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课 新航路开辟及其影响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7课 新航路开辟及其影响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8-30 17:50: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0张PPT)
旧航路:由中国或者印度出发,经过中亚和西亚,由海路或陆路转往欧洲的转口贸易路线。
新航路:十五、十六世纪之交,西欧各国本想探寻通往东方的航线,经过一系列的航海探险活动,开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这些航路通常被叫做“新航路”。这一时期被称为“大航海时代” 。
旧航路路线图
新航路路线图
“三G说”,即“上帝(God)黄金(Gold)与荣誉(Glory)”是对开辟新航路动因最为传统的说法,虽然不尽完全,但也不无道理。
——邵政达《新航路的开辟》
1. 新航路开辟的动因
材料一:1500年左右,随着欧洲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金银日益取代土地成为社会财富的重要标志,金银成为普遍的交换的手段。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①经济原因:资本主义萌芽(根本原因)
材料二:东方是金瓦盖顶,金砖铺地,门窗都是黄金装饰,连河道里都有滚动的矿石,东方简直是一个灿烂辉煌的黄金世界,冒险家的乐园……日本据有黄金,金多无量……秦海(中国南海)中“共有7459座海岛……”
——《马可·波罗行纪》
欧洲对外贸易主要是对东方国家如中古、印度及东南亚诸国的贸易,香料(丁香、肉桂、胡椒等)、樟脑、檀香、丝绸、宝石、布匹等等。这些商品在欧洲市场上最受欢迎,价格昂贵。贩运这些商品,获利不止数倍。
——《世界史 近代史》上卷
②社会原因——东方的诱惑:黄金、香料
材料三: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于14世纪中叶,人文主义者讴歌现世生活,相信人的力量,认为人应当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发挥自己的才能来创造幸福。人文主义思潮实际上上反映了资产阶级的个人进取精神和物质利益至上的价值观,是海外冒险事业的一种思想动力。
③思想原因:人文主义鼓励冒险精神
材料四:15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兴起,先后占领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控制传统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比原价高8-10倍)。因此,西欧各国迫切需要开辟一条通往东方的新航线。
——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中古部分》
④直接原因:奥斯曼帝国阻断了东西方传统商路
材料五:基督教自称是普世教会,凡有人类的地方就该有基督教……基督教的理想是扩张的凝结剂,使各种各样世俗的要求罩上神圣的光圈,不管是来东方的达伽马还是到西方去的哥伦布,都是把宗教目标和现实目标糅合在一起,无法区分。传播基督教成了探险家们强大的精神来源之一。
——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
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
⑤宗教原因:传播基督教
材料六:航海发现是首先在葡萄牙作为国家计划的,是一个全国计划,是一个由一个王子主持的计划。这使得葡萄牙的航海大发现不像那些商人为贸易所进行的孤立探险,而是一个两百年来有规划、有系统组织的任务和策略。
雄心勃勃的伊莎贝尔女王用23年的时间缔造了统一的西班牙,现在,她开始成为西班牙远洋探险的总赞助人。
只有统一的国家才有足够的实力和决心,来资助哥伦布这样一场伟大的航行,这也充分展示了当时欧洲封建强国的力量和决心。
——《大国崛起》解说词
⑥政治原因: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2. 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材料一:科学文化的发展,特别是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是开辟新航路重受的前提条件之一。15世纪出现的可以升起多张帆的三桅新型海船,较以前的船舶多有改进,不仅操纵灵活,航速加快,而且能够在各种风向中行驶。中国的指南针传入欧洲后,极大地提高了远洋航行的安全系数,从此海船敢于、也有条件驶向大洋深处。此外,地圆说的日益流行,使许多人坚信从大西洋一直向西航行便能抵达东方,佛罗伦萨的天文学家和地理学家托斯堪内里就将中国和印度画在大西洋对岸。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地圆说
星 盘
罗 盘
多桅帆船
①技术条件:造船航海技术的提高和地理知识的进步
各种航海指南为海上的安全航行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些航海指南所记载的是几代航海人根据自己对风向、潮汛、浅滩和沿海等地理特征的观察所积累下来的知识。
——戴维·阿诺德《地理大发现》
②经验积累
③航海家们的个人努力
(2019·江苏高考·23)新航路开辟之后,出现了物种在全球范围内的交流,被称为“哥伦布大交换”,其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美洲被征服的过程中,大量印第安人死于屠杀和折磨。更悲惨的是,新大陆没有天花、白喉等疾病,印第安人对这些疫病毫无免疫力,欧洲人带来的这些疾病造成他们死亡的数量可能更大,有的村子因此整个灭绝。据估计原来有1000万到2500万人口的新西班牙(阿兹特克帝国),到17世纪初只剩下不到200万人,同时期印加人从约700万减少到只有约50万……随着印第安人大量死亡,劳动力来源日趋紧张,于是殖民者又从非洲运来黑人,迫使他们在种植园里劳动。
——王加丰《世界文化史导论》
(1)据材料一,指出欧洲征服美洲的后果。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洲征服美洲的经济动因。(6分)
后果: ①大量印第安人被屠杀; ②新疾病肆虐;
③非洲黑人被贩卖; ④种植园经济出现。
动因:①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②对黄金等财富的渴求。
(2021.6·浙江高考·17)某航海家在日志中写道:1492年8月3日早晨,我从(西班牙)帕罗斯出发,向西“前往位于大西洋上的加那利群岛,然后从那里出发前往印度。这次航海的任务是作为国王陛下的使节,完成国王陛下吩咐给我的任务,向彼岸的君主致以我们的问候。”该航海家( )
A.深信“地圆说”
B.途经了非洲最南端的海角
C.在东方实现了“黄金梦”
D.找到了通往东方的新航线
(2021.1·浙江高考·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二
从15世纪的最后几十年起,欧洲人开始拓展他们已知世界的前沿。向外拓展的理由是复杂的:寻找新的商业航线以及对冒险的追求……也是知性文化(它使文艺复兴显得非同寻常)变化的产物。阅读希腊文和学习古代科学及数学课本能力的恢复,激发了人们对宇宙和地球问题的新的大讨论。这些讨论使人意识到:不仅东方——中国、日本和盛产香料的岛国的财富可以通过西向航行而得到,而且其间的距离也可以被测算出来。最终,他们在大洋的另一边找到了无以计数的财富。
——摘编自[美]玛格丽特·L.金《欧洲文艺复兴》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15世纪欧洲最早“拓展他们已知世界”前沿的两个国家。人文主义的核心内容是“人”的价值观,请分析新“商业航线”的开辟对文艺复兴时期“人”的价值观的积极影响。(5分)
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
影响:①证明了人具有认识自然界的伟大力量;
②把人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世界中来;
③激发了人们探索科学的热忱。
15世纪末到17世纪,伊比利亚白人大举移民中南美洲、加勒比海。到1574年,西班牙人移民总数达15万。到1590年,巴西的欧洲白人已有三四万。与此同时,印第安人便开始了锐减和被灭绝的过程,16-17世纪时锐减了约90%。在印第安人锐减的同时,欧洲人又大肆猎捕黑人,运入美洲供奴役。16-17世纪,英国人、法国人、荷兰人又大量移民北美,最后形成了今天美利坚人、加拿大人的主体。17-18世纪时,荷兰人、英国人又大举移入南非,形成了今天南非的白人。
——张箭《地理大发现研究》
①促进了世界各地区人们往来,推动了人口迁移
1.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
美国人的祖先来源
(2015·海南高考·10)1500~1800年美洲人口结构发生变化,欧洲人、印欧混血人、非洲人、非欧混血人数量不断增加,并最终超过美洲原住民。造成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美洲原住民遭到大量屠杀
B.欧洲人对美洲不断的探险和征服
C.外来疾病导致美洲原住民大量死亡
D.欧洲人在美洲大陆的分布越来越广泛
美洲
欧洲
世界
②促进了世界动植物的大交流
在美式英语中,一些单词来自印第安语,如tamarack(落叶松)、pone(玉米饼)、Arizona(亚力桑那)、woodchuck(土拔鼠)等。还有一些单词来自非洲黑人语言,如tone(搬运)、okra(秋葵)等。
——《高中历史 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
(2016.10·浙江高考·18)发现美洲以来,许多诞生于动荡之中的宝藏就在新大陆和传统的欧洲大陆之间穿梭。美洲品种多样的植物更是别具一格。由印第安人培植的,对缓解世界粮食供应紧张,促进人口快速增长起重要作用的作物是(  )
A.马铃薯、玉米
B.小麦、甘薯
C.玉米、水稻
D.烟草、可可
(2019·江苏高考·23)新航路开辟之后,出现了物种在全球范围内的交流,被称为“哥伦布大交换”,其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二 (欧洲人)不但自己大发其财,同时一手塑造了整个新世界的风貌与历史……看不见的病毒以外,另一批因哥伦布航行引发的生物大交换,是由肉眼可见的生命形式组成,从南瓜到野水牛均是。这个大交换的结果——从人类观点视之——也是正负参半……时至今日,两半球之间的动植物交换并未停止,依然在进行。
——[美]艾尔弗雷德·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
完成下列要求:
(2)据材料二,概括“哥伦布大交换”的特点。(5分)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哥伦布大交换”的积极影响。(3分)
特点:①欧洲具有主导性;②内容具有丰富性;③范围具有全球性;
④结果具有两重性(积极和消极);⑤时间具有长期性。
①促进了全球动植物(物种)的多样化;②丰富了人类经济生活;
③密切了世界经济的联系;④有助于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③人口和动物的全球流动也导致了各种疾病的传播
欧洲人将天花、麻疹、白喉、水痘、流感等疾病的病原体带到美洲和大洋洲,造成大量原住民死亡。
英国人把沾染天花病毒的衣物、被子
送给印第安人
天花病毒让整个南美州人口减少了75%
④带来了商品的世界性流动,促进了世界贸易路线的多样化。
全球海路的的开辟大大提升了海路在世界贸易中的重要性,传统的印度洋贸易和新兴的大西洋贸易、太平洋贸易形成齐头并进的态势。
印度洋贸

大西洋贸






传统印度洋贸易: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在印度洋贸易中逐渐占据优势
新兴大西洋贸易
欧洲与美洲的贸易
欧、非、美三洲间的三角贸易
新兴太平洋贸易
葡萄牙人主导的中国澳门中转贸易
西班牙人主导的横跨太平洋贸易
世界市场雏形的出现
三大
贸易区
印度洋贸易
太平洋贸易
大西洋贸易
西班牙:经营的横跨太平洋贸易,主要在其两大殖民地菲律宾和墨西哥之间进行。
三角贸易:欧洲商人把纺织品枪支和手工制品等运到非洲,换取黑人,运到美洲卖为奴隶;从美洲换取金银、原棉、烟草等商品运回欧洲。
传统商路:欧洲商人很快出现在印度洋的贸易中, 在与阿拉伯商人的竞争中逐渐占据优势。
葡萄牙:形成以澳门为主要中转站的海上贸易网络,贸易路线跨越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
(2021·天津高考·10)1526年,一位非洲国王控诉说,葡萄牙人每天都在抓走本地人并将他们卖掉,“以至于我们国家的人口正在大量丧失”;1549年,巴西的种植园已经有了非洲人劳作的记录。据此可以佐证( )
A.世界市场的成型
B.工业革命的冲击
C.三角贸易的初现
D.殖民体系的确立
材料一:从15世纪、16世纪开始,历史进入一个新的转折时期。亚欧大陆农耕世界的相对闭塞,撒哈拉以南非洲与亚欧大陆之间在更大程度上的闭塞,美洲、大洋洲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完全隔绝——这些现象都逐步发生全面改观。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2. 世界格局的演变
材料二:这种新的世界性经济关系的意义何在呢?首先,第一次出现了大规模的国际分工。全世界正在成为一个经济单位。南北美洲和东欧(加上西伯利亚)生产原料,非洲提供人力,亚洲提供各种奢侈品,而西欧则指挥这些全球性活动,并越来越全力地进行工业生产。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①世界由分散隔绝走向整体统一。
②欧洲崛起——世界中心开始由亚洲转向欧洲,东方开始从属于西方。
16世纪:西班牙、葡萄牙
(1)葡萄牙将巴西变成殖民地,并在非洲沿岸、印度果阿、马六甲和中国澳门等地建立了几十个殖民据点和商站。
(2)西班牙的殖民侵略以美洲为主,除巴西之外的中、南美洲广大地区,以及亚洲的菲律宾逐渐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
17世纪——18世纪:荷兰、英国、法国
荷兰、英国、法国也在亚洲、非洲、北美洲建立了多个殖民地。
欧洲崛起—政治格局变动:早期殖民扩张——大国崛起
资本主义强国对力量弱小的国家或地区进行压迫、统治、奴役和剥削的过程。主要表现为商品倾销、原料掠夺、海外移民、奴隶贩卖和海盗式掠夺。
——《现代汉语词典 修订版》
01
16世纪葡萄牙
02
16世纪西班牙
无敌舰队
03
17世纪荷兰
海上马车夫
殖民扩张
政治
占领
控制
掠夺
经济
积累
04
18世纪英国
日不落帝国
第一家股份公司——荷兰东印度公司
第一家证券交易所——荷兰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
商业革命:商品种类与流通量成倍增长,股份公司与证券交易所纷纷出现;欧洲商业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荷兰、英国、法国等新的商业强国崛起。
欧洲崛起—经济格局变动:商业革命
材料:据统计,从1502年到1660年,西班牙从美洲得到18600吨注册白银和200吨注册黄金,到16世纪末,世界金银总产量中有83%被西班牙占有。16世纪时,西班牙称霸欧洲,盛极一世。大量的黄金、白银进入欧洲,引起货币贬值,物价飞涨。这次物价上涨涉及了工业和农业的各种商品,上涨幅度前所未有,在时间上持续了一个世纪,所以在经济史上被称为“价格革命”。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通史》
欧洲崛起—经济格局变动:价格革命
殖民扩张
商业贸易
大量金银流入欧洲
金银价格下降货币贬值
物价上涨
投机活跃
①收取固定地租的封建主衰落
②商业资产阶级获得暴利,实力上升




范围:
中心:
种类:
方式:
贸易范围扩大(三大贸易区)
商品种类大大增加(美洲的物种)
地中海
大西洋沿岸
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纷纷出现
西欧为中心世界市场的开始形成
资本主义加速发展,封建制度濒于解体,推动欧洲社会转型
价格革命
商业革命、价格革命
亚洲:促使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导致中国“海禁-朝贡”体制瓦解,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被迫开眼看世界;使印度沦为殖民地,导致传统农业和手工业破产,传统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都遭到巨大破坏,被迫走上现代化之路。
非洲:奴隶贸易使得大量人口消亡,生产力遭到破坏;严重影响了各部落的团结友好局面,削弱了抵抗殖民侵略的力量;种族主义直到今天仍然有负面影响。
美洲:使北美走上独立之路、拉美传统秩序破坏,客观上推动了社会转型。
“欧洲的胜利,亚洲的衰落,非洲的哀嚎,美洲的愤怒”
亚非美洲—原本正常发展进程被打断
总结: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1. 促进了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
①促进了世界各地区人们往来,推动了人口迁移
②促进了世界动植物的大交流
③导致了各种疾病的传播
④带来了商品的世界性流动,促进了世界贸易路线的多样化
⑤促进了世界市场雏形的出现
2. 推动了世界格局的演变
①世界由分散隔绝走向整体统一,平衡多元文明格局走向紧密全球格局
②欧洲崛起,亚非美洲原本正常进程被打断,东方开始从属于西方
(2017.11·浙江高考·20)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远洋航行,甩开了横亘东西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开辟了欧洲与亚洲贸易交通的新孔道,终结了欧洲与东方陆路隔绝的状态。其所产生的影响是(  )
A.重新联结传统商路
B.国际劳动分工格局形成
C.世界市场快速形成
D.推动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
(2022·全国甲卷高考·33)表1是学者统计的17—18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进口的部分亚洲货物价值占比。据表可知,该时期( )
A.生产方式决定进口货物价值占比
B.英国确立海上贸易的霸主地位
C.殖民扩张推动了消费结构的变化
D.工业革命促进东西方贸易增长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