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选一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与改革
一、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
(一)战国(秦国):商鞅变法
1、背景:(1)经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生产关系急剧变动。(根本原因)
(2)政治:新兴地主阶级势力壮大,要求废除旧贵族的世袭特权,确立新的政治秩序。(政治原因)
(3)军事:为在兼并战争中取胜,各国变法以求富国强兵。(直接目的)
(4)思想:百家争鸣,法家学说成为改革的思想武器。
2、目的:富国强兵(附当时各国的改革)
时间 诸侯国 主要政策和内容 特点
春秋 时期 齐国 “相地而衰征”:土地好坏收税 税制改革,侧重于经济基础,承认土地私有化(按田亩收税)
晋国 “作爰田”:按土地收税
鲁国 “初税亩”:履亩而税也
战国 时期 魏国:李悝改革 《法经》、“尽地力之教”、“平籴法”;“武卒制”;西门豹治邺 全面变革,侧重于上层建筑,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和宗法分封制,确立选贤与能及中央集权制,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转型。
楚国:吴起改革 封君子孙传三世即收其爵、整顿吏治、用人唯贤、禁私门请托。
秦国:商鞅变法 涉及军事、经济、政治、思想。
3、内容:
领 域 主 要 内 容 评 价
政治 废分封,行县制,县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 一定程度上瓦解旧的血缘宗法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官僚政治建立
军事 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 使秦国从一个西部边陲弱国一跃成为虎视群雄的政治军事强国,为秦成就统一霸业奠定了基础。
经济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废井田开阡陌,推行土地私有制 从根本上改变了旧的生产关系,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促进了秦国农业的发展(小农经济)
基层 社会 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实行什伍连坐制,互相纠察告发 移风易俗,加强了户籍管理,加强社会控制; 有利于增加赋税
文化 燔诗书而明法令,强化法律意识 加强了思想控制;轻视教化,刑法严苛,易形成暴政。
4、历史意义:打击贵族特权,促进封建政治、经济、军事发展;使秦国从一个西部边陲弱国一跃成为政治军事强国,为秦统一中国奠定基础。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一场封建化改革运动)
1、背景:(1)内迁游牧民族政权征伐不断(五胡乱华);(2)鲜卑族拓跋部建北魏,于439年统一北方;(3)战乱频繁,民族交融成为历史潮流;(4)北魏统治者冯太后和孝文帝崇尚汉文化。
2、内容:
前期:制度改革 后期:行汉化
内容 实行俸禄制、推行均田制、三长制等。 迁都洛阳;移风易俗:易服装、改汉姓、说汉话、通婚姻等
影响 有效第巩固了北魏政权,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 加快了北方各族人民的交融,缓和了民族矛盾,缩小了南北差距,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前期政治措施:
措 施 作 用
俸禄制 国家统一征收筹集,按级别发放,不许自筹,严惩贪赃 整顿吏治,巩固政权
均田制(土地制度) 国家将控制土地分配给无地农民耕种,土地一般不得买卖,死后归还(封建土地国有制,限制土地兼并) 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遏制土地兼并;利于政府税收和征役;促进北方经济恢复发展。
三长制 县以下:邻、里、党,三长直属州郡,检查户口、征发赋役,配合均田制。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打击世家大族地主利益,增加国家赋税收入。
租调制(赋税制度) 一夫一妇每年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 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知识延伸】北魏孝文帝为什么要从平城迁都洛阳?
平 城(山西大同) 洛 阳
经济 气候恶劣,生产条件差,不能满足需要 地处黄河之南,农业生产发达
军事 易受强敌“柔然”威胁,不利于控制中原 利于控制中原,并举兵南下征服“南齐”
文化 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文化 先进的汉族文化,数个朝代之都
政治 保守势力强大,不利于改革措施的推行 东周、东汉、曹魏、西晋之都,利于争取汉族地主
3、实质:少数民族政权自上而下的汉化、封建化(鲜卑族奴隶制统治模式向汉族封建统治模式的转化)改革。
【知识延伸】成功原因:根本原因:顺应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民族融合趋势的推动;
改革从实际出发,内容全面,措施得当,符合人民群众的愿望;冯太后的支持和孝文帝本人的改革决心;
局限性:忽视本民族特色,全盘汉化,造成北魏内部的文化分裂(东魏、西魏);盲目吸收汉族文化,吸收了部分汉族文化中的糟粕(如门阀制度)。
4、评价:
(1)积极性: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加速其封建化;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2)局限:①全面汉化,使鲜卑族丧失了一个民族的独立性和主体性。②摒弃了本民族勇武质朴的尚武精神,削弱北魏的军事实力。 ③改革中利益受损的少数民族军人(六镇)掀起暴动,导致了北魏灭亡。
(三)革祖宗之弊——北宋:王安石变法(1069-1085,宋神宗期间)
1、背景:
(1)国家统一:北宋建立后,统治者吸取唐末五代藩镇割据导致分裂割据的教训,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
(2)社会危机:“三冗两积”的社会局面致使北宋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财政困难,各地农民起义不断;
(3)边疆危机:西夏、辽威胁宋,战争连年;出现严重的边疆危机。
(4)范仲淹“庆历新政”提供了经验教训。
2、目的:摆脱积贫积弱,实现富国强兵,巩固封建统治
3、内容:
目的 措施 内容 作用
富国 青苗法 青黄不接之时,政府贷款或谷物给农民,收获后还本付息 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募役法 纳钱代役 有利于经济发展,增加政府收入
农田水利法 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 保证灌溉,防洪赈灾
均输法 采购物资“徙贵就贱,用近易远” 节省费用,增加财政收入,减轻人民负担
方田均税法 重新丈量土地,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也不例外 增加了政府收入,农民得到实惠
市易法 在东京设市易务 打破了大商人对市场的垄断,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强兵 实行“省兵”措施,精简军队,缩减编制 节省军费开支,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宋军的战斗力
推行强兵措施如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等
取士 改革科举制度,主要改变科举考试的内容 有利于选拔和培养人才;有利于推动改革;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
批判“恩荫”制度,选拔人才贯彻择优录取原则
4.评价:
(1)性质: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是社会改良性质改革。
(2)进步性:
①变法措施推行,增加了政财政收人,加强了国家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北宋积贫积弱局面。
②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
③王安石能够对北宋的积弊进行大刀阔斧改革,这种勇于改革和敢于斗争精神,值得肯定。
(3)局限性:
①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改革运动,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②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处境没有根本改变,负担依然沉重。
5.失败原因:
(1)改革的实质是对封建国家与大地主、大官僚利益再分配的调节,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根因)。
(2)改革自身缺陷:变法的理念和措施脱离实际(理念违背经济规律,措施实施时过于激进)。
(3)触犯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激烈反对。
(4)执行过程中用人不当引起民间不满。
(5)宋神宗变法态度的动摇。
6.结果:初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变法涉及面广、阻力大,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有些措施欠妥当,执行中存在危害百姓的现象,后被废止。
(四)缓统治危机——明朝:张居正改革(地主阶级的改革无法从根本上清除统治危机)(1572-1582,明神宗时期)
1、背景:(1)明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府库空虚,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起义不断,统治危机不断加深;(2)边患猖獗,外来侵略乘虚而入,边疆危机。(3)明朝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进一步发展。(4)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
2.概况:1572年明神宗即位,张居正出任内阁首辅,进行改革。
3.内容:
政治 整顿吏治,颁行考成法,加强官吏考核
军事 ①“内修守备”:起用戚继光等名将,并加固长城边防。 ②“外示羁縻”:改善汉蒙关系,加强互市友好往来。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经济 赋税改革,清丈土地,推行一条鞭法(按亩征收银两:把原来的田赋、徭役和杂税合并起来,折成银两,分摊在田亩上,按田亩多少收税,叫做“一条鞭法”)
【知识延伸】“一条鞭法”意义:
1、按田地多少征收赋役,增加政府收入,又使无地、少地农民和工商业者减轻了负担(部分地改变以往赋役负担不均的状况);
2、松弛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利于生产力发展;
3、以银代役、计亩征银的规定,有利于稳定农业生产大量农产品流入市场,刺激
了商品生产和货币流通,促进了资本主义关系萌芽的发展。
失败原因:(1)变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改革阻力大
(2)用人不当,危害百姓(3)根本原因在于变法本身没有触及社会根本问题,不能解决社会根本矛盾。
4.改革评价:
(1)积极:张居正改革使国家财政收入增加,社会矛盾相对缓和,严重的封建统治危机得到暂时缓解。万历初年明朝一度有了“中兴”的景象。
(2)局限:他死后,除一条鞭法外,其他改革几乎全部废止。改革只是在封建体制框架内的微调,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封建体制的弊端(如:土地兼并问题根源:封建土地所有制;吏治腐败问题根源:封建君主专制。)
二、救亡图存之变:近代中国的改革
【知识延伸】中国近代改革的时代环境(背景):
(一)变法图强:戊戌变法
1、背景:
(1)政治:甲午战败,半殖半封社会程度大大加深,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有识之士希望变法图;(2)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壮大;(3)思想:西学东渐及维新思潮的兴起和发展; (4)个人努力:光绪皇帝和康梁的推动。
2、内容:
颁布新法 改革旧制
政治 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有利于资产阶级参政;打击了封建官僚体制
经济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 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废除旗人寄生特权; 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文教 废除八股,改试策论,设京师大学堂(1912年更名为北京大学),开办新式学堂 废除八股,改试策论;有利于西学的传播
军事 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裁汰八旗、绿营旧军;有利于增强军事实力
3、评价:
(1)性质:这是一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符合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也是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还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意义:①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和新思想(是一场爱国的思想启蒙运动)传播,一定程度上冲击旧式官僚体制。
②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而且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③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政治改良运动,主张君主立宪制,对封建专制冲击;
(3)失败原因: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势力强大,阻碍变法的开展;维新派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没有严密的组织;又把希望寄托于并未完全掌握实权的皇帝身上。
根本原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不高,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妥协性与软弱性)。
(4)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改良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4、结果:戊戌政变,废除大部分变法措施(保留京师大学堂)
5、影响:(1)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2)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抨击,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3)局限性:没有涉及到开国会、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等政治主张。
(二)王朝自救:清末新政(1901-1911)
【概念诠释】
1、广义上的清末新政:1901-1911年,这10年清政府所进行的改革都称之为新政,是中国现代化的重大事件之一。
2、狭义上的清末新政:指1901-1905年间,面临内外交困之危局,为实现王朝之自我救赎,晚清政府进行的一场自上而下的涉及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方面的改革运动。又称庚子新政、庚子后新政、晚清改革、光绪新政。
3、预备立宪:指1906-1911年间,清政府在其他改革的同时,主要在政治层面所展开的改革。
1、背景:
(1)《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清政府统治危机日益严重。
(2)民主革命思想和革命形势的发展;
(3)中体西用思想发展。
2、目的、内容、性质
目的 应对日益严重的统治危机
内容 文化教育 改革教育,废除科举、兴办学堂、派遣留学生
军事 编练新军
经济 振兴商务、奖励实业
性质 清政府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自救运动
思考:清末新政与戊戌维新运动有哪些共同点?向西方学习;自上而下的改革;侧重于制度改革。
3、评价:(1)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辛亥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阶级基础、社会基础、武装力量等,为革命的爆发提供了导火线;
(2)清末新政未能使清政府摆脱内外困境,反而加速了清朝的覆灭,使辛亥革命成为历史的必然。
知识拓展:预备立宪(1906-1911)
1、目的:预备立宪,就是正式立宪前的准备工作。它是清政府为抵制革命,笼络资产阶级上层,巩固自己的统治所采取的措施。
2、经过:①1905年五大臣出洋考察。②1906年下诏“预备仿行立宪”学习日本 ,渐行立宪。③1908年《钦定宪法大纲》。⑤内容:预备期为9年;皇权至高无上。
⑥1911年裁撤军机处,设责任内阁;阁员13人,满族占9人,其中皇族又占7人,故称“皇族内阁”。
3、实质:骗局。依据:集权于皇上和皇族。钦定宪法、皇权至高无上;组成“皇族内阁”,按英、日立宪制,皇族不能进入内阁。
4、影响:
(1)客观进步意义:预备立宪政体虽不完备,但不同于封建君主专制,带有向资产阶级政权过渡的性质。是一场具有政治近代化性质的改革,被动和主动地顺应了时代的潮流。
(2)立宪派内部开始分化,部分走向革命(3)引起汉族官僚的离心,清政府陷入空前孤立的境地;(4)削弱了自身统治,促进了革命形势的高涨。
(三)民国革新:民国改革
1、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教育等各个方面。
2、局限:但由于民国时期政局动荡,国家始终未能实现实质上的统一。
3、结果:这些改革多以失败告终。
思考:如何认识中国近代的改革?
1、特点:●近代改革的主题是救亡图存;●不同阶级提供了不同的方案;
2、结果:多以失败告终
失败的原因: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进行;中外反动势力强大; 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
3、意义: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思想的解放和社会的进步。
改革 意义
戊戌变法 冲击封建制度;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思想启蒙、促进中国人民觉醒
清末新政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民国改革 促进了共和观念、文明风俗和近代教育的发展
4、启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是改革成功的重要前提
三、民族复兴之变:现代中国的改革
(一)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改革(1949—1956年)——深刻转变
1、目的:恢复国民经济,巩固新生政权。
2、内容:
(1)土地改革:从1950年到1953年春,全国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劳动积极性,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三大改造:1953年到到1956年底,通过“三大改造”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3)民主改革:民主改革是中国政府对旧中国遗留企业所进行的政治改革。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巩固了新生政权。
3、重要意义:(1)解放了生产力,恢复经济,巩固政权,人民当家做主;(2)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二)全面建设时期(1956--1966)——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变
1、良好开端:1956年,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和召开中共八大,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有了良好开端。
2、结果:
(1)曲折:由于缺乏经验,急于求成,犯了“左”倾错误,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出现了严重曲折。(“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
“大跃进”运动:“以钢为纲”“以钢为纲”。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使国民经济和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
人民公社化运动:扩大生产,组织集中,提高生产力。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成就:初步建立起进行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物质技术基础;培养了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积累了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
《论十大关系》: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论述了社会主义建设中应该正确处理的十个方面关系。强调对苏联在建设社会主义中暴露的缺点和错误,要引以为戒。
中共八大:1956年9月,中共八大召开,正确分析了中国阶级关系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确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向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八字方针:1960年,中国共产党出台“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对左倾错误进行了纠正。
思考:社会主义道路的艰难探索给我们留下哪些宝贵的历史经验?
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生产关系调整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③发展经济必须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④国民经济各部门要协调发展发展。
(三)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78-至今)
1、重大决策:
2、主要内容
(1)农村改革——旧貌换新颜
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12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村民秘密写下了保证书,决定包产到户,从此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②发展乡镇企业:1984年以后,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不仅安置了大量的农村剩余的劳动力,而且逐渐成为农村经济的主要支柱。
③撤公社设乡镇;取消农业税: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农业税,标志着中国农民的命运开启了一个不同以往任何历史时期的崭新阶段。
④承包地三权分置:"三权分置" 思想可以有效地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承包农户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更有利于现代农业发展。
⑤脱贫攻坚战:2015年11月,中央召开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强调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⑥乡村振兴战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这标志着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迎来了重大战略机遇。
(3)所有制改革:单一的公有制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4)经济体制改革: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五位一体改革:从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到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时间 会议 重大决策 历史意义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十一届三中全会,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开始改革开放
2012年 中共十八大 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2013年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 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部署、总动员,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总目标
2017年 中共十九大 ①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②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③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并载入党章。 谱写新篇章
2019年 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 ①对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进一步作出部署。 ②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 迈进新时代
3、改革开放的意义:
(1)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
(2)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4、经验:
第一,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第二,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第三,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第四,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五,必须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发挥和增强我国制度优势。
第六,必须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不断增强我国综合国力。
第七,必须坚持扩大开放,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八,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第九,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
9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