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1926年12月5日,汪精卫在武汉成立武汉国民政府(1926.12——1927.9)。
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南京国民政府(1927.4——1949.4)。
宁汉合流
1927年9月,武汉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合并,史称“宁汉合流”。
这标志着中国国民党专制统治的确立。
1928年,国民政府继续北伐,讨伐张作霖。
因“济南惨案”,蒋介石部队绕道开进。
张作霖因战事不利,决定退回东北。
因其不能满足日本侵略的要求,日本策划皇姑屯事件将其炸死。
1928年底,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了全国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除原有的纺织和面粉等行业外,民族工业中的新兴部门(化学、橡胶、搪瓷)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原因:
①政府进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②民族资产阶级兴办实业的热情提高;
③中国人民反帝爱国运动的开展。
1927年以后
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四大家族
通过军事行动而掌握国家政权
利用政权而掌握国家财政
利用财政手段进而控制并建立起金融垄断
利用金融优势地位建立商业垄断和吞并私人资本主义工业
官僚资本还以资金入股的方式渗透到民族工业中去,对民族工业进行侵蚀。“火柴大王’刘鸿生回忆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厂、火柴原料厂及在兰州办的西北毛纺织厂,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
“官僚资本”是指:在中国近代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官僚利用对资源的控制,利用对信息的独占,利用对企业的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和转让权的掌握,无制约地牟取私利并损害全社会福利的一种历史现象。
——杜恂诚《中国近代经济史概论》
官僚资本主义
南昌起义
①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②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了南昌起义。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八七会议)
①总结了国民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
②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
③确定了总方针: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④会上,毛泽东提出了
“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
八七会议后,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赶赴湖南,组织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1927年9月,由于敌强我弱,起义军在进攻长沙途中受挫。
为什么南昌起义与秋收起义,均以失利而告终?
革命道路的选择,至关重要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到达井冈山,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 建立红色政权,创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28年,朱德、陈毅率领的革命队伍到达井冈山,和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 的星星之火。
从此,中国革命走上了
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
材料一:宁冈县第三区第八乡苏维埃政府在1928年5月颁布“红军帮我工农,瓜分地主良田。属乡均已分好,务遂耕耘在前”的布告;组织红军参加农业生产;发动妇女参加农业生产;进行农田基本建设等。……1928年12月颁布《井冈山土地法》,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刘付春《井冈山时期的经济建设》
材料二:针对部队士气低落,士兵不断逃亡、军阀习气严重等情况,毛泽东进一步落实“党指挥枪”、“支部建在连上”、“官兵平等”等治军方法,初步解决了如何把农民和旧军人为主的军队改造为人民军队的问题。
材料三:改造和恢复了“草林圩场”,取消盐税、田赋厘金、印花烟油税、鸡鸭税、屠宰税、硝盐税、百货捐等一切苛捐杂税。
——《中国共产党历史资料丛书: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到1930年夏,全国已经建立起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在10多个省,革命武装力量达10万人。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选举毛泽东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人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宝贵探索与尝试。
“四一二”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1日,南昌起义
7日,八七会议
秋收起义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成立
革命旧道路
失败
革命危在旦夕
为什么要开辟?如何开辟?开辟后,中国革命如何发展?
行动和理论上的新探索
点燃了
“工农武装割据”
的星星之火
革命新道路
取得了初步成果
材料 :共产国际派了对中国国情一无所知的德国人李德任军事指挥,红军的指挥权从朱德、周恩来手中转入李德和博古手中。他们放弃了前四次反“围剿”的成功经验,实行进攻中的冒险主义。
反“围剿”开始后,李德不顾中国国情和革命的特殊性,无视红军割据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认为这场战争“是国民党政权与红色政权的决战”,在战术上坚持正规化的阵地战,主张“御敌于国门之外”。
根本原因:中共内部受共产国际影响,存在着“左”倾错误指挥和领导。
1934年10月
中央红军
开始长征
1935年,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军事和组织问题。
会议改组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会议。
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中国共产党自1922年7月决定参加共产国际后……对于共产国际的决议及共产国际派来的代表的意见,往往照抄照搬……在长征开始前不久,因上海中央局被破坏,党中央失去了与共产国际的无线电联系……而共产国际派来的李德因在军事指挥上犯了错误,在会议上处于被批判的地位,他再也不能对我们发号施令了。
——《中国红军长征记》
1935年5月3日
红军巧渡金沙江,摆脱了几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
取得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1935年10月
红一方面军与陕北红军于
吴起镇会师
党中央和中央红军主力终于找到了长征立足点,
抵达最后的目的地,胜利地实现了历史性的战略转移。
1936年10月
红军三大主力
在甘肃会宁会师
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红一方面军长征历时一年,纵横十一省,行程二万五千里
红四方面军长征历时一年零七个月,途经四省,行程近万里
红二方面军长征历时十一个月,途经八省,行程一万六千多里
长征又是宣传队。它向11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长征又是播种机。它散布许多种子,在11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
——毛泽东《长征是宣言书、是宣传队、是播种机》
(长征)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长征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长征不仅胜利结束,而且使共产党赢得民主革命的胜利。
——哈尔森 李尔兹伯《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
挽救了中国革命,打开了中国革命新局面
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播下了革命种子
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留给我们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
伟大长征精神,就是1.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2.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3.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4.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5.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伟大长征精神,1.是中国共产党人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2.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3.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
——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