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分数乘法(一)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2页
课型 新授课 授课对象 五年级学生
课标分析 一、课标摘录: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本节课的相关要求是: 能进行简单的分数的乘法运算。 能解决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中,并能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课标分解: 1.学什么:本节课主要学习的内容是分数乘法的意义、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与应用。本节分数乘法的意义可以视为是整数乘法意义的拓展。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分母不变,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为新分子。 2.学到什么程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能进行简单的分数的乘法运算。这里的“能计算”是能正确计算关于分数的乘法。 3.怎么学:主情境是画有一个松树图案的五连方长方形纸,呈现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探究整数乘分数单位的乘法的意义(单位量是分数单位,单位数是整数,即表示某个分数单位的几倍)及其计算方法;第二个问题是探究整数乘分数的乘法的意义(即表示某个分数的整数倍)及其计算方法;第三个问题在交流算法的过程中归纳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三、课时目标: 知识技能: 1.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分数乘整数的运算。 2.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数学思考: 经历分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体会转化思想。 问题解决: 会利用分数乘整数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分数乘整数在日常生活的应用。情感态度: 在探究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体验获得成功乐趣。
教材 分析 本课分析: → → 为达成课标中关于能进行简单的分数的乘法运算的相关要求,教材通过“3个五分之一的和是多少”,引入分数乘整数,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材主要设计三个问题探究分数乘整数: 主情境是画有一个松树图案的五连方长方形纸,呈现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探究整数乘分数单位的乘法的意义(单位量是分数单位,单位数是整数,即表示某个分数单位的几倍)及其计算方法;第二个问题是探究整数乘分数的乘法的意义(即表示某个分数的整数倍)及其计算方法;第三个问题在交流算法的过程中归纳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关系建构: 资源挖掘: 充分发挥生活资源。 2.充分发挥生本资源。
学情分析 已有知识经验:学生已具备丰富的整数乘法和同分母分数加法经验,有能力通过自主探索获得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已有生活经验:学生已经具备一些生活常识。 已有策略经验: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能够进行信息的观察、收集、分析与交流表达。 学习困难障碍: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学生个性差异:部分学生计算基础较差,导致学习困难。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几个相同的整数相加,学生能够回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可以用乘法更加简便。 2.在解决实际生活情境问题中,通过提出疑问、观察比较、独立思考和师生交流,学生能基本说出分数乘整数的法则。 3.通过练习巩固,学生能够掌握分数乘以整数的运算法则。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整数的实际问题。 突破措施: 1.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弄清楚商的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2.巡视过程、个别辅导,有针对的对学困生进行指导。
教学准备 微课,小红旗奖励。
教 学 过 程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活动 预设与补救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达成目标1)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播放短视频,动画故事引入,激发学生兴趣。 (二)复习旧知,铺垫新知。 1.抛出问题:9+9+9+9+9= 2.引导学生思考。 1.认真倾听,收集数学信息。 2.学生独立思考。 1.提问学生能够准确说出视频中的数学问题。 2.学生能够说出整数乘法的意义。 预设:部分同学不能准确说出数学问题。 补救:生生互助,教师讲解。
2.自主探究,交流分享(达成目标2) (一)自主学习,探索新知。 1.1张松树卡片占整张纸条的,3个松树卡片占整张纸的几分之几? 鼓励学生尝试计算。 师生共同交流算法,比较算法之间的联系。 (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1.2个的和是多少?下面的算法你看懂了吗?与同伴说一说? (三)技能拓展,总结方法。 1.计算和,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讨论。
2.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1.学生独立思考。 2.小组讨论,说出下面两种算法是怎么计算的。 3.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讨论分数乘整数法则。 1.学生能够发现多种方法进行计算。 2.学生能够说出两种算法是怎么计算的。 3.学生能够总结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预设:部分同学不会计算。 补救:小组合作,教师讲解。
3.尝试应用,解决问题(达成目标3) (一)及时练习,巩固新知。 1.分数乘整数计算。 2.判断。 3.PK小游戏。 独立完成练习。 独立思考总结计算方法。 3.独立完成老师习题。 能够完成习题。 2.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计算方法和易错点。 预设:部分学生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总结计算方法和易错点。 补救:生生互助,教师引导。
4.回顾完善,总结归纳 一、总结归纳。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1.学生总结课堂内容。 提问学生能够说出: 分数乘整数,分母不变,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为新分子。 预设:部分同学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总结易错点或总结不够完整。 补救:生生互助,教师引导。
作业 布置 作业1:完成导学案21页当堂检测一、二、三题。 作业2.:预习本节课的第二课时试一试。
板书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