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备课精品】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八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课件+素材+练习:第4课 “和同为一家”(5份)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备课精品】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八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课件+素材+练习:第4课 “和同为一家”(5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2-13 22:34:29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回鹘团龙藻井回鹘皇后服装回鹘王及其侍从回鹘文大藏经回鹘文钱回鹘装妇人图唐蕃会盟碑金城公主进藏图南诏三塔南诏太和城遗址南诏王宫松赞干布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松赞干布为文成公主建造的布达拉宫唐蕃会盟碑唐太宗文成公主塑像文成公主文成公主文成公主庙文成公主庙白塔文成公主入藏图西藏大昭寺内的文成公主入藏图阎立本《步辇图》描绘松赞干布的使臣向唐太宗请求通婚的情景直到今天,文成公主依然受到藏族人民的爱戴中晚唐回鹘女装课件38张PPT。藏族维吾尔族白族彝族你知道他们分别属于哪个民族吗?导入新课第4课“和同为一家”“天可汗”
文成公主入藏
“回鹘衣装回鹘马”
点苍山会盟西 突 厥
东 突 厥 回 纥南诏南诏南诏南诏1. 解释“天可汗”的含义。 2.唐太宗为什么能得到少数民族的尊敬和拥戴?阅读思考:唐太宗实行开明、平等的民族政策。 “可汗”是当时北方少数民族对他们君主的的称呼,“天可汗”就是拥戴唐太宗为他们共同的君主。 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贱 夷狄, 朕独爱之如一,顾其种落皆依 朕如父母。”他的话是什么意思?这体现了什么民族政策?
唐太宗说:“过去的统治者只重视中原汉族,轻视边疆的少数民族。我与他们不同,我对各民族一视同仁。”
政策:开明、平等的民族政策。松赞干布:吐蕃杰出的赞普,7世纪前期,统一了青藏高原,定都逻些城。他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向唐朝求婚。二、文成公主入藏文成公主青藏高原西藏大昭寺西藏小昭寺 看《步辇图》指出图上哪位是唐太宗,哪位是禄东赞?然后从他们的表情、神态,对他们的心情进行分析。   禄东赞有些紧张,神态十分恭敬,说明他对求婚这件事十分重视,生怕遭到拒绝。唐太宗则很安详,说明他已胸有成竹,准备答应吐蕃的求婚。   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特意在红山上修筑了布达拉宫。说一说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  促进了吐蕃经济进步和文化发展,密切了唐朝与吐蕃的经济文化交流,增强了汉藏两族人民的友谊。文成公主进藏路线图合同为一家文成公主唐蕃会盟碑三、回鹘衣装回鹘马回鹘贵族 回鹘也称“回纥”,是现在维吾尔族的祖先,其首领骨力斐罗接受唐朝的册封,成为“怀仁可汗”。唐代回鹘的后裔—现在的维吾尔族四、点苍山会盟南诏:今彝族和白族的祖先
分布:今云南省境内
与唐朝的关系:摩擦和战争——友好交往——归附唐朝南 诏 中国古代在西南地区的乌蛮联合白蛮建立的奴隶制的边疆民族政权,乌白蛮属今彝语支各族的先民。隋末唐初,在今云南大理的洱海周围及哀牢山、无量山北部地区,分布有乌白蛮众多部族和部落,其中蒙舍诏(“诏”之意即王)地处各诏之南,故又称南诏,唐玄宗时期,南诏首领皮逻阁在唐朝的扶持之下统一六诏,并封其为云南王。云南大理白族云南大理彝族大理洱海大理无量山点苍山大理崇圣寺大理南诏崇圣寺三塔西安大雁塔唐朝边疆少数民族分布图课堂小结课堂练习基础巩固能力拓展1.唐太宗被尊奉为“天可汗”的主要原因是( )
A.唐朝国力强盛
B.北方少数民族被唐太宗打败
C.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D.北方民族对唐朝敬畏
2.今天藏族的祖先是哪一个民族( )
A.突厥 B.回纥
C.南诏 D.吐蕃基础巩固CDAB⑴图中A和B分别是谁?
⑵A为了B特意在逻些城的山上修建了一座宏伟的宫殿。逻些城是今天的哪一座城市?这座宏伟的宫殿现在叫什么名字?
⑶B的主要历史贡献是什么?3.读图回答问题能力拓展 ⑴A是松赞干布 ; B 是文成公主
⑵逻些是今天的拉萨;布达拉宫
⑶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吐蕃经济进步和
文化发展,密切了唐和吐蕃的交流,增强了汉藏两族人民的友好。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1)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材料出自谁之口?(2)你能把它翻译成现代文吗?
(3)你如何评价这一政策?
(1)唐太宗。(2)略。(3)正因为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北方少数民族才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唐朝才会出现融洽的民族关系,各少数民族才会“千里以趋之”。
5.通过本课及所学的知识你能总结出民族融合的形式有哪些吗?
向下点击民族融合的形式: 第一,民族迁徒;第二,联合斗争; 第三,友好交往; 第四,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 第五,“和亲”、“册封”促进民族融合 ;第六,兼并战争 。再见!一、单项选择
1.派大军击败东突厥,并俘获其首领颉利可汉的皇帝是 ( )
A.唐高祖李渊 B.唐太宗李世民 C.武则天 D.唐玄宗李隆基
2.唐太宗被尊为“天可汉”的主要原因是 ( )
A.唐朝国力强盛 B.唐太宗大败北方少数民族
C.北方少数民族对中原王朝的尊称 D.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3.布达拉宫的最早修建是为了 ( )
A.宏扬佛教 B.纪念文成公主入藏
C.统治西藏地区 D.建立政治中心
4.吐蕃赞普上表与唐“和同为一家”是在 ( )
A.唐太宗时期 B.唐高宗时期 C.唐中宗时期 D.唐玄宗时期
5.历史老师在多媒体课件中演示了传世名画《步辇图》,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是松赞干布向唐太宗求亲的场景 ②是唐太宗开明民族政策的体现
③是唐朝国力强盛,四海皆归的缩影 ④是波斯使者求见唐太宗的情景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②③④
6.初中学生张强随爷爷到云南旅游,在参观崇圣寺三塔时张强决定用自己学到的历史知识为爷爷当一次导游。他的说法正确的有 ( )
①主塔名叫千寻塔,建于苍山之麓 ②是今彝族和白族的祖先所建 ③是唐与南诏友好的见证 ④其建筑风格受到唐朝文化的影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回鹘衣装回鹘马”反映的是 ( )
A.中原的汉人都穿回鹘的衣服、骑回鹘的马
B.长安城的居民深受回鹘风俗的影响
C.回族祖先与唐朝交往密切
D.回鹘衣装回鹘马在当时是最好的
8.下面是育英中学初一五班李华关于唐朝民族关系的表述,不恰当的是 ( )
A.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有战有和,战和参半
B.本课题目引用“和同为一家”,实际上是想说唐朝融洽的民族关系
C.唐太宗被尊称为“天可汗”的事实再一次证明了唐太宗统治的开明
D.西藏早在唐朝就与中原政权有着密切的交往
二、材料分析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7世纪,他统一了世界的屋脊,定都在阳光明媚的“日光城”逻些。
材料二 她带去了大批丝织品、其他手工制品,以及书籍和耕作用具,还有大批能工巧匠。
材料三 他为了她特意在都城的山上修建了一座宏伟的宫殿。
(1)根据材料所说判断“他”和“她”分别是谁?分别是哪一个民族?
(2)“逻些”是今天的哪一座城市?那座宏伟的宫殿现在叫什么名字?
(3)她的主要历史贡献是什么?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1)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材料出自谁之口?
(2)你能把它翻译成现代文吗?
(3)你如何评价这一政策?
答案:1.B 2.D 3.B 4.C 5.C 6.D 7.B 8.A
9.(1)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前者是藏族,后者是汉族。(2)拉萨。布达拉宫。(3)密切了吐蕃与唐朝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吐蕃的发展。
10.(1)唐太宗。(2)略。(3)正因为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北方少数民族才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唐朝才会出现融洽的民族关系,各少数民族才会“千里以趋之”。
《第5课和同为一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吐蕃的社会发展及与唐朝的关系,了解回纥、粟末靺鞨、南诏的社会生活及与唐的关系。
2、能力目标:总结唐与各民族的关系,培养学生归纳能力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认识到祖国历史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民族友好交流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这种民族关系是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
教学重难点
重点:吐蕃的发展及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
重点突破:利用书中的地图、文字资料、图片及相关多媒体资料,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比了解文成公主入藏前后吐蕃社会发展的变化情况,从而理解文成公主入藏后,唐朝与吐蕃友好关系进一步加强。
难点: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
难点突破:引导学生找出唐朝对各少数民族的系列政策,通过列表、分析、讨论,得出结论:唐朝实行的是开放的民族政策。
学案使用说明
1、依据自主学习知识梳理提示,掌握自主学习内容并在课本上将有关重点知识勾画标上提示语(如原因、背景、内容、意义、影响等)
2、小组合作探究,不能解决的问题用红笔画出

教学渗透点
  1、使学生深刻认识中华文明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结果,具备中华民族的认同情感。
2、使学生初步了解唐朝繁荣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民族关系的融洽。
3、联系今天现实,使学生初步具备开明、平等的民族交往观。
教学方法
课前预习、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三步骤。学、议、将、练即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播、拓展练习四环节,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引导作用
教学资料
1、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七年级下册)。
2、从相关网站下载的与本课相关的音乐、图片、文字资料。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打出二塔(千寻塔和小雁塔)
大家看到了吗?这两座塔虽相隔千里,却好似一对孪生兄弟,矗立在我国南疆北土,古朴而挺拔,他们相隔千山万水,为何如此相似呢?如让我们一起穿越历史的时空,看它们身上演绎着一段怎样的华夏传奇吧
打出边疆形势图,让学生指出唐朝边疆有哪些少数民族(学生答)
师:请坐,唐朝不仅政治清明,国力强盛,而且民族关系也融洽,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唐与这些民族的关系。打出课题并板书课题
师:请大家根据课标,阅读课本,完成掌握自主学习部分5分钟左右,同时打出教学目标
主要少数民族
民族概况
与唐的关系
突厥
1、唐太宗,打败东突厥,俘获其首领 授予官爵,实行 政策赢得各族拥戴,被称为 。
2、唐太宗和武则天先后在西突厥设立最高行政军事机
构 和 。
吐蕃
1、七世纪, 统一青藏高原, 时文成公主入藏
2、八世纪,唐朝将 公主嫁到吐蕃,唐蕃 ,关系密切。
3、794年唐蕃会盟,设立唐蕃会盟碑,永结友好。
回纥
1、八世纪中期,唐玄宗封其首领为 。
2、唐与回鹘进行 ,出现回鹘衣装回鹘马的景象
靺鞨
1、唐玄宗封其首领为 。
2、与内地 。
南诏
1、 统一六诏,唐玄宗封其首领为 。
2、与唐相互学习
通过自主学习,我们从整体上了解了唐与各少数民族的关系
大屏幕打出动脑筋,要求小组讨论,形成集体意见5分钟
师:请大家看材料“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引自唐太宗
1、材料中你能看出唐太宗对少数民族采取什么样的政策?(爱之如一,一视同仁,开明平等)
2、太宗为何得到少数民族拥戴?举例说明(尊重他们的生活习惯,以礼相待,开明的民族政策。如打败突厥后优待其首领,授予官爵)
屏幕板书突厥-------唐(唐太宗“天可汗”)
打布达拉宫图并放《青藏高原》
师:这座雄伟壮观的建筑里面供奉着唐朝时期的一位公主,她就是文成公主,她为藏族社会的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那么文成公主与藏族人民之间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板书 吐番-唐
打出五幅图,请同学们根据五幅图结合自己收集的材料写一段解说词,看谁写的既快又精彩。要求小组合作探究,形成集体意见。(教师走下讲台指导)
这是吐番首领松赞干布统一吐番并娶文成公主,密切了汉臧交往,这是文成公主汉藏的友好使者。是一位献身于汉藏团结友好事业的伟大女性。这幅图反应了唐太宗接见吐番使者的情景,描绘了文成公主受到了藏族人民的欢迎。大昭寺门前的唐蕃会盟碑见证了汉藏的世代友好。
师:回答的很好,很有想象力。
打出材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给唐朝皇帝的书信,让学生回答是哪一历史事件,有何影响
学生答:金城公主入藏。吐番和唐朝“和同为一家”,唐蕃关系更为密切。
师:刚才我们会重点学习了唐与吐番的关系,唐朝时期由于实行了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与周边许多少数民族的关系都比较密切
屏幕打出维族、满族、彝族、白族的图片。让学生指出分别是哪些民族。
创设情景:假如你是导游,向游客介绍一下这几个民族的发展史及他们的祖先与唐朝的关系。大家课下比一比赛一赛看谁是最棒的导游。
板书:回纥-唐
靺鞨-唐
南诏-唐
打知识集结
教师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唐朝时期各民族和谐融洽和同为一家的亲密关系,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有力的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发展。只有坚持民族团结才能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完成达标测试部分,检测一下本课的学习效果。
材料题可联系08年藏族分子破坏奥运圣火传递的这一事件。
课后拓展部分:让学生调查一下周围有哪一些少数民族,了解一下这些民族的民族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