按英、日立宪制,皇族不能进入内阁。
①客观进步意义:预备立宪政体虽不完备,但不同于封建君主专制,带有向资产阶级政权过渡的性质。是一场具有政治近代化性质的改革,被动和主动地顺应了时代的潮流。
②立宪派内部开始分化,部分走向革命
③引起汉族官僚的离心,清政府陷入空前孤立的境地;
④削弱了自身统治,促进了革命形势的高涨。
影响:
如:第一次颁布了宪法大纲,成立经选举产生的具有议院雏形的资政院和谘议局。其一部分成果,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派推行民主共和的政治基础。
(五)民国革新:民国改革
二、救亡图存之变:近代中国的改革
2、目的、内容、评价:
南京临时政府
北洋政府
南京国民政府
1912元旦
1912.3
1928
1927
1949
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礼服成,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
——《新 陈代谢》,《 时报》,1912年3月5日。
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教育等各个方面。
局限:但由于民国时期政局动荡,国家始终未能实现实质上的统一。
结果:这些改革多以失败告终。
思考:如何认识中国近代的改革?
1、特点:●近代改革的主题是救亡图存;●不同阶级提供了不同的方案;
2、结果:多以失败告终
失败的原因: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进行;中外反动势力强大; 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
3、意义:
改革 意义
戊戌变法 冲击封建制度;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思想启蒙、促进中国人民觉醒
清末新政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民国改革 促进了共和观念、文明风俗和近代教育的发展
二、救亡图存之变:近代中国的改革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思想的解放和社会的进步。
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是改革成功的重要前提
4、启示:
(一)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改革(1949—1956年)——深刻转变
三、民族复兴之变:现代中国的改革
1、目的:
恢复国民经济,巩固新生政权。
2、内容:
民主改革是中国政府对旧中国遗留企业所进行的政治改革。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巩固了新生政权。
1953年到到1956年底,通过“三大改造”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从1950年到1953年春,全国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劳动积极性,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土地
改革
三大
改造
民主
改革
3、重要意义:
(1)解放了生产力,恢复经济,巩固政权,人民当家做主;
(2)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二)全面建设时期(1956--1966)——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变
三、民族复兴之变:现代中国的改革
1、良好开端:
1956年,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和召开中共八大,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有了良好开端。
2、结果:
(1)曲折:由于缺乏经验,急于求成,犯了“左”倾错误,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出现了严重曲折。(“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
“大跃进”运动:“以钢为纲”“以钢为纲”。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使国民经济和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
人民公社化运动:扩大生产,组织集中,提高生产力。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1956—1966年,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虽然走了不少弯路,经历了许多挫折,但仍然取得了巨大成就。
(二)全面建设时期(1956--1966)——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变
三、民族复兴之变:现代中国的改革
(2)成就:
《论十大关系》
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论述了社会主义建设中应该正确处理的十个方面关系。强调对苏联在建设社会主义中暴露的缺点和错误,要引以为戒。
1956年9月,中共八大召开,正确分析了中国阶级关系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确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向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中共八大
八字方针
1960年,中国共产党出台“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对左倾错误进行了纠正。
初步建立起进行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物质技术基础;培养了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积累了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
(二)全面建设时期(1956--1966)——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变
三、民族复兴之变:现代中国的改革
材料 十年间,我国初步建成了独立的、有相当规模和一定技术水平的工业体系,不仅电力、冶金、机械等工业得到长足的发展,而且电子、原子能和航天等新兴工业从无到有,逐步壮大。由于大庆、胜利、大港等油田的建成投产,我国摘掉了“贫油国”的帽子。1958—1965年,新建铁路通车里程达7200多公里,全国除西藏以外,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都通了铁路。公路和航空运输也有较大发展。1965年,我国国民收入比1956年增长57%,工业总产值增长118%。
思考:社会主义道路的艰难探索给我们留下哪些宝贵的历史经验?
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生产关系调整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③发展经济必须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④国民经济各部门要协调发展发展。
(三)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78-至今)
三、民族复兴之变:现代中国的改革
1、重大决策:
时间 会议 重大决策 历史意义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012年 中共十八大
2013年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
十一届三中全会,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开始改革开放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部署、总动员,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总目标
(三)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78-至今)
三、民族复兴之变:现代中国的改革
时间 会议 重大决策 历史意义
2017年 中共十九大
2019年 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
谱写新篇章
①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②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③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并载入党章。
迈进新时代
①对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进一步作出部署。
②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
(三)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78-至今)
三、民族复兴之变:现代中国的改革
2、主要内容
(1)农村改革——旧貌换新颜
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12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村民秘密写下了保证书,决定包产到户,从此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②发展乡镇企业:1984年以后,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不仅安置了大量的农村剩余的劳动力,而且逐渐成为农村经济的主要支柱。
③撤公社设乡镇;取消农业税: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农业税,标志着中国农民的命运开启了一个不同以往任何历史时期的崭新阶段。
④承包地三权分置:"三权分置" 思想可以有效地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承包农户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更有利于现代农业发展。
⑤脱贫攻坚战:2015年11月,中央召开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强调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⑥乡村振兴战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这标志着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迎来了重大战略机遇。
(2)城市改革——放手焕活力
(三)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78-至今)
三、民族复兴之变:现代中国的改革
2、主要内容
①搞好国营企业、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到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②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3)所有制改革:
(4)经济体制改革:
(5)五位一体改革:
(6)对外开放——时代展新图
单一的公有制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从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到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
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计划经济体制
1956—199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2——2001
市场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2001——2022
全面深化体制改革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
2012——2022
①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开放沿海沿边沿江沿线→开放内陆中心城市。
②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共建“一带一路” 自由贸易试验区,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从“引进来”到“走出去”。
(三)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78-至今)
三、民族复兴之变:现代中国的改革
(三)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78-至今)
三、民族复兴之变:现代中国的改革
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40多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带一路”建设
改革开放40年的城市
(7)改革开放的意义:
第一,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第二,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第三,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第四,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五,必须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发挥和增强我国制度优势。
第六,必须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不断增强我国综合国力。
第七,必须坚持扩大开放,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八,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第九,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
(三)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78-至今)
三、民族复兴之变:现代中国的改革
(7)经验:
1949
1956
1958
1960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
大跃进人民公社
1966
1976
1978
2013
2012
2017
2019
八字方针
文革开始
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
十八大深化改革开放目标
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
十九大深化改革入党章
十九四全面深化改革部署
时间
思考:中国当代改革呈现出什么特点? 曲折前进 追求富强
趋势
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文革结束
最关键的一招
过渡时期(1949-1956)——深刻转变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探索时期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八大、中共十九大
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改革
沧海桑田四十年——伟大的巨变
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推动我国:
进入世界前列
推动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
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本课
小结
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与改革
中国近代的
改革探索
中国古代的变法与改革
战国时期的变法风潮
商鞅变法
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宋王安石变法
张居正改革
戊戌变法
清末新政
民国时期的改革
土地改革
经济改革
十一届三中全会
民主改革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改革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改革开放
党的十八大
党的十九大
十九届四中全会
改革是历史前进的动力,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
改革是对旧体制、旧事物的挑战,必然触动旧势力的利益。
改革会遇到重重阻力,改革者不仅要有智慧、懂策略,更要有坚定的决心和勇气。
改革措施必须符合时代潮流。
改革要争取民众的支持。
谢谢!欢迎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