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课件(共17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古诗词诵读《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课件(共17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30 18:12: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江城子 ·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宋)苏轼
【学习目标】
1、通过诵读体味苏轼对亡妻真挚而深沉的情感。
2、鉴赏词作表情达意的艺术手法。
江城子 ·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江城子:词牌名,又名“村意远”“江神子”“水晶帘”。此词双调七十字,上下片各五平韵。
悼亡诗:
一般是丈夫追悼亡妻之作。
始于晋代潘安,潘安曾作《悼亡诗》三首。诗中所流露的真挚、自然、深沉的夫妻之情,颇为后人赞赏。从此,悼亡诗》成为丈夫哀悼亡妻的专用诗题。
唐代元稹、宋代贺铸、清代纳兰性德,都曾经写过感人至深的悼亡诗。
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被视为悼亡诗的巅峰之作。
其始,未尝自言其知书也。见轼读书,则终日不去,亦不知其能通也。其后轼有所忘,君辄能记之。问其他书,则皆略知之。由是始知其敏而静也。
--苏轼《亡妻王氏墓志铭》
王弗是一个知书达理、聪明伶俐、温柔贤惠的形象。
王弗在事业和生活上都给苏轼带来了极大的帮助。
她会在苏轼读书时在旁端茶研磨,红袖添香;
在苏轼科场告捷,得意忘形时从旁提醒“子去亲远,不可以不慎。”
在苏轼误把贿物当成天赐时,轻叹“若婆婆在,必不取之。”……
天妒红颜,幸福的婚后生活仅仅过了十一年,26岁的王弗身染重疾,不幸病逝。
十年后,公元1075年,四十岁的苏轼历经宦海沉浮,来到距离亡妻千里之遥的密州任职。在正月二十日夜,他梦到了自己的结发妻子,感慨万千,写下这首千古流传的悼亡词。

诵读全词,读准字音,读出情感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短松冈。
凄婉哀伤
学习活动一:
串译全词,铅笔标注疑问;
同桌交流讨论,整理问题,准备提出。
诗歌翻译学法指导:
关注动词,确定主语。
如:
十年(你与我)生死两茫茫。(我)不思量,自难忘(你)。
(你)千里孤坟,(我)无处话凄凉。
纵使(你我)相逢(你)应不识(我),(我)尘满面,鬓如霜。
请同学们尝试自己翻译下片。
词中描绘了几幅场景?请你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幅,做一点描绘。
遭际凄凉,遥念亡妻;
风尘满面,见面不识;
轩窗梳妆,无语泪流;
短松萧萧,独伴月明。
“梦”
学习活动二:
词中词人的情感是丰富而细腻的,你能品出哪些情感?
遭际凄凉,遥念亡妻;
风尘满面,见面不识;
轩窗梳妆,无语泪流;
短松萧萧,独伴月明。
学习活动二:
总结诗中诗人的情感。
1.诗人对亡妻真挚深沉的思念;
2.无人倾诉的孤苦、对亡妻深挚的思念;
3.对妻子亡魂的怜惜,对妻子的爱
4.诗人仕途坎坷、志不得展的沧桑悲凉;
学习活动三:
本词中诗人是怎样抒发如此浓烈的感情的?
1.虚实结合
2.以景结情
3.对写法(想象与联想)
虚实结合:
1. 上片实写自己对亡妻的思念、现实的凄苦;
2. 下片“夜来”5句虚写,写梦中之境,以夫妻相见却“无言泪千行”之虚景衬托现实的冷清孤寂,更抒写出词人对妻子的思念;
3.上片后三句,以虚写实,将思念追怀之痛与个人身世之悲融合;
4.末尾三句化虚为实,想象亡妻孤寂凄凉,实写自己慎重的悼念之情。
学习活动四:细品悟深情
找出本词让你感触深的词句,用旁批的形式做一点品味赏析。
范例:不思量,自难忘:
不必想起,因为从未忘记。(翻译)
十年来,想念,从开始时痛彻心扉、不敢触及,慢慢变成和呼吸一样的习惯,从没有刻意想你,你却鲜活在我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共情阐释)
这种思念,是一种无意识的生命状态,这比刻意的仪式感的思念更动人心。(妙处)
拓展延伸
古人评价《西江月》一词,认为“凉”字贯穿全词,请结合词句赏析。
西江月
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酒凄然北望。
【注】风叶:风吹树叶所发出的声音。鸣廊:在回廊里发出声响。贱:质量低劣。妨:遮蔽。孤光:独在中天的月亮。
①秋景寒凉;②世态炎凉;③心境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