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历史·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
第四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第五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
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导语梳理:
1、国家的性质和基本职能:国家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社会治理是国家的基本职能之一。
2、政治制度是实现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人类自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各国都是通过某种特定的政治制度来实现社会治理的
3、世界各国政治制度的主要形式:世界各国政治制度都经历了漫长曲折的发展过程,有君主制、贵族制、民主与共和制等几种主要形式
4、形成不同政治制度的主要因素:各国国情不同,每个国家的政治制度都有其独特性,都是在这个国家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演进的结果。
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程标准:了解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在秦朝建立前后的巨大变化;通过宰相制度和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变化,认识自秦起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演变线索
一、先秦的政治制度
夏、商、西周是中国古代奴隶制国家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制度出现了变革
(一)夏朝的政治制度:世袭制
约公元前 2070 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王朝国家夏。禹死后,其子启继位,打破原始民主制下的禅让政治传统,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禅让制:中国原始社会晚期的五帝时代,部落或部落联盟首领的更迭采取禅让制形式,即新首领由老首领考察德才或由部落内部民众选举而产生。部落事务由部落内部的议事会与全体民众议定。夏朝的建立者禹,就是通过禅让制登上王位的。这一时期被《礼记》形容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时期。
世袭制:禹死后,王位落到了他的儿子启身上(关于启的继位问题,古文献有不同说法),启之后,传子制度开始确立。此后,所谓“大人世及以为礼”的父子相传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被“天下为家”的“小康”社会取代。
从“传贤”到“传子”
链接:夏朝的国家治理(见纲要上P5)
夏王是最高统治者。中央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夏朝对夏部族生活的地区实行直接统治,对其他地方主要通过控制一些部族实行间接统治
说明:夏朝国家组织机构初步创建,同时保留一些原始氏族社会的制度与习俗
(二)商朝的政治制度:内外服制
内服: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 外服:王畿四周(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族)
商朝已经有较系统的国家机构和分掌内外服各类事务的官吏
注意:尹、卜两个职官
(三)西周
(1)分封制
①分封的主要对象:与周天子有血缘关系的同姓贵族、异姓功臣或旧贵族,在各地建立诸侯国
1、主要政治制度
所谓分封原则,就是“封建亲戚,以蕃屏周”,或叫作“选建明德,以藩屏周”。明德之人以亲戚为主,为符合周王统治需要者。此种人主要有三类∶一类是王室姬氏亲族,……“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武王崩,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二类为功臣……三类古帝王之后……
——袁行霈《中华文明史》第一卷
②分封制的等级序列:周天子分封诸侯,建立诸侯国。诸侯在国内又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再分封士,形成贵族等级分封序列。
③诸侯的权利和义务
权利:诸侯享有受封土地上的统治权,
义务:要服从周天子的政令,承担对周王室的义务
④分封制的积极作用
分封制是较内外服制更进一步的政治制度,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纲要上P6)
(2)宗法制
①含义:按血缘关系亲疏与嫡庶来确定继承关系和名分的制度
②原则:周天子与各级贵族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同时确立大宗和小宗关系
在姬姓宗亲内,周王是大宗,诸侯是小宗。在诸侯国内,诸侯是大宗,卿大夫是小宗。以此类推,层层区别。
链接:宗法制(纲要上P7历史纵横)
2、西周政体的基本特征
分封制与宗法制相配合,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即政权与族权相结合)
(四)商周政体中的原始民主传统
1、重要表现
(1)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要征求平民“国人”的意见,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来影响朝政
(2)西周晚期,王室重臣召公曽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比喻,劝谏周厉王不要限制民众的言论。
西周的礼乐制度:周天子与各级贵族政治和生活的各种规范,是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等的工具
2、影响
君主的权力不是绝对的,原始民主传统对君主的权力有制约作用
(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对国君说)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有君而为之贰,使师保之,勿使过度。是故天子有公,诸侯有卿……以相辅佐也。善则赏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
——《左传·襄公十四年》
周厉王在位期间,暴虐不仁,终于导致王城内的“国人”暴动,厉王出逃。由于王位虚悬,宗室贵族周公与召公两人执政,故而史称“共和行政”,从本质上看,该历史事件是原始民主传统的体现
用古老的原始民主传统劝诫国君,体现了民本思想,同时说明原始民主传统在春秋各国政治中仍有一定的影响
(五)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制度变革
1、春秋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宗法血缘关系的瓦解,贵族等级分封制开始解体
2、战国时期,为适应社会变化的需要,各国在政治上进行了重大改革,君主权力加强,郡县制、官僚制等封建政治制度开始产生
“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王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霸主) 。
——《史记·周本纪》
各国的变法运动,实际上是一场封建化运动。各国都在不同程度上打击了奴隶主贵族,保护封建地主阶级,废除奴隶制的政治经济制度,巩固和发展封建制的政治经济制度。通过变法使封建制度得到确立,由奴隶制引起的社会矛盾基本上得到解决。从奴隶制进入封建制是历史发展中的一大进步。
——朱绍侯、齐涛、王育济主编:《中国古代史》第5版上册
二、秦朝的政治制度
(一)皇帝制度
秦朝政治制度的核心,主要特点:皇权至上、皇帝独尊、皇位世袭
(二)中央:三公九卿制
1、三公:丞相是百官之长,秉承皇帝旨意,统领众官,丞相府是行政中枢所在;太尉是最高武官,掌军事;御史大夫是副丞相,协理国政,掌管图籍、文书,同时又是最高监察官
2、九卿:三公之下是分掌国家各种政务和皇室事务的卿,泛称“九卿”。九卿下设若干部门,处理具体事务
廷议:三公九卿共同组成中央政府,国家重大事务往往由公卿进行廷议,最后由皇帝裁断。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决策的合理性(秦朝皇帝制度、郡县制的确立,都经过廷议,最后由皇帝决定)
兼听独断
(三)地方: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郡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置郡守、郡丞和郡尉,另设监御史掌监察。郡下设县或道,置县令(长)、县丞、县尉。郡县主要官吏都由中央直接任命
(四)文书行政管理制度
1、概念:秦朝通过文书下达命令,用文书向上汇报的行政制度,以实现各级官僚机构之间政令的传达和信息的沟通
思考:秦朝皇帝的命令、诏书,中央政府的政令如何向地方各级官僚机构下达的?地方各级官僚机构又是如何向中央和皇帝汇报情况的?
郡
县
乡
亭
里
中央
有事请殹(也),必以书,毋口请,毋 (羁)请。
— 《睡虎地秦墓竹简·内史杂》
“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史记.秦始皇本纪》
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觱(毕), 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
— 《睡虎地秦墓竹 简·行书》
2、特点:严密、发达,严格的法律约束
3、文书行政得以推行的重要条件
(1)秦朝国家统一,郡县制推广到全国
根据材料概括文书行政管理制度的特点
指出了解文书行政管理制度的重要途径
途径:文献和出土文物
严密、发达,严格的法律约束
(2)秦朝统一车轨,修驰道、直道,完善的交通系统
(3)秦朝建立了以邮传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
(4)统一文字
此木方说明秦统一后不仅在全国范围统一了文字的字形与字体, 还统一了官职、法律、名物等方面的用语。
“书同文字”木方
(5)政府的重视,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掌管文书
4、积极作用
有利于政令的推行和行政效率的提高,有利于加强秦朝统一中央集权的国家治理
三、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中央行政中枢制度的演变
1、汉代:从丞相府到中朝到尚书台
(1)西汉:汉初中央行政制度仍为三公九卿制。汉武帝设立中朝,中央行政中枢的权力逐渐由丞相转移到皇帝亲信手中,从而使外朝丞相的权力大大削弱。西汉晚期,中朝尚书的权力逐渐增大
(2)东汉:刘秀将尚书台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三公权力受到削弱
皇 帝
中 朝
外 朝
尚书令
侍
中
常
侍
丞
相
御史大夫
太
尉
九 卿
决策机构
执行机构
有事上报
行政中枢从外朝(丞相府)逐渐转移到中朝
光武皇帝愠数世之失权,忿强臣之窃命,矫枉过直,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
——《后汉书·仲长统列传》
限制三公权力的原因:长期以来皇权旁落、强臣擅权,要加强皇帝集权
2、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确立,标志着中央行政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魏晋南北朝:尚书台改称尚书省,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它们共同辅助决策,行使权力
(1)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是由皇帝直接掌控的中枢。中书省是受命于皇帝的决策机构,门下省是审议封驳朝廷政令的机构,尚书省是执行机构。
(2)三省长官中书令、门下侍中、尚书令与尚书仆射并称宰相,分掌宰相职权,他们共同议政的地方叫政事堂。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
(3)特点:三省六部体系完整,职责分明,相互制约,可以有效履行封建国家的不同职能
链接:三省六部制(纲要上P41)
3、宋元时期:基本沿用隋唐,有所创新
(1)宋朝:最高行政长官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之职。设枢密院掌管军政,三司掌握财政大权,分割宰相的权力
(2)元朝实行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的中枢制度
4、明清时期:中枢机构出现重大变化,废除宰相制度,设立内阁和军机处
(1)明朝:明太祖废除中书省和宰相,宰相制度终结。明成祖时设立内阁,内阁逐渐成为事实上的行政中枢
链接: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纲要上P52)
此后,内阁的地位日益提高……“至嘉靖以后,朝位班次,据列六部之上。”……特别是到张居正时,“部权尽归内阁,逡巡请事如属吏。”
——姚千志《明清史概论》
链接:明朝的政治制度(纲要上P77)
(2)清朝:雍正帝设立军机处,由军机处直接秉承皇帝旨意,处理军国大事。军机处逐渐成为掌管处理全国军政事务的中枢
军机处名不师古,而丝纶出纳,职居密勿……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正、乾隆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清史稿》
链接: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纲要上P83)
历代中央行政制度变化的特点和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
(二)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1、汉朝:从西汉郡、县两级制到东汉晚期州、郡、县三级制
(1)西汉:郡县与分封并行制
①沿袭秦朝郡县两级制:郡设太守为一郡最高长官,其下设郡尉、郡丞分别协掌军事、行政。太守选用属吏,分曹理事,各曹属吏分管具体事务。郡下设县,县设令或长,其下有县丞、县尉及分曹属吏。
②王国和侯国:汉初汉高祖刘邦分封同姓诸侯王,形成了王国和侯国。景帝、武帝后,诸侯国的权力被不断削弱,不再对中央构成威胁。
(2)东汉晚期:形成州、郡、县三级
东汉晚期,原来的监察区“州”变为一级行政机构,州刺史不仅有行政权,还有领兵权,这就形成内轻外重、干弱枝强的局面。(二、三世纪之交,军阀混战,东汉政权名存实亡)
链接:纲要上P21-22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诸子都在王国范围内分到封地,作为侯国。“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汉书》卷六《武帝纪》。)把大的王国分为几个小侯国,西汉一代王子侯计408人,大都是在汉武帝行“推恩令”时分封的。从此,“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史记》卷一七《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封国越分越小,势力大为削弱。
2、魏晋南北朝时期:州、郡、县三级制
3、隋朝:隋朝废郡,以州统县,实行州、县二级制
4、唐朝:道、州、县三级制
(1)唐朝道的设立及其演变
道从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变成州、县以上的一级行政实体。
(2)唐朝节度使的设立及其影响
唐中期以后,在一些战略重地设节度使统兵征战,部分节度使兼并役使州县,拥兵自重,形成藩镇割据势力。藩镇割据大大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纲要上)
安史之乱爆发后,朝廷方面为了平定叛乱,把边地的军镇制度扩展到内地,重要的州设立节度使,指挥几个州的军事;次要的州设立防御使或团练使,扼守军事要地。这些军事官职成为地方州一级权力机构,被称为藩镇。……弊端在于节度使一首掌控地方军队,财赋,中央政府不能过问;而节度使又受制于骄兵悍将,如果失去部下的拥戴,可能被逐或被杀。在这种格局中的藩镇割据带来的,必然是社会动乱与瓦解。……藩镇割据本质上是安史之乱的延续与发展。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修订版)
5、宋朝:路、州、县三级,路的主要职责是监督州县各级官吏
6、元朝: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形成了省、路、府、 州、县多级行政制度
行中书省(简称行省)从中书省在地方的派出机构演变为地方常设的最高一级行政机构
链接:元朝行省制度(纲要上P61-62)
6、明清时期:省、府、县三级行政制度
(1)明初废行中书省,权力由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割。后来,朝廷又向各省派出巡抚、巡按,逐渐总揽一省之权。
(2)清承明制,巡抚成了一省长官,又设总督掌管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
明初地方行政制度
链接:清朝疆域的奠定(纲要上P84)
1、地方行政层级不断调整的核心是围绕加强中央集权而进行增减
2、总趋势是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日益削弱
3、县级行政区划始终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唐朝柳宗元《封建论》说:“今国家尽制郡邑,连置守宰,其不可变也固矣。”明末清初顾炎武《郡县论》也说:“封建之废,非一日之故也,虽圣人起,亦将变而为郡县。”这两位思想家认为,郡县制的形成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思考:中国古代自秦汉以后为什么要坚持实行以郡县制为主体的地方行政制度?
历代地方行政制度的调整和演变的趋势
原因:适应了小农经济发展的需要,维护地主阶级的整体利益,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加强中央集权
1、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这表明当时周朝
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 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
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 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
2、明万历年间,神宗下令工部铸钱供内府用,内阁首辅张居正“以利不胜费止之”。神宗向户部索求十万金,张居正面谏力争,“得停发太仓银十万两”。这反映出当时
A.内阁权势强大 B.皇权受到严重制约
C.社会经济凋敝 D.君权相权关系紧张
3、汉武帝时设置十三州部,州部可以推举秀才。东汉,“州里”“州闾”“州党”等语汇逐渐行用,意为同乡,州刺史被尊称为“使君”。东汉后期,以州为中心的地域观念逐渐形成,这在当时( )
A. 推动了察举制度的形成
B. 不利于统一国家的巩固
C. 有利于抑制豪强的势力
D. 强化了监察制度的效力
答案:D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