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单元整体说课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从1931年至1945年这十四年间的抗战历史。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挑起侵华战争,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在民族危机日益深重的危急时刻,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救亡的旗帜,担当起抗日救亡的历史重任,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同各方面一起努力,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全民族抗战由此开始。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在正面战场,中国军队组织多次战役,抵抗日军侵略。在敌后战场,中国共产党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开展人民游击战争。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协同作战,都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在中国人民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击下,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经过14年抗战,中国人民终于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1.通过观看视频、材料解读,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通过“如何解决西安事变”的讨论分析,使学生掌握正确认识历史人物、事件的方法,并学会对历史事实进行合理的分析。
2.指导学生围绕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的暴行与当前日本政府不敢正视历史和国内右翼势力极力否认歪曲历史的态度,搜集资料,培养学生正确分析时事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辅助,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图片、文字信息、视频、分组活动等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把握武汉会战和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过程与影响。
4.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将抗日战争和之前学习的列强侵华战争进行对比,引导学生讨论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针对八年级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的感性认识大于理性认识,所以历史教学应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应注重在教学基础上进行归纳整理。八年级学生对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知识有着浓厚的兴趣,充满了探究新知的欲望和激情。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搜集和整理资料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具有初步运用史实和分析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但还需要在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辨别分析史实的方法等方面给予积极的引导。
1.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分析、归纳,学会分析、归纳史料的方法;通过发现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初步掌握史论结合的方法。
2.结合教材中的“材料研读”与“相关史事”,分析历史材料和历史史实,掌握“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形成历史认知,提高解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对中华民族抗日战争中的重点史实,从事件的背景、经过、
结果、影响等角度进行归纳整理。
5课时。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 一 知识与能力)
了解日本侵略者制造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线索,认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了解西安事变的经过,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提高学生对历史的理解能力,初步形成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 二 过程与方法)
播放歌曲《松花江上》,合唱《义勇军进行曲》,回顾历史事件的时代背景,激发学生真挚的爱国感情。模仿采访张学良、蒋介石、普通群众代表、周恩来等对西安事变的立场,掌握正确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事件的方法。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这一问题的讨论,使学生学会对历史事实进行合理的理解与判断。
,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九一八事变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到九一八事变使中国陷入严重的民族危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以此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通过介绍西安事变的发生与和平解决,使学生感受张学良、杨虎城的爱国精神,认识共产党人以民族利益为重的博大胸襟。
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难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图一
图二
教师设疑:纪念碑是为了纪念历史上哪一件事?为什么要在每年的这一天敲响警钟?(九一八事变;以提醒市民国耻不能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一、九一八事变
师:阅读教材之后,简单叙述九一八事变的大致经过。
生:时间——1931年9月18日;地点——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段;经过——炮轰沈阳城,占领沈阳,占领东北三省;结果——短短4个多月,100多万平方千米的锦绣河山全部沦于敌手。
师:九一八事变又称为“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它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师:日本为什么要制造九一八事变?
多媒体展示史料(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
师总结: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为此制定了“大陆政策”;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波及日本,日本为摆脱危机加紧侵略中国;国民党反动集团全力“剿共”,让日本有机可乘。
师:伪满洲国于何时何地成立?执政者是谁?有哪些危害?
生:1932年,长春。执政者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危害是企图把东北从中国分裂出去,致使东北3 000万同胞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师: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不愿做亡国奴的中国人,奋起抗争。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的抗战表现在哪些方面?
生:1936年初,东北的抗日义勇军和杨靖宇的东北游击队,以及后来改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与日军战斗在白山黑水之间。
二、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
师:1935年,北平学生发出了“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的呼声,谈谈你对这一呼声的理解。
生:日本侵占东北后,于1935年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国民政府对日采取不抵抗的妥协政策,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师: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北平的学生做出了何种选择?
生: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举行示威游行,向群众宣传抗日,与国民党反动军警英勇抗争,他们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口号,掀起了爱国救亡运动。
师总结:一二·九爱国救亡运动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三、西安事变
展示材料: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后,就致力于争取张学良所部的东北军和杨虎城所部的十七路军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在全国抗日高潮的影响下,在红军前线政治工作的教育和争取下,东北军和十七路军的广大官兵都赞成“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的救亡口号,主动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受到中国共产党正确的政治主张和全国抗日潮流的推动,从1936年初,他们就实际上停止了同红军的战斗。4月,周恩来与张学良在陕北举行联合抗日救国的会谈。不久,工农红军与东北军在前线停止战斗,联合抗日。
师:请同学们根据上述材料和教材内容,讨论回答西安事变爆发的原因有哪些。
生:日军侵略东北,使中华民族处于亡国的危急关头,民族矛盾的激化是西安事变爆发的根本原因。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感召了张学良、杨虎城。张学良、杨虎城的爱国之心是西安事变爆发的个人因素。蒋介石一意孤行,坚持“围剿”红军是西安事变爆发的直接原因。
师: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西安事变震惊全世界,引发了国内外各种政治势力的强烈反响。如何解决西安事变,当时就有不同的看法和主张,我们一起看看材料。
师强调:在当时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从大局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并派周恩来等赴西安参加谈判。西安事变之所以能和平解决,是当时各种政治力量较量的结果。
师: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九一八事变是近代中日关系的转折点,是日本帝国主义要把中国变为其独占殖民地的重要步骤。此后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并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西安事变的发生,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预示联合抗日局面的到来。
K
教学至此,请使用《高效实用备课》同步训练部分。
播放歌曲:《松花江上》。
师:是什么事件让东北人民背井离乡,有家难回?这一事件给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影响?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一、九一八事变
多媒体展示图片:日军占领吉林东北军军械厂。
师:阅读教材,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大致经过。
生:一是制造借口,柳条湖事件是日本为制造九一八事变炮制的借口;二是军事进攻,日军袭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占领沈阳;三是事变后日本快速侵占东北三省,并扶植溥仪建立伪满洲国。
师:日本为什么要制造九一八事变?
展示材料:
材料一: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野心由来已久。1927年4 月,当时的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在给天皇的“秘密奏折”中,曾提出:“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材料二: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波及日本,使其国内阶级矛盾尖锐,日本统治阶级利用侵略中国东北来摆脱国内的危机。
材料三:国民政府正“围剿”红军,无暇北顾,给日本可乘之机。
学生回答预设:材料一的“大陆政策”反映出日本对华侵略并非偶然,而是蓄谋已久;材料二反映日本受到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打击,要通过侵华战争转嫁危机;材料三说明国民党的“剿共”给日本提供了可乘之机。
师:九一八事变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学生讨论回答。
师总结:九一八事变的影响。
首先,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其次,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
师:伪满洲国于何时何地成立?执政者是谁?有哪些危害?
生:1932年,长春。执政者是末代皇帝溥仪。危害:日本企图将东北从中国分裂出去,致使东北3 000万同胞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展示材料:
材料一: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在东北如何寻衅,我方应不予抵抗,力避冲突。
——1931年8月18日蒋介石致张学良密电
材料二:中国亡于帝国主义,我们还能当亡国奴,尚可苟延残喘;若亡于共产党,则纵肯为奴隶亦不可得。
—— 1931年8月22日蒋介石在南昌发表讲话
材料三: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致张学良密电
师:由上述三则材料可以看出,面对日本的侵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
生:不抵抗的妥协政策。
师: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不愿做亡国奴的中国人,奋起抗争。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表现在哪些方面?
展示图片:
生:(阅读教材,归纳出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抗日情况)东北各族民众和未撤走的东北军爱国官兵组织起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大批优秀干部,到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1936年,东北各抗日部队开始改编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东北人民抗日斗争的展开,标志着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
师:你认为这些可敬的英雄们身上哪些精神最可贵、最值得你崇敬?
生:顽强奋战、勇于献身、大无畏的爱国精神。
二、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
师:占领东北满足不了日本的侵略野心,为了转移视线,日军于1932年1月28日进攻上海,制造一·二八事变;1933年,制造热河事变,攻占山海关和热河, 进犯长城,控制了从东北进入关内的咽喉。1935年1月中旬开始制造华北事变,把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下半年策划“华北自治运动”,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
师:1935年,北平学生发出了“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的呼声,谈谈你对这一呼声的理解。
生:提示1:日本占领东北后,于1935年策动了“华北自治运动”,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生:提示2: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示威游行,向群众宣传抗日,与国民党军警英勇抗争,他们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掀起了爱国救亡运动。
师:一二·九爱国救亡运动的意义有哪些?
生: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师补充:一二·九运动是抗战动员的运动,是准备思想和干部的运动,是动员全民族的运动,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三、西安事变
教师:东北沦陷,华北告急,国难当头,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又一举国震惊的事变爆发了,那就是“西安事变”。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西安事变”这一目内容,一起了解西安事变的概况。
学生:(阅读教材,整理西安事变相关知识点)
(1)时间:1936年12月12日。地点:西安。人物:张学良、杨虎城。目的:逼蒋抗日。
(2)原因:蒋介石不同意合作抗日(直接原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根本原因)。
(3)性质:一次爱国性质的“兵谏”。
(4)结果: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条件,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5)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师:张学良、杨虎城作为蒋介石的部将为何敢以下犯上发动“兵谏”?
生:(合作探究,讨论分析)
师:日本加紧侵略中国,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中国共产党要求国民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杨虎城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停止向红军进攻,并多次要求蒋介石抗日。东北军将士身负国仇家恨,不愿意和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作战,他们希望上前线抗日。蒋介石却到西安督促张学良、杨虎城进攻陕北红军。
多媒体展示图片:
张学良、杨虎城 西安事变谈判旧址
师: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师:西安事变震惊了全世界,引发了国内外各种政治势力的强烈反响。如何解决西安事变,当时就有不同的看法,我们一起看看材料。
展示材料:
国民党内部亲日派何应钦等人,极力主张“讨伐”张、杨,炸平西安,实际上是想置蒋介石于死地,自己取而代之。
日本也在背后打着小算盘,怂恿何应钦杀蒋,让中国人民自相残杀,好坐收渔翁之利。
亲英美派宋子文、宋美龄等,反对“讨伐”张、杨,力主用和平方式营救蒋介石。
而宋美龄背后的支持者英、美也害怕日本独占中国,希望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师:各政治势力从各自的利益出发,提出解决方案。面对复杂的形势,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派周恩来等到西安参加谈判(成为推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重要力量)。经过中国共产党与各方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条件。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有何历史意义?
生: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九一八事变爆发以来,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将阶级恩怨放到一边,从大局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并派周恩来等赴西安谈判。所以,西安事变之所以能和平解决,是当时各种政治力量较量的结果,也是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努力的结果。
教学至此,请使用《高效实用备课》同步训练部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