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8-30 17:50: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通过了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渊源,认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是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理念的初步实现。
本课时间轴
14世纪
16世纪
17世纪
18世纪
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科学革命
宗教改革
《晚祷》,【法】米勒,1859年
中世纪西欧的天主教国家几乎人人信教,因此每个人从生到死都和天主教会发生密切关系,思想和行动都受教会的监督和支配。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名词解释: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指14世纪到17世纪中叶的欧洲新兴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最初开始于意大利,后扩展到德、法、英、荷等欧洲其他国家。文艺复兴精神内核是人文主义,宣扬个性解放,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主张用资产阶级的“人道"及纵欲主义反对封建阶级的“神道"和禁欲主义。文艺复兴不仅仅是古典希腊罗马文化的“再生”,还更是“创出新生”。
人文主义的内容
以人为中心;
抨击教会腐败和守旧思想,崇尚理性;
追求现实社会的幸福生活;
提倡探索人与自然的奥秘。
一、文艺复兴的精神内核是人文主义
代表人物
文学三杰:
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
美术三杰:
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文学三杰”不包括( )
A.彼特拉克
B.薄伽丘
C.达·芬奇
D.但丁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是( )
学习和恢复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否定基督教会地位
C. 创立新兴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文化
D. 创新文学艺术形式
文艺复兴后期代表(15世纪后期),代表作有《哈姆雷特》《李尔王》,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观念。
莎士比亚
英国
①积极影响
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秩序。
解放了长期被宗教戒律压抑和禁锢的人性,使人们开始更多关注人本身与现世世界。
②消极影响
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后期个人私欲的膨胀和社会的动荡。
运动范围仅局限于上流社会和知识阶层。
运动没有完全否定王权、教权,没有合理的改变现实社会的方案。
二、文艺复兴的影响
马丁·路德
成就:1517年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拉开宗教改革的序幕,其后创立基督教路德派,提出“因信称义”的宗教主张,主张建立独立的民族教会和廉洁教会,力主用民族语言进行宗教活动。
德意志维登堡大学神学教授
一、宗教改革
“只要买赎罪券的钱币落入钱柜叮当一响,买主挂记的那个罪人的灵魂会立刻从炼狱直飞天堂。”
“谁若杀害了父母、兄弟、姐妹、妻子或其他任何一个亲属,只要交纳 5—7 枚金币,便可洗清罪恶了。”
———约翰·台彻尔(赎罪券推销者)
Q1:这样的广告会带来什么影响?
鼓励和纵容犯罪
“第28条很显然,当钱币投入钱币叮当作响的时候,增加的只是利益心和贪欲心。至于请教士代祷是否有效,完全只能以上帝的意旨为转移。”
“第36条 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被赦罪或免罪。”
———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
Q2:与赎罪券广告相比,《九十五条论纲》表达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花钱未必能赎罪;
真诚悔改可以赎罪;
批判教会贩卖赎罪券。
宗教改革是一场社会改革运动(性质)
①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
②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成长。
③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宗教改革的意义
下列人物中反对出售“赎罪券”,引发宗教改革的是( )
A.但丁
B.马丁·路德
C.康德
D.伏尔泰
“日心说”,否定天主教会宣扬的“地心说”,建立起一种新的宇宙观。
哥白尼
波兰天文学家
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确定了较为完整的力学体系,为近代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牛顿
英国科学家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1687
“上帝创造了世界,牛顿发现了上帝创造世界的方法。”
一位科学家的墓碑上镌刻着这样的铭文“他以神一般的力量,……第一个说明了行星的运动和图像。”这位科学家应该是( )
A.达尔文 B.牛顿
C.爱因斯坦 D.普朗克
材料:“启蒙”是怎么一回事呢?我这里想引用一下康德的意见。……“启蒙”本来这两个字一看就懂得,“蒙”原来是懵懵懂懂的,糊里糊涂,“启”就是把它揭开了。英国人叫“Enlightenment”,就是有亮光。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启蒙运动就是以理性和科学的光芒,驱散蒙昧、迷信、宗教狂热和专制统治带来的黑暗。
启蒙运动开始于17世纪的英国,18世纪后期在法国达到高潮并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和地区,可谓影响深远。
名词解释:启蒙运动
核心:理性主义
启蒙思想家们相信,如果牛顿可以发现主宰物质世界的自然法则的话,那么用他的方法,他们也可以发现主宰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
——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一、启蒙运动
“人与人在自然状态下处于交战的状态,人们为了自保而缔结契约,每个人让出一部分权利给一个人或一群人,让他或他们代理行使权利,来保全契约者的生命。这个代理者就是统治者,转让权利者就是被统治者,国家就这样诞生了。而统治者需要有巨大威慑力才能够保全被统治者的安全。”
“一个君主的臣民,不得到君主的允许,便不能抛弃君主政体、返回乌合之众的混乱状态,也不能将他们自己的人格从承当者身上转移到另一个人或另一个集体身上。”
——【英】霍布斯《利维坦》
社会契约、君主专制
“人类天生都是自由、平等和独立的…… 任何人要想放弃其自然自由并受制于公民社会的种种限制,就必须同其他人通过协议联合组成为一个共同体,以谋求舒适、安全和和平的生活……”
“国家权力有三种:立法权、执行权和对外权。国家必须根据正式颁布过的、长期有效的法律来统治。法律一经制定,无论贫富贵贱,每个人都必须平等地服从,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逃避法律的约束与制裁。”
——【英】洛克《政府论》
自由平等、社会契约、分权思想
“仁慈的国王是上天能给予大地的最好的礼物。”
——【法】伏尔泰
“每一个国家有三种权力:(一)立法权力;(二)有关国际法事项的行政权力;(三)有关民政法规事项的行政权力。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同立法权合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的力量。”
——【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君主立宪制
三权分立,分权制衡
“……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人民应当推翻暴君,重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国家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统治者的权力来自同人民签订的契约,人民应当推翻暴君,创立民主共和国……主权是不能代表的,只能通过直接民主实现。”
——卢梭《社会契约论》
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
“人非工具——人不是他人的工具,而是自身的目的,换句话说,人应当把人当人看。人应该尊重别人的感受,而不是视他人为便利自己的工具。”
——【德】康德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德】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
独立思考、理性判断
伏尔泰
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泰斗,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欧洲的良心"。
主张开明的君主政治,实行君主立宪制,强调自由和平等。 代表作《哲学通信》、《路易十四时代》《老实人》等。
孟德斯鸠
三权分立
主权在民
卢梭
社会契约论
劳动
自由竞争
亚当 斯密
自由主义经济
人应该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主张自由、民主、平等
康德
启蒙思想集大成者
①进一步解放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
②直接推动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有助于这些国家建立资产阶级统治。
③启蒙思想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精神武器。
二、启蒙运动的意义
人文主义在启蒙运动中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下列言论出现于启蒙运动中的是( )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信仰得救
C.知识即美德
D.人非工具
卢梭阐述“天赋人权”和“主权在民”思想的著作是( )
A.《九十五条论纲》
B.《论法的精神》
C.《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D.《社会契约论》
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提出:“要防止滥用权力,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这体现的原则是( )
A.自由平等 B.主权在民
C.分权制衡 D.民主共和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