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 三 单 元
年 级 二 册数 一 页码
备课人
教材分析:第三单元由四篇课文组成:《曹冲称象》、《玲玲的画》、《一封信》、《妈妈睡了》。要善于思考,勤于动脑;要大胆想象,勇于创新;要懂得爱爸爸、妈妈。这组课文的主人公与二年级的学生同龄,所以,学生在阅读时,很有亲切感。贴近儿童生活,有较强的生活气息,学生容易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曹冲称象》是流传已久的历史故事,文章能引起学生的思考,兴趣浓厚。后面三篇文章(《玲玲的画》、《一封信》、《妈妈睡了》)的选取,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易于接受。
教学目标:1、本单元要求会认70个生字;会写38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引导学生熟读课文,注重朗读训练。采取多种形式的读,整体感知、感悟课文,积累语言,运用语言。通过组词、朗读课文等形式巩固要认的字要写的字。
教学重点难点:1、识字写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勤于动脑思考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学会说话和写话。
课时安排:《曹冲称象》1课时 《玲玲的画》 1课时 《一封信》 1课时 《妈妈睡了》 1课时 语文园地三 1课时
4、曹冲称象
学校:xx小学 适用年级:二
设计者:xxx
课时:1
一、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标分析
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学生的参与,把握时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积极性,挖掘教材内蕴,因势利导,训练学生的求异性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
2.教材分析
《曹冲称象》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是一篇经典的历史故事。记述了曹冲动脑筋想办法称出大象体重的故事。全文围绕“称象”这一中心,运用渲染烘托、映衬对比的方法记叙了称象的全过程,表现了曹冲的聪明才智,给人以深刻启迪。
3.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通过一年多的语文学习已经具有初步理解词语能力。但曹冲称象这个历史故事远离孩子们生活实际,需要借助多媒体的图片和动画等帮助理解。
二、学习目标
1. 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 .
2. 通过官员们的称象方法和曹冲称象方法的对比,理解曹冲称象方法的科学性。悟出故事所蕴含的意思。
三、学习重难点
1. 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 .
2. 通过官员们的称象方法和曹冲称象方法的对比,理解曹冲称象方法的科学性。悟出故事所蕴含的意思。
三、评价任务
1 、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会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曹冲称象的过程。通过官员称象的方法和曹冲称象的办法对比,理解曹冲称象方法的科学巧妙。
3 、 培养学生爱动脑筋的好习惯。
四、教学活动设计
(要求:写明每个教学环节的实施过程)
活动环节 教学活动
环节一看图揭示课题 1、 看大象图,揭示课题。(出示图片。揭示课题) 2 、说说看图、读题后的感受。
环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出示要求:读准字音,带着疑问去读。 2、 反馈初次读文后的感受和收获。(师随机板书) 3、 说说自己最想学学哪些内容? 4 、师导语调控
环节三读议思悟,突破重点 1、 读懂第 3 小节,体会官员们议论的称象方法自由读 读,与同座一起学者官员议议,理解“议论”词义? 2、 体会曹操听后有什么反应,找文中句子读读。 3 、理解“直摇头”,从中感受到什么了? (师板书导语:正当官员们为难时,有个人确想好了一个办法,谁呢?什么办法?) 4 、找找、划划、读读文中有关内容, 读懂曹冲称象的具体办法。让学生多读几遍,口头用自己的话简单描述一下。 5、 曹操听了反应有吗?找句子读读体会一下。 6 、演示称象过程(指名学生读,放课件展示) 在此过程中理解一些词语的意思。 7 、出示 PPT 学会抓重点简单的描述称象过程。 8 、称象方法比较,显示曹冲的聪明。理解“才 7 岁”? 9 、朗读 3 、 4 小节,体会一下曹冲是怎么想出如此妙法?可以找伙伴交流意见。 10 、得出曹冲以船代称,以石代象,以水代人的聪明举措。(师板书)
环节四创设情境,学数量词 导语:(同学们,此时此刻,要是曹冲来到你的面前,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吗?) 1、 学生同座互说,后指名说说。 2 、你会想出比曹冲更好的称象方法吗?
五、板书设计
4、曹冲称象
象:又高又大,一堵墙,柱子
曹冲:首先 ...... 然后 ...... 最后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