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八单元
第25课 人民解放战争
“人民”86次
“民族”55次
“发展”34次
“坚持”31次
“社会主义”27次
“复兴”26次
“奋斗”23次
——新华社《第一观察·百年庆典|总书记讲话中这些高频词有深意》
一、战后之所求
和平,和平,在中国今日,实在是顺乎天而应乎人的……中国人民
……渴盼还乡,渴盼回家,渴盼恢复常态的生活,自然诚心祈求和平。
——《中国和平之大梗》,《申报》1946年7月30日
巩固国内团结,改善民生,以便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实现全国的统一,建设独立自主与富强的新中国。
——中共中央:《对目前时局的宣言》(1945年8月25日)
和平
和平民主团结
思考:刚刚经历了14年艰苦抗战的人民渴求的是什么?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抗战胜利后中共对当时时局的主张。
打仗多年的士兵
流离失所的百姓
1946年1月重庆政治协商会议
双十协定
1945年10月毛泽东和蒋介石在重庆谈判期间的合影
结合所学知识,针对当时的时局,国民党方面有何举动呢?
对此中共又有何回应和行动?
材料一:今天的中心工作,在于消灭共产党!日本是我们国外的敌人,中共是我们国内的敌人!只有消灭中共,才能达成我们的任务。
——蒋介石在国民党“六大”上的讲话(1945年5月)
材料二:想用软的一套手法 ,把共产党吃掉谈何容易!可是,国内有厌战情绪,国际形势也不允许中国打内战,一打起来我们更被动,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共产党拒绝谈判,我们更有文章好做!
——陶希圣
1946年3月,国民党在六届二中全会上否决了政治协商会议所提出的协议,并于6月发动了内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抗战胜利后国民党采取的是什么策略?
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
战后民所求:和平
国民党
假和平,真内战
努力争取和平民主
共产党
违背民意
顺从民心
小结
二、民生之所需
经济民所需
——中国战后灾民,1945年-1947年,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
领取救济粮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社会出现了怎样的社会状况,并简析其原因。
连年战争
没有衣服
营养不良
温饱需求
材料一:1946年……6月下旬,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付出繁浩军费,财政赤字达46978亿元。为了弥补巨额赤字,南京政府动员上海5家印钞工厂日夜开工印钞,并乞求外国帮忙,到1947年底发行法币33万亿,比1946年增加9倍。
——刘明逵、唐玉良编:《中国工人运动史第6卷》 ,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版
材料三:官僚资本在……胜利后更展其魔手于接收工业,许多敌伪的大型工厂都落人官僚资本的手里,破坏法令,逃避关税,垄断原料,控制价格,促成少数人发财,整个民族工业破产。
——狄超白编:《中国经济年鉴1947》,太平洋经济研究社1947年版
材料二:
小组讨论:根据国统区的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材料所呈现的现象及其产生的影响。
材料一:1946年……6月下旬,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付出繁浩军费,财政赤字达46978亿元。为了弥补巨额赤字,南京政府动员上海5家印钞工厂日夜开工印钞,并乞求外国帮忙,到1947年底发行法币33万亿,比1946年增加9倍。
——刘明逵、唐玉良编:《中国工人运动史第6卷》 ,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版
材料三:官僚资本在……胜利后更展其魔手于接收工业,许多敌伪的大型工厂都落人官僚资本的手里,破坏法令,逃避关税,垄断原料,控制价格,促成少数人发财,整个民族工业破产。
——狄超白编:《中国经济年鉴1947》,太平洋经济研究社1947年版
材料二:
小组讨论:根据国统区的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材料所呈现的现象及其产生的影响。
滥发纸币
物价暴涨
官僚资本主义
垄断资本,巧取豪夺
国民政府滥发纸币
官僚资本巧取豪夺
物价暴涨,民不聊生
民族工业破产,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经济崩溃
国统区
现政权的支持层原是城市市民、公教人员、知识分子、工商界人。现在这一批人,一股脑儿都对南京政权没有好感。国民党的霸道作风使自由思想分子深恶痛绝;抗战以来对公教人员的刻薄待遇,使公教人员对现政权赤忱全失;政府官员的贪污作弊,种种刁难,使工商界人物怨气冲天;因财政金融失策以及内战不停而造成的物价暴涨,使城市市民怨声载道。
——储安平:《中国的政局》,《观察》1947年第2卷第2期
……上官轩富一户也由赤贫变成了够吃户。军属上官法前几天给他儿子的信中写道:“从前你没参军时,咱……秋天没吃的;今年咱翻了身,收回七亩地……他最后嘱咐儿子说:“好好在前方打仗,保卫咱这好光景吧!”
——《农民有土地生产热情高》,《人民日报》1946年10月2日
众叛亲离
解放区
根据国统区的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现政权的支持层有哪些群体,并说明其态度发生了怎样的转变?这种转变说明了什么?
根据解放区的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好好在前方打仗,保卫咱这好光景吧!”?
土地改革
农民拥护
经济民所需:温饱需求
国统区
经济崩溃,物价上涨
土地改革,提高生产
解放区
民生恶化
民生保障
小结
政治民所需
二十世纪的政治真理,只有自由的人民,才能创造自由自主的国家;只有人民有力量,国家才有力量……非先实行民主决无从实现统一。
——《中国民主促进会对于时局的宣言》
(1946年1月4日)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战后的人民有何政治需求?
自由民主
……伪“国大”终于在南京开幕了。中共、民盟拒绝出席。参加大会的85%是国民党的代表,加上青年党、民社党的代表及少数所谓“社会贤达”,共1600多人。其中1000多人又是1946年由国民党指定或以贿选、舞弊,胁迫等方式产生的……“国大”在国民党一手操纵下,于12月25日通过了所谓《中华民国宪法》……是一部“人民无权,政府有权;地方无权,中央有权;立法无权,总统有权”的“根本法”。
——陈旭麓:《五四后三十年》,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版
国统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民党召开“国大”,并通过所谓《中华民国宪法》的企图?
……伪“国大”终于在南京开幕了。中共、民盟拒绝出席。参加大会的85%是国民党的代表,加上青年党、民社党的代表及少数所谓“社会贤达”,共1600多人。其中1000多人又是1946年由国民党指定或以贿选、舞弊,胁迫等方式产生的……“国大”在国民党一手操纵下,于12月25日通过了所谓《中华民国宪法》……是一部“人民无权,政府有权;地方无权,中央有权;立法无权,总统有权”的“根本法”。
——陈旭麓:《五四后三十年》,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版
“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1948年4月30日)
国统区
解放区
专制独裁
民主协商
号召联合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民党召开“国大”,并通过所谓《中华民国宪法》的企图?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48年中共中央委员会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的目的。
一党专政
政治民所需:自由民主
国统区
制宪国大,一党专政
号召建立联合政府
解放区
失去中间力量
得到民主党派的支持
小结
1946年冬,美军士兵强奸中国女大学生。
北平爆发了学生“抗议美军暴行”运动,并迅速向全国大中城市发展。
1947年5月,上海学生掀起了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
材料:在学生运动不断高涨的促进下,使整个国统区的爱国民主运动高涨起来。在城市中,工人罢工斗争迅速扩大发展;市民抢米风潮持续不断;公教人员和各界人民的反美、反蒋斗争此起彼伏。在农村,农民抗税、抗捐、反对征兵拉夫的斗争空前高涨,有些地区的农民甚至揭竿而起,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武装斗争。
——徐玉珍主编:《新编中国革命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93版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学生运动引发了什么?
全国性的学生运动
各阶层运动
反对国民党统治的第二条战线
二、命运之所择
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中共中央确定了自力更生、以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进攻的方针。
国民党军队对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发起重点进攻。
中共中央撤出延安,转战陕北
陕
北
山
东
战略防御阶段
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粉碎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大
别
山
材料:
解放军全面大反攻后,冀晋翻身农民掀起空前的参军热潮,各地民兵积极整编练武,准备远征。五天内即有一千五百名青壮年涌入反攻军。
——梁柏参:《解放区人民支援大反攻!》,《正报》1947年第2卷第8期
战略反攻阶段
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材料:
冀鲁豫、鲁中、胶东、渤海根据地的五十多万民工,出动数万辆小车、担架,为部队运送维持三个月作战的五千多万斤粮食以及弹药、柴草、蔬菜、麻袋等物资。这样大规模的支前工作,在山东解放区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刘统:《中国的1948年:两种命运的战》,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战略决战阶段
陈毅: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张治中与周恩来
在北平谈判期间的合影
1949年1月,蒋介石宣告引退,由李宗仁代理其总统职务。
1949年4月,中共代表团和南京政府代表团在北平举行和平谈判。
国民党最终拒绝在双方代表达成的《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谈判破裂。
北平谈判
三大战役使国民党长江以北的军事力量全线崩溃
“渡江英雄”马毛姐
马毛姐,原名马三姐,1935年出生在长江北岸安徽省无为县马家坝村的一个贫苦渔民家庭。1949年4月在渡江战役中作为年龄最小的支前模范,她在手臂中弹的情况下依然坚持运送解放军战士率先登陆长江南岸,被评为渡江战役一等功臣。“我想把解放军送过江,让那边的老百姓也能过上好日子!”
习近平:渡江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
1949年4月21日,百万雄师过大江。
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
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战略防御阶段
战略反攻阶段
1948年9月-1949年1月,三大战役
战略决战阶段
4月23日,南京解放,南京国民政府在大陆的统治宣告结束
材料:一秧歌队到达静安寺路冠生园前,两个人把旗子扯起,旗上写欢迎人民解放军,解放军从旗下走过去,秧歌队唱着歌,扭着秧歌舞,喊着口号,情绪很是热烈。
——《街头处处唱秧歌,热烈欢迎解放军》,《申报》1949年4月27日
众望所归的胜利
势如破竹的决战
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
全会上作报告
工作重心转移:由乡村转向城市,提出必须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并制定了党在政治、经济及外交等方面的基本政策。
两个务必:全党同志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1949年春,西柏坡会议)
意义:为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胜利做好了充分准备;
为中国由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做了政治上、思想上、理论上的准备
胜利方针:提出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基本方针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合作探究:中国共产党何以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胜利有何意义?
合作探究:中国共产党何以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胜利有何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选择: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满足了战后人民的种种需求,因而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支持。
人民的选择:“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其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最伟大的力量源于人民,最深刻的变化在于人民。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
合作探究:中国共产党何以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胜利有何意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理论意义: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胜利,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深刻认识到人民力量的伟大,找到了依靠人民的正确道路
对中国人民:结束了中国近代百年来屈辱的历史,迎来了一个人民期盼已久的、独立自主的新中国。
对世界人民: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21年7月1日)
走过再长的路,走到再远的未来
“人民”是永恒的关键词
课外拓展
最伟大的力量源于人民,最深刻的变化在于人民,最实在的成果惠于人民,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必将把新的故事、新的传奇,书写在新的征程上。
——新华社《第一观察·百年庆典|总书记讲话中这些高频词有深意》
作业:结合自己的身边人、身边事,谈谈中国共产党正在把哪些新的故事、新的传奇书写在新的征程上?这些新故事、新传奇又是如何体现“最伟大的力量源于人民,最深刻的变化在于人民,最实在的成果惠于人民”?
(参考角度:精准扶贫、美丽乡村、疫情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