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备课精品】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八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课件+素材+练习:第16课 明朝君权的膨胀(5份)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备课精品】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八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课件+素材+练习:第16课 明朝君权的膨胀(5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2-15 16:23:40

文档简介

课件18张PPT。元末红巾军起义宋濂  鄱阳湖之战为朱元障统一江南,进而建立明王朝奠定了基础。  明太祖皇后马氏,她36岁时被立为皇后,宽厚仁慈,深明大义。明孝陵明成祖朱棣明朝内阁大堂旧址 北京王府井大街北段西侧东厂胡同,因明朝永乐十八年在此设东厂署而得名。东厂是明成祖时建立的特务机构,由太监直接指挥,在这里制造了不少冤狱。胡惟庸案大捕杀禾屯吉卫指挥使司印韩国公李善长北京国子监辟雍  朱元璋孝陵朱元璋朱元璋朱棣  徐达是明朝的开国元勋,也是朱元璋小时候的玩伴。明代举子看榜图课件30张PPT。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自从有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导入新课第16课明朝君权的膨胀明朝的建立
君权的强化
八股取士课程标准
了解明朝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重点
  明朝君主专制集权加强的措施。难点
  如何理解这些措施加强了明朝的君主专制制度。一、明朝的建立时 间:1368年

建立者:朱元璋
 
都 城:南京(1368—1421)
北京(1421—1644)朱元璋朱元璋  朱元璋(1328—1398),明朝开国皇帝,明太祖,濠州钟离人(今安徽凤阳人),幼年曾为地主放牛,后入皇觉寺做了和尚。1351年,红巾军起义爆发,1352年朱元璋投奔了濠州起义军郭子兴的部队,此后多次立下战功,被郭子兴视为心腹,郭子兴死后,朱元璋就领导了这支起义部队,在扫灭各地割据势力以及元朝在中原的残余势力之后,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今南京)称帝,建立明朝。南京明故宫遗址朱元璋1.政治方面:改革行政机构,加强君权:在中央,废除丞相,权分六部;在地方,废行中书省,设三司2.司法方面:设立特务机构3.思想方面:八股取士二、君权的强化分组讨论:
假如你是当朝皇帝朱元璋,你想采取哪些措施让所有的臣民伏首贴耳地听从指令呢?
讨论的结果请各组同学派代表上讲台发言,阐述你们的意见。换位思考:改革行政机构明殿阁大学士锦衣卫印厂卫特务机构职能:“锦衣卫”是由皇帝的侍卫亲军组成,归皇帝直接指挥。它兼管侦察、逮捕和审讯等事。东厂是明成祖时设立的由皇帝的亲信宦官组成,也归皇帝直接控制。特点:都由皇帝直接指挥。设立特务机构  此印缩肩平纽,有部分裂纹。印面篆刻“锦衣卫印”,背面刻“成化十四年三法司置”。锦衣卫是明代内廷侍卫侦察机关,始建于洪武十五年(1382年),专门从事侍卫缉捕刑狱之事,是皇帝的侍卫与耳目,与明王朝相伴始终。明初朱元璋为加强中央集权。以刑部、都察院、大理寺分典刑狱,称三法司,让其互相制约,如遇重大要案由三法司会审结案。这枚木印是三法司会同刻制的。 印面边宽11.5厘米、印面厚1厘米、通高4厘米  明朝首创厂卫特务机构的目的是什么?其有什么影响? 为进一步加强对官吏百姓的控制。(直接目的) 巩固皇权,强化专制统治。(根本目的) 影响:厂卫机构成为专制皇权的可靠机构,进一步强化了皇权。历史与现实  联系现实,根据你们所了解的法律知识,你们认为特务机构锦衣卫侵犯了公民的哪些权利?对社会造成了哪些影响?  侵犯了人民的人身自由权、平等权、政治权、名誉权等等。
  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有利于皇帝对臣民的监视和侦查,加强了君权。对维护中央集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这种特务统治使得臣民们终日诚惶诚恐,唯命是从,凡事按部就班,不求进取;同时,这种做法也使法律受到严重破坏。司法机构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三、八股取士1.什么是八股取士?  明朝的考试只许在《四书》和《五经》的范围内命题,考生要根据经书的观点作答,不能自由发挥。考生作文必须包括8个固定的部分,这种以写作八股文为主要内容的科举考试,称为“八股取士”。北京国子监明朝乡试试卷
秀才
举人 (省级乡试)
进士 (中央会试和殿试)科举考试的三级第一名:状元
第二名:榜眼
第三名:探花进士题名碑3.八股取士会造成怎样的影响?它和秦的焚书坑儒有何相似之处?2.明实行八股取士的原因是什么?  这是明朝为加强君权在思想上采取的措施。  八股取士说明了科举制到明朝时已趋于僵化,这是明朝在思想文化方面加强君权的重要表现。  八股文的毁灭文化,等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八股文的败坏人才,却比秦始皇在咸阳郊外坑儒还厉害!
        ——顾炎武 影响:它使科举考试更加规范,考官有相对固定的评卷标准。但是八股文形式呆板僵化,内容陈旧空洞,严重束缚了考生的思想。  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与明朝的八股取士有什么不同之处?(从考试内容、考试形式、影响)?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这种考试形式完全脱离了现实生活,无法培养实际能力。它同秦的焚书坑儒一样,都钳制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历史的发展。  中国古代帝王曾经采取过哪些措施来加强思想专制?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
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明朝实行八股取士。皇帝群臣人民知识分子地方中央课堂小结基础巩固:
1.我国古代丞相的设立和废除分别出现在哪一朝代( )
A.秦朝 隋朝 B.唐朝 明朝
C.秦朝 唐朝 D.秦朝 明朝
2.下列史实与朱元璋有关的是( )
①建立明朝    ②废丞相权分六部
③设立内阁大学士 ④设立东厂西厂等特务机构
A.①③④ B. 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 ①②④课堂练习DB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罢宰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请回答:
(1)材料中反映的是哪个朝代官制的变化?“帝”指哪位皇帝?
(2)材料中六部具体指什么 ?
(3)“帝方自操威柄”是什么意思?
(4)材料中所说的机构变化对封建专制制度起了什么作用?明朝 明太祖朱元璋吏、户、礼、兵、刑、工国家军政大权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加强了君主专制的集权制度能力拓展4.长期以来人们对科举制度有不同看法,大致是:
①主要是积极的,但也有消极作用。
②主要是消极的,但也有积极作用。
  请按自己的见解,说明你同意哪种看法,并阐述理由。
延伸探究  ①积极作用: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采用考试办法选择官员的国家,对西欧文官制有示范作用。它使中小地主凭借自己的才学,通过科举考试进入统治阶层,扩大了统治基础,稳定了社会局势。它是封建社会完善的选官制度,推动了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 八股取士增加了考试标准的客观性,是考试向标准化、规范化的重要发展,对以后的考试制度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②消极作用:科举制度维护了封建社会的统治,是造成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因素之一。它禁锢了知识分子的创造性,使其致力于钻研四书五经,脱离实际,尤其是压抑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中国传统科技不能发展为近代科学技术。最严重的是到了近代继续阻碍知识分子开眼看世界,同西方文化格格不入,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再见一、单项选择
1.在我国历史上,像朱元璋这样参加过农民起义的开国皇帝还有 ( )
①秦始皇 ②汉高祖刘邦 ③汉光武帝刘秀 ④唐高祖李渊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我国古代丞相一职的设立和废除,体现了 ( )
A.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 B.相权威胁皇权
C.国家统一的需要 D.丞相的职位是可有可无的
3.明朝采取的下列措施中,明显说明封建制度已渐趋衰落的是 ( )
A.废丞相,权分六部 B.废行省,设三司
C.设厂卫特务机构 D.八股取士
4.下列朝代中,宦官专权比较严重的有 ( )
①东汉 ②隋朝 ③唐朝 ④明朝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官职演变的基本趋势是 ( )
①削弱地方的权利加强中央的权利 ②削弱相权,加强君主的权利 ③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严密 ④逐渐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6.赵匡胤、朱元璋的中央集权措施相似之处在于 ( )
A.废除丞相 B.改变、分散地方机构和权力
C.文化专制 D.废除原来划分的全国的行政区域
7.明初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中,与后来宦官专权有直接关系的是 ( )
A. 废除丞相 B.八股取士 C. 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D.设内阁大学士
8.以下与明太祖有关的史实有 ( )
①废丞相,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②设锦衣卫、东厂、西厂等特务机构 ③改革科举制④废行中书省,在地方上设三司直接隶属中央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9.“(宋濂)尝与客饮,帝(明太祖)密使人侦视。异日,问濂昨日饮酒否?座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欺朕’。”上述材料反映的明朝的社会状况是 ( )
A.君臣关系紧张 B. 宋濂忠君
C. 君权的膨胀 D. 明太祖多疑
10. 明朝的科举考试 ( )
①考试标准化、规范化,是一种选拔人才的好办法 ②对于以后的考试制度也有借鉴意义 ③明朝的科举制度束缚人们的思想,扼杀人们的聪明才智,危害极大 ④儒生们把考试做官作为自己学习的终极目的,只知道攻读“四书五经”,钻研八股,而不讲求实际学问,更背离了考试的初衷,败坏了学风
A.①② B. ②③ C. 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二、材料分析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明太祖严禁官吏贪污,执法严格,即使是皇亲国戚、功臣权贵违法,也不宽恕。明太祖还规定,地方官贪污60两银子以上的,一律处斩。
(1)明太祖为什么要严惩贪官污吏?
(2)对于这段材料,你有什么认识?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朱元璋……他出身贫苦,父母早亡,做过和尚,还当过乞丐。参加郭子兴的农民起义军后,他智勇过人,很快就受到器重,郭子兴还把养女嫁给他。后来,朱元璋掌握了大部分兵力,逐渐成为起义军的领袖。
材料二 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一度局面小,兵力弱,四面受敌。形势不利。攻占江南重地集庆后,他采纳朱升的献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以集庆为中心根据地,大力发展生产,不急于自立旗号,从而获得了发展的有利时机。
根据这两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你找出朱元璋成功建立明朝的原因。
答案:1.B 2.A 3.C 4.C 5.A 6.B 7.C 8.D 9.C 10.D
11.(1)明太祖为了巩固统治。官员贪污不仅触犯了明王朝的利益,而且会激起人民的不满,威胁到明朝的统治。(2)可以借鉴历史,联系今天党和国家反腐的决心和措施。
12(1)了解民间疾苦。(2)智勇过人。(3)以集庆为根据地。(4)采纳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等。
明朝君权的膨胀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的内容全都是围绕着明朝君主专制加强这样一个主线来开展,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在明清之际走向衰落的历史,围绕这个主线,教师要详细讲述明朝时是用那些方法来加强的,并着重介绍其不利于社会发展的一面,特别是特务制度和八股取士的制度,扼杀了人民的言论和思想,应重点讲述。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向学生介绍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的集权措施,让学生知道明朝初期君主集权的膨胀,能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出明朝君权的加强,是中国传统社会逐步走向衰落的表现。
通过对明朝科举制度的了解,让学生知道我国古代长时间实行这种选官制度;并使学生认识到在明朝科举制度更加严格,八股文的盛行扼杀了人们自由思想的空间。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明朝君权强化和膨胀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君权的加强,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和稳定,但也反映出明朝社会日渐没落的历史趋势。
教学重点
明朝君主专制集权加强的措施
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这些措施加强了明朝的君主专制制度。
教学方法
讲述法、讨论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结构与过程
【新课导入】
提出问题“谁建立了中国的君主专制集权制度?”“这种制度在什么时候得到了加强?”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教师活动
备注
明朝的建立
首先介绍明朝的兴起,使学生能理清历史脉络。
1.农民起义爆发根本原因:是元末统治腐朽,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激化。
直接原因:是经济崩溃,黄河决口,灾害连年,农民无法生存,被迫掀起大规模的反抗斗争。其中,以刘福通和徐寿辉领导的两支红巾军势力最大。红巾军起义沉重打击了元朝的统治,为后来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明朝提供了有利条件。
2.朱元璋的势力发展
一是朱元璋注意吸收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李善长、刘基、朱升等人充当谋士;二是采纳朱升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即:扩充兵力,巩固后方;发展生产,增强经济实力;讲究策略,不急于称王。)经过几年的努力,朱元璋的势力迅速壮大。
3.明朝建立的时间、都城和开国皇帝。
时间:1368年
都城:南京(回忆南京城名字的变化:吴——建业,东晋、南朝——建康,元——应天,明——改名为南京)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
年号:洪武。
同年秋,明军攻入大都,元朝在全国的统治至此结束。元顺帝逃到塞外,仍称元朝,史称北元。
从1368年——1387年,明朝又用近二十年的时间,完成了统一。
过渡:明朝建立后,明太祖为巩固统治,是怎样加强君权?
这一部分里简洁的介绍一下明朝取代元朝的史实即可,朱元璋本人的一些经历也可省略。
君权的强化
1.改革机构(板书
(1)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三司(板书)
行省制度始于元朝,它统一管辖一个省的行政、财政和军事,职权极重,不利于中央集权。所以,明太祖下令废除行中书省,设三司,都直属中央 。三司——指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掌财政、司法、军事,三司长官地位平等,共商一省事务,都直接对皇帝负责。
(2)中央:废丞相,设六部(板书)
丞相制度始创于秦朝,此后曾多次发生丞相专权,皇帝大权旁落的现象。为防止此类事情的重现,加强君权,明太祖在中央废除了丞相,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这样,从中央到地方,权力都集中于皇帝一人,君权空前加强,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那么,既然废除了丞相,为何又设殿阁大学士?
由于全国军政大权集于皇帝一人,致使政务十分繁忙,遇事无人商量。所以,明太祖另设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但无实权。
教师补充:明成祖时,阁臣可参与机务,协理朝政,逐步形成内阁制度。后来,内阁的权力越来越大,几乎相当于丞相。
2.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板书)
让学生阅读“锦衣卫和东厂”一目,找出目的、职能和特点,教师归纳。(1)目的:监视官吏和镇压人民。
(2)职能:「锦衣卫」是由皇帝的侍卫亲军组成,归皇帝直接指挥。它兼管侦察、逮捕和审讯等事。
[厂]是一个缉捕“叛逆”的特务机构,由皇帝的亲信宦官组成,也归皇帝直接控制。东厂是明成祖时设立的,西厂是后来明宪宗时设置的。
(3)特点:都由皇帝直接指挥。让学生阅读教材,以加深理解明朝特务活动的猖撅。
让学生思考:特务机构办事的特点是什么?
八股取士
科举制始创于何时?到明朝时有何变化?如何认识这些变化?
生答:始创于隋朝,到明朝时仍沿用科举制选拔官吏,但有变化,采取八股取士。
指导学生看教材“八股取士”一目,明确“八股文”的含义,弄清八股取士的目的,并认识其危害。
(1)[八股文]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应考的人不能有个人见解。文体要死板地分成八个部分,叫作“八股文”。
许多读书人为金榜题名,埋头攻读经书,不求实际学问。即使考中作了官,也至多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
(2)目的:加强思想控制,培养忠实奴仆,以加强君权。
(3)危害:束缚思想,败坏人才。
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沉痛地说:”八股文的毁灭文化,等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八股文的败坏人才,却比秦始皇在咸阳郊外坑儒还厉害!”这深刻地揭露了八股取士的危害。八股取士说明了科举制到明朝时已趋于僵化,这是明朝在思想文化方面加强君权的重要表现。
可选取《儒林外史》中的典型事例,深化对人民思想进行统治是统治者常用的手法。
课堂小结:明朝建立以后,通过设立特务机构、八股取士等方法,控制了人民的思想,同时也使明朝逐步地走向衰败。
板书设计
明朝君权的膨胀
一、明朝的建立
1.时间
2.都城
3.开国皇帝
二、君权的加强
1.改革机构
中央
地方
2.厂卫特务机构的建立
三、八股取士
1.八股文
2.目的
3.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