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 语文实践活动设计
子任务一:画天地
板块一:聊聊“汉字”
一、话题一:识字的记忆
你是从几岁开始认识汉字的 还记得自己认识的第一个字是什么吗 谁教你认识的
二、话题二:识字的用处
你觉得自己认识的汉字是多还是少 你觉得为什么要认识更多的汉字
三、话题三:识字的方法
你是怎么认识那么多汉字的 你有识字的好方法告诉大家吗
四、话题四:汉字的知识
你喜欢汉字吗 你知道汉字是怎么创造出来的吗 关于汉字,你还知道哪些知识
板块二:走进“天地”
一、在“天地”中识“天地人你我他”
1.认识“天地人”。
师生一起走到户外,学生抬头看天,卡片识“天”,用身体摆一摆“天”字;低头识“地”,拿着卡片听老师说说“地”字;天地之间,抬头看“天”低头识“地”的我们是“人”--借助卡片了解“人”字的演变,把自己当成古人创造“人”字的写法,在地上画一画。教师结合学生聊汉字时的经验,告诉学生古人一开始造字,就是照着事物的样子“画”出来的。
2.认识“你我他”。
(1)教师示范,用卡片“你”“我”“他”说话交流:天地之间有很多人,现在在一起的就有我们班的这么多人。我是老师(拿出“我”字,你是学生(拿出“你”字),他也是学生(拿出“他”字)。
(2)学生用字卡说话交流。
(3)发现“你”“他”里的“人”。
二、画一画“天地人你我他”
1.回到教室,在 A4 纸上画一幅画,画中有“天、地、人、你、我、他”。画好后和同学说一说自己的画。
2.展示自己的画,说说画的内容,结合同学的展示交流再次识记“天地人你我他”。在展示前,学习基本的课堂交流规范-一口语交际。
板块三:发布任务
一、认识了解课本上每一课的内容
认识每一课的内容组成部分,例如“课题”“课文”“横线格”“课后题”等。
二、发布单元核心任务
1.发布核心任务:告诉学生这个单元要完成的任务是“画”汉字--发现哪些汉字是“画”出来的(跟表示的事物象形),让他们尝试画一画身边的事物,试着画一画自己名字中的字或部件。
2.了解成功标准:出示并解释成功标准,鼓励学生积极学习,大胆尝试,从而收获成功,激发学习热情和期待。
板块四:共读《仓颉造字》
一、共读图画书
1.边看图边听老师讲故事,有问题随时交流。
2.听完故事后交流自己的想法。
二、尝试“画”汉字
1.在一张白纸上,学着故事中的仓颉,运用自己的想象和智慧“造一造”字。
2.展示分享自己造的字。
子任务二:画万物
板块一:学习《金木水火土》和“识字加油站”
一、指读:培养习惯
1.复习认识每一课学习的内容组成,如“课题”“课文”“横线格”“课后题”等。
2.学习指读,练习手、眼、心一致。
(1)听老师朗读,跟着老师的朗读用手指指出相应的汉字。
(2)跟老师读,并指出相应的汉字。
(3)自己练习指读。
3.听读,感受节奏;练读,读出节奏。
二、识字:认识事物
1.读一读,说一说:这首儿歌里讲到了哪些事物
2.听教师介绍古人是怎样认识“金、木、水、火、土”这些事物的。
3.边读边圈出自己已经认识和记住的字。
4.对比观察“一、二、三”和“四、五”的区别,听教师介绍“四、五”的字形演变以及“五”与“金木水火土”的关系。
5.讨论:为什么学习了《天地人》后,接着学习《金木水火土》
6.结合“天”“地”学习“上”“下”,对比发现“上”“下”;分享对“日月照古今”的理解。
7.用多种形式朗读,熟读成诵。
三、挑战:画出汉字
1.回忆《仓颉造字》,先说说课文中哪些字可能也是按照事物的样子造出来的,再从课文中选择汉字,尝试“画”出来。
2.展示分享,教师相机出示“木”“火”等字的字源和演变过程。
3.写字。
(1)认识田字格。(为什么叫“田”字格 )(2)认识基本笔画“横”和“竖”。
(3)观察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了解“从上到下”的笔顺规则。
(4)学习写字姿势。
(5)练习写字,展示,评价。
4.比较一下“画”与“写”的区别,初步认识和感受现代汉字的笔画特点。
四、学习“识字加油站”
1.运用指读方法,读熟--听老师读,自己读,挑战背诵。
2. 识字。
(1)圈出自己已经会认的字。
(2)交流识记“六、七、八、九、十”。
3.练习书写“八”“十”,认识笔画“点”“撇”和“捺”,了解相应的笔顺规则。
板块二:聚焦“象形字”
一、学习《日月水火》
1.自主认读,观察汉字和图片,说说自己的发现。
2.画一画这八个字:日、月、水、火、山、石、田、禾。
3.玩组词游戏:先说一说词语,再从八个字中选择两个字来组成词语。
4.完成课后题“猜一猜,连一连”,说说自己是怎么猜的。
5.练习写字。
二、共读《三十六个字》
1.听老师读,看看自己能发现哪些汉字。
2.回忆故事内容和图画,说说自己记住了哪些汉字。
3.观看动画片《三十六个字》,小声地跟着说故事,大声说出汉字。
4.交流自己的发现和收获,进一步理解汉字以形表意的特点。
三、学习《口耳目》
1.讨论:我们的祖先从事物的形状特点中受到启发,智慧地运用形象的方法创造出了最初的汉字。要了解事物的特点,就离不开用心观察和发现。人们用什么来观察和发现呢
2.把自己想象成“仓颉”,运用形象的方法试着创造“口、耳、目、手、足”五个字。
3.展示分享后,教师出示五个字的甲骨文和现代字形,让学生连线。
4.看着课本上的插图,用上这五个字试着说说图上的故事。
5.学习短文:“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
(1)看图说一说这是什么图片。
(2)听老师朗读,同时用手指出字句。
(3)练习指读。
(4)试着说说自己读懂了哪一句。
(5)一边朗读,一边做相应的动作。
6.练习写字:“一看二想三写四对照”。
板块三:感受音韵美
一、学习《对韵歌》
1.请会读的学生示范读。
2.教师示范读。
3.师生合作朗读。
4.试着画一画这些字:云、雨、雪、风、花、树、鸟、虫。
5.用画出的汉字合作朗读。
6.感受对韵歌的音韵美。
(1)听老师改变顺序朗读,说说自己的发现:哪一种顺序听起来更舒服、更美 (将“山青对水秀,柳绿对桃红”改为“柳绿对桃红,山青对水秀”。)
(2)合作朗读,强化对音韵的感受。预设:
师:云对雨,雪对--生:风。
师:花对树,鸟对--生:虫。
师:山青对水秀,柳绿对桃--生:红。
(3)熟读成诵。
7.练习写字。
(1)自主观察,发现和提问。
(2)练习书写,展示分享。
二、诵读《咏鹅》
1.展示诵读。
2.师生合作朗读:学生读第一、三行,教师读第二、四行。
3.听老师朗读诗句,说说自己的看法。
4.回忆《对韵歌》的合作朗读,师生合作、同桌合作,通过朗读强化对音韵的感受。
子任务三:画名字
板块一:布置任务,亲子共创
一、教师课上布置任务
1.把近段时间自己学到的汉字知识--象形,分享给爸爸妈妈。
2.和爸爸妈妈一起,从你的名字中选择一个字,或者一个字的部件,一起画出这个字或部件最早被创造出来时可能的样子。
二、亲子课下完成任务
板块二:单元结业庆典--汉字真神奇
一、说说从《仓颉造字》的故事中发现了什么
二、挑战一:猜汉字
1.出示甲骨文字体,猜猜是哪个字。
2.出示学生画的名字,猜猜这是谁名字中的字。
三、挑战二:识字过关
出示生字条,进行识字过关挑战。
四、挑战三:儿歌积累
点击晨诵儿歌和课文题目,挑战背诵。
五、挑战四:写字我能行
1.展示书写指定汉字。
2.挑战写新字“们”,做到“一看二想三写四对照”,笔画笔顺正确,在田字格中位置准确。
3.庆祝会写字的我们:学唱《中国人,中国字》。
六、晒晒自己最近读的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