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
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的新成就。
通过解读史料,分析隋唐制度的变化和特点,认识隋唐制度变化和创新所处的特定的时空环境。
唯物史观
时空观念
01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02
家国情怀
03
运用史料实证探究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和中枢政务机构,赋税制度的演变及影响。运用史料、图示等认识理解隋唐时期选官制度、中枢政务机构及赋税制度的内涵。
通过学习,明白隋唐制度的创新性,感悟制度的创新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增强民族创新意识,提高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教学目标
【时空定位】
220年
581年
618年
907年
两个趋势:
官僚政治发展日趋成熟
按财产征税的理念逐步确立
三省六部制——中央行政制度
三个创新:
魏晋南北朝
隋朝
唐朝
九品中正制、三省制、租调制
科举制形成、
三省六部制确立
科举制完善、租庸调制、两税法
科举制——选官制度
两税法——赋税制度
一个继承:唐承隋制
挖掘制度创新与国家发展的互动关系,关注在制度创新过程中体现出的“公开公平公正”的理念。
壹
选官制度的创新
想一想,隋唐以前中国选官制度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呢?
581年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汉末动荡
士族没落
察举弊端
科举制
强化考试
BC202
220年
两汉时期
589年
魏晋南北朝
隋唐…
世卿
世禄
前475
夏商西周
战国时期
军功爵制
历史纵横:汉末社会动荡,“人口流移,考详无地”,察举制所依赖的乡里清议失去了社会基础。当时,选官多操纵在地方大族名士手中。他们交结朋党,干扰选拔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乐府诗集·杂歌谣辞·后汉桓灵时谣》
思考:结合历史纵横,归纳九品中正制产生的背景及其影响
摆脱
适应
魏晋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
家世、道德、才能
家世
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士族没落新兴地主阶级崛起
标准单一化
特权垄断化
背景
(1)汉末动荡,察举制失去社会基础;
(2)抑制地方大族,集权中央;
(3)察举制自身弊端,不适应选拔需求
弊端
科举制
应运而生
选拔权由中央到地方
选拔范围
世家大族
君主强化
权力的需要
材料:三国时期,曹操提出“唯才是举”的方针,后魏文帝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 实行初期,品第人物能以才德为主要依据。西晋以后,“九品中正制”逐渐被势力庞大的门阀世族控制, 东晋时期,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薛林军、马晓霞《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的变革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九品中正制
背景
创立
标准
(1)汉末动荡,察举制失去社会基础;(2)抑制地方大族,集权中央;(3)察举制自身弊端,不适应选拔需求
从初创时期的重视家世、道德和才能,发展到西晋时期主要看重家世。
九品中正制
曹魏时期,曹丕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而推行。
内容
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朝廷依此授以相应的官职。
影响
①早期为曹魏政权选拔了大量的人才;②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③后来以家世出身作为品评的唯一标准,成为维护门阀士族特权政治的工具。导致社会阶层固化,不利于人才选拔和中央集权
高门(上品)
寒门(下品)
隋唐:科举制
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
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
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了武举和殿试
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
隋文帝
隋炀帝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你能理清科举制度制度的演变过程吗?
材料一 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材料二 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是皆科举鼓励之功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也。——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材料三 (科举制)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仕之举。今英、法、美均已见端,将来必至推广。 ——丁韪良《西学考略》
【问题探究】根据以下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说明科举制的进步性。
①科举制打破了世家大族对选拔人才的垄断,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扩大了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②科举制的实行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③科举制促进了古代教育的发展,有益于社会形成重学风气。
④科举制对西方国家的选官制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英国的“文官选拔制度”)
影响:
压抑个性
科举选拔标准单一
考试内容以儒学为主
阻碍科技的新发展
八股取士
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隋唐:科举制
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约1300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科举制有什么消极影响?
标准落实
选拔方式
社会稳定
易受主观因素影响
较好的保持才识标准,选官客观性强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举荐和评级的选拔方式相对随意,科学性较差
公平、客观,人为干预可能性降低;科目众多,利于选拔人才;利于规范化操作。
容易被世家豪族把控,社会分化明显,不利于社会稳定
社会各阶层均有入仕机会,打破原有的社会分层;官员素质的提高利于国家的统治
【问题探究】:阅读材料,从选官标准的落实、选拔方式、社会稳定方面思考科举制新在何处?
【课堂探究】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世卿世禄制
(夏商周)
科举制
(隋唐-明清)
军功爵制
(战国-秦汉)
察举制
(两汉)
九品中正制
(魏晋南北朝)
血缘
军功
孝廉
家世与德才→家世
才学
演变趋势
选拔标准:
选拔方式:
选官权力:选官权从地方收归中央,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加强。
由血缘、家世门第、品德才学等演变为才学为主。
由世袭、推荐到考试,趋向公平、公开、公正。
选官制度(时期)
选官标准
貳
三省六部制
魏晋南北朝
三公
九卿
皇帝
东汉
皇帝
尚书台
三公
【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皇帝
尚书省
中书省
门下省
【曹魏】
【西晋】
西汉
秦朝
皇帝
三公
九卿
【决策】
【执行】
中朝
【自主学习】:结合材料,速读教材理清中枢机构的发展过程。
运作方式
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合署办公,其办公地点称为政事堂
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改称尚书省,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
隋文帝时,中央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
唐太宗时,常给品位较低的官员以宰相名号,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
材料一 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致使相权逐渐削弱,这既是我国集权体制下的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突出特征,也是皇权与相权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齐涛《资政通鉴·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
材料二 贞观三年,太宗谓侍臣曰:“中书、门下,机要之司,擢才而居,委任实重。诏敕如有不稳便,皆须执论。比来惟觉阿旨顺情,唯唯苟过,遂无一言谏诤者,岂是道理?若惟署诏敕、行文书而已,人谁不堪?何烦简择,以相委付?自今诏敕疑有不稳便,必须执言,无得妄有畏惧,知而寝默。”
——吴兢:《贞观政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及影响?
特点:(1)相权三分,职权分明:三省的长官同为宰相,三省分权,既相互制约,又分工合作,既加强皇权,也提高行政效率。
(2)集体宰相制(群相),节制君权:皇帝所颁布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以相权节制君权。但并不能真正制约皇权。
影响:
(1)分割相权,避免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2)三省职权分工明确,有利于提高办事效率。
(3)三省集思广益,有利于减少皇帝独断造成的决策失误。
(4)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官制史的重大变革,此后历朝基本上沿袭这种制度。(标志着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成熟!)
时期 政权组织 权力分配 趋势
西汉 武帝前 三公九卿制 丞相集决策、行政、用人、审议和司法于一身。 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宰相权力不断分化
武帝后 中外朝制 中朝决策,外朝执行。 东汉 三公和尚书台 三公荣誉,尚书台掌决策和行政。 魏晋南北朝 尚书、中书、门下形成三省 三省共同辅助决策。 隋唐 三省六部制 中书起草诏令、门下封驳审议、尚书执行。 中央官制的演变历程
——君权与相权的博弈
叁
赋税制度
在封建社会中,国家以土地和人口数为依据,向人们征收一定量的田赋、人头税,征伐兵役、徭役等,形成的基本政治制度叫做赋税制度(也叫赋役制度)
中国封建社会的赋役制度一般包括:
1.以人丁为依据的人头税,即丁税;
2.以户为依据的财产税,即户税(调);
3.以田亩为依据的土地税,即田租;
4.以成年男子为依据的徭役和兵役;
5.其他杂税
古代民众的义务:“税”+“役”
古代王朝依据自己所颁布的法律向臣民征收的实物或货币
古代王朝强制民众承担的无偿劳动
概念解析
春秋末期:齐国“相地而衰征”、鲁国“初税亩”。不论公田私田,一律按亩征税。这是我国征收土地税的开始。
秦汉:田赋算赋。按户征收田租(土地税,交粮食)、算赋(人头税,交铜钱),征收对象是政府控制的编户齐民。
魏晋:租调制。按户征收田租(粮食)和调(人头税,纳绢帛)。
北魏:均田制下的租调制。征税对象主要是均田制下的受田农民。
古代赋税制度发展历程
收田租亩四升,户出绢二匹、绵二斤而已。他不得擅兴发。
——陈寿著、裴松之注:《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一)租调制
北魏太和九年(485),颁布了均田制,规定男子年15岁以上,受种植谷物的露田40亩,妇女20亩,如果是二年休耕一次的地,则加倍受田,三年休耕一次的加两倍受田。奴婢和平民一样受露田。……在均田制的基础上,次年颁布实行了新的租调制,规定一夫一妇为纳税单位,租额相对减轻,即一对夫妇年纳粟2石,帛1匹…以后相继建立的北齐、北周、隋、唐都曾颁布过此令,唯办法略有变更。
——吕建中:《中国古代赋税制度述略》
根据材料回答:什么是均田制?什么是租调制?租调制的征税依据是什么?
均田制:指政府不触动原有私有土地的基础上,把无主荒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农民耕种,接受土地的农民要向封疆国家交纳赋税和服役,土地只允许使用不允许买卖,实际上是一种封建土地国有制。
唐代的赋役令规定:每丁每年向国家缴纳租粟二石。调随乡土所出,每年缴纳绢(或绫)二丈,绵三两;不产丝绵的地方,则纳布二丈五尺,麻二斤。此外,每丁每年还要服徭役二十日,闰月加二日;如无徭役,则纳绢或布替代,每天折合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叫做庸。
——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
“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
田亩税(租):粮食
人头税(调):帛或布
庸:用帛或布代徭役
同租调制相比,租庸调制有何进步意义呢?
以庸代役保证农时,减轻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租调制
仔细观察地图,唐鼎盛时期和唐后期户口数有何变化?
户口锐减,逃户增多,税收不足。
两税法——唐
背景
民众逃亡&土地兼并
均田制无法推行
租庸调制无法维持
政府财政收入锐减
政府财政危机
租庸调制 两税法
征税标准
征税项目
征税对象
征税次数
征收内容
以人丁为主
以财产为主
租庸调、杂役
户税和地税
受田农民
不分主客农商,一律纳税
一次征收
夏、秋两季
征收实物
钱物两收
放松了人身控制
简化了税收种类
扩大了收税对象
征税时间固定了
实物税向货币税过渡
变化创新之处:
两税法与租庸调制相比,有哪些变化与创新?反映了赋税制度怎样的发展趋势?
合作探究
①征税标准以人丁为主向以财产为主转变
②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减弱
③税收种类简化
④征税内容由实物向货币转化
发展趋势
两税法——唐
积极:①简化了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增加政府财政收入。②改变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政府对人民的人身控制。③两税法以货币为主要征税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国家定两税,本意在爱人。……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浚我以求宠,敛索无冬春。织绢未成匹,缲丝未盈斤。吏胥迫我纳,不许暂逡巡。”
——白居易《重赋》
人不土断而地著,赋不加敛而增入,版籍不造而得其虚实,贪吏不诫而奸无所取。自是轻重之权,始归于朝廷。 ——《旧唐书·杨炎传》
消极:土地兼并严重,官吏盘剥等原因,两税法在执行过程中并没有减轻农民的负担。
【问题探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两税法利弊的认识。
赋税制度的演变历程
——人丁与财产的流变
租调制
以人丁为主到
以土地财产为主
人身控制逐渐松驰
税收种类减少
从实物地租到货币地租不定时—基本定时
按户征粮纳绢
租庸调制
两税法
一条鞭法
摊丁入亩
可以庸代役
按土地和财产收税
取消人头税
按亩征收银两
课堂小结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选官制度
中枢机构
赋税制度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三省六部制
租调制
租庸调制
两税法
重家世(门第)
考试选拔,重才能
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纳钱代役,保证劳动时间
以财产为主纳税,减轻人身控制
中央与地方的博弈
门第与才学的博弈
皇权与相权的博弈
(走向简约)
(走向成熟)
(走向公平)
(2023·广东·高考真题) 两晋时期参预中央决策的官员出身统计表
上表的变化反映了( )
A. 江南士族擅权日甚 B. 豪强势力的膨胀
C. 九品中正制的衰微 D. 专制皇权的弱化唐代中后期文人间
B
课堂检测
朝代 高门士族占比 宗室、外戚占比 寒人占比
西晋 48% 19.1% 32.9%
东晋 78.4% 7.4% 14.2%
((2022浙江)唐初,三省长官是当然的宰相,他们常在政事堂共商国家大事。后来,皇帝又时而指定某些级别略低的官员参加政事堂会议,这些人事实上已加入宰相集团。会议所作决议以文字形式报呈皇帝批准,付外执行。皇帝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A.调整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B.将知识分子引入统治集团
C.集思广益以减少决策失误
D.分散相权以强化君主权力下图为西汉与隋京畿区示意图。与西汉相比,隋京畿区的变动是为了
D
(2022·广东·高考真题)如图为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到隋唐政府机构变化示意图,这一变化
A. 加强了中枢决策权 B. 避免了相权被分割
C. 降低了政令的执行效率 D. 使中央机构分工更明确
D
(2021·广东选择性历史·2)汉代设尚书台,其首领是尚书令、尚书仆射。魏晋时期,“事无大小,咸归令、仆”。这一现象说明( )
A.皇权旁落
B.相权转移
C.地方权力削弱
D.行政效率降低
B
(2021·湖南选择性历史·3)西晋的占田制、南朝刘宋的占山护泽令均规定,官员可按品级高低占有数目不等的农田、山地,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发展。至隋唐,实行均田制,普遍授田。据此可知,西晋至唐
A.自耕农数量存在反复
B.皇权与世族势力互相依赖
C.九品中正制遭到破坏
D.田制改革目的是开发土地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