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8-30 17:50: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材料一:隋唐以前的选官制度
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
——《汉书 武帝纪》
魏氏革命,州郡县俱置大小中正,各以本处人任诸府公卿及台省郎吏有德充才盛者为之,区别所管人物 , 定为九等。
——《通典》 卷一四 《选举二》
材料一反映了汉至魏晋中国推行了哪些选官制度?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曹魏时期:中正官品评人物,以家世、品行及才能为品评标准,三者并重,最终为人物定品。
(西晋)中正评定人才,越来越依据士人的家世,父祖为高官者,在选举上占了越来越大的便宜。久而久之,……连中正本身的公正性也逐渐丧失。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
——张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导论》
家世、品行、才能
只看重家世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阶层固化;官员素质低;不利于中央集权
材料二
至南北朝,有识者对士族政治以及九品中正制多有批评。君主为了改变门阀势盛,威权下移的局面,开始启用寒庶,典掌机要。标准由出身门第变为以文化考试为主,考试逐渐居于选用官制度的中心环节。
——《阎步克自选集》
分析魏晋时期针对九品中正制的弊端,统治者做了什么调整?
通过文化考试选取人才
隋文帝
开始分科考试选拔官员
隋炀帝
始设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
唐太宗
增加考试科目,进士和明经为主
武则天
扩大科举取士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
唐玄宗
高官主持,科举地位提高
材料三:隋唐科举制度的演进历程
选官制度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选官权
选拔方式
选拔标准
选拔范围
中正官
中央政府
推荐
考试
门第
考试成绩
世家大族
士族、庶族
开放性
集权性
公开性
公平性
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并分析科举制的创新之处。
思考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创立的影响
(科举制)用意在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来不断的挑选社会上优秀分子,使之参预国家的政治。此项标准,一则求其公平,不容舞弊营私。二则求其预备之单纯与统一,减免经济上之限制,使贫民亦有出身。又间接助成国内风俗教化之统整,以辅成大一统政府之团结与巩固。
——钱穆《国史大纲》
(科举制)为所有西方国家以考试录用人员的文官考试制度提供了一个遥远的榜样。
——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
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
扩大了统治基础
推动了教育发展及重学风气形成
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大一统
影响了近代西方的文官政治
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选官制度变化趋势
①选官标准趋向客观、科学
②选官方式趋向公平、公正
③选官权力从地方逐渐收归中央,中央集权强化
【链接高考】(2022·湖南高考·3)据下表可知( )
A.世家大族没落 B.科举制存在严重弊端
C.门阀观念强化 D.九品中正制仍可延续
“中书起草,门下审批,尚书执行”
政事堂
思考2:
与秦朝中央官制相比,分析唐朝三省六部制有哪些发展
三省长官均为宰相,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三省职权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
三省集思广益,有利于减少皇帝独断造成的决策失误
时期 政权组织 权力分配 趋势
秦汉 武帝前 三公九卿制 丞相 集决策、行政、用人、审议和司法于一身
武帝后 中外朝制 中朝决策,外朝(丞相为首)执行
东汉 三公和尚书台 三公荣誉,尚书台掌决策和行政
魏晋 南北朝 三省制 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共同辅助决策
隋唐 三省六部制 中书起草、门下审批、尚书执行
中央官制演变历程
削弱相权
加强皇权
A.加强了中枢决策权 B.避免了相权被分割
C.降低了政令的执行效率 D.使中央机构分工更明确
【链接高考】(2022·广东高考·3)图示为南北朝时期北齐到隋唐政府机构变化示意图,这一变化( )
“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
古代民众的义务:赋税=“税”+“役”
田税:以田亩为基础的土地税
人口税:以人丁为依据的人头税
户税:以户为单位的财产税
古代王朝依据自己所颁布的法律向臣民征收的实物或货币
古代王朝强制民众承担的无偿劳动
力役 、军役、杂役等等
名词解释:赋税
均田制是租调制实施的基础
1. 魏晋:均田制与租调制
北魏太和九年(485),颁布均田制,规定男子年15岁以上,受种植谷物的露田40亩,妇女20亩……在均田制基础上,次年颁布实行新的租调制,规定一夫一妇为纳税单位,年纳粟2石,帛1匹……
——吕建中《中国古代赋税制度述略》
唐代的赋役令规定:每丁每年向国家缴纳租粟二石。调随乡土所出,每年缴纳绢(或绫)二丈,绵三两;不产丝绵的地方,则纳布二丈五尺,麻二斤。此外每丁每年还要服徭役二十日,闰月加二日;如无徭役,则纳绢或布替代,每天折合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叫做庸。
——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
2. 唐前期:租庸调制
根据材料说明唐前期赋税制度的创新之处?有什么意义?
创新:增加了庸——唐代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
意义:保证了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保障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政府
男丁
(成年男子)

(一夫一妇)
永业田
口分田



(田租)
(力役)
(丝织品)
唐 租庸调制 示意图
3. 唐中后期:两税法
内容:
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
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 杂役;
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特点:以资产和土地的多少作为纳税标准
杨炎(727年—781年)
唐德宗时宰相、财政学家
“两税法”的创议者和推行者
【链接高考】
(2013·全国Ⅱ卷高考·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唐前期,继续推行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在此基础上,实行租庸调制,“有田则有租(田租),有家则有调(纳绢布等),有身则有庸(每丁每年服力役二旬,若不服役则纳布帛等代替)”。庸和调在整个国家财政中占据重要地位。唐中期以后,随着人口增加,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急剧崩坏,租庸调制难以维持。“有幼未成丁,而承袭世资,家累千金者,乃薄赋之;又有年齿已壮,而身居穷约,家无置锥者,乃厚赋之,岂不背谬!”百姓举家逃亡,规避赋税,被称为“客户”。
公元780年,唐朝推行两税法:以国家财政开支所需为总额,所谓“量出以制入”。所有民户在现居地登记,根据财产情况定户等,按户等高低交纳赋税,“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分夏秋两季征收,“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结果“赋不加敛而增入,版籍不造而得其虚实,贪吏不诚而奸无所取,自是轻重之权,始归于朝廷”。每户负担并未增加,但国家财政总收入增加,对户口的掌握也更为准确,“天下便之”。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两税法改革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税法与唐前期的赋役制度相比有哪些积极作用。(9分)
【参考答案】
(1)①土地兼并严重;②户口不实,贫富两极分化;③国家财政紧张。(6分)
(2)①简化了税收名目,扩大了收税对象;②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③减轻了人身控制,从以人丁为主到以财产为主,赋税负担相对公平,是中国赋税制度史上的重大变革;④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9分)
高度发达的隋唐政治文明兼容并蓄、综采汉魏南北朝以来不同区域、不同族群的制度文化,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科举制、三省六部制、两税法等都是在继承前代政治文明的基础上有所改革和创新,使之更加完善、更符合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的现实需要,从而创造出了更为发达、灿烂的文明,其成就因而超迈往古。
——王小甫《创造与再造》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