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知识点梳理+能力百分练)一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知识点梳理+能力百分练)一 (学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8-31 20:55: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北师大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知识点梳理+能力百分练)一
知识点梳理
1、通常情况下,从三个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就可以确定其形状。观察立体图形画它的三视图时,应选好观察方向,画平面图时对应好每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准确画出即可。
2、仅仅从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所搭成的立体图形是不唯一的。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的小正方体的数量时,先列举出所有可能结果,再根据题意选择其中符合题意的结果。
3、观察点的位置越高,观察范围越广(大);观察点的位置越低,观察范围越窄(小)。观察点的位置越远,观察到的范围越广(大);观察点的位置越近,观察到的范围越窄(小)。
4、判断拍摄点与照片的对应关系和一组连续拍摄的照片的先后顺序时,可以假想或借助实物模拟,创设情境,类比得出结果。
能力百分练
一、选择题(共16分)
1.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这个立体图形可能是( )。
A. B.
C. D.
2.用5个小正方体搭成一个立体图形(如下图),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 )。
A. B. C. D.
3.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搭这个立体图形,最多可以有( )个小正方体。
A.7 B.6 C.5 D.8
4.如图,四辆车在同一车道内行驶,( )号车因前车遮挡,司机看不见标有“石家村”的牌子。
A.① B.② C.③ D.④
5.摄影师围绕小熊走一圈,拍摄了四张照片(下图),拍摄的位置变化顺序依次是( )。
A.正→后→右→左 B.左→后→右→正
C.正→右→后→左 D.正→左→后→右
6.笑笑从M点开始从妈妈和妹妹面前绕一圈给她们拍照,她拍摄先后顺序是( )。
A.④②③① B.④①③② 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
7.下列四个几何体,从正面和上面看,看到的相同,这样的几何体共有( )。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8.下图是从空中看到的李奶奶的家,房子周围有一个池塘、三棵树还有一条小路。选项四幅图片中( )是站在位置④看到的景物。
A. B. C. D.
二、填空题(共16分)
9.成语“登高望远”就是说人站得越高,看的就越( ),即观察的范围越( )。
10.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看是,从左面看是,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最多需要( )个小正方体,最少需要( )个小正方体。
11.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和上面看到的形状都是,要搭成这个立体图形,至少需要( )个小正方体,最多可以有( )个小正方体。
12.如图是在空中看到的一个小院。如图所示哪幅画面是站在位置③看到的:( )。
13.如图所示,有一辆小汽车在行驶,前方阻挡有甲、乙两座建筑物,当小汽车行驶到位置A时,司机只能看到建筑物( ),如果想看到另一座建筑物,司机应把小汽车往( )方向开。
14.淘气乘船游览,游船从A点出发。看到下面四幅图的先后顺序是( )。
15.小兔子沿着小路向它的森林小屋跑去。下面两幅图中,哪幅是在A点看到的?哪幅是在B点看到的?填一填。
( ) ( )
16.添一个小正方体,使从正面看形状不变,有( )种添法。
三、判断题(共8分)
17.影子的形状与原物体的形状一定相同。( )
18.如图从正面和左面看到的图形不相同。( )

19.小明用6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一个物体。他从正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都是,那么如果从侧面看摆成的物体,看到的图形是。( )
20.学校有一幢四层高的教学楼,小明站在四楼看到围墙外的范围比站在二楼看到的范围窄。( )
四、连线题(共12分)
21.(6分)连一连。
22.(6分)连一连。
五、作图题(共18分)
23.(6分)如图是由小正方体堆成的立体图形,请画出从左面、上面和正面看到的形状。
24.(6分)停车厂里停了几辆车,笑笑站在楼上向外眺望。请你分别画出当笑笑站在A处和B处时,看到停车场内离墙最近的点C和点D。
25.(6分)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鬼子修建了许多碉堡,碉堡外面还有围墙,一位抗日游击队员夜晚来侦察,敌人在碉堡A处时,看到墙外离墙最近的点为A′。

(1)请你分别画出敌人的哨兵走到B处和D处时,看到墙外离墙最近的点B′和点D′。
(2)当敌人哨兵处在C点时,游击队员应在哪个范围才安全?请用阴影表示出来。
六、解答题(共30分)
26.(6分)红红能看到A点吗?能看到B点吗?请先作图,再回答。
27.(6分)星期天,阳光明媚。奇思的三个伙伴小军、小亮、小磊在楼下喊他,约他去打球,奇思站在阳台上能看到谁?在图上画一画。
28.(6分)下面的几何体共有( )个小正方体,分别画出从前面、上面、左面看到的形状。
29.(6分)小红乘坐热气球观光,在热气球从起飞到离地面150m的过程中,小红看到的景物有什么变化呢?请你把下面这些图按时间顺序排一排:
30.(6分)我会搭。
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
①搭这样的立体图形,最少需要( )个小立方块,最多可以有( )个小立方块。
②分别画出使用小立方块最少和最多时从正面看到的图形。
参考答案
1.C
【分析】根据所给图形,分别从上面和左面观察,找到符合题意的立体图形即可。
【详解】A.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 ,原题不符合题意;
B.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原题不符合题意;
C.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这个立体图形可能是;
D.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原题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从不同方位观察物体,关键是根据从不同方位观察到的形状,结合题意解答即可。
2.A
【分析】从左面看有2层,上下各1个小正方形,共有2个,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用5个小正方体搭成一个立体图形(如下图),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对三视图的认识,要熟练掌握。
3.A
【分析】因为最多,所以从上面看需放两行,前面一行放3个,后面一行放1个,从左面看需放两层,第二层在前面一行上面放3个即可。
【详解】有分析可知:
3+1+3=7(个)
所以最多可以有7个小正方体。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观察物体,根据三视图确认几何体,需要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空间想象能力。
4.C
【分析】根据题意,连接石家村牌子的最高处与各个车辆的驾驶室,如下图,因为前车遮挡,③号车的司机看不到牌子,据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知:
四辆车在同一车道内行驶,③号车因前车遮挡,司机看不见标有“石家村”的牌子。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观察的范围,影响观察范围的主要因素有:观察点的高低、观察点的远近、障碍物的移动。
5.D
【分析】根据图示,第一张是正面,第二张是左面,第三张是后面,第四张是右面;据此解答。
【详解】摄影师围绕小熊走一圈,拍摄了四张照片(下图),根据图示,第一张是正面,第二张是左面,第三张是后面,第四张是右面拍摄的位置变化顺序依次是正→左→后→右。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能力,要注意结合生活经验进行解答。
6.D
【分析】笑笑从M点开始从妈妈和妹妹面前绕一圈,先拍到的是妈妈和妹妹的左侧(妹妹离镜头较近),再拍到她们的正面,接着是她们的右侧(妈妈挡住了妹妹),最后拍到她们的后面,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题意,笑笑拍摄先后顺序是③①④②。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考查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认真观察,运用空间想象力即可解答。
7.C
【分析】分别写出各选项中几何图形的三视图。然后选择答案即可。
【详解】A.正方体正面和上面看都是正方形,相同;
B.圆锥正面和上面看分别是三角形、有圆心的圆,不相同;
C.球正面和上面看都是圆,相同;
B.圆柱正面和上面看分别是长方形、圆,不相同;
即同一个几何体正面和上面看相同的几何体共有2个。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几何体的三视图,掌握定义是关键。
8.C
【分析】站在位置④观察,可以在右边完整地看到最大的一棵树,左边是池塘的一部分,可以看到房子的正面,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站在位置④观察的物体的相互位置关系可知,选项四幅图片中C是站在位置④看到的景物。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需要运用空间想象力解答此类问题。
9. 远 大
【分析】“站得高,看得远”,所以一般来书,站得越高,看到的范围就越大,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成语“登高望远”就是说人站得越高,看的就越远,即观察的范围越大。
【点睛】解答此类问题要结合生活经验,同时要清楚,站得越高看的越远。
10. 6 5
【分析】从上面看,从左面看,则立体图形有2层数,底部最少有4个小正方体,上层最多有2个小正方体,最少有1个小正方体,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最多需要小正方体:
4+2=6(个)
最少需要小正方体:
4+1=5(个)
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看是,从左面看是,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最多需要6个小正方体,最少需要5个小正方体。
【点睛】本题考查根据三视图确认几何体,要有一定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11. 7/七 9/九
【分析】(1)根据从正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最底层有2行3列,即有5个小正方体。上面最少有2个小正方体,据此即可解答。
(2)根据从正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最底层有2行3列,即有5个小正方体。上面最多有4个小正方体,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1)5+2=7(个)
(2)5+4=9(个)
要搭成这个立体图形,至少需要7个小正方体,最多可以有9个小正方体。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12.A
【分析】A画面,看到的是房子的侧面,在③的位置看到的;
B画面看不到小路,看到的是房子的背面,是在①的位置看到的;
C画面房子的前面,可以看到路,是在②的位置看到的;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如图是在空中看到的一个小院。如图所示哪幅画面是站在位置③看到的A。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从各位置看到哪些景物,结合题意分析解答即可。
13. 乙 东
【分析】根据图示,视点、视线和盲区的定义,结合定义,画图可解决。
【详解】如图:
一辆小汽车在行驶,前方阻挡有甲、乙两座建筑物,当小汽车行驶到位置A时,司机只能看到建筑物乙,如果想看到另一座建筑物,司机应把小汽车往东开。
【点睛】本题是考查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关键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14.dcab
【分析】如图,我们把三个建筑由高到低分别叫做高、中、低,淘气在A点看到:低在中间,高在左边,低在右边,是d;
淘气乘船向右走看到:高在中间,低在左,中在右是c;
淘气乘船继续向右走看到:高在中间,低在左,中在右,与刚刚看到的三个建筑的方位不变,只是高与低距离远了,是a;
淘气乘船继续向右走看到:高的下部被中挡住一部分,与低的距离更远了。是b。
即淘气乘船游览,游船从A点出发。看到下面四幅图的先后顺序是d、c、a、b。
【详解】淘气乘船游览,游船从A点出发。看到下面四幅图的先后顺序是d、c、a、b。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视觉中三个建筑位置的变化情况确定先看到这几幅图的先后顺序。
15. A B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观察范围。随着观察点和遮挡物的接近,观察的范围越来越小。据此进行判断。
【详解】此题中的遮挡物是房子,点A离房子较远,在A处看到的范围较大,所以左图是在A处看到的;点B离房子较近,在B处看到范围较小,所以右图是在B处看到的。
【点睛】观察范围时,把眼睛看作一个点,把视线看作一条直线来观察是确定范围的关键。
16.6
【分析】从正面看到的图形判断这些小正方体摆成3列,且只有一层;要使从正面看到的形状不变,把小正方体放在该几何体的前面或者后面,各有3种摆法,共6种。
【详解】要使从正面看到的形状不变,把小正方体放在该几何体的前面或者后面,各有3种摆法,共6种。
【点睛】解决此题的关键在于先根据从正面看形状不变,分析出小正方体只能摆在图形的前面和后面。
17.×
【分析】直线传播的光被遮光物体挡住,从而在物体的背面形成了影子,光照射角度和距离不同,影子的形状就不同,影子的形状与原物体的形状相似,不一定相同,据此判断。
【详解】影子的形状与原物体的形状不一定相同,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观察物体的实际应用,联系生活经验比较容易解答。
18.×
【分析】根据观察物体的方法,从正面和左面看到的图形都是,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从正面和左面看到的图形都是,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观察物体知识,明确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形状是解题的关键。
19.√
【分析】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可确定底层2块,另外2块在第二层,结合正面看到的图形也是这两块只能在左边,所以这6个正方体摆成的图形是,这个立体图形从左边看到的图形是。
【详解】小明用6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一个物体。他从正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都是,那么如果从侧面看摆成的物体,看到的图形是,这个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的关键是根据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结合正方体的数量确定正方体的摆放方法。
20.×
【分析】根据站得高看得远,小明站在四楼看到围墙外的范围一定比站在二楼看到的范围大。
【详解】站得越高看得越远,小明站在四楼看到围墙外的范围比站在二楼看到的范围要大许多。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观察范围的相关知识,明确站得高看到的视野范围更广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1.见详解
【分析】观察图形可知,从上面看有2层,上层2个正方形,下层2个正方形,形成一个“田”字;
从右侧看有2层,上层1个正方形,下层2个正方形,左齐;
从左侧看有2层,上层1个正方形,下层2个正方形,右齐,据此解答。
【详解】
【点睛】本题考查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关键是培养观察能力。
22.见详解。
【分析】观察立体图形可知,从前面看有两层,上层有2个小正方形,下层有3个小正方形,右齐;从上面看有两层,上层有3个小正方形,下层有1个小正方形,左齐;从左面看有两层,上层有1个小正方形,下层有2个小正方形,左齐,据此连接即可。
【详解】
【点睛】考查物体三视图的认识,根据从不同方形看到的形状进行解答。
23.见详解
【分析】从左面看与3层,上层和中间层各一个小正方形,最下层有2个正方形,左齐;
从上面看有2层,上层有3个小正方形,下层有1个小正方形,居中;
从正面看有3层,上层和中间层各有1个小正方形,最下层有3个小正方形,右齐,据此画出图形。
【详解】
【点睛】本题是考查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意在训练观察能力。
24.见详解。
【分析】人的视线是一条直线,当视线沿墙的最高点O射出后,眼睛与墙的顶点成一条直线,直线与底面的交点就是他看到的离墙最近的点,由此,连接A点与墙的顶点O的直线,与底面相交的交点,就是看到的离墙最近的C,同理即可得出D;根据上面画出的C、D的位置即可解答问题。
【详解】
【点睛】本题考查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视线与墙的顶点成一条直线时,看到的距离最短,即离墙最近。
25.(1)(2)见详解
【分析】(1)人的视线是一条直线,当视线沿墙的最高点B射出后,眼睛与墙的顶点成一条直线,直线与底面的交点就是他看到的离墙最近的点,由此,连接B点与墙的顶点的直线,与底面相交的交点,就是看到的离墙最近的B′,同理即可得出D′。
(2)根据(1)的方法画出点C′,再画出阴影区域即可。
【详解】(1)如下:

(2)阴影部分如下: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视线与墙的顶点成一条直线时,看到的距离最短,即离墙最近。
26.见详解
【分析】分别连接小红和乙楼的最高点,看它们的延长线是否与甲楼相交,进而确定是否看到A点或B点。
【详解】图如下:
由图可知,甲楼的B点在小红的盲区,不能看到;甲楼上的A点在小红的视区内,能看到;所以,小红不能看到B点,能看到A点。
【点睛】本题考查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范围。
27.看到小磊;图见详解
【分析】人的视线是一条直线,以奇思的眼睛为射线端点,过阳台作射线,找出奇思的盲点,即可求出奇思站在阳台上能看到谁,据此解答。
【详解】
由图可知,奇思能到小磊,看不到小军和小亮。
答:看到小磊。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视野与盲区。
28.7;作图见详解
【分析】从前面看到三竖列,第一竖列两个小正方形,第二竖列一个小正方形,第三竖列一个小正方形;
从上面看到三竖列,第一竖列三个小正方形,第二竖列两个小正方形,第三竖列一个小正方形;
从左面看到三竖列,第一竖列两个小正方形,第二竖列一个小正方形,第三竖列一个小正方形。
【详解】由分析得:
【点睛】数正方体的个数时,注意隐藏在角落里的正方体别落下;作图时注意位置的不同,根据看到的位置画图。
29.DBCA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在热气球从起飞到离地面150m的过程中,小红看到的景物是不断发生变化的,刚起飞时,可以看到建筑物的侧面和树的一部分枝干,如图D;上升一部分后,可以看到建筑物的顶部和侧面及树顶端的枝叶,如图B;再上升后,树的枝叶会看不见,只能看到建筑物的顶部,如图C;当飞到150m高空后,俯视下来,只能看到建筑物顶部的轮廓和树的顶部轮廓,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这些图按时间顺序为DBCA。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判断物体的观察顺序与观察地点,考查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0.(1)5;6;
(2)正面看到的图形:使用小立方块最少时是;使用小立方块最多时是。
【分析】(1)从上面看,有4个小正方形,从左面看,有两层,右面上层缺两块,左面上层要么是一块,要么是两块,所以搭这个立体图形,最少需要5个小立方块,最多可以有6个小立方块。
(2)使用小立方块最少时从正面看到的会是两层,下面一层两个,上面一层一个;最多时从正面看到的图形会是两层,下面一层两个,上面一层也是两个。据此画图。
【详解】(1)搭这样的立体图形,最少需要5个小立方块,最多可以有6个小立方块。
(2)由分析可知,所搭的这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
使用小立方块最少时是;使用小立方块最多时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