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备课精品】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八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课件+素材+练习:第11课 宋代的社会生活(5份)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备课精品】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八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课件+素材+练习:第11课 宋代的社会生活(5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2-13 23:25:03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清明上河图》(局部)住宅园林 (南宋·刘松年《四景山水图》之秋景局部)《西游记》彩画白鹿洞书院背子复原图傀儡戏彩绘砖雕·推磨皮影戏彩色吹笙画像砖雕说唱艺人俑缠足妇女的尖头弓鞋蹴鞠定窑白瓷童子诵经壶缎钉绫凤戏牡丹纹高底旗鞋宋·蹴鞠画像铜镜 宋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理学家程颢、程颐兄弟 海船模型焦赞脸谱图宋代节日晋祠侍女像宋朝文官服宋代相扑图壁画摹本宋代月饼模子宋煮茶画像杨业雁门关大战辽军玉兔捣药岳麓书院朱熹著书图第11课 宋朝的社会生活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的内容没有难理解之处,关键是调动并提高学生学习历史、了解历史的兴趣。可设计成自学课,前半节课让学生分组学习,组内自学交流,后半节课每组派代表介绍宋朝社会的某个方面,也可采取组间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的兴趣。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本课,了解宋朝衣食住行、节庆习俗、城市娱乐和崇学风气等方面的社会生活和风气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通过历史资料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了解宋朝的社会生活,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通过搜集资料和访谈,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历史资料,初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风和研究风气。
教学重点
宋朝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教学难点
内容丰富,头绪繁杂。
教学方法
讲述法、讨论法、指导自学
教学媒体
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结构与过程
【新课导入】
出示一些宋代人的服饰,说明他们的服饰和我们现代的不同,讲述席地而坐的成语,说明宋代人和古代人的不同,引入本课。【讲授新课】
把学生分成四组,分别为“日常生活组”、“传统节日组”“城市娱乐组”、“学风组",分组自学和讨论自己分到的课题,并要求每组要选出代表准备发言。
课前可让学生搜集一些有关的资料,拿到课堂上进行补充,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和协作精神。
教师随时进行指导,注意维持课堂。
二十五分钟后,停止讨论,请各小组代表上台介绍自己探究的问题,教师进行归纳总结,
一、衣食住行
二、四时节庆
元旦、清明节、端午节
三、城市娱乐
瓦舍、勾栏、蹴鞠、相扑、球类
四、崇学风气
科举严密化、客观化、制度化。
评出总结最好的一组,进行表扬,鼓励同学们自己进行归纳总结,促进他们学习的兴趣。
板书设计
宋朝的社会生活
一、衣食住行
二、四时节庆
元旦、清明节、端午节
三、城市娱乐
瓦舍、勾栏、蹴鞠、相扑、球类
四、崇学风气
科举严密化、客观化、制度化。
课件17张PPT。宋朝的社会生活学校:石家庄市第八中学
教师:王翠双分组讨论 成果展示观察: 唐、宋服装的不同 唐:大胆、宽大、艳丽
为什么唐宋两代的女装会出现
差异?宋:质朴保守,贴体称身分组探究想一想南方北方看一看: 宋代饮品议一议:三幅图片分别是哪些人的住宅?宋代人们出行有哪些交通工具?陆路: 轿子、马车、牛车、驴车水路:轻舟、海船(指南针)看一看 宋代城市娱乐 “瓦舍”:指在城市的空旷的场地上形成的交易市场.
“瓦舍”中 的有些“看棚”中心设低矮栏干,将观众与表演者分开,这种看棚就称为“勾栏”(“勾栏”是栏干的别名)。
其中有许多表演各种杂技、说唱故事、杂剧等为生的卖艺人。蹴鞠 宋代崇学风气 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
宋朝读书风气很浓,无论是繁华的城市,还是荒僻的山村,除了在各级各类学校学习的人之外,还有很多人在家苦读。
想一想宋人读书风气浓厚的原因是什么?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 日 王安石课堂小结宋朝的社会生活衣食
住行元宵节、七夕节、中秋节、端午节、元旦等 重要城市:汴京、临安 ,出现瓦舍
体育活动:武术、相扑、踢球、秋千、围棋 条件:科举制完善,印刷术普及,学习场所增多
目的:打通权力大门衣:百姓穿短衫,达官贵人穿长衫
大众以穿麻布为主
食:北方以面食为主,南方以稻米为主
米酒、葡萄酒 、茶
住:打破唐朝的坊制束缚
行:多用牛车、骑驴或骡子、乘轿城市娱乐崇学风气四时节庆 巩固提高一、选择题:

1、关于宋代服饰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劳动者多穿小袖狭身的短衣 B 女子多穿“薄罗衫子薄罗裙” C 从穿戴的服饰上可以辨认出其行业 D棉布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
2、“家家腊月二十五,浙米如珠和豆煮”反映的习俗是: ( )
A 吃粽子 B 吃年糕 C 喝腊八粥 D 吃重阳糕
3、如果你生活在宋朝,要听一段评书,你应该去:( )
A 勾栏 B 皇城 C 邸店 D 乡村戏台
4、宋代“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或无”这句话告诉我们:( )
A 宋代饮茶之风盛行 B 茶馆盛行,布置高雅
C 宋代手工业兴旺 D 人们生活需要米盐
DCAA二、识图回答:
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一部分,《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都城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请回答:
1、《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哪个城市的繁华景象?
2、当时的交通工具主要有哪些。
3、图中城市的房屋有何特色?汴京牛车、轿子等房屋多为长方形屋顶以草或瓦覆盖
学习本课,你有哪些感悟?
感悟空间谢谢指导!一、单项选择
1.我们今天讲究穿纯棉布料的衣服,宋代百姓的服装布料主要是 ( )
A.丝绸 B.棉布 C.麻布 D.化纤
2.电视台正在播放一部反映宋代历史的电视连续剧,下列剧中出现的现象不符合史实的是( )
A.宋代妇女外出一般都佩戴红色的头盖
B.政府官员乘坐骡马,家眷乘坐轿子外出
C.一群人在茶馆中饮茶聊天
D.一大型娱乐场所内人们有的听说书、有的看杂技,好热闹
3.缠足是对妇女身心的摧残,这种陋习在北宋 ( )
A.已经出现,并非常普遍 B.尚未出现
C.已经出现,但尚未普遍 D.已经成为人们的习惯
4.宋时,有一北方人到南方走访亲友,他得到了热情的款待。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他发现南方的主食和北方差不多 B.席间人们畅饮啤酒
C.他可能喝到葡萄酒 D.饭后主人邀请他去听说书
5.牛不仅在农业生产中而且在交通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除此之外,宋代人使用的主要交通工具还有 ( )
①驴 ②马 ③骡 ④轿子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③
6.同学们都喜欢节日的欢庆气氛,今天我们生活中有好多节日,这些节日在宋代就存在的有 ( )
①元旦 ②春节 ③圣诞节 ④清明节 ⑤端午节 ⑥劳动节 ⑦国庆节
A.①②④⑤ B.①②④⑤⑦ C.②④⑤ D.①③⑥
7.宋代人的娱乐和体育活动相当丰富,主要的活动有 ( )
①听书 ②看杂技 ③看杂剧 ④唱歌 ⑤踢足球 ⑥相扑 ⑦荡秋千
A.①②⑤⑥⑦ B.①②③⑥⑦
C.①②⑥⑦ D.①③⑥
8.城市娱乐的发展兴盛与下列哪一人群的崛起密切相关 ( )
A.贵族 B.市民阶层 C.商人 D.平民阶层
二、材料分析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宋真宗《劝学文》
材料二 宋代无论在繁华的城市,还是荒僻的山村,除了在各级各类学校学习的人之外,还有很多人在家苦读。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了宋代的什么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条件是什么?
(2)人们“苦读”的最终目的是什么?达到这一目的主要通过什么途径?
答案:1.C 2.A 3.C 4.A 5.C 6.C 7.B 8.B
9.(1)统治者鼓励劝诱人们读书,宋代读书风气很浓。科举制度的发展,印刷术的普及和便利的图书资源,为人们学习提供了条件。(2)苦读获得学问最终以学问打通权力之门。通过科举制度,考取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