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一、
文艺复兴
为什么是意大利?
材料一:“在中世纪晚期,财富便以前所未有的数量被创造出来,且通常集中在专精大规模商业与金融业等新行业的城市,例如威尼斯和佛罗伦萨……随着财富积累,财富拥有者借由赞助文学和艺术来满足感官。”——[英]保罗·约翰逊
材料二:他们依靠从商业、银行和工业活动中获得的财富,能够雇用大批诗人,学者和艺术家……通过这些人,资产阶级得以抒发他们自己的理想与价值观念。
——【美】坚尼·布鲁克尔《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
兴起原因
阶级基础:新兴资产阶级的壮大,要求建立适应资产阶级发展需要的思想文化
根本原因:西欧中世纪晚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材料三:意大利是古罗马的故乡,收集保留了许多古希腊罗马的文化、典籍。……对古典的过去的偏爱在意大利最为强烈,这儿的本地人氏都以作为古代罗马人的后裔而自豪。
——【美】坚尼·布鲁克尔《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
材料四: 1596年,乌迪内的教会法庭审判过一个粗通文思的磨坊主梅罗奇奥,并因为他反对教会的言论而判他死刑。
——金兹伯格《奶酪与蛆虫》
兴起原因
文化基础:意大利拥有丰厚的古希腊罗马文化积淀
思想:教会和神学控制着人们的精神世界
导火索——一场疫病引发的变动
从1347至1353年,席卷整个欧罗巴的被称之为“黑死病”的鼠疫大瘟疫,夺走了2500万欧洲人的性命,占当时欧洲总人口的1/3!……以国家而论,在这次大瘟疫中,意大利和法国受灾最为严重;在城市中,受灾最为惨重的城市是薄伽丘的故乡佛罗伦萨:80%的人得黑死病死掉。
……只有开怀吃喝,自找快活,尽量满足自己的欲望,纵情玩笑,才是对付疫病的灵丹妙方。他们说到做到,尽カ付诸实现,日以继夜地从一家酒店转到另家,肆无忌惮地纵酒狂饮……我们的城市陷入如此深重的苦难和困扰,以至令人敬畏的法律和天条的权威开始土崩瓦解。
---【意】薄伽丘:《十日谈》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
文艺复兴的内容
实质:创立符合新兴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文化
内核: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升人的地位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反对禁欲主义,抨击教会腐败和守旧思想,崇尚理性;重视发挥人的才智和创造力,追求现世社会的幸福生活;提倡探索人与自然的奥秘。
表面:学习和恢复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为号召
地位 姓名 代表作
文学三杰 薄伽丘
但丁
彼特拉克
艺术三杰 达·芬奇
米开朗琪罗
拉斐尔
英国杰出代表 莎士比亚
《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
《大卫》
《西斯廷圣母》
四大喜剧、四大悲剧
《十日谈》
《神曲》
《歌集》
代表人物
人文主义
凸显母性的光辉,鲜活的人生,明快的颜色
眼神呆板,与孩子之间没有交流,感受不到母爱
似有抱熊孩子的不情愿神色
基督教会
人文主义
展示身体之美,人的力量与智慧
用服装掩盖肉体,神情颓废
基督教会
人文主义
基督教会
以世俗的普通人作为绘画对象
以宗教题材或者是教会人士作为绘画对象
人文主义 基督教会
研究中心
生存主张
政治观念
思想特质
以人为中心
以神为中心
现世的享受
等级观念
蒙昧主义
禁欲和来世
理性和科学
自由平等
人文主义与基督教会的比较
文艺复兴的影响
①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
②天主教权威受到质疑,推动宗教改革的开展。
③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秩序,解放了长期被宗教戒律压抑和禁锢的人性,使人民开始更多地关注人本身与现实世界。
④推动文学艺术的繁荣和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与发展。
积极:
消极:
①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运动后期个人私欲的膨胀和社会的动荡。
②仅局限于上流社会和知识阶层。
③没有完全否定王权、教权、没有合理的改变现实社会的方案。
二、宗教改革
背景
“教皇的奶牛”
1517年,通过行贿当上大主教的亚尔伯特为了偿还行贿签下的巨债,充当教皇的代理人,在德意志推销“赎罪券”。他宣扬,“当你购买赎罪券的银钱叮当落在箱子里,灵魂即刻应声升入天堂。”
华丽的祭坛
背景
现象一:中世纪基督教会中贿选和买卖当选神职的人员不胜枚举
现象二:教皇约翰十二世妻妾成群,亚历山大六世曾把母女两同时收为情妇。
现象三:教士向信徒出售各种“圣物”,包括十二门徒进行最后晚餐时的桌板、天使的羽毛、上帝造亚当时剩下的泥土。
奢靡,荒淫,欺诈
马丁·路德
材料一:赎罪应与自恨、即真正的内心忏悔同步进行,直到进入天国。
——《九十五条论纲》
材料二: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致德意志贵族书》
因信称义
世俗权力应高于教会权力
材料三:在神的面前,我们不再受那些外表的,其本身不足轻重的东西的束缚;这些东西,我们或加利用,或完全不用,都是一样。
——《论基督徒的自由》
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代表人物
发展脉络
德国
1517年马丁·路德
《九十五条论纲》
反对赎罪劵,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1534年英国国王亨利八世
通过《至尊法案》
将英格兰教会立为英国国教
英国
瑞士
1555年马丁路德
新旧诸侯签订《奥格斯堡和约》
确立“教随国定”原则
路德教取得合法地位
1536年加尔文
创立加尔文教
基督教
东正教(拜占庭帝国)
天主教
4世纪
16世纪
天主教
新教(路德教、加尔文教、英国国教)
1世纪
新教相对于天主教的区别
①简化宗教仪式;
②否定罗马教廷权威,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③因信称义,只要内心虔诚信仰,就能步入天堂;
④教徒可以自己解读圣经。
材料二:你只要稍稍留意一下有关职业的数据统计……大部分商界领袖、资本所有者以及那些现代企业中的高级技工和接受过高级技术和商业培训的职员,基本上都是新教教徒......
——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材料一: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却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变成了俗人,但又把俗人变成了僧侣。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冲击神权统治,促进思想解放,传播人文主义
促进了新教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影响
材料四:宗教改革有助于西欧文明的现代化。当时,识字率提高,思想十分活跃;民众觉醒和参政的程度是欧亚大陆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世俗当局控制着神职人员的任命和教会的财务。宗教改革的直接和决定性的遗产是权力由教会向政府的转移。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推进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
推进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影响
三、近代科学的兴起
“自然科学借以宣布其独立的革命行动,便是哥白尼那本不朽著作的出版,他用这本书来向自然事物方面的教会权威挑战,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科学的发展从此便大踏步前进。”
——恩格斯
尼古拉·哥白尼
成就:提出了“日心说”
代表作:1543年《天体运行论》
建立起一种新的宇宙观
代表人物
艾萨克·牛顿
成就:
(1)在天文学上:万有引力定律
(2)在力学上:物体运动的三大定律
(3)在数学上:微积分
确立了较为完整的力学体系,为近代物理学奠定了基础
代表作:1687《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代表人物
影响
①科学革命形成了重视经验和事实的理性化思维方式,确立了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归纳和综合等基本图集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
②科学革命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③科学革命的胜利为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
四、启蒙运动
批判之剑·启智之光
高潮(18世纪)——法国
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
高潮
伏尔泰
卢梭
孟德斯鸠
兴起(17世纪)——英国
霍布斯、洛克
最早提出了“社会契约”的思想和“分权”理论
兴起
洛克
霍布斯
扩展:欧洲其他国家(英国、德国等)
康德、休谟、亚当斯密
扩展
康德
亚当斯密
休谟
理性
伏尔泰
启蒙运动的旗手
材料二: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
材料一:英国是世界上抵抗君主达到节制君主权力的唯一的国家;他们由于不断的努力,终于建立了这样开明的政府:在这个政府里,君主有无限的权力去做好事,倘使想做坏事,那就双手被缚了.....
——《哲学通信》
建立君主立宪,反对君主专制
自由平等,包括言语自由
代表人物
孟德斯鸠
一个既得利益者的背叛
材料一: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应该避免把权力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为此,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
——孟德斯鸠
“三权分立”,分权制衡
国王
议会
法院
行政权
立法权
司法权
代表人物
材料一: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
“天赋人权”,反对专制
材料二:一切权利属于人民,当人民的权利被篡夺并被用来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完全有权利举行起义,有权利用暴力来消灭篡权者。
材料三:必须建立一个全新的契约,这不是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契约,而是全体人民之间的契约。通过社会契约,人民建立一个自已管理自己的政府。
主权在民
直接民主制
卢梭
社会的底层,
思想的巨人。
代表人物
康德
亚当斯密
“现代经济学之父”
《国富论》
自由竞争
启蒙思想的集大成者
主张民主、自由、平等
代表人物
影响
材料一:不可否认,启蒙运动是一场声势浩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但本质上,它以理性为中心,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思考方式。——[意]文森佐·费罗内《启蒙观念史》
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材料二:这是“一种现代的、理性启蒙了的世界观与另外一种现代主义,即让人们拼命赠钱的原始资本主义的结合”。
——连水兴《“自下而上”的传播思想史研究:如何可能 》
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做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
材料三: “主权属于人民。它是统一而不可分的,不可动摇的和不可让予的。”——《1791年宪法》
直接推动了法国大革命
课堂小结
崇尚科学和理性思维
科学革命
16-17世纪
启蒙运动
17-18世纪
崇尚理性、科学、民主
反对神权、教权、王权
16世纪
宗教改革
因信称义
反对神权、教权
文艺复兴
14-17世纪
人文主义
追求现实生活的幸福
反对神权
反向促进
资
本
主
义
经济发展
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