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1张PPT)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王安石
王安石
学习目标
了解文章创作背景,了解作者相关文学常识。
积累并掌握重要实、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
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探究文章包含的重要信息。
体会作者坚持改革,决不为流言俗议所动的决心。
标题解读
“答复、回复”
“谏议”指的是“谏议大夫”司马光时任的官职
“答司马谏议书”即“回复谏议大夫司马光的信”
“书”是一种文体,即书信。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仁宗时期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抑制大官僚地主和豪商的特权,改变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神宗时期,两次出任宰相,坚持推行变法,史称“王安石变法”,被列宁称为“中国11世纪伟大的改革家”。
后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赠太傅,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也称王荆公(曾封荆国公)。
(1021—1086)
作者简介
北宋中期,社会矛盾尖锐。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实行变法,力图通过整军理财以求富国强兵。新法的实行,抑制了大官僚大地主和豪强的特权,激起既得利益者的强烈反对。保守派代表人物司马光一再致书王安石,要求罢黜新法,恢复旧制。王安石以此信作答,信中逐条驳斥对方对新法的责难,批判了士大夫因循守旧、苟且偷安、不恤国事的保守思想,表示了坚定不移地推行新法的决心。
写作背景
北宋中期,社会矛盾尖锐,为改变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实行变法,力图通过整军理财以求富国强兵。新法的实行,抑制了大官僚大地主和豪强的特权,激起既得利益者的强烈反对。保守派代表人物司马光一再致书王安石,要求罢黜新法,恢复旧制。王安石以此信作答,信中逐条驳斥对方对新法的责难,批判了士大夫因循守旧、苟且偷安、不恤国事的保守思想,表示了坚定不移地推行新法的决心。司马光执政后尽废新法(除置将法外),王安石忧愤去世。因封荆国公,故称“王荆公”。谥文,故又称“王文公”。
背景链接——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主要内容一览表
项目 目的 措施 内容 作用
富国之法 改变积贫局面 均输法 采购物资“徙贵就贱,用近易远” 打破了大商人控制市场的局面,增加政府收入
市易法 在开封设“市易务” 限制大商人控制和操纵市场,增加了政府收入
青苗法 青黄不接之时,政府借钱或粮食给农民 限制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增加政府收入
募役法 纳钱代役 有利于经济发展,增加了政府收入
农田水利法 鼓励兴修水利 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
方田均税法 清丈土地,收取赋税 限制了隐田漏税行为,增加了政府收入
强兵之法 改变积弱局面 将兵法 在各路段设负责操练军队的将官 提高军队战斗力
保甲法 把农民编为保甲进行军事化训练 维护了秩序,兵农合一
文本赏析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某:草稿中用以指代本人名字
承蒙您赐教,指来信
私下
交往
常常
持
方法、主张
缘故
安石启:昨日承您来信指教,我私下觉得与您交好的日子很久,可是议论国事时常常意见不同,这是因为我们所持的政治主张不同的缘故啊。
部编版高一必修下第八单元《答司马谏议书》课件(共40张PPT)
第一段翻译
判断句
启:陈述、禀告
文化常识
古代常用谦称
鄙人:本义指居于郊野之人。古人常用来谦称自己,表示地 位不高,见识浅陋。
臣:古人对自己的谦称,表示自谦,多有君臣关系在内。
仆:仆即奴仆,下对上、幼对长自称奴仆,借以表示对对方的敬重。
晚生:旧时对前辈称己的谦辞。
不肖:不肖原指子不似其父那样贤能,故男子在其父母死后多借以自称,表示谦恭。
不才:不才即没有才能,故借以自称,以示谦恭。
不敏:古人称自己不聪明,不敏捷。
在下:古时坐席,尊长在上座,所以自称在下。
王安石在书信的第一句表达了几层意思?
三层意思:
①礼貌性套语。
②书信常见的感情用语,反应二人私交很好,动情暖心。
③点明二人在政治上不投合的原因。不伤感情,态度坦率。
但是他们两位大贤友情的断绝就始于这两封书信。《宋史· 王安石传》记载:“安石与光素厚,光援朋友责善之义,三诒(yí)书反覆劝之,安石不乐。”
“呜呼!二公之贤多同,至议新法不合绝交,惜哉!”
“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朋友
王安石和司马光的关系:
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虽然
被理解,
“见”表被动
同“辩”,分辩
又考虑
看待,对待
书信往返
粗疏草率;卤,同“鲁”
详细
希望
原谅我;“见”用在动词前解释为“我”
或许,可能
虽然想要(向您)勉强解释,最终也必定不被您所谅解,因此只是很简略地给您写了回信,不再一一替自己分辨。又想到蒙您一向看重和厚待,在书信往来上不宜马虎草率,所以现在详细地说出我这样做的理由,希望您看后或许能谅解我。
勉强解释
……的原因
《答司马谏议书》第一段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一段 阐明写信原因和目的。
①“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政见不合
②“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
变法不被理解
③“具道所以”
写信目的:回应司马光的抨击,陈说推行新法的缘由,希望得到理解。
第一段的作用
①开篇直接点明自己与司马光意见不合的根源,即“所操之术多异故也”,为下文的辩解做了铺垫;
②道出了自己写这封信的原因和目的,“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并表达为自己的做法进行辩解的意愿。
措辞有何特点?
①措辞彬彬有礼(蒙教,上报,见恕……)
②语调含蓄委婉
(强聒,不宜卤莽,冀君实或见恕也)
③暗藏锋芒(终必不蒙见察、不复)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 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
明确
根本道理
认为
侵夺
求
因而招致
却
认为
皇帝
议定
把
给,与
做具体工作的官吏
是
……的原因
名声和实际
第二段
读书人所争论的问题,特别是在于名和实是否相符,如果名和实的关系已经明确了,那么天下的道理就清楚了。现在君实您用来指教我的,是认为我侵官权,生事端,征民利,拒纳言。因而招致天下人的怨恨和诽谤。我本人却认为在皇帝那里接受命令,在朝廷之上议论订正法令制度,把它授权给专设部门的官员管理执行。这不是侵犯官权;
句首发语词
尤其
教导我
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wéi)生事;为(wèi)天下理财,不为(wéi)征利;辟(bì)邪说,难(nàn)壬(rén)人,不为(wéi)拒谏。至于怨诽(fěi)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施行
古代贤明君王
来
(对天下)有利的事业,形作名
替
治理财务
批驳
不正确言论
排斥,形作动
善于巧言献媚,不行正道的人
古今同义,转换话题的连词
本来
预先
施行古代贤明君主的政策,来兴起有利的功业并消除种种弊端,这也不是生事扰民。为天下治理整顿财政,这不是与民争利;驳斥谗言,排斥巧言献媚之人,这也不是拒绝采纳大家的意见。至于那么多的怨恨和诽谤之言,我之前本来就已经料想到了会这样。
1.本文是一篇书信体的驳论文,作者批驳了司马光的什么观点?
“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
2.作者认为判断是非的原则是什么?
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名实相符是辩别是非的原则 )
名:司马光给新法冠上的罪名
实:王安石变法的实际内容(性质)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
侵官
生事
征利
拒谏
司马光
王安石
天下怨谤
对于司马光的指责王安石如何辩驳?
受命于人主 ,
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授之于有司
从决策、制定到推行都是名正言顺的
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
符合先王之道,利国利民的
为天下理财
出发点是“为天下”
辟邪说,
难壬人
反对的是不正确的言论和那些巧辩的佞人
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面对改革的阻力和怨恨早有心里准备
立
破
司马光 王安石
侵官 增设新官,侵夺原来官吏的职权
生事 派人到各地推行新法,生事扰民
征利 设法生财,与民争利
拒谏 朝中有反对的意见,拒不接受
对于司马光的指责
王安石如何辩驳?
以致天下怨谤也
王安石如何一一反驳司马光的观点?
②先驳“侵官”:指出变法是 “受命于人主”,自己与大家在朝廷公开地议论修订,负有专责的官吏去推行,“侵官”之说便不攻自破。“受——议——授”使新法从决策到制定到推行名正言顺。
③次驳“生事”:“举先王之政”是理论根据,“兴利除弊”是根本目的。这样的“事”,上合先王之道,下利国家百姓,自然不是“生事扰民”。
①在辩驳之前,先高屋建瓴地提出“名实问题”,先立于高处,揭露事情的本质,才能从根本上驳倒对方的责难,为变法正名。(先问是不是,再说好与坏)
⑥最后讲到“怨诽之多”:却不再从正面反驳,仅用“固前知其如此”一语带过,大有对此不屑一顾的轻蔑意味。
⑤然后驳“拒谏”:只有拒绝正确的批评,文过饰非才叫拒谏,因此,“辟邪说,难壬人”便与拒谏风马牛不相及。
④再驳“征利”:只用“为天下理财”一句已足。因为问题不在于是否征利,而在于为谁征利。根本出发点正确,“征利”的责难也就站不住脚。
司马光的言辞攻击、
指责非难
王安石完美防守
守中有攻
思考:第二段中王安石的辩驳有何特点?
②抓住问题实质,从大处高处着眼(在驳斥的同时指责司马光忤逆“人主”旨意,违背“先王”之政,不愿为天下兴利除弊,将司马光置于壬人邪说代言人的难堪境地)【扣帽子】
①思路清楚、逻辑明晰【辩论高手】
③言辞锐利,气势逼人,锋芒毕露(不为侵官/不为生事/不为征利/不为拒谏/固前知其如此)【咄咄逼人】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
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得过且过
顾念、忧虑
附和世俗
向众人献媚讨好
指自己
思量、考虑
那么
形容声势浩大或凶猛
商王盘庚迁都
相怨,指百姓对上位者的怨恨
不仅
计划
缘故
考虑适宜
认为正确
值得反悔的地方
形容词→动词
状语后置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得过且过
顾念、忧虑
附和世俗
形作动
思量、考虑
那么
形容声势浩大或凶猛
状语后置
向众人献媚讨好
指自己
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相怨,指百姓对上位者的怨恨
不仅
计划
缘故
考虑
适宜
认为正确
值得反悔的地方
商王盘庚迁都
1、从文中看,王安石为什么要进行这场变法?(原因)
“习于苟且”
人
士大夫
“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
上
“欲变此”
2、实施变法时出现了怎样的情形?司马光认为原因是什么?
“怨谤”
天下
众
“汹汹然”
变法中“侵官、生事、征利、拒谏”造成的
课文解读
指责保守派无所作为
知识拓展——盘庚迁都
盘庚之迁是发生在商朝中期的一个历史事件。从商汤开始传了二十个王,王位传到盘庚手里。盘庚是个能干的君主。他为了改变当时社会不安定的局面,决心再一次迁都。
可是,大多数贵族贪图安逸,都不愿意搬迁。一部分有势力的贵族还煽动平民起来反对,闹得很厉害。盘庚面对强大的反对势力,并没有动摇迁都的决心。他把反对迁都的贵族找来,耐心地劝说他们:“我要你们搬迁,是为了想安定我们的国家。你们不但不谅解我的苦心,反而发生无谓的惊慌。你们想要改变我的主意,这是办不到的。”
由于盘庚坚持迁都的主张,挫败了反对势力,最终盘庚带着百姓,渡过黄河,搬迁到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由此,商朝逐渐强盛,所以商朝又称作殷商,或者殷朝。
知识拓展——盘庚迁都
盖盘庚遇水灾而选都,臣民有从者,有违者,盘庚不忍胁以威刑,故勤劳晓解,其卒也皆化而从之,非谓废弃天下人之言而独行己志也。光岂劝介甫以不恤国事,而同俗自媚哉?盖谓天下异同之议,亦当少垂意采察而已。
——《与王介甫第三书》
盘庚遇到水灾而要迁都,臣民有愿意的,有不愿意的,盘庚不忍心使用刑罚手段逼迫,所以苦口婆心反复劝说,最终还是化解矛盾,使大家顺从,并不是废弃所有人的意见,独按自己的想法去做。我哪里是劝您不以国事为重,以媚俗从众为荣?只是说天下有不同的意见,也希望您能多少留意体察而已。
司马光引述目的:劝王安石能够听取别人对新法的不同意见,不要一意孤行。
王安石在回信中引用了盘庚迁殷的史实,他想表达什么内容?
一是表达变法的正确性、有效性,二是表明自己施行变法的坚定决心。
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责备
名作动,油膏和雨露,这里指“施恩惠”
应当
第一个“事”:
动词,办(事)
前人创立的老规矩
知道,这里是“领教”的意思。
如果您责备我占据高位已久,没有能协助皇上大有作为,使百姓普遍受到恩泽,那么我知罪;如果您说我现在应当什么事也别干,只要墨守从前的老规矩就行,那就不是我所敢领教的了。
名作动
因为
在这一段文字中王安石说:“某知罪矣”,这是王安石在向司马光道歉认错吗?
不是。王安石认为自己“错”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由此可见,王安石不仅没有因改革“认错”,反而认为自己改革还不够坚决,不够迅速,不够彻底。
第三段
指责保守派无所作为的思想,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立场和态度,表明坚持改革的决心。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结尾:书信常规的结束语,不失赠答之礼。
没有机会见面,内心实在仰慕到极点。
部编版高一必修下第八单元《答司马谏议书》课件(共40张PPT)
部编版高一必修下第八单元《答司马谏议书》课件(共40张PPT)
没有缘由
不胜
小,谦辞,指区区之心
语气由强硬转为缓和
一、交代写信的原因和目的
二、驳斥谬论
解释原因
四、书信常规的结尾
驳 “侵官”
驳 “生事”
驳 “征利”
驳 “拒谏”
受命于人主
议修于朝廷
举先王之政
以兴利除弊
辟 邪 说
难 壬 人
为天下理财
三、指出保守派思想根源,表达自己坚持改革的决心反对派反对新法
课文结构
答司马谏议书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全文逐条驳斥司马光的观点,揭露出朝中保守派无所作为、腐朽没落的本质,表现了作者坚持改革,绝不为流言所动的决心。
【全文小结】
通假字
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 【通“辩”,辩解】
文言知识
古今异义
①于反复不宜卤莽
【古义:书信往来;今义:多次重复】
②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古义:情意诚挚,诚心;今义:今常用作数量极少】
词类活用
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形容词用作名词,献媚讨好)
以兴利除弊 (形容词用作名词,有利的事业,有害的事情)
取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 (名词用作动词,办,做 )
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 (名词用作动词,施加恩惠)
文言句式
(1)判断句
所操之术多异故也(“……也”表判断)
(2)被动句
终必不蒙见察 (“见”表被动)
(3)状语后置句
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正常语序应为“议法度而于朝廷修之”)
以谓受命于人主 (正常语序应为“以谓于人主受命”)
(4)宾语前置句
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何”作“为”的宾语,前置,应为“为何”)
(5)定语后置句
至于怨诽之多(“多”作“怨诽”的定语,后置,应为“至于多怨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