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4.2 质量的测量(第1课时)
一、基础题
1.一个物体的质量大小取决于( )
A.物体外部的形状 B.物体所处的位置
C.物体的状态和物体的温度 D.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答案】D
【知识点】质量及其特性
【解析】【分析】根据质量的定义分析解答。
【解答】在物理学中,一个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因此质量大小只由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决定,而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无关,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2.质量为2×103克的物体可能是( )
A.一枚硬币 B.一只羊 C.一个橘子 D.一只鸡
【答案】D
【知识点】质量及其特性
【解析】【分析】首先将这个物体的质量换算成kg,然后再与各个选项中的物体质量进行比较即可。
【解答】物体的质量: 2×103g=2kg;
A.一枚一元硬币的质量大约为6.05g,故A不合题意;
B.一只羊的质量大约在20kg左右,故B不合题意;
C.一个橘子的质量大约在0.1kg,故C不合题意;
D.一只鸡的质量大约2kg,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宇航员把重为1千克的摄像机带到太空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位置变了,摄像机的质量不变
B.温度和位置变了,摄像机的质量变大
C.位置变了,摄像机的质量变小
D.摄像机的形状、状态不变,质量变小
【答案】A
【知识点】质量及其特性
【解析】【分析】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物质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解答】 宇航员把重为1kg的摄像机带到太空中,摄像机的位置变了,但是它的质量保持不变,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4.下列情况中,铁块的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
A.铁块磨掉一个角 B.铁块熔化成铁水
C.铁块轧成薄铁片 D.铁块从地球运到月球
【答案】A
【知识点】质量及其特性
【解析】【分析】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不随物体形状、状态、位置的而改变,
【解答】质量是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形状、状态、位置而改变,所以B、C、D三个选项都是错误的;在A中铁块磨掉一个角之后,所含有铁变少了,所以质量发生了变化。
故答案选A。
5.人们要认识事物,就要对事物进行比较,引入相应的科学量。如图所示,给出的比较和说法正确的是( )
①进行长短的比较,引入“长度”科学量
②进行大小的比较,引入“质量”科学量
③进行冷热的比较,引入“温度”科学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答案】B
【知识点】实验探究的其他思想方法
【解析】【分析】长度是表示物体长短的物理量,质量是表示物体所含物质多少的物理量,而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据此分析即可。
【解答】①进行长短的比较,引入“长度”科学量,故①正确;
②进行大小的比较,引入“体积”科学量,故②错误;
③进行冷热的比较,引入“温度”科学量,故③正确。
那么正确的是①③。
故选B。
6.夏天来了,一些同学喜欢自制冰棒,他们将一杯80克的水放入冰箱中,完全结冰后,其质量( )
A.仍是80克 B.大于80克 C.小于80克 D.不能确定
【答案】A
【知识点】质量及其特性
【解析】【分析】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物质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80g的水冷冻后变成冰,只是水的状态发生变化,但是水的质量保持不变,还是80g,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7.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相同
B.太空中的宇航员质量为零
C.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
D.生活中说的质量好中的“质量”与物理学中的“质量”含义相同
【答案】C
【知识点】质量及其特性
【解析】【分析】(1)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可根据m=ρV计算;
(2)质量是物质的属性,不随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3)根据质量的定义和性质分析;
(4)日常生活中的“质量好”,指的是商品的品质,性能优异。
【解答】A.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它的密度相同;根据公式m=ρV可知,它的质量大小由它们的体积决定,如果体积不相同,那么它们的的质量不同,故A错误;
B.太空中的宇航员质量不为零,且与地球上的质量相同,故B错误;
C.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故C正确;
D.生活中说的质量好中的“质量”与物理学中的“质量”含义完全不同,故D错误。
故选C。
8.一名同学要用托盘天平称量2.5克药品,在称量过程中,发现指针向左偏转,这时他应该( )
A.减少药品 B.向右盘中加砝码
C.移动游码 D.调节平衡螺母
【答案】A
【知识点】天平的使用及读数
【解析】【分析】(1)在使用天平时,指针向哪边偏转,说明哪边的托盘上的质量偏大;
(2)定量的称量药品时,首先在右盘放好砝码,然后调节左盘药品的质量,直到天平平衡。
【解答】一名同学要用托盘天平称量2.5克药品,在称量过程中,发现指针向左偏转,说明左盘中药品的质量偏大,因此他应该减少药品,直到天平平衡。
故选A。
9.关于天平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砝码盒中提取砝码时,必须用镊子夹取
B.判断天平横梁是否平衡时,一定要等到指针完全静止下来
C.把已调节好的天平移到另一处使用,不需要重新调节
D.天平横梁平衡后,托盘可以互换
【答案】A
【知识点】天平的使用及读数
【解析】【分析】根天平的使用规范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A.从砝码盒中提取砝码时,必须用镊子夹取,用手拿可能会对砝码形成腐蚀,故A正确;
B.判断天平横梁是否平衡时,有两种方法:①指针静止时是否正对分度盘的中央;②指针左右摆动的幅度是否相同,故B错误;
C.由于桌面的水平程度不同,所以把已调节好的天平移到另一处使用,需要重新调节,故C错误;
D.天平横梁平衡后,托盘不可以互换,故D错误。
故选A。
10.实验室一台天平的砝码由于使用不当,粘上了许多灰尘并且受潮生锈了(锈未脱落)。用它来测量物体的质量时,称得物体的质量与实际质量相比( )
A.偏大 B.偏小 C.相同 D.无法判断
【答案】B
【知识点】天平的使用及读数
【解析】【分析】砝码受潮生锈,那么它的质量会增大,据此分析即可。
【解答】如果砝码的质量是10g,它沾上灰尘且受潮生锈后质量会大于5g;当使用这个钩码测物体质量时,如果天平正好平衡,那么这个物体的实际质量大于5g,但是测量结果显示为5g,即测量质量比实际质量偏小。
故选B。
11.天平称量前在调节横梁平衡时,指针左右摆动,出现如图所示情况,他接下来的操作是( )
A.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B.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C.向左调节游码 D.向右调节游码
【答案】A
【知识点】天平的使用及读数
【解析】【分析】(1)调节天平平衡的关键两步:①游码归零;②调节平衡螺母;
(2)平衡螺母总是向轻的那边调节。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天平指针向左偏转2格,向右偏转3格,那么向右偏转的角度大,说明右盘重,左盘轻,因此接下来的操作是: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故选A。
12.下列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调节横梁平衡时,若右盘下沉,则应调节右侧平衡螺母向左移
B.称量时,左盘放待测物体,右盘放砝码
C.称量时,可用手增减砝码或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D.称量完毕,将砝码及时放回砝码盒,防止生锈
【答案】C
【知识点】天平的使用及读数
【解析】【分析】(1)平衡螺母总是向轻的那边调节;
(2)根据“左物右码”进行分析;
(3)增减砝码,应该用镊子夹取而不能用手直接拿;
(4)使用完天平,应该及时进行整理收纳。
【解答】A.调节横梁平衡时,若右盘下沉,说明左盘轻,则应调节右侧平衡螺母向左移,故A正确不合题意;
B.称量时,左盘放待测物体,右盘放砝码,故B正确不合题意;
C.称量时,不可用手增减砝码或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应该用镊子,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称量完毕,将砝码及时放回砝码盒,防止生锈,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13.小红要测量一个铁块的质量。她向右盘中放入了50克和20克的砝码各一个,再向右盘中放入一个20克的砝码时,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然后用一个10克的砝码将一个20克的砝码替换下来,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该铁块的质量在( )
A.70~80克之间 B.80~90克之间
C.90~100克之间 D.100~110克之间
【答案】B
【知识点】天平的使用及读数
【解析】【分析】天平的指针偏右,说明左盘质量小于右盘;指针偏左,说明左盘质量大于右盘质量,据此分析即可。
【解答】她向右盘中放入了50克和20克的砝码各一个,再向右盘中放入一个20克的砝码时,指针偏右,那么说明左盘物体的质量小于砝码的质量:50g+20g+20g=90g;
然后用一个10克的砝码将一个20克的砝码替换下来, 天平的指针偏左,说明左盘物体的质量大于右盘砝码的质量:10g+20g+50g=80g。
因此铁块的质量在80~90g之间。
故选B。
14.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入适当的单位:
(1)中学生的质量为50 。
(2)一杯水的质量为200 。
(3)一头大象的质量为10 。
(4)一根火柴的质量为70 。
(5)一本科学课本的质量约220 。
【答案】(1)千克(kg)
(2)克(g)
(3)吨(t)
(4)毫克(mg)
(5)克(g)
【知识点】质量及其特性
【解析】【分析】质量的常用单位:吨、千克、克和毫克,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即可。
【解答】(1)中学生的质量为50千克。
(2)一杯水的质量为200克。
(3)一头大象的质量为10吨。
(4)一根火柴的质量为70毫克。
(5)一本科学课本的质量约220g。
15.
(1)300毫克= 克= 千克。
(2)5吨= 千克= 克。
(3)600克= 千克= 毫克。
【答案】(1)0.3;3×10-4
(2)5000;5×106
(3)0.6;6×105
【知识点】单位换算
【解析】【分析】单位换算方法: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乘以进率;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除以进率。据此计算即可。
【解答】(1)300毫克=300×10-3克=0.3克;
300毫克=300×10-6kg=3×10-4kg;
(2)5吨=5×103kg=5000kg;
5吨=5×106克;
(3)600克=600×10-3千克=0.6千克;
600克=600×103毫克=6×105毫克。
二、提升题
16.使用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时,下列情况中测量值小于物体真实值的是( )
A.测量前调节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左侧时就停止调节,开始测物体质量
B.与天平配套的砝码被磨损了
C.测量时不小心使左盘沾上了水
D.忘了加上游码所指示的数值
【答案】D
【知识点】天平的使用及读数
【解析】【分析】(1)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的偏向直接反映了哪一侧的质量会偏大,左盘沾上了水,也会使左侧的质量偏大,因此对最终的测量结果会造成影响;
(2)磨损的砝码质量会变小,但读数时我们仍会按标注的质量读取,因此也会影响测量结果;
(3)游码相当于加在天平右侧的小砝码,如果没测量之前,游码就已经有了示数,也会影响最终的结果.
【解答】A、指针偏向左侧,说明一开始左侧的质量就偏大,而这一部分质量是不能通过砝码和游码读取出来的,所以测量结果会偏大,不符合题意;
B、磨损的砝码会使其质量变小,就必须多添加或多移动游码的位置,从而使最终的读数变大,不符合题意;
C、左盘沾上了水,说明一开始左侧的质量就偏大,要想使天平平衡,右侧必须多增加砝码或多移动游码才行,所以测量结果会偏大,不符合题意;
D、读数时,忘了加上游码所指示的数值,造成测量的最后结果偏小,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D.
17.小科用游码标尺量程为5克的托盘天平称量一铁块的质量,当调节横梁平衡后,他将铁块放在天平的右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左盘,同时移动游码,当天平平衡时,他读出铁块的质量为46.8克。则铁块的实际质量是( )
A.46.6克 B.43.2克 C.45.2克 D.41.6克
【答案】B
【知识点】天平的使用及读数
【解析】【分析】天平的标尺的量程为5g,说明最小的砝码质量应该是5g,首先根据“左盘质量=右盘质量+砝码质量”计算出游码的质量,然后再根据放反后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计算即可。
【解答】因为46.8g=45g+1.8g;
所以游码的质量为1.8g;
那么铁块的实际质量为:45g-1.8g=43.2g。
故选B。
18.某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的左侧零位。调节天平平衡后,将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在右盘逐渐添加砝码,但他最后觉得需要移动游码才能使天平再次平衡,这时移动游码的作用其实相当于( )
A.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B.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C.往右盘里增加砝码 D.从右盘里减去砝码
【答案】C
【知识点】天平的使用及读数
【解析】【分析】游码向哪个方向移动,就相当于向哪边的托盘增加游码,据此分析即可。
【解答】在称量开始后,即使天平不平衡,也不能调节平衡螺母,故A、B错误;
游码在标尺的最左端,因此它只能向右移动,因此此时移动游码相当于往右盘里增加砝码,故C正确,而D错误。
故选C。
19.有20颗外形相同、型号一样的钢珠,其中有一颗因质量偏小而不合格。为了找出不合格的钢珠,现用实验室中的托盘天平来测量,那么至少需要称量的次数为( )
A.2次 B.3次 C.4次 D.5次
【答案】B
【知识点】天平的使用及读数
【解析】【分析】每次将钢珠分为三组,利用天平的托盘是否平衡对这个不合格小球的位置进行判断,直到找到它为止,据此分析。
【解答】将20颗小球分为三组,分别为7、7和6颗,命名为a、b、c;
(一)①将a和b两组放在天平上,如果a组上翘,说明这颗钢珠在a组里面;
②将a组分为3、3、1三组,命名为d、e、f;将d和e组放到天平托盘上,如果天平平衡,那么剩余的f组那个就是被寻找的钢珠,此时仅需2步;如果d盘上翘,说明被寻找的在d组;这时再将的组分为1、1、1三组,将任意两个放到托盘上,如果天平平衡,那么外面的那个就是;如果不平衡,那么上翘那端的那个钢珠就是,此时需要3步。
(二)①将a和b两组放在天平上,如果天平平衡,那么被寻找的在c组;这时将c组的6个钢珠分为3、3两组即可,放在天平上,哪端上翘,被寻找的就在哪组里面;将上翘的哪组再次分为1、1、1,将任意两个放入托盘即可确定被寻找的那个钢珠,此时仍需3步。
故选B。
20.如图甲所示为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的情景:
(1)请你指出图甲中的两处错误操作:
。
(2)纠正错误后继续称量,天平平衡时所用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 克。
【答案】(1)用手直接拿砝码;将待测物体放在天平右盘,而砝码放在左盘
(2)52.4
【知识点】天平的使用及读数
【解析】【分析】(1)根据天平的使用规范分析解答;
(2)物质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
【解答】(1)甲图中的错误操作为:
①不能用手直接拿砝码;
②将待测物体放在天平右盘,而砝码放在左盘。
(2)标尺的分度值为0.2g,那么游码的质量为2.4g,则物体的质量为:50g+2.4g=52.4g。
21.学习了“质量”后,小明有一个疑问:物体的质量与其形状是否有关呢?为此,他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用一块橡皮泥作为被研究的物体,将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用天平分别称出其质量,并记录数据于下表中。
橡皮泥形状 长方体 圆柱体 圆环形 碎块
橡皮泥质量m/克 28 28 28 28
(1)小明实验时选用橡皮泥作为实验的材料,你认为选用这种材料对他的实验操作有什么好处?
。
(2)由小明的实验,你得出的结论是 。
(3)小明所列的表格中,并没有也不可能将橡皮泥所能捏出的形状都列出,但仍然能由此得出结论,这种研究问题得出结论的方法叫做( )
A.类比法 B.综合法 C.归纳法 D.等效法
【答案】(1)橡皮泥的形状容易改变,便于研究物体质量与形状的关系
(2)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形状的改变而改变
(3)C
【知识点】实验探究的其他思想方法;质量及其特性
【解析】【分析】(1)探究物体的质量是否与形状有关,那么选取的材料的形状要易于改变,而橡皮泥正好具备这个优点;
(2)根据表格数据,分析物体的质量是否与它的形状有关;
(3)归纳法是通过特殊实例得到一般结论的方法,即通过对相关大量数据的分析找到此类现象的一般性结论。
据此分析即可。
【解答】(1)小明实验时选用橡皮泥作为实验的材料,原因是:橡皮泥的形状容易改变,便于研究物体质量与形状的关系;
(2)根据表格数据可知,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形状的改变而改变;
(3)小明所列的表格中,并没有也不可能将橡皮泥所能捏出的形状都列出,但仍然能由此得出结论,这种研究问题得出结论的方法叫做归纳法,故选C。
1 / 1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4.2 质量的测量(第1课时)
一、基础题
1.一个物体的质量大小取决于( )
A.物体外部的形状 B.物体所处的位置
C.物体的状态和物体的温度 D.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2.质量为2×103克的物体可能是( )
A.一枚硬币 B.一只羊 C.一个橘子 D.一只鸡
3.宇航员把重为1千克的摄像机带到太空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位置变了,摄像机的质量不变
B.温度和位置变了,摄像机的质量变大
C.位置变了,摄像机的质量变小
D.摄像机的形状、状态不变,质量变小
4.下列情况中,铁块的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
A.铁块磨掉一个角 B.铁块熔化成铁水
C.铁块轧成薄铁片 D.铁块从地球运到月球
5.人们要认识事物,就要对事物进行比较,引入相应的科学量。如图所示,给出的比较和说法正确的是( )
①进行长短的比较,引入“长度”科学量
②进行大小的比较,引入“质量”科学量
③进行冷热的比较,引入“温度”科学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6.夏天来了,一些同学喜欢自制冰棒,他们将一杯80克的水放入冰箱中,完全结冰后,其质量( )
A.仍是80克 B.大于80克 C.小于80克 D.不能确定
7.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相同
B.太空中的宇航员质量为零
C.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
D.生活中说的质量好中的“质量”与物理学中的“质量”含义相同
8.一名同学要用托盘天平称量2.5克药品,在称量过程中,发现指针向左偏转,这时他应该( )
A.减少药品 B.向右盘中加砝码
C.移动游码 D.调节平衡螺母
9.关于天平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砝码盒中提取砝码时,必须用镊子夹取
B.判断天平横梁是否平衡时,一定要等到指针完全静止下来
C.把已调节好的天平移到另一处使用,不需要重新调节
D.天平横梁平衡后,托盘可以互换
10.实验室一台天平的砝码由于使用不当,粘上了许多灰尘并且受潮生锈了(锈未脱落)。用它来测量物体的质量时,称得物体的质量与实际质量相比( )
A.偏大 B.偏小 C.相同 D.无法判断
11.天平称量前在调节横梁平衡时,指针左右摆动,出现如图所示情况,他接下来的操作是( )
A.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B.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C.向左调节游码 D.向右调节游码
12.下列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调节横梁平衡时,若右盘下沉,则应调节右侧平衡螺母向左移
B.称量时,左盘放待测物体,右盘放砝码
C.称量时,可用手增减砝码或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D.称量完毕,将砝码及时放回砝码盒,防止生锈
13.小红要测量一个铁块的质量。她向右盘中放入了50克和20克的砝码各一个,再向右盘中放入一个20克的砝码时,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然后用一个10克的砝码将一个20克的砝码替换下来,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该铁块的质量在( )
A.70~80克之间 B.80~90克之间
C.90~100克之间 D.100~110克之间
14.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入适当的单位:
(1)中学生的质量为50 。
(2)一杯水的质量为200 。
(3)一头大象的质量为10 。
(4)一根火柴的质量为70 。
(5)一本科学课本的质量约220 。
15.
(1)300毫克= 克= 千克。
(2)5吨= 千克= 克。
(3)600克= 千克= 毫克。
二、提升题
16.使用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时,下列情况中测量值小于物体真实值的是( )
A.测量前调节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左侧时就停止调节,开始测物体质量
B.与天平配套的砝码被磨损了
C.测量时不小心使左盘沾上了水
D.忘了加上游码所指示的数值
17.小科用游码标尺量程为5克的托盘天平称量一铁块的质量,当调节横梁平衡后,他将铁块放在天平的右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左盘,同时移动游码,当天平平衡时,他读出铁块的质量为46.8克。则铁块的实际质量是( )
A.46.6克 B.43.2克 C.45.2克 D.41.6克
18.某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的左侧零位。调节天平平衡后,将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在右盘逐渐添加砝码,但他最后觉得需要移动游码才能使天平再次平衡,这时移动游码的作用其实相当于( )
A.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B.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C.往右盘里增加砝码 D.从右盘里减去砝码
19.有20颗外形相同、型号一样的钢珠,其中有一颗因质量偏小而不合格。为了找出不合格的钢珠,现用实验室中的托盘天平来测量,那么至少需要称量的次数为( )
A.2次 B.3次 C.4次 D.5次
20.如图甲所示为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的情景:
(1)请你指出图甲中的两处错误操作:
。
(2)纠正错误后继续称量,天平平衡时所用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 克。
21.学习了“质量”后,小明有一个疑问:物体的质量与其形状是否有关呢?为此,他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用一块橡皮泥作为被研究的物体,将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用天平分别称出其质量,并记录数据于下表中。
橡皮泥形状 长方体 圆柱体 圆环形 碎块
橡皮泥质量m/克 28 28 28 28
(1)小明实验时选用橡皮泥作为实验的材料,你认为选用这种材料对他的实验操作有什么好处?
。
(2)由小明的实验,你得出的结论是 。
(3)小明所列的表格中,并没有也不可能将橡皮泥所能捏出的形状都列出,但仍然能由此得出结论,这种研究问题得出结论的方法叫做( )
A.类比法 B.综合法 C.归纳法 D.等效法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质量及其特性
【解析】【分析】根据质量的定义分析解答。
【解答】在物理学中,一个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因此质量大小只由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决定,而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无关,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2.【答案】D
【知识点】质量及其特性
【解析】【分析】首先将这个物体的质量换算成kg,然后再与各个选项中的物体质量进行比较即可。
【解答】物体的质量: 2×103g=2kg;
A.一枚一元硬币的质量大约为6.05g,故A不合题意;
B.一只羊的质量大约在20kg左右,故B不合题意;
C.一个橘子的质量大约在0.1kg,故C不合题意;
D.一只鸡的质量大约2kg,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答案】A
【知识点】质量及其特性
【解析】【分析】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物质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解答】 宇航员把重为1kg的摄像机带到太空中,摄像机的位置变了,但是它的质量保持不变,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4.【答案】A
【知识点】质量及其特性
【解析】【分析】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不随物体形状、状态、位置的而改变,
【解答】质量是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形状、状态、位置而改变,所以B、C、D三个选项都是错误的;在A中铁块磨掉一个角之后,所含有铁变少了,所以质量发生了变化。
故答案选A。
5.【答案】B
【知识点】实验探究的其他思想方法
【解析】【分析】长度是表示物体长短的物理量,质量是表示物体所含物质多少的物理量,而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据此分析即可。
【解答】①进行长短的比较,引入“长度”科学量,故①正确;
②进行大小的比较,引入“体积”科学量,故②错误;
③进行冷热的比较,引入“温度”科学量,故③正确。
那么正确的是①③。
故选B。
6.【答案】A
【知识点】质量及其特性
【解析】【分析】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物质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80g的水冷冻后变成冰,只是水的状态发生变化,但是水的质量保持不变,还是80g,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7.【答案】C
【知识点】质量及其特性
【解析】【分析】(1)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可根据m=ρV计算;
(2)质量是物质的属性,不随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3)根据质量的定义和性质分析;
(4)日常生活中的“质量好”,指的是商品的品质,性能优异。
【解答】A.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它的密度相同;根据公式m=ρV可知,它的质量大小由它们的体积决定,如果体积不相同,那么它们的的质量不同,故A错误;
B.太空中的宇航员质量不为零,且与地球上的质量相同,故B错误;
C.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故C正确;
D.生活中说的质量好中的“质量”与物理学中的“质量”含义完全不同,故D错误。
故选C。
8.【答案】A
【知识点】天平的使用及读数
【解析】【分析】(1)在使用天平时,指针向哪边偏转,说明哪边的托盘上的质量偏大;
(2)定量的称量药品时,首先在右盘放好砝码,然后调节左盘药品的质量,直到天平平衡。
【解答】一名同学要用托盘天平称量2.5克药品,在称量过程中,发现指针向左偏转,说明左盘中药品的质量偏大,因此他应该减少药品,直到天平平衡。
故选A。
9.【答案】A
【知识点】天平的使用及读数
【解析】【分析】根天平的使用规范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A.从砝码盒中提取砝码时,必须用镊子夹取,用手拿可能会对砝码形成腐蚀,故A正确;
B.判断天平横梁是否平衡时,有两种方法:①指针静止时是否正对分度盘的中央;②指针左右摆动的幅度是否相同,故B错误;
C.由于桌面的水平程度不同,所以把已调节好的天平移到另一处使用,需要重新调节,故C错误;
D.天平横梁平衡后,托盘不可以互换,故D错误。
故选A。
10.【答案】B
【知识点】天平的使用及读数
【解析】【分析】砝码受潮生锈,那么它的质量会增大,据此分析即可。
【解答】如果砝码的质量是10g,它沾上灰尘且受潮生锈后质量会大于5g;当使用这个钩码测物体质量时,如果天平正好平衡,那么这个物体的实际质量大于5g,但是测量结果显示为5g,即测量质量比实际质量偏小。
故选B。
11.【答案】A
【知识点】天平的使用及读数
【解析】【分析】(1)调节天平平衡的关键两步:①游码归零;②调节平衡螺母;
(2)平衡螺母总是向轻的那边调节。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天平指针向左偏转2格,向右偏转3格,那么向右偏转的角度大,说明右盘重,左盘轻,因此接下来的操作是: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故选A。
12.【答案】C
【知识点】天平的使用及读数
【解析】【分析】(1)平衡螺母总是向轻的那边调节;
(2)根据“左物右码”进行分析;
(3)增减砝码,应该用镊子夹取而不能用手直接拿;
(4)使用完天平,应该及时进行整理收纳。
【解答】A.调节横梁平衡时,若右盘下沉,说明左盘轻,则应调节右侧平衡螺母向左移,故A正确不合题意;
B.称量时,左盘放待测物体,右盘放砝码,故B正确不合题意;
C.称量时,不可用手增减砝码或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应该用镊子,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称量完毕,将砝码及时放回砝码盒,防止生锈,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13.【答案】B
【知识点】天平的使用及读数
【解析】【分析】天平的指针偏右,说明左盘质量小于右盘;指针偏左,说明左盘质量大于右盘质量,据此分析即可。
【解答】她向右盘中放入了50克和20克的砝码各一个,再向右盘中放入一个20克的砝码时,指针偏右,那么说明左盘物体的质量小于砝码的质量:50g+20g+20g=90g;
然后用一个10克的砝码将一个20克的砝码替换下来, 天平的指针偏左,说明左盘物体的质量大于右盘砝码的质量:10g+20g+50g=80g。
因此铁块的质量在80~90g之间。
故选B。
14.【答案】(1)千克(kg)
(2)克(g)
(3)吨(t)
(4)毫克(mg)
(5)克(g)
【知识点】质量及其特性
【解析】【分析】质量的常用单位:吨、千克、克和毫克,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即可。
【解答】(1)中学生的质量为50千克。
(2)一杯水的质量为200克。
(3)一头大象的质量为10吨。
(4)一根火柴的质量为70毫克。
(5)一本科学课本的质量约220g。
15.【答案】(1)0.3;3×10-4
(2)5000;5×106
(3)0.6;6×105
【知识点】单位换算
【解析】【分析】单位换算方法: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乘以进率;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除以进率。据此计算即可。
【解答】(1)300毫克=300×10-3克=0.3克;
300毫克=300×10-6kg=3×10-4kg;
(2)5吨=5×103kg=5000kg;
5吨=5×106克;
(3)600克=600×10-3千克=0.6千克;
600克=600×103毫克=6×105毫克。
16.【答案】D
【知识点】天平的使用及读数
【解析】【分析】(1)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的偏向直接反映了哪一侧的质量会偏大,左盘沾上了水,也会使左侧的质量偏大,因此对最终的测量结果会造成影响;
(2)磨损的砝码质量会变小,但读数时我们仍会按标注的质量读取,因此也会影响测量结果;
(3)游码相当于加在天平右侧的小砝码,如果没测量之前,游码就已经有了示数,也会影响最终的结果.
【解答】A、指针偏向左侧,说明一开始左侧的质量就偏大,而这一部分质量是不能通过砝码和游码读取出来的,所以测量结果会偏大,不符合题意;
B、磨损的砝码会使其质量变小,就必须多添加或多移动游码的位置,从而使最终的读数变大,不符合题意;
C、左盘沾上了水,说明一开始左侧的质量就偏大,要想使天平平衡,右侧必须多增加砝码或多移动游码才行,所以测量结果会偏大,不符合题意;
D、读数时,忘了加上游码所指示的数值,造成测量的最后结果偏小,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D.
17.【答案】B
【知识点】天平的使用及读数
【解析】【分析】天平的标尺的量程为5g,说明最小的砝码质量应该是5g,首先根据“左盘质量=右盘质量+砝码质量”计算出游码的质量,然后再根据放反后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计算即可。
【解答】因为46.8g=45g+1.8g;
所以游码的质量为1.8g;
那么铁块的实际质量为:45g-1.8g=43.2g。
故选B。
18.【答案】C
【知识点】天平的使用及读数
【解析】【分析】游码向哪个方向移动,就相当于向哪边的托盘增加游码,据此分析即可。
【解答】在称量开始后,即使天平不平衡,也不能调节平衡螺母,故A、B错误;
游码在标尺的最左端,因此它只能向右移动,因此此时移动游码相当于往右盘里增加砝码,故C正确,而D错误。
故选C。
19.【答案】B
【知识点】天平的使用及读数
【解析】【分析】每次将钢珠分为三组,利用天平的托盘是否平衡对这个不合格小球的位置进行判断,直到找到它为止,据此分析。
【解答】将20颗小球分为三组,分别为7、7和6颗,命名为a、b、c;
(一)①将a和b两组放在天平上,如果a组上翘,说明这颗钢珠在a组里面;
②将a组分为3、3、1三组,命名为d、e、f;将d和e组放到天平托盘上,如果天平平衡,那么剩余的f组那个就是被寻找的钢珠,此时仅需2步;如果d盘上翘,说明被寻找的在d组;这时再将的组分为1、1、1三组,将任意两个放到托盘上,如果天平平衡,那么外面的那个就是;如果不平衡,那么上翘那端的那个钢珠就是,此时需要3步。
(二)①将a和b两组放在天平上,如果天平平衡,那么被寻找的在c组;这时将c组的6个钢珠分为3、3两组即可,放在天平上,哪端上翘,被寻找的就在哪组里面;将上翘的哪组再次分为1、1、1,将任意两个放入托盘即可确定被寻找的那个钢珠,此时仍需3步。
故选B。
20.【答案】(1)用手直接拿砝码;将待测物体放在天平右盘,而砝码放在左盘
(2)52.4
【知识点】天平的使用及读数
【解析】【分析】(1)根据天平的使用规范分析解答;
(2)物质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
【解答】(1)甲图中的错误操作为:
①不能用手直接拿砝码;
②将待测物体放在天平右盘,而砝码放在左盘。
(2)标尺的分度值为0.2g,那么游码的质量为2.4g,则物体的质量为:50g+2.4g=52.4g。
21.【答案】(1)橡皮泥的形状容易改变,便于研究物体质量与形状的关系
(2)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形状的改变而改变
(3)C
【知识点】实验探究的其他思想方法;质量及其特性
【解析】【分析】(1)探究物体的质量是否与形状有关,那么选取的材料的形状要易于改变,而橡皮泥正好具备这个优点;
(2)根据表格数据,分析物体的质量是否与它的形状有关;
(3)归纳法是通过特殊实例得到一般结论的方法,即通过对相关大量数据的分析找到此类现象的一般性结论。
据此分析即可。
【解答】(1)小明实验时选用橡皮泥作为实验的材料,原因是:橡皮泥的形状容易改变,便于研究物体质量与形状的关系;
(2)根据表格数据可知,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形状的改变而改变;
(3)小明所列的表格中,并没有也不可能将橡皮泥所能捏出的形状都列出,但仍然能由此得出结论,这种研究问题得出结论的方法叫做归纳法,故选C。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