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人教统编版2019-2020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人教统编版2019-2020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3.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2-17 14:00:46

文档简介

人教统编版2019-2020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100分)
1.(人教统编版2019-2020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搁板(ɡē) 蜷缩(juǎn) 嗤笑(chī)
B.狞笑(nínɡ) 保佑(yòu) 忐忑(tǎntè)
C.搀扶(chān) 呻吟(yín) 黧黑(lí)
D.祭奠(diàn) 咔嚓(chā) 魁梧(kuí)
【答案】A
【知识点】拼音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A:蜷缩(juǎn 改 quán )
B、C、D: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往往也不同,可以根据意思来记住不同的音节。
2.(人教统编版2019-2020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咆哮 风暴 势不可当
B.惊慌 忧虑 心惊肉跳
C.抱怨 拥带 不假思索
D.糟糕 轰鸣 指手画脚
【答案】C
【知识点】字形
【解析】【分析】此题是考查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改正错别字。认真分析词语中哪个字用错了,应该怎样改正。成语的用字都是固定不变的,不能随便改动。
C:带——戴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3.(人教统编版2019-2020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下列词语搭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品种 (  )面貌 (  )生活 (  )错误
A.改良 改变 改正 改善
B.改正 改变 改善 改良
C.改变 改善 改正 改良
D.改良 改变 改善 改正
【答案】D
【知识点】词形
【解析】【分析】词语搭配就是前一个词语和后一个词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动词+名词” 横线上应填名词。注意搭配合理。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搭配的能力,在于平时的词语积累。这些词语都是课文中的,只要对课文内容熟练掌握,做起来就不难。
4.(人教统编版2019-2020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下列词语中含有反义词的一项是(  )
A.四面八方 B.自作自受 C.大公无私 D.万水千山
【答案】C
【知识点】词义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反义词的辨析能力。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含有反义词的一项。C项“大公”和“无私”是反义词。
故答案为:C。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反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5.(人教统编版2019-2020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微笑是一股股源源不断的甘泉,能给予你无限的力量。
B.下课了,同学们小心翼翼地走出教室。
C.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风景如画的地方。
D.感谢伤害过你的人,是他们让你的人生与众不同。
【答案】B
【知识点】词形;词义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学生要明确词语的意思及用法,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词语使用的正确与否.词语在句中要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要和句子所表达的感彩相一致。
A、C、D项与对应的语境不符。
B项“小心翼翼”现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与对应的语境不符。
故答案为:B
【点评】在平时的复习中应养成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的习惯,不要被一些媒体的错误用法所误导,并注重积累。积累一些常见的近义词、易错词,注意区分近义词中不同语素的含义,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哪个更合适;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注意词语使用的语境。
6.(人教统编版2019-2020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生活中不缺少美,关键是要善于发现。
B.通过刻苦努力,使他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C.《穷人》这篇课文的作者是列夫·托尔斯泰。
D.对于未来,我充满希望。
【答案】B
【知识点】修改病句
【解析】【分析】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几种情况:A成分残缺;B前后矛盾;C用词不当;D词序颠倒;E搭配不当;F语义重复;G不合逻辑;H句式杂糅;I表意不明等。
B项错误;缺主语,去掉“使”。
A、C、D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修改病句是一项综合能力训练,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注意句子的病因。改病句时要对症下药。
7.(人教统编版2019-2020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选择下列各句所运用的描写方法。(填序号)
A.环境描写 B.神态描写 C.语言描写 D.心理描写 E.动作描写
(1)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   
(2)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 这是闹着玩的吗 ”    
(3)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4)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   
【答案】(1)A
(2)D
(3)C
(4)B
【知识点】修辞手法
【解析】【分析】描写方法概括为:A.环境描写 B.神态描写 C.语言描写 D.心理描写 E.动作描写。解答时要结合句子抓住关键词语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1)A(2)D(3)C(4)B
【点评】掌握常用的描写方法。要求平时阅读时会分辨,写作时会应用。
8.(人教统编版2019-2020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下列不属于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的一项是(  )
A.《战争与和平》 B.《三作家》
C.《复活》 D.《安娜·卡列尼娜》
【答案】B
【知识点】文学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文学常识的信息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等,阅读作品时要注意记忆,根据考试的要求作出相应的解答。
故答案为:B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
9.(人教统编版2019-2020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这三句话的意思是(  )
A.老汉看见人群这样乱,很不高兴,冷酷得像座山。
B.面对乱哄哄的人群,老汉冷静、威严,他是人们获得生的希望的靠山。
【答案】B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要特别注意,这类试题,往往不是要问词句的表面意义,如果简单地理解为词句的表层意思,就容易理解偏差。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B
【点评】体会重要语句的含义,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10.(人教统编版2019-2020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下列有关《穷人》的表述,正确的是(  )(多选)
A.本文中没有一个“穷”字,却形象地表现出了他们的穷。
B.本文的细节描写很成功。
C.本文的作者是苏联作家高尔基。
【答案】A,B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课文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 A 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课文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平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并加以识记。
11.(人教统编版2019-2020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古诗积累。
《回乡偶书》的作者是   代诗人   。我会默写这首诗:   、   、
   、   
【答案】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知识点】诗文朗读、默写、翻译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古诗默写能力,属于直接型默写,结合提示默写即可。
故答案为: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点评】针对古诗的背默题目是基础题,我们平时多背诵,多默写。
12.(人教统编版2019-2020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是一种善良
台湾作家林清玄青年时代做记者时,曾报道过一个小偷作案手法非常细腻,犯案上千,文章的最后,他情不自禁地感叹:“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那么灵巧,风格又这样独特的小偷,做任何一行(xíng háng)都会有成就的吧!”
林清玄不曾想到,他20年前无心写下的这几句话,竟影响到了一个青年的一生。如今,当年的小偷已经是台湾几家羊肉炉的大老板了!在一次邂逅中,这位老板诚挚地对林清玄说:“林先生写的那篇特稿,打破了我生活的盲点,使我想,为什么除了做小偷,我没有想到做正当的事呢 ”从此,他脱胎换骨,重新做人。
培根说:“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漠视者冰结心城,四海枯竭,丛山荒芜。”让我们在生活中多一些欣赏。欣赏是一种给予(gěiyǔ jǐyǔ),一种馨香,一种沟通与理解,一种信赖与祝福。
(1)用横线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结合短文,填在题目横线处最合适的词语是(  )
A.诚信 B.宽容 C.欣赏
(3)“邂逅”一词,在文中的意思是(  )
A.偶然遇见 B.约定 C.会面
(4)短文通过   的故事,告诉我们欣赏是   。
(5)你怎样看待“欣赏”与“被欣赏” 结合短文,说说你的看法。
【答案】(1)háng;jǐyǔ
(2)C
(3)A
(4)林清玄欣赏一个小偷,影响了小偷的一生,他后来成为台湾几家羊肉炉的大老板;一种给予,一种馨香,一种沟通与理解,一种信赖与祝福
(5)略
【知识点】记叙文阅读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的辨析。多音字读音不同,义不同,组成的词语也不同,解答此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准词语,然后选择正确的音节即可。
(2)考查拟定标题。阅读短文,梳理段落,就可以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容,再进一步提炼标题。
(3)词语理解的考查。要结合语境,正确理解词义。
(4)考查概括中心思想。“中心思想”是对一篇文章的内容和思想做出的确切、扼要的说明,简单说就是作者的写作目的或者作者要告诉人们什么。
(5)谈自己的看法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言之有理,没有语病。
故答案为:(1)háng;jǐyǔ
(2)C
(3)A
(4)林清玄欣赏一个小偷,影响了小偷的一生,他后来成为台湾几家羊肉炉的大老板;一种给予,一种馨香,一种沟通与理解,一种信赖与祝福
(5)略
【点评】(1)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
(2)此题主要考查提炼文章标题的能力。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或查词典理解词义。
(4)此题考查对课文内容及中心思想的能力。
(5)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13.(人教统编版2019-2020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通往乡间的小路上,我遇到了一个大约六七岁的小男孩,他蹲在一个积满了雨水的水坑边,细雨不停地飘落在他身上,他的头发梢上不断地滴着雨水,可他好像什么也没感觉到。
______小弟弟______你在干什么呀______我疑惑地问______
______造桥呗______他连头也不抬______只将手中的小木头往水窝里排列开去______
“造啥桥呀 ”我好奇地又问一句。
“造大桥。”他边回答,边将一块较大的木头往已造好的“桥墩”上放去。
“哦,‘大桥’造好啦!大家可以过桥了!”小男孩高兴得跳了起来。“啪”地一声,他一脚踩得泥浆水溅了开去,“大桥”倒塌了。
男孩抓了抓头皮,不声不响地蹲下来,心疼地捡起木块,重新搭了起来,嘴里还嘟囔着:“这个木头桥不好,我长大了要造座又大又牢固的桥。”
我被眼前的一切感动了:木头桥虽然没有搭成,可是男孩的心里已建起了一座理想之桥……他那种坚持不懈、刻苦“造桥”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我不禁自问:“难道我不能像他一样 ”
我转身朝回家的路上走去,离小水坑越来越远了,可当我回过头来,透过蒙蒙雨帘,隐隐约约看见小男孩还在认真造着“大桥”呢!
是啊,每一个人都应该在心里建起一座理想之桥!
(1)在文前的横线上为短文写上一个合适的题目。
(2)在文中用横线画出描写小男孩坚持不懈、刻苦“造桥”的句子。
(3)在第2、3段的横线上加上标点符号。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句意。
(5)“男孩的心里已建起了一座理想之桥”中的“理想之桥”指的是   ;“每一个人都应该在心里建起一座理想之桥”中的“理想之桥”指的是   。
(6)你认为怎样将自己的“理想之桥”变为现实
【答案】(1)心灵上的大桥
(2)他蹲在一个积满了雨水的水坑边,细雨不停地飘落在他身上,他的头发梢上不断地滴着雨水,可他好像什么也没感觉到。
(3)“, ” 。 “ 。” , 。
(4)我能像他一样。
(5)长大后要造一座又大又牢固的桥;树立起远大而又崇高的理想
(6)略
【知识点】记叙文阅读
【解析】【分析】(1)考查拟定标题。阅读短文,梳理段落,就可以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容,再进一步提炼标题。
(2)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4)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5)①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②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
(6)谈自己的看法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言之有理,没有语病。
故答案为:(1)心灵上的大桥
(2)他蹲在一个积满了雨水的水坑边,细雨不停地飘落在他身上,他的头发梢上不断地滴着雨水,可他好像什么也没感觉到。
(3)“, ” 。 “ 。” , 。
(4)我能像他一样。
(5)长大后要造一座又大又牢固的桥;树立起远大而又崇高的理想
(6)略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提炼文章标题的能力。
(2)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
(4)掌握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平时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5)①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②体会重要语句的含义,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6)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14.(人教统编版2019-2020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口语交际。
你想在家中养一条狗,可是妈妈坚决反对。你准备如何说服妈妈呢 想一想,写下来。
【答案】示例 妈妈,您是最有爱心的人。您经常教导我要爱护小动物。另外,老师让我们长期观察一只小动物,然后写篇作文,家里养了小狗,我才能认真观察啊。妈妈,希望您能支持我的想法。
【知识点】语言表达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典型的劝告类口语交际题,解答此题要注意以下两方面要求:第一要在准确了解事情前因后果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吐露心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文明得体;第二要符合语体要求,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使用口语还是使用书面语。称呼、劝说的内容得体、语气委婉(你说呢、你觉得呢、好吗、行吗等)。
故答案为:示例 妈妈,您是最有爱心的人。您经常教导我要爱护小动物。另外,老师让我们长期观察一只小动物,然后写篇作文,家里养了小狗,我才能认真观察啊。妈妈,希望您能支持我的想法。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说话时要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15.(人教统编版2019-2020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习作。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当桑娜拉开帐子以后,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
要求:以“续写《穷人》”为题,展开合理的想象,续写这个故事,不少于500字。
【答案】略
【知识点】作文续写
【解析】【分析】续写的写作要求:续写部分必须保持与原文的统一性。就是主题的统一,人物的统一,线索的统一,语言风格的统一。
在续写时紧扣所给原文的中心,使主题得以深化和升华。不得脱离原主题而另起炉灶。续写部分与原文有机结合,保证文章的完整性。就是说所续之文与所给之文结合在一起,必须是一个完整的文章。衔接处要自然、圆滑。前文交代的情节,后面要照应,结构上不残缺。因此读懂、读透所给原文是续写最关键的一环。一般来说,对于所给文至少要读三遍,划出人物,找出线索,抓住细节,然后再认真分析原文主题进行合理想象。
【点评】此题主要是考查续写故事的能力。
1 / 1人教统编版2019-2020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100分)
1.(人教统编版2019-2020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搁板(ɡē) 蜷缩(juǎn) 嗤笑(chī)
B.狞笑(nínɡ) 保佑(yòu) 忐忑(tǎntè)
C.搀扶(chān) 呻吟(yín) 黧黑(lí)
D.祭奠(diàn) 咔嚓(chā) 魁梧(kuí)
2.(人教统编版2019-2020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咆哮 风暴 势不可当
B.惊慌 忧虑 心惊肉跳
C.抱怨 拥带 不假思索
D.糟糕 轰鸣 指手画脚
3.(人教统编版2019-2020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下列词语搭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品种 (  )面貌 (  )生活 (  )错误
A.改良 改变 改正 改善
B.改正 改变 改善 改良
C.改变 改善 改正 改良
D.改良 改变 改善 改正
4.(人教统编版2019-2020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下列词语中含有反义词的一项是(  )
A.四面八方 B.自作自受 C.大公无私 D.万水千山
5.(人教统编版2019-2020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微笑是一股股源源不断的甘泉,能给予你无限的力量。
B.下课了,同学们小心翼翼地走出教室。
C.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风景如画的地方。
D.感谢伤害过你的人,是他们让你的人生与众不同。
6.(人教统编版2019-2020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生活中不缺少美,关键是要善于发现。
B.通过刻苦努力,使他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C.《穷人》这篇课文的作者是列夫·托尔斯泰。
D.对于未来,我充满希望。
7.(人教统编版2019-2020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选择下列各句所运用的描写方法。(填序号)
A.环境描写 B.神态描写 C.语言描写 D.心理描写 E.动作描写
(1)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   
(2)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 这是闹着玩的吗 ”    
(3)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4)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   
8.(人教统编版2019-2020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下列不属于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的一项是(  )
A.《战争与和平》 B.《三作家》
C.《复活》 D.《安娜·卡列尼娜》
9.(人教统编版2019-2020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这三句话的意思是(  )
A.老汉看见人群这样乱,很不高兴,冷酷得像座山。
B.面对乱哄哄的人群,老汉冷静、威严,他是人们获得生的希望的靠山。
10.(人教统编版2019-2020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下列有关《穷人》的表述,正确的是(  )(多选)
A.本文中没有一个“穷”字,却形象地表现出了他们的穷。
B.本文的细节描写很成功。
C.本文的作者是苏联作家高尔基。
11.(人教统编版2019-2020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古诗积累。
《回乡偶书》的作者是   代诗人   。我会默写这首诗:   、   、
   、   
12.(人教统编版2019-2020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是一种善良
台湾作家林清玄青年时代做记者时,曾报道过一个小偷作案手法非常细腻,犯案上千,文章的最后,他情不自禁地感叹:“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那么灵巧,风格又这样独特的小偷,做任何一行(xíng háng)都会有成就的吧!”
林清玄不曾想到,他20年前无心写下的这几句话,竟影响到了一个青年的一生。如今,当年的小偷已经是台湾几家羊肉炉的大老板了!在一次邂逅中,这位老板诚挚地对林清玄说:“林先生写的那篇特稿,打破了我生活的盲点,使我想,为什么除了做小偷,我没有想到做正当的事呢 ”从此,他脱胎换骨,重新做人。
培根说:“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漠视者冰结心城,四海枯竭,丛山荒芜。”让我们在生活中多一些欣赏。欣赏是一种给予(gěiyǔ jǐyǔ),一种馨香,一种沟通与理解,一种信赖与祝福。
(1)用横线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结合短文,填在题目横线处最合适的词语是(  )
A.诚信 B.宽容 C.欣赏
(3)“邂逅”一词,在文中的意思是(  )
A.偶然遇见 B.约定 C.会面
(4)短文通过   的故事,告诉我们欣赏是   。
(5)你怎样看待“欣赏”与“被欣赏” 结合短文,说说你的看法。
13.(人教统编版2019-2020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通往乡间的小路上,我遇到了一个大约六七岁的小男孩,他蹲在一个积满了雨水的水坑边,细雨不停地飘落在他身上,他的头发梢上不断地滴着雨水,可他好像什么也没感觉到。
______小弟弟______你在干什么呀______我疑惑地问______
______造桥呗______他连头也不抬______只将手中的小木头往水窝里排列开去______
“造啥桥呀 ”我好奇地又问一句。
“造大桥。”他边回答,边将一块较大的木头往已造好的“桥墩”上放去。
“哦,‘大桥’造好啦!大家可以过桥了!”小男孩高兴得跳了起来。“啪”地一声,他一脚踩得泥浆水溅了开去,“大桥”倒塌了。
男孩抓了抓头皮,不声不响地蹲下来,心疼地捡起木块,重新搭了起来,嘴里还嘟囔着:“这个木头桥不好,我长大了要造座又大又牢固的桥。”
我被眼前的一切感动了:木头桥虽然没有搭成,可是男孩的心里已建起了一座理想之桥……他那种坚持不懈、刻苦“造桥”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我不禁自问:“难道我不能像他一样 ”
我转身朝回家的路上走去,离小水坑越来越远了,可当我回过头来,透过蒙蒙雨帘,隐隐约约看见小男孩还在认真造着“大桥”呢!
是啊,每一个人都应该在心里建起一座理想之桥!
(1)在文前的横线上为短文写上一个合适的题目。
(2)在文中用横线画出描写小男孩坚持不懈、刻苦“造桥”的句子。
(3)在第2、3段的横线上加上标点符号。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句意。
(5)“男孩的心里已建起了一座理想之桥”中的“理想之桥”指的是   ;“每一个人都应该在心里建起一座理想之桥”中的“理想之桥”指的是   。
(6)你认为怎样将自己的“理想之桥”变为现实
14.(人教统编版2019-2020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口语交际。
你想在家中养一条狗,可是妈妈坚决反对。你准备如何说服妈妈呢 想一想,写下来。
15.(人教统编版2019-2020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习作。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当桑娜拉开帐子以后,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
要求:以“续写《穷人》”为题,展开合理的想象,续写这个故事,不少于500字。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拼音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A:蜷缩(juǎn 改 quán )
B、C、D: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往往也不同,可以根据意思来记住不同的音节。
2.【答案】C
【知识点】字形
【解析】【分析】此题是考查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改正错别字。认真分析词语中哪个字用错了,应该怎样改正。成语的用字都是固定不变的,不能随便改动。
C:带——戴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3.【答案】D
【知识点】词形
【解析】【分析】词语搭配就是前一个词语和后一个词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动词+名词” 横线上应填名词。注意搭配合理。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搭配的能力,在于平时的词语积累。这些词语都是课文中的,只要对课文内容熟练掌握,做起来就不难。
4.【答案】C
【知识点】词义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反义词的辨析能力。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含有反义词的一项。C项“大公”和“无私”是反义词。
故答案为:C。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反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5.【答案】B
【知识点】词形;词义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学生要明确词语的意思及用法,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词语使用的正确与否.词语在句中要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要和句子所表达的感彩相一致。
A、C、D项与对应的语境不符。
B项“小心翼翼”现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与对应的语境不符。
故答案为:B
【点评】在平时的复习中应养成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的习惯,不要被一些媒体的错误用法所误导,并注重积累。积累一些常见的近义词、易错词,注意区分近义词中不同语素的含义,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哪个更合适;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注意词语使用的语境。
6.【答案】B
【知识点】修改病句
【解析】【分析】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几种情况:A成分残缺;B前后矛盾;C用词不当;D词序颠倒;E搭配不当;F语义重复;G不合逻辑;H句式杂糅;I表意不明等。
B项错误;缺主语,去掉“使”。
A、C、D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修改病句是一项综合能力训练,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注意句子的病因。改病句时要对症下药。
7.【答案】(1)A
(2)D
(3)C
(4)B
【知识点】修辞手法
【解析】【分析】描写方法概括为:A.环境描写 B.神态描写 C.语言描写 D.心理描写 E.动作描写。解答时要结合句子抓住关键词语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1)A(2)D(3)C(4)B
【点评】掌握常用的描写方法。要求平时阅读时会分辨,写作时会应用。
8.【答案】B
【知识点】文学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文学常识的信息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等,阅读作品时要注意记忆,根据考试的要求作出相应的解答。
故答案为:B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
9.【答案】B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要特别注意,这类试题,往往不是要问词句的表面意义,如果简单地理解为词句的表层意思,就容易理解偏差。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B
【点评】体会重要语句的含义,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10.【答案】A,B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课文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 A 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课文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平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并加以识记。
11.【答案】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知识点】诗文朗读、默写、翻译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古诗默写能力,属于直接型默写,结合提示默写即可。
故答案为: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点评】针对古诗的背默题目是基础题,我们平时多背诵,多默写。
12.【答案】(1)háng;jǐyǔ
(2)C
(3)A
(4)林清玄欣赏一个小偷,影响了小偷的一生,他后来成为台湾几家羊肉炉的大老板;一种给予,一种馨香,一种沟通与理解,一种信赖与祝福
(5)略
【知识点】记叙文阅读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的辨析。多音字读音不同,义不同,组成的词语也不同,解答此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准词语,然后选择正确的音节即可。
(2)考查拟定标题。阅读短文,梳理段落,就可以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容,再进一步提炼标题。
(3)词语理解的考查。要结合语境,正确理解词义。
(4)考查概括中心思想。“中心思想”是对一篇文章的内容和思想做出的确切、扼要的说明,简单说就是作者的写作目的或者作者要告诉人们什么。
(5)谈自己的看法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言之有理,没有语病。
故答案为:(1)háng;jǐyǔ
(2)C
(3)A
(4)林清玄欣赏一个小偷,影响了小偷的一生,他后来成为台湾几家羊肉炉的大老板;一种给予,一种馨香,一种沟通与理解,一种信赖与祝福
(5)略
【点评】(1)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
(2)此题主要考查提炼文章标题的能力。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或查词典理解词义。
(4)此题考查对课文内容及中心思想的能力。
(5)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13.【答案】(1)心灵上的大桥
(2)他蹲在一个积满了雨水的水坑边,细雨不停地飘落在他身上,他的头发梢上不断地滴着雨水,可他好像什么也没感觉到。
(3)“, ” 。 “ 。” , 。
(4)我能像他一样。
(5)长大后要造一座又大又牢固的桥;树立起远大而又崇高的理想
(6)略
【知识点】记叙文阅读
【解析】【分析】(1)考查拟定标题。阅读短文,梳理段落,就可以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容,再进一步提炼标题。
(2)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4)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5)①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②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
(6)谈自己的看法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言之有理,没有语病。
故答案为:(1)心灵上的大桥
(2)他蹲在一个积满了雨水的水坑边,细雨不停地飘落在他身上,他的头发梢上不断地滴着雨水,可他好像什么也没感觉到。
(3)“, ” 。 “ 。” , 。
(4)我能像他一样。
(5)长大后要造一座又大又牢固的桥;树立起远大而又崇高的理想
(6)略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提炼文章标题的能力。
(2)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
(4)掌握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平时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5)①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②体会重要语句的含义,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6)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14.【答案】示例 妈妈,您是最有爱心的人。您经常教导我要爱护小动物。另外,老师让我们长期观察一只小动物,然后写篇作文,家里养了小狗,我才能认真观察啊。妈妈,希望您能支持我的想法。
【知识点】语言表达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典型的劝告类口语交际题,解答此题要注意以下两方面要求:第一要在准确了解事情前因后果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吐露心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文明得体;第二要符合语体要求,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使用口语还是使用书面语。称呼、劝说的内容得体、语气委婉(你说呢、你觉得呢、好吗、行吗等)。
故答案为:示例 妈妈,您是最有爱心的人。您经常教导我要爱护小动物。另外,老师让我们长期观察一只小动物,然后写篇作文,家里养了小狗,我才能认真观察啊。妈妈,希望您能支持我的想法。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说话时要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15.【答案】略
【知识点】作文续写
【解析】【分析】续写的写作要求:续写部分必须保持与原文的统一性。就是主题的统一,人物的统一,线索的统一,语言风格的统一。
在续写时紧扣所给原文的中心,使主题得以深化和升华。不得脱离原主题而另起炉灶。续写部分与原文有机结合,保证文章的完整性。就是说所续之文与所给之文结合在一起,必须是一个完整的文章。衔接处要自然、圆滑。前文交代的情节,后面要照应,结构上不残缺。因此读懂、读透所给原文是续写最关键的一环。一般来说,对于所给文至少要读三遍,划出人物,找出线索,抓住细节,然后再认真分析原文主题进行合理想象。
【点评】此题主要是考查续写故事的能力。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