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4张PPT。王祯发明的转轮排字盘宋代活版印刷品现存最早的印本历书水运仪像台水运仪象台结构图沈括沈括雕像沈括《梦溪笔谈》书影 泥活字版(示意模型)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的简仪复原图梦溪园缕悬法指南针 罗盘 梨花枪示意图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注释火药箭示意图郭守敬铜像古维吾尔文木活字方日晷毕昇登封观星台与登封观星台模型测量地磁偏角的仪器复原图毕昇北宋三种火药配方《授时历》书影《梦溪笔谈》中记载的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制作工艺《梦溪笔谈》书影《吉祥遍至口和本续》书影中国印刷术外传图元·铜火铳(复制品)仰仪襄阳炮(模型)硝、硫、炭(标本)课件39张PPT。美洲印度好望角麦哲伦海峡欧洲导入新课 这些航海家在茫茫大海中航行会不会迷失方向?为什么?指南针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活字印刷术
指南针
火药
沈括和郭守敬课程标准
了解“四大发明”,认识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知识与能力
了解四大发明的名称,知道唐朝雕版印刷术和宋朝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的不同。了解四大发明对外传播的情况,认识到中国古代的科技成果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知道沈括和郭守敬的主要贡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我国四大发明的介绍,增强对民族文化的情感认同。通过对宋元科学家科学成就的学习,培养勤于探索、 坚持不懈、 勇于创新的精神。重点
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和向世界的传播,以及对世界文明的贡献。难点
对四大发明原理和科学家成果的理解。 王选(左)与助手研究工作。王选教授是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的创始人,他负责研制的华光和方正电子出版系统,使中国印刷业告别了“铅与火”,迈入“电与光”的时代。唐咸通九年的雕版印刷品《金刚经》一、活字印刷术毕昇(约970—1051 )
北宋发明家。出身平民。仁宗庆历年间发明活字印刷术:用胶泥刻字,每字一印,用火烧硬另设一铁版,版上匀敷以松脂、蜡、纸灰等混合而成的粘胶物。印刷时,将铁框置于铁版上,在框中排列胶泥活字,制成一版;再用火烤版,使粘胶物熔化,并用另一平版把字压平,冷却后可上墨印书。用毕再加热,即可将活字拆下。泥活字加工工序 动动手:用橡皮泥、胶泥、土豆泥等试制一些活字,排成你所喜爱的诗句或格言。然后,蘸上墨印在纸上,体会一下古代活字印刷的效果。制活字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活动与探究:
应当注意字要制成反体,让字画凸出。活字印刷雕版印刷想一想 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说活字印刷“既经济,又省时”?
活字印刷比雕版印刷更省时省力,出现错别字能尽快更换,而雕版印刷则不能更换错别字。 因为活字印刷可以重复使用多次,保存也比较方便,避免了雕版印刷的浪费以及无法更换错别字等,大大提高了印刷的效率。 印刷术在技术上的不断改进带给我们什么启示?想一想现代印刷技术现代彩色胶版印刷机现代数码印刷机彩色喷墨打印机激光打印机复印机二、指南针1.世界上最早的指示 方向的仪器是什么? 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2.它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它有哪些缺点? 司南,战国时期 司南由天然磁石磨制而成,形状像一把勺子,把它放置在一个刻有24个方位的罗盘上。它是根据磁铁指极性的原理制成的。它的缺点是不容易找出准确的极性,制造时容易失磁,与罗盘的接触面大,转动时阻力大,效果不好。 宋朝人的书中谈到指南针在航海上的
应用,写道:舟师
识地理,夜则观星,
昼则观日,阴晦则
观指南针。三国时的指南车(模型)司南 3.指南针是何时出现的?有何优势?除用于航海外,还可用于哪些方面?它是怎样传入欧洲的?北宋水浮法指南针缕悬法指南针北宋时的罗盘针 我国北宋时期即开始使用接近现代意义上的指南针。
和早期的司南相比,指南针定位准确,使用更为方便。
指南针除用于航海外,还可用于大地测量及军事和战争等。
指南针在我国发明后,经阿拉伯传入了欧洲。指南鱼 中国早期用于航海的指南针(航海罗盘)高精度罗盘指南针形形色色的现代指南针现代军用指南针三、火药北宋水浮法指南针宋元时的火蒺藜(地雷的雏形)元朝铜火铳火箭宋代的抛石机和突火枪 1.中国是火药发明的故乡,古人是如何发明火药的?火药何时开始用于战争?它是怎样传入欧洲的?
2.宋元时期,主要有哪些火药武器? 唐朝时期道家在炼丹过程中逐渐发明了火药;唐朝末年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火药先传入阿拉伯,然后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元朝铜火铳用弓发射的火药箭古代“火箭” 火药的主要用途有哪些?当时火药的发明和传播有何意义?想一想沈括四、沈括和郭守敬 北宋时期杰出的科学家,在天文、历法、算学、医学、地理学方面都有突出成就,著有《梦溪笔谈》。郭守敬 郭守敬是元朝著名的天文学家,参加了元朝规模空前的天文测量,编成《授时历》,得出一年的周期是365.2425天,与世界通用的现行公历相同,但要早300年。郭守敬简仪模型 什么因素促使宋元时期科技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 提示: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前人的基础。想一想课堂小结宋元时期的科技原因成就政治:由分裂走向统一,社会安定。
经济:经济中心的南移
民族关系:民族间频繁的经济文化的交流
对外关系: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隋唐时期科技的发展活字印刷
指南针
火药及火药武器
沈括和《梦溪笔谈》
郭守敬和《授时历》基础巩固:
1.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出现于宋朝
的是( )
①造纸术 ②指南针 ③活字印刷术 ④火药
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B 2. 我国古代科技成就举世公认,但鲁迅先生却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来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来看风水,外国用鸦片看病,中国却用它来当饭吃。”对此你怎样理解?能力拓展 提示:中国的科技的确曾经辉煌过,但是外国人将中国的科技用于生产,而中国的统治阶级却用来奢侈享乐,这是由于中国的封建专制历史悠久根深蒂固,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封建束缚,社会制度不够开明,缺乏良好的社会环境,再加上明清之际闭关锁国,未能及时吸收世界各国最先进的科技成就,最终导致科技没能成为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动力,给社会带来更多的实惠,以至于落后于西方,因此科技能否成为第一生产力是有条件限制的。延伸探究:3.科普小论文——火药的故事
任务:搜集有关火药发明、发展的历史资料。整理相关资料,撰写科普小论文《火药的故事》。
火药的发明再见一、单项选择
1.毕昇发明的活字版用的活字是 ( )
A.铜活字 B.铅活字 C.木活字 D.陶活字
2.指南针用于航海事业开始于 ( )
A.北宋 B.南宋 C.元朝 D.明朝
3.火药在军事上广泛应用是在 ( )
A.秦汉时期 B.唐朝末年 C.五代时期 D.宋元时期
4.我国四大发明,出现于北宋时期的是 ( )
①造纸术 ②火药 ③活字印刷术 ④指南针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5.下列横线两端没有联系的是 ( )
A.沈括——《梦溪笔谈》 B.郭守敬——《格里高利历》
C.毕昇——活字印刷术 D.李诫——《营造法式》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技术的发明,都在北宋时期
B.北宋时的海船上安有指南仪器“司南”
C.火药最早用于军事是在唐朝末年
D.元朝时期曾经来华的著名旅行家是意大利人利玛窦
7.元朝时期世界上最精确的历法是 ( )
A.《授时历》 B.《格里高利历》 C.殷历 D.夏历
二、材料分析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材料二 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来往,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惟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
⑴材料一所说的“阴晦则观指南针”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
⑵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突出的变化是什么?
2.看下图,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⑴图一中所示的《金刚经》是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它是哪个朝代印制的?
⑵图二中的人物是北宋时期杰出的发明家,他是谁?他发明了什么?
⑶图二中人物的发明与图一相比,有什么优点?通过比较说明了什么?
答案:1.D 2.A 3.D 4.B 5.B 6.C 7.A
8.⑴北宋时期。⑵北宋时指南针已经用于航海,特别是在阴晦天时要靠指南针辨别方向,而在晴天仍是观测日月星辰。南宋时则完全靠指南针来定方向。
9.⑴唐朝。⑵毕昇。活字印刷术。⑶活字印刷术既经济又省时。关于比较说明的问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宋元时期的科技文化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是典型的科技课,学生的兴趣会比较高,关键是让学生参与进来,可用一些教具如指南针、印章等或一些图片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的名称,知道唐朝的雕版印刷技术和宋朝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的不同。使学生了解四大发明向外传播的情况,认识到中国古代的科技成果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使学生知道沈括和郭守敬的主要贡献。
(二)能力目标
探究三大发明的过程。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和历史的感知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特别是四大发明的介绍,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情感认同。
通过对宋元时期科学家科学成就的学习,培养学生勤于探索、坚持不懈、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
四大发明的应用和向世界的传播,以及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教学难点
对四大发明原理和科学家成就的理解。
教学方法
讲述法、图表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结构与过程
【新课导入】
出示指南针和印章等教具,引发学生兴趣,自然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教学程序
A.教学风向标、四大发明的应用及其给我们今天带来的影响。
发扬古代劳动人民勤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B.板书设计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1.毕昇发明印刷术
2.活字材料的改进
3.套色印刷术和转轮排字
二、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
1.战国时期司南道北宋指南针
2.火药的发明
三、四大发明的传播及其意义
四、沈括、郭守敬
1.北宋沈括
成就:《梦溪笔谈》、“十二气历” “石油”名称
2.元代郭守敬
成就:《授时历》(365.2425天)开凿通惠河
课时小结:
思考:什么因素促使宋元时期取得丰硕的科技成果?
A.政治、经济、文化等
B.隋唐文化的影响,外来文化
C.各族人民聪明才智的结晶
教师活动
1.指导复习、提出问题。温故引新
2.展示:(投影)
文明的勃兴(先秦)——昌盛文化(秦汉)——承上启下(三国南北朝)——文化高峰隋唐)——灿烂繁荣(宋元)
3.引导阅读、分析课文
4.调动学生积极性,要求学生展示查阅的资料。讲故事
5.指导探究:
6.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有什么不同?今天的印刷业有了什么发展? 7.课时反馈
8.小结
学生活动
1.探究印刷术,回答雕版印刷术的不足,和不便的地方?例:一本书需要,12年,13万块版《大藏经》
2.思考、回答:
活字印刷术有那几道工序?
宋元时期印刷术还有那些发明?
3.讨论、回答:
四大有那些?它们的影响有那些?
4.其它科技发明:
阅读、回答、讨论
5.参与课堂自制表格
6.布置作业、完成课表
7.课堂反馈
8.试一试:
自己刻字(肥皂、木板、土豆、胶泥等)
课后小结
本课知识零乱,复杂。利用表格授课效果较好。
板书设计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1.毕昇发明印刷术
2.活字材料的改进
二、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
1.战国时期司南道北宋指南针
2.火药的发明
三、四大发明个传播及其意义
四、沈括、郭守敬
1.北宋沈括
成就:《梦溪笔谈》、“十二气历”
“石油”名称
2.元代郭受敬
成就:《授时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