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2019-2020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7单元达标测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统编版2019-2020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7单元达标测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9.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1-25 18:00:49

文档简介

人教统编版2019-2020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7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基础运用(100分)
1.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乐谱(lè yuè)    入场券(quàn xuàn)   陶醉(táo yáo)   
恬静(tián shé)   汹涌(xiōng xīng)   绷着脸(bēng běng)   
记录(lù lǜ)   肖像(xiào xiāo)   谱写(pǔ bǔ)   
2.选词填空。
(1)断断续续 陆陆续续
①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   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
②放学了,同学们   地从教学楼里走了出来。
(2)不管 尽管
①   天气很恶劣,宋庆龄还是如约来到小朋友中间。
②   伯牙心里想到什么,锺子期都能准确地道出他的心意。
3.下列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殿内金碧辉煌,金身大肚弥勒佛正在捧腹大笑,两边四大天王身躯魁伟,栩栩如生。
B.放学了,校园里静悄悄的,真是曲终人散啊。
C.这些奇妙的小玩意儿做得真是巧夺天工,令人爱不释手。
D.这位钢琴家演奏的乐曲,有如高山流水,听得人如痴如醉。
4.名家名画连一连。
达·芬奇 《洛神赋图》
凡·高 《梦》
马奈 《向日葵》
顾恺之 《吹笛少年》
毕加索 《蒙娜丽莎》
5.按要求完成句子。
(1)锺子期死后,伯牙认为世界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于是,他把心爱的琴摔了,终身不再弹琴了。(根据意思写句子)
(2)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改成“被”字句)
(3)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4)多义词造句。
慷慨(充满正气,情绪激昂)   
慷慨(气量大)   
6.课外阅读。
①1971的夏天,我在A国上大学。
②不知是抵达此地的第几个漫漫长日了。我从一个职业招聘的地方走回住处。那时候,身上只剩下一点点生活费,居留是大问题,找工作没有着落,前途的茫然将步子压得很慢,穿过校园时,头是低着的。
③远远的草坪边躺着一个金发的青年,好似十分注意地在凝望着我。他看着我,我也知道,没有抬头。他站起来了,仍在看我。他又蹲下去在草坪上拿了一样什么东西,于是这个人向我走过来。
④步子跨得那么大,轻轻地吹着他的口哨,不成腔调又愉快的曲子。
⑤我不认识走过来的人,没有停步。
⑥一片影子挡住了我的去路。那个吹着口哨的青年,把右手举得高高的,手上捏着一棵碧绿的青草,正向我微笑。
⑦“来!给你!”他将小草当作一件珍宝似的递上来。
⑧我接住了,讶然地望着他,然后忍不住笑了起来。
⑨“对,微笑,就这个样子。嗯!快乐些……”他轻轻地说。
⑩说完他拍拍我的面颊,将我的头发弄乱,眼神送过来一丝温柔的鼓励,又对我笑了笑。
然后,他双手插在口袋里,悠悠闲闲地走了。
那是我到A国后第一次收到的礼物。
小草,保留了许多年,才找不到了。那个人,连名字都没有法子知道,他的脸在回忆中也模糊了,可是直到现在,没有法子忘记他。
很多年过去了,我常常觉得欠了这位陌生人一笔债, ,将快乐和信心传递给另外一些人。将这份感激的心,化作一声道谢,一句轻微的赞美,一个笑容,一种鼓励的眼神……送给似曾相识的面容,那些在生命中擦肩而过的人。
我喜爱生命,十分热爱它,只要生活中一些小事使我愉快,活下去的信念就更加热切。虽然是平凡的日子,活着仍然是美妙的。这份能力,来自那棵小草的延伸,将这份债,不停地还下去,就是生存的快乐了。
(1)第②段从“我”   的步态、   的姿态、   的心态三个方面,把一个旅居海外的学子因生活无着而情绪低落的境况表现得极为细腻。
(2)第④段中青年写“步子跨得那么大,轻轻地吹着他的口哨,不成腔调又愉快的曲子”,他这样滑稽、夸张的表现是为了   。
(3)第⑥段中特别点出金发青年手中青草的“碧绿”,不仅描绘草的绿色,还蕴含   之意。
(4)第⑥~⑩段写金发青年特殊的鼓励方式,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理解:   产生快乐,快乐产生   。
(5)结合上下文思考,第 段横线处应填入的文字是(  )
A.一笔无法偿还的债 B.一笔没有债主的债
C.一笔可以归还的债 D.一笔容易还清的债
(6)联系题目想想,第 段中,“另外一些人”“似曾相识的面容”“那些在生命中擦肩而过的人”指的是哪些人
(7)文章末段揭示了一条生活哲理是什么
(8)给这篇短文拟个题目:   。
7.思考表达。
根据下面设定的情境,完成对话。
吃完晚饭,我拿出《格列佛游记》津津有味地读着,爸爸拿过我的书,不解地问:   
我连忙解释:   
8.作文。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处自己喜欢的地方,它可能是校园一角,可能是家周围的某一个地方,也可能是远方一个难忘的地方。这个地方可能并不引人注意,也可能是名闻天下的名胜古迹……请写一写你喜欢的一个地方,写出你喜欢它的原因。
要求:语句通顺,感情真实,不少于400字。
二、附加题。(10分)
9.根据提供的材料,写出相应的成语。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君子行》)   
传说水中有一种叫蜮(yù)的怪物,看到人的影子就喷沙子,被喷着的人就会得病。   
东晋谢安退职后在东山做隐士,后来又出任要职。   
狐狸腋下的皮虽然很小,但是聚集起来就能缝成一件皮袄。   
李白的《长干行》诗中有“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yuè;quàn;táo;tián;xiōng;běng;lù;xiào;pǔ
【知识点】拼音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故答案为:yuè、quàn、táo、tián、xiōng、běng、lù、xiào、pǔ
【点评】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往往也不同,可以根据意思来记住不同的音节。
2.【答案】(1)断断续续;陆陆续续
(2)尽管;不管
【知识点】词形;词义;句式衔接
【解析】【分析】(1)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1)断断续续:时断时续地接连下去。陆陆续续:陆陆续续:指有先有后,时断时续。
(2)解答此题要从考查关联词语的搭配入手,尽管……还是……;不管……都……
故答案为:(1)断断续续、陆陆续续
(2)尽管、不管
【点评】(1)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彩的变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
(2)此题考查关联词语的搭配能力。
3.【答案】B
【知识点】词义;成语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学生要明确词语的意思及用法,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词语使用的正确与否.词语在句中要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要和句子所表达的感彩相一致。
A、C、D项符合对应的语境 。
B项“曲终人散”原指歌曲结束的时候,就是人们解散离开的时候。也表示感情或者事情结束了。与对应的语境不符。
故答案为:B
【点评】在平时的复习中应养成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的习惯,不要被一些媒体的错误用法所误导,并注重积累。积累一些常见的近义词、易错词,注意区分近义词中不同语素的含义,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哪个更合适;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注意词语使用的语境。
4.【答案】
【知识点】文学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考查文学常识,在于平时的积累和识记。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
5.【答案】(1)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2)蜡烛被一阵风吹灭了。
(3)古语说:“耕种的事应该去问种庄稼的农民,纺织的事应该去问纺纱织布的婢女。”这是不可更改的至理名言。
(4)他慷慨激昂的言辞,激励许多人。;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她慷慨地给我们提供了许多资源。
【知识点】句式转换;语言表达;诗文朗读、默写、翻译
【解析】【分析】(1)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古文句子。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古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句子及意思。在此基础上,筛选符合要求的句子即可。写古文句子易写错别字,原因是在背诵时只注意读音,不仔细看字,结果在填写时就按音写成其它的同音字,学习时要注意这个问题。
(2)把字句改被字句原则是把"把字句"中前后主语调换即成为被字句,把“把”改成“被”。即成为“被字句”。
(3)句子的翻译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4)考查运用词语的能力,学生要在明确词语意思的前提下,会用词语造句,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洁,语句完整、通顺。
故答案为: (1)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2)蜡烛被一阵风吹灭了。
(3)古语说:“耕种的事应该去问种庄稼的农民,纺织的事应该去问纺纱织布的婢女。”这是不可更改的至理名言。
(4)他慷慨激昂的言辞,激励许多人。
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她慷慨地给我们提供了许多资源。
【点评】(1)要求学生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古文句子的含义,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字,从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
(2)掌握把字句改被字句的方法,平时注意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3)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最后根据上下疏通句子。
(4)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表意正确,说完整的话。
6.【答案】(1)压得很慢;低着头;茫然无措(或“前途茫然”),
(2)逗“我”乐
(3)生命之树长青
(4)微笑;希望
(5)C
(6)生活中偶尔像“我”一样需要帮助和鼓励的人们
(7)乐施于人,才是自己快乐的源泉。
(8)还给谁
【知识点】记叙文阅读
【解析】【分析】(1)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短文第②段,锁定(相关信息)所填的范围,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2)要结合上下文来分析作答。
(3)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
(4)体会语句,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5)句子衔接试题主要考查考生理解句子及运用句子组段的能力。对于句子衔接,要注意语段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句子前后之间的衔接。由下句的“将快乐和信心传递给另外一些人。”可知上句选“一笔可以归还的债”比较恰当。
(6)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7)本题考查概括文章末段给人的启示。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8)考查拟定标题。阅读短文,梳理段落,就可以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容,再进一步提炼标题。
故答案为: (1)压得很慢、低着头、茫然无措(或“前途茫然”)。
(2)逗“我”乐
(3)生命之树长青
(4)微笑、希望
(5)C
(6)生活中偶尔像“我”一样需要帮助和鼓励的人们
(7)乐施于人,才是自己快乐的源泉。
(8)还给谁
【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此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的能力。
(3)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4)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理解句意,有利于对文章中心主题的把握。
(5)此题主要考查了语句衔接,结合上下文及所给的选项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6)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7)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8)此题主要考查提炼文章标题的能力。
7.【答案】峰峰,《格列佛游记》不是你们老师教的,你们要学的就是课本。”;“爸爸,多读课外书能拓宽我们的视野,不但不会影响我的学习,反而会帮我学得更棒,您就放心吧。再说,我会在完成作业之后再看课外书的。
【知识点】语言表达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典型的劝告类口语交际题,解答此题要注意以下两方面要求:
第一要在准确了解事情前因后果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吐露心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文明得体;第二要符合语体要求,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使用口语还是使用书面语。称呼、劝说的内容得体、语气委婉(你说呢、你觉得呢、好吗、行吗等)。
故答案为:峰峰,《格列佛游记》不是你们老师教的,你们要学的就是课本。”
“爸爸,多读课外书能拓宽我们的视野,不但不会影响我的学习,反而会帮我学得更棒,您就放心吧。再说,我会在完成作业之后再看课外书的。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说话时要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8.【答案】略
【知识点】写景类作文
【解析】【分析】从文章的题目看,这是一篇写景的作文,写景的文章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要抓住景物的特征写。所谓特征就是同其他物体有区别的地方,抓住特征描写,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②写景要言之有序,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从中间到两边等。不能一下子说这,一下子说那,东拉西扯,没有顺序;③写景过程中要进行合理的联想,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还要恰当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把描写的景物写生动,写形象;
【点评】选定题目后,我们就根据所选内容进行写作,注意内容具体,结构清晰。
9.【答案】瓜田李下;含沙射影;东山再起;集腋成裘;青梅竹马
【知识点】词义;成语
【解析】【分析】此题是根据提供的材料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熟练掌握成语及意思。
故答案为:瓜田李下、含沙射影、东山再起、集腋成裘、青梅竹马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1 / 1人教统编版2019-2020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7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基础运用(100分)
1.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乐谱(lè yuè)    入场券(quàn xuàn)   陶醉(táo yáo)   
恬静(tián shé)   汹涌(xiōng xīng)   绷着脸(bēng běng)   
记录(lù lǜ)   肖像(xiào xiāo)   谱写(pǔ bǔ)   
【答案】yuè;quàn;táo;tián;xiōng;běng;lù;xiào;pǔ
【知识点】拼音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故答案为:yuè、quàn、táo、tián、xiōng、běng、lù、xiào、pǔ
【点评】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往往也不同,可以根据意思来记住不同的音节。
2.选词填空。
(1)断断续续 陆陆续续
①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   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
②放学了,同学们   地从教学楼里走了出来。
(2)不管 尽管
①   天气很恶劣,宋庆龄还是如约来到小朋友中间。
②   伯牙心里想到什么,锺子期都能准确地道出他的心意。
【答案】(1)断断续续;陆陆续续
(2)尽管;不管
【知识点】词形;词义;句式衔接
【解析】【分析】(1)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1)断断续续:时断时续地接连下去。陆陆续续:陆陆续续:指有先有后,时断时续。
(2)解答此题要从考查关联词语的搭配入手,尽管……还是……;不管……都……
故答案为:(1)断断续续、陆陆续续
(2)尽管、不管
【点评】(1)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彩的变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
(2)此题考查关联词语的搭配能力。
3.下列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殿内金碧辉煌,金身大肚弥勒佛正在捧腹大笑,两边四大天王身躯魁伟,栩栩如生。
B.放学了,校园里静悄悄的,真是曲终人散啊。
C.这些奇妙的小玩意儿做得真是巧夺天工,令人爱不释手。
D.这位钢琴家演奏的乐曲,有如高山流水,听得人如痴如醉。
【答案】B
【知识点】词义;成语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学生要明确词语的意思及用法,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词语使用的正确与否.词语在句中要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要和句子所表达的感彩相一致。
A、C、D项符合对应的语境 。
B项“曲终人散”原指歌曲结束的时候,就是人们解散离开的时候。也表示感情或者事情结束了。与对应的语境不符。
故答案为:B
【点评】在平时的复习中应养成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的习惯,不要被一些媒体的错误用法所误导,并注重积累。积累一些常见的近义词、易错词,注意区分近义词中不同语素的含义,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哪个更合适;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注意词语使用的语境。
4.名家名画连一连。
达·芬奇 《洛神赋图》
凡·高 《梦》
马奈 《向日葵》
顾恺之 《吹笛少年》
毕加索 《蒙娜丽莎》
【答案】
【知识点】文学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考查文学常识,在于平时的积累和识记。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
5.按要求完成句子。
(1)锺子期死后,伯牙认为世界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于是,他把心爱的琴摔了,终身不再弹琴了。(根据意思写句子)
(2)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改成“被”字句)
(3)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4)多义词造句。
慷慨(充满正气,情绪激昂)   
慷慨(气量大)   
【答案】(1)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2)蜡烛被一阵风吹灭了。
(3)古语说:“耕种的事应该去问种庄稼的农民,纺织的事应该去问纺纱织布的婢女。”这是不可更改的至理名言。
(4)他慷慨激昂的言辞,激励许多人。;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她慷慨地给我们提供了许多资源。
【知识点】句式转换;语言表达;诗文朗读、默写、翻译
【解析】【分析】(1)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古文句子。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古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句子及意思。在此基础上,筛选符合要求的句子即可。写古文句子易写错别字,原因是在背诵时只注意读音,不仔细看字,结果在填写时就按音写成其它的同音字,学习时要注意这个问题。
(2)把字句改被字句原则是把"把字句"中前后主语调换即成为被字句,把“把”改成“被”。即成为“被字句”。
(3)句子的翻译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4)考查运用词语的能力,学生要在明确词语意思的前提下,会用词语造句,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洁,语句完整、通顺。
故答案为: (1)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2)蜡烛被一阵风吹灭了。
(3)古语说:“耕种的事应该去问种庄稼的农民,纺织的事应该去问纺纱织布的婢女。”这是不可更改的至理名言。
(4)他慷慨激昂的言辞,激励许多人。
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她慷慨地给我们提供了许多资源。
【点评】(1)要求学生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古文句子的含义,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字,从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
(2)掌握把字句改被字句的方法,平时注意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3)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最后根据上下疏通句子。
(4)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表意正确,说完整的话。
6.课外阅读。
①1971的夏天,我在A国上大学。
②不知是抵达此地的第几个漫漫长日了。我从一个职业招聘的地方走回住处。那时候,身上只剩下一点点生活费,居留是大问题,找工作没有着落,前途的茫然将步子压得很慢,穿过校园时,头是低着的。
③远远的草坪边躺着一个金发的青年,好似十分注意地在凝望着我。他看着我,我也知道,没有抬头。他站起来了,仍在看我。他又蹲下去在草坪上拿了一样什么东西,于是这个人向我走过来。
④步子跨得那么大,轻轻地吹着他的口哨,不成腔调又愉快的曲子。
⑤我不认识走过来的人,没有停步。
⑥一片影子挡住了我的去路。那个吹着口哨的青年,把右手举得高高的,手上捏着一棵碧绿的青草,正向我微笑。
⑦“来!给你!”他将小草当作一件珍宝似的递上来。
⑧我接住了,讶然地望着他,然后忍不住笑了起来。
⑨“对,微笑,就这个样子。嗯!快乐些……”他轻轻地说。
⑩说完他拍拍我的面颊,将我的头发弄乱,眼神送过来一丝温柔的鼓励,又对我笑了笑。
然后,他双手插在口袋里,悠悠闲闲地走了。
那是我到A国后第一次收到的礼物。
小草,保留了许多年,才找不到了。那个人,连名字都没有法子知道,他的脸在回忆中也模糊了,可是直到现在,没有法子忘记他。
很多年过去了,我常常觉得欠了这位陌生人一笔债, ,将快乐和信心传递给另外一些人。将这份感激的心,化作一声道谢,一句轻微的赞美,一个笑容,一种鼓励的眼神……送给似曾相识的面容,那些在生命中擦肩而过的人。
我喜爱生命,十分热爱它,只要生活中一些小事使我愉快,活下去的信念就更加热切。虽然是平凡的日子,活着仍然是美妙的。这份能力,来自那棵小草的延伸,将这份债,不停地还下去,就是生存的快乐了。
(1)第②段从“我”   的步态、   的姿态、   的心态三个方面,把一个旅居海外的学子因生活无着而情绪低落的境况表现得极为细腻。
(2)第④段中青年写“步子跨得那么大,轻轻地吹着他的口哨,不成腔调又愉快的曲子”,他这样滑稽、夸张的表现是为了   。
(3)第⑥段中特别点出金发青年手中青草的“碧绿”,不仅描绘草的绿色,还蕴含   之意。
(4)第⑥~⑩段写金发青年特殊的鼓励方式,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理解:   产生快乐,快乐产生   。
(5)结合上下文思考,第 段横线处应填入的文字是(  )
A.一笔无法偿还的债 B.一笔没有债主的债
C.一笔可以归还的债 D.一笔容易还清的债
(6)联系题目想想,第 段中,“另外一些人”“似曾相识的面容”“那些在生命中擦肩而过的人”指的是哪些人
(7)文章末段揭示了一条生活哲理是什么
(8)给这篇短文拟个题目:   。
【答案】(1)压得很慢;低着头;茫然无措(或“前途茫然”),
(2)逗“我”乐
(3)生命之树长青
(4)微笑;希望
(5)C
(6)生活中偶尔像“我”一样需要帮助和鼓励的人们
(7)乐施于人,才是自己快乐的源泉。
(8)还给谁
【知识点】记叙文阅读
【解析】【分析】(1)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短文第②段,锁定(相关信息)所填的范围,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2)要结合上下文来分析作答。
(3)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
(4)体会语句,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5)句子衔接试题主要考查考生理解句子及运用句子组段的能力。对于句子衔接,要注意语段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句子前后之间的衔接。由下句的“将快乐和信心传递给另外一些人。”可知上句选“一笔可以归还的债”比较恰当。
(6)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7)本题考查概括文章末段给人的启示。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8)考查拟定标题。阅读短文,梳理段落,就可以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容,再进一步提炼标题。
故答案为: (1)压得很慢、低着头、茫然无措(或“前途茫然”)。
(2)逗“我”乐
(3)生命之树长青
(4)微笑、希望
(5)C
(6)生活中偶尔像“我”一样需要帮助和鼓励的人们
(7)乐施于人,才是自己快乐的源泉。
(8)还给谁
【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此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的能力。
(3)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4)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理解句意,有利于对文章中心主题的把握。
(5)此题主要考查了语句衔接,结合上下文及所给的选项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6)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7)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8)此题主要考查提炼文章标题的能力。
7.思考表达。
根据下面设定的情境,完成对话。
吃完晚饭,我拿出《格列佛游记》津津有味地读着,爸爸拿过我的书,不解地问:   
我连忙解释:   
【答案】峰峰,《格列佛游记》不是你们老师教的,你们要学的就是课本。”;“爸爸,多读课外书能拓宽我们的视野,不但不会影响我的学习,反而会帮我学得更棒,您就放心吧。再说,我会在完成作业之后再看课外书的。
【知识点】语言表达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典型的劝告类口语交际题,解答此题要注意以下两方面要求:
第一要在准确了解事情前因后果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吐露心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文明得体;第二要符合语体要求,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使用口语还是使用书面语。称呼、劝说的内容得体、语气委婉(你说呢、你觉得呢、好吗、行吗等)。
故答案为:峰峰,《格列佛游记》不是你们老师教的,你们要学的就是课本。”
“爸爸,多读课外书能拓宽我们的视野,不但不会影响我的学习,反而会帮我学得更棒,您就放心吧。再说,我会在完成作业之后再看课外书的。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说话时要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8.作文。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处自己喜欢的地方,它可能是校园一角,可能是家周围的某一个地方,也可能是远方一个难忘的地方。这个地方可能并不引人注意,也可能是名闻天下的名胜古迹……请写一写你喜欢的一个地方,写出你喜欢它的原因。
要求:语句通顺,感情真实,不少于400字。
【答案】略
【知识点】写景类作文
【解析】【分析】从文章的题目看,这是一篇写景的作文,写景的文章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要抓住景物的特征写。所谓特征就是同其他物体有区别的地方,抓住特征描写,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②写景要言之有序,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从中间到两边等。不能一下子说这,一下子说那,东拉西扯,没有顺序;③写景过程中要进行合理的联想,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还要恰当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把描写的景物写生动,写形象;
【点评】选定题目后,我们就根据所选内容进行写作,注意内容具体,结构清晰。
二、附加题。(10分)
9.根据提供的材料,写出相应的成语。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君子行》)   
传说水中有一种叫蜮(yù)的怪物,看到人的影子就喷沙子,被喷着的人就会得病。   
东晋谢安退职后在东山做隐士,后来又出任要职。   
狐狸腋下的皮虽然很小,但是聚集起来就能缝成一件皮袄。   
李白的《长干行》诗中有“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答案】瓜田李下;含沙射影;东山再起;集腋成裘;青梅竹马
【知识点】词义;成语
【解析】【分析】此题是根据提供的材料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熟练掌握成语及意思。
故答案为:瓜田李下、含沙射影、东山再起、集腋成裘、青梅竹马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