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树之歌
学校:xx小学 适用年级:二
设计者: xxx
课时: 1
一、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标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第一学段的识字写字教学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因此,本课教学设计重在识字方法的引领、识字兴趣的激发、识字习惯的养成,借助情境,立足语境,多元识字。
2.教材分析
《树之歌》是一则小韵文,主题单纯,内容浅显,重在识字。《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第一学段的识字写字教学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因此,本课教学设计重在识字方法的引领、识字兴趣的激发、识字习惯的养成,借助情境,立足语境,多元识字。
3.学情分析
学生分析、理解题意的能力较差。
二、学习目标
1. 认识 15 个生字;会写 10 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各种树木的特点。
3. 初步认识各种树木,有喜欢并爱护树木的意愿。
三、学习重难点
1认识 15 个生字;会写 10 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各种树木的特点。
三、评价任务
1. 指导学生认识“梧”“掌”等 15 个认读字,会写“杨”“桐”等 10 个会写字。 重点指导“壮、杉、化”三个字的书写。能听写课后 8 个词语。
2. 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儿歌。
3. 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意思。
四、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环节 教学活动 对应评价任务 对应学习目标
环节一名句导入,引出课题 1. 课件出示课后读一读的三个句子,引导学生朗读句子,交流句意。 2. 教师组织学生诵读句子,背诵句子。 3.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三个句子的特点,引出课题“树之歌”。 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儿歌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环节二借助预习,识记字词 1、 教师范读课文,引导学生一边倾听,一边思考课文介绍了哪些树。 2 、教师指导学生展开小组活动,认读 11 种树的名字,检测课前预习情况。 (1) 组长发给每个同学一张带有 11 种树名字的字条,组织学生自我检测。(2) 小组成员相互当老师,针对同伴圈出的字进行范读和领读。 (3) 组长针对同学圈出的生字再次指名读词,要让每个同学都认识所有的生字。 3 、课件出示植物园情境图,引导学生展开认树游戏,巩固 10 个词语。 4 、在课件中放大 11 个词语中的生字,引导学生交流识字方法。5 、引导学生利用交流识字方法得到的小树练习组词、造句。 6 、教师指导学生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会写“杨”“桐”等 10 个会写字 认识 15 个生字;会写 10 个生字
环节三出示生字,指导书写 1. 课件出示 “杨、桐、枫、松、柏、棉、杉、桂”,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特点。 2. 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交流书写注意点,并指导临写。 3. 教师范写生字,重点讲解木字旁的书写要点和左窄右宽的书写要领。 会写“杨”“桐”等 10 个会写字 认识 15 个生字;会写 10 个生字
环节四读中感悟,合作识字 1. 教师引导学生轻声朗读课文,思考并 11 种树的特点。 2.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第一句。 (1) 思考并回答:第一句介绍了哪些树?各自有什么特点? (2)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并背诵第一句。 3.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第二句,对比学习“壮”和“装”。 (1) 引导学生回答:第二句介绍了什么树的什么特点? (2) 课件出示梧桐树和松柏的叶子,引导学生辨别,朗读相关句子,背诵。 (3) 教师板书“装”和“壮”,引导学生观察字形,对比识字。 4.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第三句,学习生字“耐”“守”“疆”。 (1) 组织学生交流:这句话中木棉和桦树有什么不同? (2) 课件出示木棉树和桦树,引导学生根据图片中的环境辨别两种树。 (3) 教师板书“耐”“守”“疆”,组织学生展开小组合作,商议识记方法。 (4) 引导学生对照课件中的图片背诵这句话。 5.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第四句,学习生字“银”“化”。 (1) 教师组织学生结合课前查找的资料介绍银杏、水杉、金桂的特点。 (2) 教师板书“银”“杉”“化”“桂” 4 个字。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银杏和水杉被称为活化石? (4) 引导学生背诵第四句。 6.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全文并背诵。 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儿歌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各种树木的特点
五、板书设计
2. 树之歌
杨树 榕树 梧桐树 枫树 松柏 木棉 桦树 银杏 水杉 金桂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