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4.6 汽化与液化(第2课时)
一、基础题
1.关于沸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沸腾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
B.沸腾时液体温度保持不变
C.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D.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发生的汽化现象
2.如图所示,下列图像能反映水沸腾过程的是( )
A. B. C. D.
3.下列关于水的沸腾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沸腾时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
B.水的沸点随气压的降低而降低
C.水沸腾的现象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
D.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会不断升高
4.如图所示是电热液体蚊香器。蚊香器通电后其内部的发热部件对驱蚊液加热,过一会儿,其顶部有“白气”飘出,房间里弥漫着驱蚊液的清香,起到驱蚊和灭蚊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气”是水蒸气
B.房间里清香四溢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C.“白气”是驱蚊液先汽化后液化产生的
D.“白气”是驱蚊液先液化后汽化产生的
5.体育比赛中运动员一旦受伤,医生会对着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使受伤部位表层组织骤然变冷而暂时失去痛感,这说明氯乙烷具有较低的( )
A.温度 B.熔点 C.沸点 D.凝固点
6.在烧煮食物时,若把食物在水中煮,只要水没有烧干,食物不会煮焦,但若把食物在油中煎,虽然油没有干,食物却很可能变焦。这主要是因为( )
A.水能渗入食物,而油不能渗入食物
B.水的沸点较低,油的沸点较高
C.水的传热本领差,油的传热本领好
D.水的比热较高,油的比热较低
7.生活中常有“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的说法,“扬汤止沸”指的是把锅里沸腾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釜底抽薪”是指从锅下抽掉燃着的柴火。应用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只能暂时止沸
B.“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能彻底止沸
C.“扬汤止沸”只能暂时止沸,“釜底抽薪”能彻底止沸
D.“扬汤止沸”能彻底止沸,“釜底抽薪”只能暂时止沸
8.小雨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测得了如下表的数据,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80 89 93 96 98 99 99 99 99
A.水从第5分钟开始沸腾
B.温度计玻璃泡不要碰到烧杯底或侧壁
C.水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沸点为99℃,撤去酒精灯,水停止沸腾
D.如果要使水的沸点超过99℃,可以增大气压或者改用猛火加热
9.晓月同学看到在沸腾油锅中取铁球的表演后,得知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油的沸点为287℃,醋的沸点只有60℃,当温度达到 ℃时液体就沸腾了,继续加热,液体的温度 升高,表演时铁球的温度不可能超过 ℃。
10.小明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加热一定时间后,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 ℃。
(2)当观察到 ,说明水已沸腾。
(3)水在沸腾过程中虽然温度不再升高,但酒精灯要持续加热,这说明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 。
(4)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实验过程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 (填“A”、“B”、“C”或“D”)。
(5)实验中水的沸点低于100℃,是因为此时外界的大气压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由此可见,水的沸点受 的影响。
11.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
时间/分钟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85 87 89 92 94 96 97 98 98 98
(1)图甲和图乙分别是一、二两小组同学所做的实验。他们的实验操作有错误的是 组。
(2)图丙是他们实验中观察水沸腾 (填“前”或“时”)出现的情景。
(3)当温度接近90℃时,三组同学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温度,根据表格里记录的数据,请你分析水的沸点是 ℃。
(4)以上各组同学通过实验观察到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5)图丁是三、四两小组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得到a、b两种不同图像,其原因可能是水的 不同。
二、提升题
12.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中a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是( )
A.a B.b C.c D.d
13.如图所示,烧杯中盛有甲液体,试管内盛有乙液体。在1标准大气压下,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持续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试管内的乙液体沸腾。已知1标准大气压下,酒精沸点是78℃,水沸点是100℃,煤油沸点是150℃,下列判断中符合题意的是( )
A.甲液体为水,乙液体为水 B.甲液体为煤油,乙液体为煤油
C.甲液体为酒精,乙液体为水 D.甲液体为煤油,乙液体为水
14.根据下表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物质 熔点/℃ 沸点/℃
酒精 -117 78
水银 -39 357
铅 328 1740
A.80℃的酒精是液态
B.铅的凝固点是-328℃
C.-39℃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
D.气温接近-50℃时,寒暑表应选用水银作温度计
15.标准大气压下,液态氧的沸点是-183℃,液态氮的沸点是-196℃,液态氦的沸点是-269℃,利用液化空气提取这些气体,随温度升高而分离出来的顺序是( )
A.氧、氮、氦 B.氧、氦、氮 C.氦、氧、氮 D.氦、氮、氧
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制动液
汽车制动液俗称刹车油。汽车刹车时,驾驶员踩踏板通过刹车管线内的制动液把压力传递到刹车块,刹车块和车轮上的轮毂摩擦,制止车轮转动。车轮制动时候,由于摩擦产生的热量会使制动液温度升高。如果温度过高,达到沸点,制动液就会产生大量气体,造成制动失灵。制动液的沸点在遇潮吸水后会下降,因此国家规定制动液的沸点不得低于140℃,如表所示为某种制动液的含水量与对应的沸点。
含水量/%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沸点/℃ 210 180 158 142 132 124 120
(1)由于制动液具有吸水特性,当汽车长期使用时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从而 (填“升高”或“降低”)制动液的沸点。
(2)当含水量约为 %时,这种制动液就需要更换。
(3)汽车制动液是衡量车辆安全性能的重要指标,为适用不同气候条件下汽车的刹车需求,应选择的制动液的特点是________(填字母)。
A.沸点高、凝固点高 B.沸点低、凝固点高
C.沸点低、凝固点低 D.沸点高、凝固点低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沸腾及沸腾条件
【解析】【分析】根据沸腾的定义和特点分析即可。
【解答】沸腾只能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 ,这个温度叫沸点,故A错误;
沸腾时液体温度保持不变,故B正确;
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汽化现象,故C、D错误。
故选B。
2.【答案】D
【知识点】沸腾及沸腾条件
【解析】【分析】根据水沸腾的特点分析即可。
【解答】在沸腾前,水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当沸腾开始后,水吸收热量但水温保持不变,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3.【答案】B
【知识点】沸腾及沸腾条件;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解析】【分析】根据水沸腾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A.水沸腾时冒出的“白气”肯定不是水蒸气,因为水蒸气是无色透明的气体,它们应该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故A错误;
B.水的沸点随气压的降低而降低,随气压的升高而升高,故B正确;
C.水沸腾的现象发生在液体的表面和内部,故C错误;
D.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会保持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4.【答案】C
【知识点】分子的热运动;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
【解析】【分析】(1)水蒸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
(2)扩散现象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3)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汽化,由气态变成液态叫液化。
【解答】“白气”肯定不是水蒸气,故A错误;
房间里清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故B错误;
驱蚊液受热后由液态变成气态发生汽化现象,遇到冷空气后放热由气态变成液态发生液化现象,故C正确,而D错误。
故选C。
5.【答案】C
【知识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
【解析】【分析】氯乙烷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现象,汽化有两种方式:沸腾和蒸发,由于氯化烷是迅速汽化,所以发生的是沸腾现象,因为是在常温下发生沸腾,说明氯乙烷具有较低的沸点,很容易沸腾。
【解答】根据题意,医生会对着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使受伤部位表面组织骤然变冷,常温下汽化现象说明乙烷具有较低的沸点。
固定答案为:C
6.【答案】B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解析】【分析】食物能否变焦,取决于它能够达到的温度高低,而这个温度取决于液体的沸点不同。
【解答】水的沸点为100℃,而油的沸点可达200℃以上,因为油的沸点远远高于水的沸点,所以食物在油中煎会变焦,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7.【答案】C
【知识点】沸腾及沸腾条件
【解析】【分析】液体沸腾的条件:①达到沸点;②继续吸热。
【解答】“扬汤止沸”指的是把锅里沸腾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这样可以使锅里水的温度暂时低于水的沸点,使沸腾暂时停止;但是由于继续吸热,水还会达到沸点而沸腾; “釜底抽薪”是指从锅下抽掉燃着的柴火 ,那么锅里的水只能达到沸点而不能继续吸热,因此能彻底止沸。
故选C。
8.【答案】D
【知识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解析】【分析】(1)液体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2)根据温度计的使用规范分析;
(3)沸腾的两个条件:达到沸点和继续吸热;
(4)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
【解答】A.根据表格可知,水的沸点为99℃;由于第5分钟时首先达到99℃,所以水从第5分钟时开始沸腾,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温度计玻璃泡不要碰到烧杯底或侧壁,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水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沸点为99℃,撤去酒精灯,水不能继续吸热,因此水停止沸腾,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如果要使水的沸点超过99℃,只能增大气压;改用猛火加热对沸点没有影响,只能加快水变成水蒸气的速度,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9.【答案】60;不会;60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解析】【分析】(1)沸腾的两个条件:达到沸点和继续吸热;
(2)液体在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3)沸点是液态能够存在的最高温度。
【解答】晓月同学看到在沸腾油锅中取铁球的表演后,得知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油的沸点为287℃,醋的沸点只有60℃,当温度达到60℃时液体就沸腾了,继续加热,液体的温度不会升高,表演时铁球的温度不可能超过60℃。
10.【答案】(1)89
(2)水的内部和表面有大量气泡产生,温度计示数不再变化
(3)继续吸热
(4)A
(5)大气压
【知识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解析】【分析】(1)首先弄清温度计的分度值,然后根据液面位置读数;
(2)水沸腾时,内部和液面会产生大量气泡,且温度保持不变;
(3)液体的沸腾需要吸热;
(4)分析水在沸腾前和沸腾时温度的变化即可;
(5)液体的沸点随大气压强的增大而升高,减小而降低。
【解答】(1)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那么水的温度为:90℃-1℃×1=89℃;
(2)当观察到水的内部和表面有大量气泡产生,温度计示数不再变化,说明水已沸腾。
(3)水在沸腾过程中虽然温度不再升高,但酒精灯要持续加热,这说明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继续吸热;
(4)水在沸腾前,吸热温度上升;沸腾时,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5)实验中水的沸点低于100℃,是因为此时外界的大气压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由此可见,水的沸点受大气压的影响。
11.【答案】(1)二
(2)前
(3)98
(4)不变
(5)质量
【知识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解析】【分析】(1)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液体要停在液体的中央,不要碰容器的侧壁和底部,保持测量准确;
(2)水沸腾前,气泡上升时体积变小;沸腾后,气泡上升时体积变大;
(3)液体在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叫沸点;
(4)根据表格数据分析水沸腾时的温度变化;
(5)加热时间越长,说明吸收的热量越多,据此分析图像不同的原因。
【解答】(1)图乙中的温度计接触了烧杯底部,因此错误的是二组;
(2)图丙烧杯中的气泡上升时体积变小,因此是观察水沸腾前出现的情景;
(3)根据表格可知,水保持不变的温度为98℃,因此水的沸点为98℃;
(4)以上各组同学通过实验观察到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
(5)根据丁图可知,b的加热时间长,说明b吸收的热量多。由于a、b都是水,而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的质量越大,吸收的热量越多,因此二者图像不同可能是水的质量不同。
12.【答案】C
【知识点】沸腾及沸腾条件
【解析】【分析】(1)相同气压下,同种液体的沸点都相同;
(2)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质量越大,吸收的热量越多;
(3)相同的加热方式,时间越长,液体吸收的热量越多。
【解答】水的种类不变,因此相同气压下,水吸热后温度升高所能达到的最高温度都相同,即水的沸点100℃;由于水的质量增加,所以吸收的热量增大,加热时间变长,那么图像c符合要求,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13.【答案】D
【知识点】沸腾及沸腾条件
【解析】【分析】(1)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2)热传递的方向: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或者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递到低温部分。
【解答】试管中的乙能够沸腾,说明它不但能够达到沸点,还可以从甲液体中吸热,那么甲液体的沸点肯定高于乙液体的沸点。
A.甲和乙都是水,不符合要求,故A错误;
B.甲和乙都是煤油,不符合要求,故B错误;
C.酒精的沸点低于水的沸点,不符合要求,故C错误;
D.煤油的沸点高于水的沸点,符合要求,故D正确。
故选D。
14.【答案】C
【知识点】熔点和凝固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解析】【分析】(1)一般情况下,晶体在熔点以上为液态,熔点以下为固态;在沸点以上为气态,而沸点以下为液态;
(2)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3)晶体在熔化时,不断吸热但温度不变;
(4)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
【解答】A.酒精的沸点是78℃,而80℃在沸点以上,肯定是气态,故A错误;
B.铅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都是328℃,故B错误;
C.-39℃是固体水银的熔点,在此温度时,水银吸热发生熔化,因此温度可能保持不变,故C正确;
D.水银的熔点和凝固点都是-39℃,那么-50℃在熔点以下,它肯定为固态,因此不能测量温度,故D错误。
故选C。
15.【答案】D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解析】【分析】将三种液体的沸点进行排序,沸点越低,它的温度首先达到,因此首先汽化被分离出来。
【解答】液体氧、氮和氦的沸点从低到高排序为:氦<氮<氧,因此随温度升高而分离出来的顺序依次为:氦、氮、氧,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16.【答案】(1)降低
(2)3
(3)D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解析】【分析】(1)根据表格可知,制动液的沸点随含水量的增大而降低;
(2)观察表格,哪种含水量对应的沸点低于140℃,这时制动液失灵;
(3)为了保证良好的刹车性能,制动液必须保持液态,且不易沸腾,据此判断它的特点。
【解答】(1)由于制动液具有吸水特性,当汽车长期使用时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使它的含水量增大,从而降低制动液的沸点;
(2)根据表格可知,当含水量为3%时,制动液的沸点142℃略高于140℃,而4%时沸点就为132℃低于140℃,因此含水量为4%时,制动液需要更换;
(3)为适用不同气候条件下汽车的刹车需求,制动液必须保持液态,因为沸点高,它就不容易变成气体;凝固点低就不容易变成固体,因此选择制动液的特点是沸点高和凝固点低,故选D。
1 / 1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4.6 汽化与液化(第2课时)
一、基础题
1.关于沸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沸腾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
B.沸腾时液体温度保持不变
C.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D.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发生的汽化现象
【答案】B
【知识点】沸腾及沸腾条件
【解析】【分析】根据沸腾的定义和特点分析即可。
【解答】沸腾只能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 ,这个温度叫沸点,故A错误;
沸腾时液体温度保持不变,故B正确;
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汽化现象,故C、D错误。
故选B。
2.如图所示,下列图像能反映水沸腾过程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沸腾及沸腾条件
【解析】【分析】根据水沸腾的特点分析即可。
【解答】在沸腾前,水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当沸腾开始后,水吸收热量但水温保持不变,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3.下列关于水的沸腾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沸腾时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
B.水的沸点随气压的降低而降低
C.水沸腾的现象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
D.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会不断升高
【答案】B
【知识点】沸腾及沸腾条件;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解析】【分析】根据水沸腾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A.水沸腾时冒出的“白气”肯定不是水蒸气,因为水蒸气是无色透明的气体,它们应该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故A错误;
B.水的沸点随气压的降低而降低,随气压的升高而升高,故B正确;
C.水沸腾的现象发生在液体的表面和内部,故C错误;
D.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会保持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4.如图所示是电热液体蚊香器。蚊香器通电后其内部的发热部件对驱蚊液加热,过一会儿,其顶部有“白气”飘出,房间里弥漫着驱蚊液的清香,起到驱蚊和灭蚊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气”是水蒸气
B.房间里清香四溢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C.“白气”是驱蚊液先汽化后液化产生的
D.“白气”是驱蚊液先液化后汽化产生的
【答案】C
【知识点】分子的热运动;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
【解析】【分析】(1)水蒸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
(2)扩散现象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3)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汽化,由气态变成液态叫液化。
【解答】“白气”肯定不是水蒸气,故A错误;
房间里清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故B错误;
驱蚊液受热后由液态变成气态发生汽化现象,遇到冷空气后放热由气态变成液态发生液化现象,故C正确,而D错误。
故选C。
5.体育比赛中运动员一旦受伤,医生会对着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使受伤部位表层组织骤然变冷而暂时失去痛感,这说明氯乙烷具有较低的( )
A.温度 B.熔点 C.沸点 D.凝固点
【答案】C
【知识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
【解析】【分析】氯乙烷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现象,汽化有两种方式:沸腾和蒸发,由于氯化烷是迅速汽化,所以发生的是沸腾现象,因为是在常温下发生沸腾,说明氯乙烷具有较低的沸点,很容易沸腾。
【解答】根据题意,医生会对着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使受伤部位表面组织骤然变冷,常温下汽化现象说明乙烷具有较低的沸点。
固定答案为:C
6.在烧煮食物时,若把食物在水中煮,只要水没有烧干,食物不会煮焦,但若把食物在油中煎,虽然油没有干,食物却很可能变焦。这主要是因为( )
A.水能渗入食物,而油不能渗入食物
B.水的沸点较低,油的沸点较高
C.水的传热本领差,油的传热本领好
D.水的比热较高,油的比热较低
【答案】B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解析】【分析】食物能否变焦,取决于它能够达到的温度高低,而这个温度取决于液体的沸点不同。
【解答】水的沸点为100℃,而油的沸点可达200℃以上,因为油的沸点远远高于水的沸点,所以食物在油中煎会变焦,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7.生活中常有“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的说法,“扬汤止沸”指的是把锅里沸腾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釜底抽薪”是指从锅下抽掉燃着的柴火。应用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只能暂时止沸
B.“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能彻底止沸
C.“扬汤止沸”只能暂时止沸,“釜底抽薪”能彻底止沸
D.“扬汤止沸”能彻底止沸,“釜底抽薪”只能暂时止沸
【答案】C
【知识点】沸腾及沸腾条件
【解析】【分析】液体沸腾的条件:①达到沸点;②继续吸热。
【解答】“扬汤止沸”指的是把锅里沸腾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这样可以使锅里水的温度暂时低于水的沸点,使沸腾暂时停止;但是由于继续吸热,水还会达到沸点而沸腾; “釜底抽薪”是指从锅下抽掉燃着的柴火 ,那么锅里的水只能达到沸点而不能继续吸热,因此能彻底止沸。
故选C。
8.小雨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测得了如下表的数据,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80 89 93 96 98 99 99 99 99
A.水从第5分钟开始沸腾
B.温度计玻璃泡不要碰到烧杯底或侧壁
C.水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沸点为99℃,撤去酒精灯,水停止沸腾
D.如果要使水的沸点超过99℃,可以增大气压或者改用猛火加热
【答案】D
【知识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解析】【分析】(1)液体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2)根据温度计的使用规范分析;
(3)沸腾的两个条件:达到沸点和继续吸热;
(4)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
【解答】A.根据表格可知,水的沸点为99℃;由于第5分钟时首先达到99℃,所以水从第5分钟时开始沸腾,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温度计玻璃泡不要碰到烧杯底或侧壁,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水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沸点为99℃,撤去酒精灯,水不能继续吸热,因此水停止沸腾,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如果要使水的沸点超过99℃,只能增大气压;改用猛火加热对沸点没有影响,只能加快水变成水蒸气的速度,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9.晓月同学看到在沸腾油锅中取铁球的表演后,得知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油的沸点为287℃,醋的沸点只有60℃,当温度达到 ℃时液体就沸腾了,继续加热,液体的温度 升高,表演时铁球的温度不可能超过 ℃。
【答案】60;不会;60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解析】【分析】(1)沸腾的两个条件:达到沸点和继续吸热;
(2)液体在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3)沸点是液态能够存在的最高温度。
【解答】晓月同学看到在沸腾油锅中取铁球的表演后,得知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油的沸点为287℃,醋的沸点只有60℃,当温度达到60℃时液体就沸腾了,继续加热,液体的温度不会升高,表演时铁球的温度不可能超过60℃。
10.小明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加热一定时间后,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 ℃。
(2)当观察到 ,说明水已沸腾。
(3)水在沸腾过程中虽然温度不再升高,但酒精灯要持续加热,这说明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 。
(4)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实验过程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 (填“A”、“B”、“C”或“D”)。
(5)实验中水的沸点低于100℃,是因为此时外界的大气压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由此可见,水的沸点受 的影响。
【答案】(1)89
(2)水的内部和表面有大量气泡产生,温度计示数不再变化
(3)继续吸热
(4)A
(5)大气压
【知识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解析】【分析】(1)首先弄清温度计的分度值,然后根据液面位置读数;
(2)水沸腾时,内部和液面会产生大量气泡,且温度保持不变;
(3)液体的沸腾需要吸热;
(4)分析水在沸腾前和沸腾时温度的变化即可;
(5)液体的沸点随大气压强的增大而升高,减小而降低。
【解答】(1)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那么水的温度为:90℃-1℃×1=89℃;
(2)当观察到水的内部和表面有大量气泡产生,温度计示数不再变化,说明水已沸腾。
(3)水在沸腾过程中虽然温度不再升高,但酒精灯要持续加热,这说明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继续吸热;
(4)水在沸腾前,吸热温度上升;沸腾时,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5)实验中水的沸点低于100℃,是因为此时外界的大气压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由此可见,水的沸点受大气压的影响。
11.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
时间/分钟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85 87 89 92 94 96 97 98 98 98
(1)图甲和图乙分别是一、二两小组同学所做的实验。他们的实验操作有错误的是 组。
(2)图丙是他们实验中观察水沸腾 (填“前”或“时”)出现的情景。
(3)当温度接近90℃时,三组同学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温度,根据表格里记录的数据,请你分析水的沸点是 ℃。
(4)以上各组同学通过实验观察到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5)图丁是三、四两小组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得到a、b两种不同图像,其原因可能是水的 不同。
【答案】(1)二
(2)前
(3)98
(4)不变
(5)质量
【知识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解析】【分析】(1)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液体要停在液体的中央,不要碰容器的侧壁和底部,保持测量准确;
(2)水沸腾前,气泡上升时体积变小;沸腾后,气泡上升时体积变大;
(3)液体在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叫沸点;
(4)根据表格数据分析水沸腾时的温度变化;
(5)加热时间越长,说明吸收的热量越多,据此分析图像不同的原因。
【解答】(1)图乙中的温度计接触了烧杯底部,因此错误的是二组;
(2)图丙烧杯中的气泡上升时体积变小,因此是观察水沸腾前出现的情景;
(3)根据表格可知,水保持不变的温度为98℃,因此水的沸点为98℃;
(4)以上各组同学通过实验观察到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
(5)根据丁图可知,b的加热时间长,说明b吸收的热量多。由于a、b都是水,而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的质量越大,吸收的热量越多,因此二者图像不同可能是水的质量不同。
二、提升题
12.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中a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是( )
A.a B.b C.c D.d
【答案】C
【知识点】沸腾及沸腾条件
【解析】【分析】(1)相同气压下,同种液体的沸点都相同;
(2)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质量越大,吸收的热量越多;
(3)相同的加热方式,时间越长,液体吸收的热量越多。
【解答】水的种类不变,因此相同气压下,水吸热后温度升高所能达到的最高温度都相同,即水的沸点100℃;由于水的质量增加,所以吸收的热量增大,加热时间变长,那么图像c符合要求,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13.如图所示,烧杯中盛有甲液体,试管内盛有乙液体。在1标准大气压下,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持续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试管内的乙液体沸腾。已知1标准大气压下,酒精沸点是78℃,水沸点是100℃,煤油沸点是150℃,下列判断中符合题意的是( )
A.甲液体为水,乙液体为水 B.甲液体为煤油,乙液体为煤油
C.甲液体为酒精,乙液体为水 D.甲液体为煤油,乙液体为水
【答案】D
【知识点】沸腾及沸腾条件
【解析】【分析】(1)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2)热传递的方向: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或者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递到低温部分。
【解答】试管中的乙能够沸腾,说明它不但能够达到沸点,还可以从甲液体中吸热,那么甲液体的沸点肯定高于乙液体的沸点。
A.甲和乙都是水,不符合要求,故A错误;
B.甲和乙都是煤油,不符合要求,故B错误;
C.酒精的沸点低于水的沸点,不符合要求,故C错误;
D.煤油的沸点高于水的沸点,符合要求,故D正确。
故选D。
14.根据下表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物质 熔点/℃ 沸点/℃
酒精 -117 78
水银 -39 357
铅 328 1740
A.80℃的酒精是液态
B.铅的凝固点是-328℃
C.-39℃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
D.气温接近-50℃时,寒暑表应选用水银作温度计
【答案】C
【知识点】熔点和凝固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解析】【分析】(1)一般情况下,晶体在熔点以上为液态,熔点以下为固态;在沸点以上为气态,而沸点以下为液态;
(2)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3)晶体在熔化时,不断吸热但温度不变;
(4)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
【解答】A.酒精的沸点是78℃,而80℃在沸点以上,肯定是气态,故A错误;
B.铅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都是328℃,故B错误;
C.-39℃是固体水银的熔点,在此温度时,水银吸热发生熔化,因此温度可能保持不变,故C正确;
D.水银的熔点和凝固点都是-39℃,那么-50℃在熔点以下,它肯定为固态,因此不能测量温度,故D错误。
故选C。
15.标准大气压下,液态氧的沸点是-183℃,液态氮的沸点是-196℃,液态氦的沸点是-269℃,利用液化空气提取这些气体,随温度升高而分离出来的顺序是( )
A.氧、氮、氦 B.氧、氦、氮 C.氦、氧、氮 D.氦、氮、氧
【答案】D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解析】【分析】将三种液体的沸点进行排序,沸点越低,它的温度首先达到,因此首先汽化被分离出来。
【解答】液体氧、氮和氦的沸点从低到高排序为:氦<氮<氧,因此随温度升高而分离出来的顺序依次为:氦、氮、氧,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制动液
汽车制动液俗称刹车油。汽车刹车时,驾驶员踩踏板通过刹车管线内的制动液把压力传递到刹车块,刹车块和车轮上的轮毂摩擦,制止车轮转动。车轮制动时候,由于摩擦产生的热量会使制动液温度升高。如果温度过高,达到沸点,制动液就会产生大量气体,造成制动失灵。制动液的沸点在遇潮吸水后会下降,因此国家规定制动液的沸点不得低于140℃,如表所示为某种制动液的含水量与对应的沸点。
含水量/%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沸点/℃ 210 180 158 142 132 124 120
(1)由于制动液具有吸水特性,当汽车长期使用时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从而 (填“升高”或“降低”)制动液的沸点。
(2)当含水量约为 %时,这种制动液就需要更换。
(3)汽车制动液是衡量车辆安全性能的重要指标,为适用不同气候条件下汽车的刹车需求,应选择的制动液的特点是________(填字母)。
A.沸点高、凝固点高 B.沸点低、凝固点高
C.沸点低、凝固点低 D.沸点高、凝固点低
【答案】(1)降低
(2)3
(3)D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解析】【分析】(1)根据表格可知,制动液的沸点随含水量的增大而降低;
(2)观察表格,哪种含水量对应的沸点低于140℃,这时制动液失灵;
(3)为了保证良好的刹车性能,制动液必须保持液态,且不易沸腾,据此判断它的特点。
【解答】(1)由于制动液具有吸水特性,当汽车长期使用时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使它的含水量增大,从而降低制动液的沸点;
(2)根据表格可知,当含水量为3%时,制动液的沸点142℃略高于140℃,而4%时沸点就为132℃低于140℃,因此含水量为4%时,制动液需要更换;
(3)为适用不同气候条件下汽车的刹车需求,制动液必须保持液态,因为沸点高,它就不容易变成气体;凝固点低就不容易变成固体,因此选择制动液的特点是沸点高和凝固点低,故选D。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