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 二年级上册 《关心天气》单元 1. 今天天气怎么样 教学设计及反思
单元 《关心天气》 课题 今天天气怎么样 课时 1
核心 概念 10.1 天气和气候
学习内容及要求 10.1 天气和气候 1~2年级①知道阴、晴、雨、雪、风等天气现象。 ②描述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科学观念 认识人类与自然资源和能源的关系,知道地球是人类应当珍惜的家园。 科学思维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调查、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事物的信息。 探究实践 分析物品可能用到的自然资源,能基于所学的知识,从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等角度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态度责任 对大自然和生物的爱护、保护意识,自觉采取行动,保护环境。
教学 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认识常见的气象符号。
教学 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
分析天气预报中的气象要素。
教学 准备 教师:PPT。
学生:每组天气符号设计卡片若干、天气符号卡1套。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
上课仪式 同学们好! …… 好,我们开始上课了。我们将要一起探索今天天气怎么样。 1.和学生简单互动拉近距离。2.让学生意识到进入上课状态。
一、导入新课 1.咦,谁在叹气呀,原来是兔小贝啊。我们一起问问她怎么了?(我昨天没有看天气预报,不知道今天要下雨,所以没带伞,现在我没办法回家了,呜呜……怎么办啊?)送伞给兔小贝。 2.看来我们要时刻关心好天气情况啊,有没有同学知道今天天气怎么样?(板书课题) 【意图解析】利用学生喜爱的卡通人物“小猪佩奇”引入课堂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天气情况。
二、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符号来表示今天的天气,了解今天天气的主要特征。 1.看样子大家都能用语言来描述今天的天气,那你能设计一个符号,记录今天的天气情况吗?什么叫符号呀?(认符号)符号有什么特点?(简单、易懂) 2.下面我们就来做个小小的设计师来设计今天的天气符号,看谁的作品最有创意。(学生在纸上设计符号) 2.请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自己画的是什么?为什么这么画?小组内评选出一个画的最好的。把学生的优秀作品贴在黑板上。 3.同学们的作品很有创意,老师非常欣赏同学的想象力。可是风你怎么表示呢?风是看不见的,可以用一些形象的图案来表示,如用箭头的方向表示风向,用箭头的粗细或多少表示风力的大小;也可以画一面小红旗,用红旗的舒展程度表示风力的大小等。 【意图解析】利用评比的形式,激发学生参与热情,知道可以用符号来表示天气现象。
三、交流曾经经历过的天气,认识各种标准的天气符号 1.除了像今天的天气,你曾经还遇到过哪些不同的天气? 2.看图片,描述在这样的天气里会有什么感受? 3.同学们的知识真丰富。刚刚我们帮助了的兔小贝为了感谢同学们,她要教大家唱首儿歌(天气歌),好不好啊?(学生律动,同时加深对各种天气的认识) 4.小兔子看大家表现的这么好,想奖励一下大家,给大家带来些神秘的礼物,您们想得到吗?各小组组长到前面来领取(每组一个信封,里面装着两种天气符号。(小兔子:这些符号找不到家了,你们能帮帮他吗? 小组内交流,小组派代表到黑板前贴符号,并说明理由。) 5.同学们真棒,热心帮助了符号宝宝找到了家,老师也想考一考大家。看课件,这是什么天气符号 (小雨)那么中雨怎么表示?大雨呢? 【意图解析】利用有趣的儿歌来调动学生的探究的积极性,通过学生原有的经验,丰富学生的天气经历。并通过认识标准的天气符号,知道使用符号的意义。
四、阅读天气预报,讨论天气预报的构成要素 1.气象员将天气符号和文字组合在一起,形成了更完整,更丰富的天气预报。 2.小兔子看大家学习的这么认真,给大家发来了一份今天天气预报,想考考大家,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 这份天气预报你读到了哪些信息? 3.小组讨论回答天气预报的构成要素。(从上面的天气预报中可以读到,日期是2019年4月16日。天气晴,最高气温22摄氏度,最低气温11摄氏度,南风二至三级属于轻风到微风。) 4.谁愿意学着气象预报员来播报一下图片中的天气信息。 3.学生学着气象预报员,来播报图片中的天气信息。 4.做游戏,将上述词语打乱,然后对照图片,进行词语归类活动。 5.师生共同小结:天气包括大气状况、气温高低、降水情况、风力风向等,即冷热阴晴雨雪风等 【意图解析】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天气预报,能够提取主要天气信息。
五、练一练 一、选择题 1.阳光灿烂描述的是( )的特征。 A.阴天 B.晴天 C.雨天 D.雾天 2.秋冬季节,我国北方地区常见的“雾霾”天气属于( )。 A.垃圾污染 B.白色污染 C.大气污染 D.无污染 3.下列哪条是有关天气的谚语( )。 A.一场秋雨一场寒 B.人心齐、泰山移 C.水往低处流 D.独木不成林 4.妈妈会选择( )晒被子。 A.雨天 B.阴天 C.晴天 D.大风天 5.在天空中,( )是一种天然的挡光物。 A.风 B.雨 C.云 D.闪电 判断题 1.暴雨天气容易引发山洪地质灾害。 2.有太阳的天气一定是晴天。 3.大风天气可能会导致交通中断和树木倒塌。 4.雷雨天气时应避免在露天场所活动。 5.沙尘暴天气会造成能见度降低和呼吸道感染。 参考答案: 1.B 2.C 3.A 4.C 5.C 1.√ 2.× 3.√ 4.√ 5.√
六、整理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 培养学生使用材料的好习惯。
七、板书设计 1. 今天天气怎么样 天气符号 天气预报 内容准确 天气情况 结构简单 气 温 图案美观 风 力 风 向 ……
八、课堂反思
二年级的学生们正在探索天气这个神秘的世界。他们的小脸上充满了专注和好奇,一双双亮晶晶的眼睛里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我,作为他们的老师,感到无比欣喜。我深知,这是一个让他们初步认识天气的契机,也是一个让他们发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的绝佳机会。 首先,我为他们设定了明确的教学目标。我要让他们明白,学习天气不仅仅是记住一些天气名词,更是要理解天气的规律、特点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我始终坚信,只有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孩子们才能真正理解这些知识的含义。 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注重结合生活实际来讲解科学知识。我让他们观察天空,预测下雨、晴天、阴天等不同天气的到来。这些活动不仅让他们感到新奇,也让他们明白,科学并不遥不可及,它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它的存在。 在学生评价他们自己设计的天气符号之后,我及时纠正了一些错误。我区分了阴与多云的区别,并适当调整了一些不合理的设计。我始终牢记,作为教师,我的主导作用就是引导他们正确看待知识和问题。 然而,我也意识到了一些问题。在设计符号的纸片太小,学生画的图画也太小,这限制了他们的展示效果。如果换一张更大的纸,提醒学生将图画画的再大一些,相信学生评的也会更加精彩。 在评价标准气象符号与自己设计的气象符号哪个好时,我并没有详细解释气象台为什么要这样设计。我意识到,我应该告诉他们,气象台的设计不仅仅是讲究形象、代表性,还要考虑科学性。只有这样,学生们才能正确认识标准的气象符号,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天气的知识。 总的来说,这节课是成功的。学生们通过观察、实践和交流,对天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然而,我也看到了需要改进的地方。我要提供更大的纸和强调图画的大小,这样学生们才能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想法。此外,我也要更详细地解释气象符号的设计原理,这样学生们才能正确理解并掌握它们。 在我看来,二年级学生对天气的认识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作为教师,我们要耐心引导,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科学的奥秘。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努力,学生们就能更好地理解天气,更好地理解科学,更好地理解我们身边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