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23年小升初语文二模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1.将下面的一段文字正确、规范、美观地誉抄在方格内,并体会其中的情感。
今天的中国,是梦想接连实现的中国;今天的中国;今天的中国,是赓续民族精神的中国:今天的中国
——摘自国家主席习近平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用另一个音节组词。
红晕(yūn yùn) 参差不齐(cēn shēn)
刚劲(jìng jìn) 含情脉脉(mài mò)
3.(2022·玉屏)下面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凄凉 搅合 粉碎 不可思义
B.栖息 冶炼 恐怖 念念有词
C.抵御 暴燥 沮丧 大步流星
D.喧闹 建树 通宵 见薇知著
4.下列各句中画线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次毕业联欢会办得栩栩如生,令同学们难以忘怀。
B.见到桌而上摆着的新手机,我喜出望外,这是爸爸昨天答应给我买的。
C.由于人们的浅见和随心所欲的开发利用,土地资源遭到了惊人的破坏。
D.为了地铁能早日通车,工程技术人员处心积虑地克服了许多困难。
5.下列各句中运用的修辞手法,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B.“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碗有千片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C.“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
D.“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
6.下面分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五彩指的是:黄 绿 赤 白 黑
B.古代五行说的是:金 木 水 火 土
C.与戏曲有关的词语:亮相 行头 唱白脸 粉墨登场
D.表示声音美的词语:天籁之音 余音绕梁 字正腔圆 黄钟大目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英国作家丹尼尔 笛福,作者采用第一人称,讲述了一个情曲折细节生动的传奇故事。
B.《汤姆 索亚历险记》是美国文学大师马克 吐温的代表作,这是一个顽皮男孩具有传奇色彩的成长历险记。
C.《骑鹅旅行记》堪称是“一本富有教益,严肃认真和没有一句假话的书”,这本书出版后,被指定为全瑞典学童的必读课外书读物。
D.苏联作家高尔基的《童年》以孩子的视角来讲述故事围绕着主人公“小茨冈”塑造了众多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
8.用修改符号改正下面一段话中的错误。
“为人民服务”是一篇演讲稿。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有许多困难需要刻服。针对这一情况,大家号召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击日本和侵略者。
9.根据提示默写古诗词。
(1) ,烈火焚烧若等闲。
(2)茅檐长扫净无苔, 。
(3)明月别枝惊鹊, 。
(4) ,山是眉峰聚。
(5)门前流水尚能西! 。
(6) ,忽作玻璃碎地声。
10.综合实践活动。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感受一下独特的民风民俗吧!
(1)上面的图片反映的是 的节日习俗。从图中可以知道该节日的习俗有 、 、 。
(2)读下面的诗句,我知道该节日的起源与 有关。图 表现了诗中提到的习俗。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
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3)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小区居民打算举行“传统文化知多少”的知识竞赛活动,请你为该话动拟一则标语。
二、阅读
阅读
淌在诗词里的美(节选)
唐诗宋词蹚过历史的长河,在悠久里发酵,透出的是股股醇香。诗歌美在音律,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在古人浓淡交杂的墨色里,组成一曲曲完美的魂殇。
花是迁客骚人偏爱的主题。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花开富贵,也有人贬低。但那“花开时节动京城”的惊心动魄却是从远古走来的。不管评价如何,牡丹依旧肆情盛开。开在诗人笔尖的还有坚贞的梅花,梅枝九曲十八弯,遂又有幽梅一说。“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吸引家禽的是那道劲枝干里透出的美,切莫细嗅,那美会醉人。若要细数那诗词里的花魂,该是三天三夜也难尽一二。
在诗歌里的山水是美的。潭面无风是镜,也是静。任一轮清月在水里映出倩影,缓缓地躺在河床之上。月亮该是累了吧,既要与李白饮酒,又要照亮归人的前程。“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一青一碧,尽现了山水本色。我曾感叹山水之美被尽数理在诗里了。曾鲜活在诗人记忆里的山水之美,现世难寻。但若煮一杯清酒,捧着诗集,任嘴唇感受酒洌,任思想品味诗词里的古朴气息,在这灯红酒绿之中仍是能寻得一片思想的净土。
我愿用我半世的浮华,换取这一页诗章。
细听风盘旋在时空的入口,提笔写下诗人的细语呢喃,那是倾诉,诉说着一曲一曲的美。
自从我提起了笔,我就明白了我所肩负的使命,我会写出那些淌在诗词里的美,不让她在时间里消散,纵使笔断,纸绝……
11.根据要求写诗句。
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我想到了刘禹锡《望洞庭》中的两句诗: , 。
12.飞花令。(在下面诗句中填入合适的“花”)
①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 相映红。
②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 出墙来。
③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 开。
④每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 扑鼻香。
13.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理解,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____。
A.古诗词对山水的描写非常富于想象,让人感受到鲜活、灵性的美。
B.写山水的诗词太多了,多得都可以把真实的山水埋起来了。
C.如今环境被污染了,再也找不到诗词中描写的那些山水之美了。
14.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阅读
钻石法则
①我妈对我非常好,很爱我。但有一次,我们之间发生了这一生当中最大的冲突。
②老板交给我一个任务,我已经辛苦了三个月,再用一个小时修改就非常完美了。我回家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冲进书房。我妈看我每天早上五点起来晚上八点回来,非常心疼我,就开始学广东人煲汤的方法炖了鸡汤。
③“儿子,快点出来喝汤!”“等一下,做好了就马上出来喝。”“快点出来,再不出来,汤就凉了”。全世界的妈都一样。
④五分钟之内,我妈没有来找我,我想终于安稳了。过了一会儿,我妈端了一碗汤,站在我的旁边,做了一件让我崩____(溃 馈)的事情。她拿起汤起舀了一勺汤塞到我的嘴边,我当时的本能反应是头一抬,动作太大,我妈端的汤浇到了电脑上,结果电脑死机了。
⑤看着我辛苦了三个月干的活就这样彻底泡汤了,情急之下,我对着我妈大喊起来:“……”我妈直接就“泪奔”了。
⑥后来,我发现在人际交往中,有一个至高无上的钻石法则——不要用你喜欢的方式去对待别人,而要用别人喜欢的方式来对待别人。于是我就换了个方法,我下班回到家以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打电话给我妈,我说:“妈,你可以过来帮我一个忙吗?我这里好需要你啊。”
⑦我妈一听到这个话,很激动。来了之后我告诉她,我天天在外面吃,吃的菜没有你烧得新鲜,我觉得还是你烧的饭菜味道最好。
⑧我妈激动地去烧菜。我怕她烧到一半,又要来打断我的工作。这回我换了一个方法,我走到厨房,看了一下我妈烧的菜,说怎么这么香!我故意拿了一块肉,塞在嘴巴里,对妈妈说:“这些东西都给我保留好,等会儿我全部把它吃光。我很快就做完,你不要____(吵 炒)我啊。”然后我就进去做自己的事了。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我妈根本就没有打扰过我。
⑨像我母亲这个年龄的人,需要得到的就是子女的关注,以体现其价值。那么我们不____(防 妨)尝试用这种方法来对待老人,体现老人的价值。要知道,用适合别人的方法来对待别人,这儿世界会比变得不一样。
15.根据文章内容,从括号里选择合适的字。
16.阅读全文,将“我与母亲的故事“补写完整。
起因 经过、结果 母亲的感受
汤意外洒在电脑上,“我”大怒 委屈、难受
“我”主动要求母亲为“我”做菜
17.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至高无上的“钻石法则”
18.结合文意将第⑤段中省略号省略的内容补写出来。
19.在生活中,你有没有“用别人喜欢的方式对待别人”?举一个例子。
阅读
钥匙尚在
昔有愚人入京选,皮袋被贼盗去。其人曰:“贼偷我袋,将终不得我物也。”或问其故,答曰:“钥匙尚在我衣带上,彼将何物开之?”
2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昔有愚人入京选
②其人日
③或问其故
21.下面对“彼将何物开之“这句话理解正确的项是 ____。
A.那怎么办呢?
B.那用什么东西开呢?
C.他将要用什么去开启皮袋呢?
22.皮袋被偷了,愚人为什么不着急?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23.面对愚人的可笑举动。你想说些什么?
三、写作题
24.习作
在生活中,我们总要面对许多选择。有时选择是快乐的;有时选择是痛苦的,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③语句通顺,书写规范整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④注意作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字数不少于450字。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今天的中国,是梦想接连实现的中国,是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续民族精神的中国:今天的中国。
——摘自国家主席习近平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
【知识点】汉字书写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所学汉字的书写能力。认真抄写题目中的句子,补充完整时,将字写工整、正确、舒展、美观。注意布局合理,行款整齐,书写“梦想”“续”“精神”,不要写错别字。
故答案为:今天的中国,是梦想接连实现的中国,是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续民族精神的中国:今天的中国。
——摘自国家主席习近平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
【点评】写好汉字是终生学习与发展的一项必备技能,小学生养成书写规范的习惯,对我们的成长以及未来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2.【答案】yùn;晕倒;cēn;jìng
【知识点】字义;字音;字形辨析;词语含义的理解
【解析】【分析】晕:读“yùn”时,意思为:头脑发昏,周围物体好像在旋转,有要跌倒的感觉。读“yūn”时,意思为:昏迷。可组词:晕倒。参:读“cēn”时,意思是:长短、高低、大小不一致。读“shēn”时,意思是:人参、党参的统称。通常指人参;海参。海参纲棘皮动物的统称。可组词:人参。劲:读“jìng”时,意思是:强健;有力;刚强;正直。读“jìn”时,意思是:力气;效力;作用;精神;情绪;神情;样子;兴致;趣味;属性的程度。可组词:有劲。脉:读“mò”时,意思是:形容含情凝视或用眼神表达情思的样子。读“mài”时,意思是:血管;脉搏。心脏收缩时,由于输出血液的冲击而引起的动脉有规律跳动的现象;像血管那样连贯而自成系统的东西。可组词:人脉。
故答案为:yùn、晕倒、cēn、人参、jìng、有劲、mò、人脉
【点评】本题考查多音字组词。多音字是指具有固定字形的一个字有多个读音,其读音、用法和词性各有区别。作答此类题,要求我们在日常学习中要多加积累,识记字音字义。对于多音字,我们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和不同的词义来确定读音,要注重积累,了解它们在什么情况下读什么音。
3.【答案】B
【知识点】词形
【解析】【分析】A:“不可思义”改为“不可思议”,意思是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不正确;
B:全部正确;
C:“暴燥”改为“暴躁”,意思是指性情急躁,感情容易冲动。不正确;
D:“ 见薇知著”改为“见微知著”,意思是见到事物刚露出的一点苗头,就能知道其本质和发展的趋向。不正确。
故答案为: B
【点评】考查词形。根据词义识记词语的写法,正确使用这些词语。
4.【答案】B
【知识点】词语搭配;词语含义的理解;成语运用
【解析】【分析】A.有误,栩栩如生:形容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用在此句,与具体语境不符。B.正确。C.有误,随心所欲:指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行事,没有拘束,用在此句,与具体语境不符。D.有误,处心积虑:形容蓄谋已久。用在此句,与具体语境不符。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词语的理解。完成此类题目不难,结合平时的阅读与积累完成,不会的可查阅相关的资料。
5.【答案】C
【知识点】修辞手法辨析
【解析】【分析】A、B、D正确;C.有误,“能不忆江南”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故选:C。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
6.【答案】A
【知识点】词语归类
【解析】【分析】A.有误,古代五彩指的是:黄、青、赤、白、黑。B、C、D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考查了传统文化及词语归类。传统文化又称文化遗产,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文化,是各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
7.【答案】D
【知识点】《童年》;《鲁滨逊漂流记》;《骑鹅旅行记》;《汤姆·索亚历险记》
【解析】【分析】A、B、C正确。D.有误,苏联作家高尔基的《童年》以孩子的视角来讲述故事围绕着主人公“阿廖沙”塑造了众多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
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了经典名著、作家及其作品。名著就是指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知名度,且包含永恒主题和经典的人物形象,能够经过时间考验经久不衰,被广泛认识以及流传的文字作品。
8.【答案】《为人民服务》是一篇演讲稿。当时,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团结起来。
【知识点】修改病句
【解析】【分析】标点符号运用不当,把“为人民服务”的“双引号”改为“书名号”;用词不当,把“”阶梯改为“阶段”;书写错误,“刻”改为“克”;词序不当,把“大家”和“号召”调换顺序;用词重复,“完全”“彻底”删其一;归类不当,去掉“日本和”。
故答案为:《为人民服务》是一篇演讲稿。当时,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团结起来。
【点评】考查了修改病句。修改病句就是对句子的正确与否的判定,是对句子的结构和含义理解的综合能力的考查,完成时要细心分析所给句子,找出病因后对症下药,进行修改即可。
9.【答案】(1)千锤万凿出深山
(2)花木成畦手自栽
(3)清风半夜鸣蝉
(4)水是眼波横
(5)休将白发唱黄鸡
(6)敲成玉磬穿林响
【知识点】古诗词默写
【解析】【分析】(1)“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意思是: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就会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出自明代于谦的《石灰吟》。(2)出自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意思是:茅草房庭院因经常打扫,所以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满畦,都是主人亲手栽种。(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的意思是月亮升上了树梢枝头,使停在枝头休息的喜鹊受到了惊吓。一阵微风吹过,好像传来了蝉叫声。出自宋代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4)出自王观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意思是:水像美人的眼波脉脉传意,山像美人的眉头紧紧蹙起,是北宋词人王观创作的一首词。(5)出自苏轼的《浣溪沙》,“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其意思是:谁说人老了不能再变少年,门前流水还能向西流哩。(6)出自杨万里的《稚子弄冰》,“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意思是:(小孩)轻轻敲打冰块,发出穿林而过的响声,当欣赏者正醉心于那穿林而过的响声时,忽然却听到了另一种声音:冰块落地,发出了如玻璃破碎的声音。
故答案为:(1)千锤万凿出深山;(2)花木成畦手自栽;(3)清风半夜鸣蝉;(4)水是眼波横;(5)休将白发唱黄鸡;(6)敲成玉磬穿林响
【点评】考查了古诗文默写。诗歌默写要求熟读熟记,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多读多听多说多写。
10.【答案】(1)端午节;挂艾蒿;划龙舟;吃粽子
(2)屈原;②③
(3)品味鲜香粽子,感悟传统文化。
【答案】11.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12.桃花;红杏;梨花;梅花
13.B
14.表达了作者对诗词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知识点】叙事类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及所表示的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文章主要写了在唐诗宋词中,花是迁客骚人偏爱的主题,诗歌里的山水是美的。表达了诗人对诗词之美的赞叹和热爱之情。
11.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和识记能力。阅读句子“潭面无风是镜,也是静。任一轮清月在水里映出倩影。缓缓地躺在河床之上”可知,这句话化用了刘禹锡《望洞庭》中的两句诗,这两句诗是: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故答案为: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12.考查学生对诗句的识记能力。首先需要对文章内容进行回忆,其次将平日积累的诗句填入即可。
故答案为:桃花、红杏、梨花、梅花
13.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A、C正确;B.有误,“多得都可以把真实的山水埋起来了”说法错误,真实的山水是埋不起来的。
故答案为:B
14.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以及情感的把控能力。首先需要理解整篇文章大致内容,思考题目中的重点信息,抓住要点,再利用关键信息进行分析。从文章标题“淌在诗词里的美”,以及文中写到的“花开时节动京城”地惊心动魄,以及“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那遒劲枝干里透出的美都体现出作者对诗词美的欣赏和喜爱之情。
故答案为:表达了作者对诗词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答案】15.吵|妨|溃
16.母亲主动为“我”煲汤;巧妙沟通,母子相处愉快;激动、开心
17.不要用你喜欢的方式去对待别人,而要用别人喜欢的方式来对待别人。
18.妈妈再也不要来打扰我了,我再也受不了了。
19.在生活中,我时常告诉妈妈自己喜欢她种的蔬菜,觉得儿女非常需要自己。
【知识点】叙事类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及所表达的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
15.考查选词填空。吵;争执。炒:一种烹饪方法。把食物放在锅里加热并不断翻动使熟。溃:被打垮。馈:馈赠。防:防备。妨:妨害;阻碍。故依次选“吵、溃、妨”。
故答案为:吵|妨|溃
16.考查故事情节的梳理。第一空,结合“我妈看我每天早上五点起来晚上八点回来,非常心疼我,就开始学广东人煲汤的方法炖了鸡汤”可以概括为:母亲主动为“我”煲汤。第二空,结合“这回我换了一个方法,我走到厨房,看了一下我妈烧的菜,说怎么这么香!我故意拿了一块肉,塞在嘴巴里,对妈妈说:‘这些东西都给我保留好,等会儿我全部把它吃光。我很快就做完,你不要吵我啊。’然后我就进去做自己的事了。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我妈根本就没有打扰过我。”可以概括为:巧妙沟通,“我”没受打扰,母子相处愉快。母亲的感受是:有成就感。
故答案为:母亲主动为“我”煲汤、巧妙沟通,母子相处愉快、激动、开心
17.考查信息筛选。根据“后来,我发现在人际交往中,有一个至高无上的钻石法则——不要用你喜欢的方式去对待别人,而要用别人喜欢的方式来对待别人”可知答案。
故答案为:不要用你喜欢的方式去对待别人,而要用别人喜欢的方式来对待别人。
18.考查内容的理解与概括。结合“看着我辛苦了三个月干的活就这样彻底泡汤了,情急之下,我对着我妈大喊起来:”可知,我对妈妈的做法已经崩溃了,所以第⑤段中省略号省略的内容应是:妈妈再也不要来打扰我了,我再也受不了了。
故答案为:妈妈再也不要来打扰我了,我再也受不了了。
19.考查扩展写话,围绕“用别人喜欢的方式对待别人”来写一件事即可。如:在生活中,我时常告诉妈妈自己喜欢她种的蔬菜,觉得儿女非常需要自己。
故答案为:在生活中,我时常告诉妈妈自己喜欢她种的蔬菜,觉得儿女非常需要自己。
【答案】20.从前;那;有的人
21.C
22.他以为钥匙在自己身上,小偷就打不开袋子。
23.愚人自以为聪明,其实愚不可及,不能麻痹大意。
【知识点】课外文言文阅读
【解析】【点评】文言文的学习要多读、多背,多积累,文言字词。只要理解了文章的意思,所有的题目也就和现代文的阅读相同了,所以平时学习中要会背课文,还要懂得文章的意思。参考译文:从前有个愚人到京城参加考选,不慎皮口袋被贼偷去。这个愚人说:“没关系,贼偷了我的袋,但还是得不到袋中之物。“有人觉得奇怪,就问他什么缘故。他回答说:“皮口袋的钥匙还拴在我的衣服带子上,贼能用什么东西来打开皮口袋上的锁呢?”
20.考查选词填空。考查了对文言文中字词的理解,结合句子来理解。“昔有愚人入京选”这句话的意思是:从前有个愚人到京城参加考选。“昔”:从前。“其人曰”意思是:这个愚人说。“其”那,那个。“或问其故”意思是:有人觉得奇怪,就问他什么缘故。“或”:有的人;“故”指缘故。
故答案为:从前、那、有的人、缘故。
21.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句顺。句子意思是:他能用什么东西来打开皮口袋上的锁呢?故选C。
故答案为:C
22.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从“钥匙尚在我衣带上,彼将何物开之”可知,他以为钥匙在自己身上,小偷就打不开袋子,拿不走他的东西。
故答案为:他以为钥匙在自己身上,小偷就打不开袋子。
23.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和语言表达。结合文段内容,言之有理即可。示例:愚人自以为聪明,其实愚不可及。我们考虑事情的时候应该实事求是,不能麻痹大意、自欺欺人。
故答案为:愚人自以为聪明,其实愚不可及,不能麻痹大意。
24.【答案】略
【知识点】叙事类作文
【解析】【分析】本题为话题作文,要求以“选择”为话题写一篇习作。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选择。买东西店主多找了钱时,我们选择诚信,与同学发生冲突时,我们选择谦让……选择中有你的故事,也有你的喜怒哀乐。结合自己的实际选择写作内容,可议论,可叙事。如议论,观点要明确,结合具体的事例,写出对选择的看法。如叙事,要选择典型的事例,记叙你一次选择的经历。无论写什么,都要做到结构合理,内容具体,详略得当。注意用上学到的写作手法及修辞方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
故答案为: 选择
总是有人在痛苦悲伤地盘旋中,选择倒下;总是有人在挫折失败地困扰下,选择沮丧;总是有人在困苦艰难地危逼下,选择退却;但还有一种人——他们在苦难挫折地缠绕下,选择的是坚持,选择的是不屈,选择的是超越。
威灵顿在最落魄的失败中,没有选择放弃,而是选择了坚持。而当他重振旗鼓,苦心奋斗了七年之后,他终于战胜了不可一世的拿破仑,洗雪了当年的耻辱。
贝多芬在耳聋病痛的囚困下,没有选择屈服,而是选择了傲然。他紧紧扼住生命的喉咙,即便生活在耳聋的痛楚,众人的嘲讽中,他依旧可以超越自我,突破困阻,所以那一支命运交响曲仍在百盛不衰地震撼着人们的心灵深处。
李煜在亡国之变地缠绕下,没有选择倒下,而是选择奋发。所有所有的悲惨、所有的哀伤都寓情于他的笔中,他以他曾经或许遗失掉的爱国之情谱写出一首首万古传唱的绝词。《虞美人》《相见欢》《浪淘沙令》,经过无数次流水落花春去也,仍在天上人间轻盈地飘送着。
相信吧,挫折伤痛都只是一块顽石,就看你如何选择对它的认知,智者总是把它当做一块垫脚石,借它登上更高的山峰,可愚者只会认为它是一块绊脚石,永远挡住向前的道路。
是做智者呢?还是做愚者呢 是在苦难中爆发,还是在苦难中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那你的选择是
【点评】文章以“选择”为题,思路开阔,联想广泛,选材由自然至社会人文,涉猎古今中外,从而使文章内容丰满,富有意蕴,语言自然,语句流畅和谐。排比的使用,增强了气势,更显作者语言功力之不菲。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23年小升初语文二模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1.将下面的一段文字正确、规范、美观地誉抄在方格内,并体会其中的情感。
今天的中国,是梦想接连实现的中国;今天的中国;今天的中国,是赓续民族精神的中国:今天的中国
——摘自国家主席习近平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
【答案】今天的中国,是梦想接连实现的中国,是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续民族精神的中国:今天的中国。
——摘自国家主席习近平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
【知识点】汉字书写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所学汉字的书写能力。认真抄写题目中的句子,补充完整时,将字写工整、正确、舒展、美观。注意布局合理,行款整齐,书写“梦想”“续”“精神”,不要写错别字。
故答案为:今天的中国,是梦想接连实现的中国,是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续民族精神的中国:今天的中国。
——摘自国家主席习近平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
【点评】写好汉字是终生学习与发展的一项必备技能,小学生养成书写规范的习惯,对我们的成长以及未来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用另一个音节组词。
红晕(yūn yùn) 参差不齐(cēn shēn)
刚劲(jìng jìn) 含情脉脉(mài mò)
【答案】yùn;晕倒;cēn;jìng
【知识点】字义;字音;字形辨析;词语含义的理解
【解析】【分析】晕:读“yùn”时,意思为:头脑发昏,周围物体好像在旋转,有要跌倒的感觉。读“yūn”时,意思为:昏迷。可组词:晕倒。参:读“cēn”时,意思是:长短、高低、大小不一致。读“shēn”时,意思是:人参、党参的统称。通常指人参;海参。海参纲棘皮动物的统称。可组词:人参。劲:读“jìng”时,意思是:强健;有力;刚强;正直。读“jìn”时,意思是:力气;效力;作用;精神;情绪;神情;样子;兴致;趣味;属性的程度。可组词:有劲。脉:读“mò”时,意思是:形容含情凝视或用眼神表达情思的样子。读“mài”时,意思是:血管;脉搏。心脏收缩时,由于输出血液的冲击而引起的动脉有规律跳动的现象;像血管那样连贯而自成系统的东西。可组词:人脉。
故答案为:yùn、晕倒、cēn、人参、jìng、有劲、mò、人脉
【点评】本题考查多音字组词。多音字是指具有固定字形的一个字有多个读音,其读音、用法和词性各有区别。作答此类题,要求我们在日常学习中要多加积累,识记字音字义。对于多音字,我们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和不同的词义来确定读音,要注重积累,了解它们在什么情况下读什么音。
3.(2022·玉屏)下面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凄凉 搅合 粉碎 不可思义
B.栖息 冶炼 恐怖 念念有词
C.抵御 暴燥 沮丧 大步流星
D.喧闹 建树 通宵 见薇知著
【答案】B
【知识点】词形
【解析】【分析】A:“不可思义”改为“不可思议”,意思是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不正确;
B:全部正确;
C:“暴燥”改为“暴躁”,意思是指性情急躁,感情容易冲动。不正确;
D:“ 见薇知著”改为“见微知著”,意思是见到事物刚露出的一点苗头,就能知道其本质和发展的趋向。不正确。
故答案为: B
【点评】考查词形。根据词义识记词语的写法,正确使用这些词语。
4.下列各句中画线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次毕业联欢会办得栩栩如生,令同学们难以忘怀。
B.见到桌而上摆着的新手机,我喜出望外,这是爸爸昨天答应给我买的。
C.由于人们的浅见和随心所欲的开发利用,土地资源遭到了惊人的破坏。
D.为了地铁能早日通车,工程技术人员处心积虑地克服了许多困难。
【答案】B
【知识点】词语搭配;词语含义的理解;成语运用
【解析】【分析】A.有误,栩栩如生:形容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用在此句,与具体语境不符。B.正确。C.有误,随心所欲:指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行事,没有拘束,用在此句,与具体语境不符。D.有误,处心积虑:形容蓄谋已久。用在此句,与具体语境不符。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词语的理解。完成此类题目不难,结合平时的阅读与积累完成,不会的可查阅相关的资料。
5.下列各句中运用的修辞手法,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B.“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碗有千片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C.“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
D.“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
【答案】C
【知识点】修辞手法辨析
【解析】【分析】A、B、D正确;C.有误,“能不忆江南”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故选:C。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
6.下面分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五彩指的是:黄 绿 赤 白 黑
B.古代五行说的是:金 木 水 火 土
C.与戏曲有关的词语:亮相 行头 唱白脸 粉墨登场
D.表示声音美的词语:天籁之音 余音绕梁 字正腔圆 黄钟大目
【答案】A
【知识点】词语归类
【解析】【分析】A.有误,古代五彩指的是:黄、青、赤、白、黑。B、C、D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考查了传统文化及词语归类。传统文化又称文化遗产,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文化,是各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英国作家丹尼尔 笛福,作者采用第一人称,讲述了一个情曲折细节生动的传奇故事。
B.《汤姆 索亚历险记》是美国文学大师马克 吐温的代表作,这是一个顽皮男孩具有传奇色彩的成长历险记。
C.《骑鹅旅行记》堪称是“一本富有教益,严肃认真和没有一句假话的书”,这本书出版后,被指定为全瑞典学童的必读课外书读物。
D.苏联作家高尔基的《童年》以孩子的视角来讲述故事围绕着主人公“小茨冈”塑造了众多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
【答案】D
【知识点】《童年》;《鲁滨逊漂流记》;《骑鹅旅行记》;《汤姆·索亚历险记》
【解析】【分析】A、B、C正确。D.有误,苏联作家高尔基的《童年》以孩子的视角来讲述故事围绕着主人公“阿廖沙”塑造了众多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
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了经典名著、作家及其作品。名著就是指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知名度,且包含永恒主题和经典的人物形象,能够经过时间考验经久不衰,被广泛认识以及流传的文字作品。
8.用修改符号改正下面一段话中的错误。
“为人民服务”是一篇演讲稿。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有许多困难需要刻服。针对这一情况,大家号召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击日本和侵略者。
【答案】《为人民服务》是一篇演讲稿。当时,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团结起来。
【知识点】修改病句
【解析】【分析】标点符号运用不当,把“为人民服务”的“双引号”改为“书名号”;用词不当,把“”阶梯改为“阶段”;书写错误,“刻”改为“克”;词序不当,把“大家”和“号召”调换顺序;用词重复,“完全”“彻底”删其一;归类不当,去掉“日本和”。
故答案为:《为人民服务》是一篇演讲稿。当时,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团结起来。
【点评】考查了修改病句。修改病句就是对句子的正确与否的判定,是对句子的结构和含义理解的综合能力的考查,完成时要细心分析所给句子,找出病因后对症下药,进行修改即可。
9.根据提示默写古诗词。
(1) ,烈火焚烧若等闲。
(2)茅檐长扫净无苔, 。
(3)明月别枝惊鹊, 。
(4) ,山是眉峰聚。
(5)门前流水尚能西! 。
(6) ,忽作玻璃碎地声。
【答案】(1)千锤万凿出深山
(2)花木成畦手自栽
(3)清风半夜鸣蝉
(4)水是眼波横
(5)休将白发唱黄鸡
(6)敲成玉磬穿林响
【知识点】古诗词默写
【解析】【分析】(1)“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意思是: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就会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出自明代于谦的《石灰吟》。(2)出自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意思是:茅草房庭院因经常打扫,所以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满畦,都是主人亲手栽种。(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的意思是月亮升上了树梢枝头,使停在枝头休息的喜鹊受到了惊吓。一阵微风吹过,好像传来了蝉叫声。出自宋代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4)出自王观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意思是:水像美人的眼波脉脉传意,山像美人的眉头紧紧蹙起,是北宋词人王观创作的一首词。(5)出自苏轼的《浣溪沙》,“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其意思是:谁说人老了不能再变少年,门前流水还能向西流哩。(6)出自杨万里的《稚子弄冰》,“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意思是:(小孩)轻轻敲打冰块,发出穿林而过的响声,当欣赏者正醉心于那穿林而过的响声时,忽然却听到了另一种声音:冰块落地,发出了如玻璃破碎的声音。
故答案为:(1)千锤万凿出深山;(2)花木成畦手自栽;(3)清风半夜鸣蝉;(4)水是眼波横;(5)休将白发唱黄鸡;(6)敲成玉磬穿林响
【点评】考查了古诗文默写。诗歌默写要求熟读熟记,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多读多听多说多写。
10.综合实践活动。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感受一下独特的民风民俗吧!
(1)上面的图片反映的是 的节日习俗。从图中可以知道该节日的习俗有 、 、 。
(2)读下面的诗句,我知道该节日的起源与 有关。图 表现了诗中提到的习俗。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
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3)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小区居民打算举行“传统文化知多少”的知识竞赛活动,请你为该话动拟一则标语。
【答案】(1)端午节;挂艾蒿;划龙舟;吃粽子
(2)屈原;②③
(3)品味鲜香粽子,感悟传统文化。
二、阅读
阅读
淌在诗词里的美(节选)
唐诗宋词蹚过历史的长河,在悠久里发酵,透出的是股股醇香。诗歌美在音律,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在古人浓淡交杂的墨色里,组成一曲曲完美的魂殇。
花是迁客骚人偏爱的主题。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花开富贵,也有人贬低。但那“花开时节动京城”的惊心动魄却是从远古走来的。不管评价如何,牡丹依旧肆情盛开。开在诗人笔尖的还有坚贞的梅花,梅枝九曲十八弯,遂又有幽梅一说。“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吸引家禽的是那道劲枝干里透出的美,切莫细嗅,那美会醉人。若要细数那诗词里的花魂,该是三天三夜也难尽一二。
在诗歌里的山水是美的。潭面无风是镜,也是静。任一轮清月在水里映出倩影,缓缓地躺在河床之上。月亮该是累了吧,既要与李白饮酒,又要照亮归人的前程。“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一青一碧,尽现了山水本色。我曾感叹山水之美被尽数理在诗里了。曾鲜活在诗人记忆里的山水之美,现世难寻。但若煮一杯清酒,捧着诗集,任嘴唇感受酒洌,任思想品味诗词里的古朴气息,在这灯红酒绿之中仍是能寻得一片思想的净土。
我愿用我半世的浮华,换取这一页诗章。
细听风盘旋在时空的入口,提笔写下诗人的细语呢喃,那是倾诉,诉说着一曲一曲的美。
自从我提起了笔,我就明白了我所肩负的使命,我会写出那些淌在诗词里的美,不让她在时间里消散,纵使笔断,纸绝……
11.根据要求写诗句。
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我想到了刘禹锡《望洞庭》中的两句诗: , 。
12.飞花令。(在下面诗句中填入合适的“花”)
①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 相映红。
②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 出墙来。
③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 开。
④每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 扑鼻香。
13.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理解,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____。
A.古诗词对山水的描写非常富于想象,让人感受到鲜活、灵性的美。
B.写山水的诗词太多了,多得都可以把真实的山水埋起来了。
C.如今环境被污染了,再也找不到诗词中描写的那些山水之美了。
14.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11.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12.桃花;红杏;梨花;梅花
13.B
14.表达了作者对诗词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知识点】叙事类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及所表示的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文章主要写了在唐诗宋词中,花是迁客骚人偏爱的主题,诗歌里的山水是美的。表达了诗人对诗词之美的赞叹和热爱之情。
11.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和识记能力。阅读句子“潭面无风是镜,也是静。任一轮清月在水里映出倩影。缓缓地躺在河床之上”可知,这句话化用了刘禹锡《望洞庭》中的两句诗,这两句诗是: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故答案为: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12.考查学生对诗句的识记能力。首先需要对文章内容进行回忆,其次将平日积累的诗句填入即可。
故答案为:桃花、红杏、梨花、梅花
13.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A、C正确;B.有误,“多得都可以把真实的山水埋起来了”说法错误,真实的山水是埋不起来的。
故答案为:B
14.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以及情感的把控能力。首先需要理解整篇文章大致内容,思考题目中的重点信息,抓住要点,再利用关键信息进行分析。从文章标题“淌在诗词里的美”,以及文中写到的“花开时节动京城”地惊心动魄,以及“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那遒劲枝干里透出的美都体现出作者对诗词美的欣赏和喜爱之情。
故答案为:表达了作者对诗词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阅读
钻石法则
①我妈对我非常好,很爱我。但有一次,我们之间发生了这一生当中最大的冲突。
②老板交给我一个任务,我已经辛苦了三个月,再用一个小时修改就非常完美了。我回家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冲进书房。我妈看我每天早上五点起来晚上八点回来,非常心疼我,就开始学广东人煲汤的方法炖了鸡汤。
③“儿子,快点出来喝汤!”“等一下,做好了就马上出来喝。”“快点出来,再不出来,汤就凉了”。全世界的妈都一样。
④五分钟之内,我妈没有来找我,我想终于安稳了。过了一会儿,我妈端了一碗汤,站在我的旁边,做了一件让我崩____(溃 馈)的事情。她拿起汤起舀了一勺汤塞到我的嘴边,我当时的本能反应是头一抬,动作太大,我妈端的汤浇到了电脑上,结果电脑死机了。
⑤看着我辛苦了三个月干的活就这样彻底泡汤了,情急之下,我对着我妈大喊起来:“……”我妈直接就“泪奔”了。
⑥后来,我发现在人际交往中,有一个至高无上的钻石法则——不要用你喜欢的方式去对待别人,而要用别人喜欢的方式来对待别人。于是我就换了个方法,我下班回到家以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打电话给我妈,我说:“妈,你可以过来帮我一个忙吗?我这里好需要你啊。”
⑦我妈一听到这个话,很激动。来了之后我告诉她,我天天在外面吃,吃的菜没有你烧得新鲜,我觉得还是你烧的饭菜味道最好。
⑧我妈激动地去烧菜。我怕她烧到一半,又要来打断我的工作。这回我换了一个方法,我走到厨房,看了一下我妈烧的菜,说怎么这么香!我故意拿了一块肉,塞在嘴巴里,对妈妈说:“这些东西都给我保留好,等会儿我全部把它吃光。我很快就做完,你不要____(吵 炒)我啊。”然后我就进去做自己的事了。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我妈根本就没有打扰过我。
⑨像我母亲这个年龄的人,需要得到的就是子女的关注,以体现其价值。那么我们不____(防 妨)尝试用这种方法来对待老人,体现老人的价值。要知道,用适合别人的方法来对待别人,这儿世界会比变得不一样。
15.根据文章内容,从括号里选择合适的字。
16.阅读全文,将“我与母亲的故事“补写完整。
起因 经过、结果 母亲的感受
汤意外洒在电脑上,“我”大怒 委屈、难受
“我”主动要求母亲为“我”做菜
17.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至高无上的“钻石法则”
18.结合文意将第⑤段中省略号省略的内容补写出来。
19.在生活中,你有没有“用别人喜欢的方式对待别人”?举一个例子。
【答案】15.吵|妨|溃
16.母亲主动为“我”煲汤;巧妙沟通,母子相处愉快;激动、开心
17.不要用你喜欢的方式去对待别人,而要用别人喜欢的方式来对待别人。
18.妈妈再也不要来打扰我了,我再也受不了了。
19.在生活中,我时常告诉妈妈自己喜欢她种的蔬菜,觉得儿女非常需要自己。
【知识点】叙事类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及所表达的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
15.考查选词填空。吵;争执。炒:一种烹饪方法。把食物放在锅里加热并不断翻动使熟。溃:被打垮。馈:馈赠。防:防备。妨:妨害;阻碍。故依次选“吵、溃、妨”。
故答案为:吵|妨|溃
16.考查故事情节的梳理。第一空,结合“我妈看我每天早上五点起来晚上八点回来,非常心疼我,就开始学广东人煲汤的方法炖了鸡汤”可以概括为:母亲主动为“我”煲汤。第二空,结合“这回我换了一个方法,我走到厨房,看了一下我妈烧的菜,说怎么这么香!我故意拿了一块肉,塞在嘴巴里,对妈妈说:‘这些东西都给我保留好,等会儿我全部把它吃光。我很快就做完,你不要吵我啊。’然后我就进去做自己的事了。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我妈根本就没有打扰过我。”可以概括为:巧妙沟通,“我”没受打扰,母子相处愉快。母亲的感受是:有成就感。
故答案为:母亲主动为“我”煲汤、巧妙沟通,母子相处愉快、激动、开心
17.考查信息筛选。根据“后来,我发现在人际交往中,有一个至高无上的钻石法则——不要用你喜欢的方式去对待别人,而要用别人喜欢的方式来对待别人”可知答案。
故答案为:不要用你喜欢的方式去对待别人,而要用别人喜欢的方式来对待别人。
18.考查内容的理解与概括。结合“看着我辛苦了三个月干的活就这样彻底泡汤了,情急之下,我对着我妈大喊起来:”可知,我对妈妈的做法已经崩溃了,所以第⑤段中省略号省略的内容应是:妈妈再也不要来打扰我了,我再也受不了了。
故答案为:妈妈再也不要来打扰我了,我再也受不了了。
19.考查扩展写话,围绕“用别人喜欢的方式对待别人”来写一件事即可。如:在生活中,我时常告诉妈妈自己喜欢她种的蔬菜,觉得儿女非常需要自己。
故答案为:在生活中,我时常告诉妈妈自己喜欢她种的蔬菜,觉得儿女非常需要自己。
阅读
钥匙尚在
昔有愚人入京选,皮袋被贼盗去。其人曰:“贼偷我袋,将终不得我物也。”或问其故,答曰:“钥匙尚在我衣带上,彼将何物开之?”
2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昔有愚人入京选
②其人日
③或问其故
21.下面对“彼将何物开之“这句话理解正确的项是 ____。
A.那怎么办呢?
B.那用什么东西开呢?
C.他将要用什么去开启皮袋呢?
22.皮袋被偷了,愚人为什么不着急?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23.面对愚人的可笑举动。你想说些什么?
【答案】20.从前;那;有的人
21.C
22.他以为钥匙在自己身上,小偷就打不开袋子。
23.愚人自以为聪明,其实愚不可及,不能麻痹大意。
【知识点】课外文言文阅读
【解析】【点评】文言文的学习要多读、多背,多积累,文言字词。只要理解了文章的意思,所有的题目也就和现代文的阅读相同了,所以平时学习中要会背课文,还要懂得文章的意思。参考译文:从前有个愚人到京城参加考选,不慎皮口袋被贼偷去。这个愚人说:“没关系,贼偷了我的袋,但还是得不到袋中之物。“有人觉得奇怪,就问他什么缘故。他回答说:“皮口袋的钥匙还拴在我的衣服带子上,贼能用什么东西来打开皮口袋上的锁呢?”
20.考查选词填空。考查了对文言文中字词的理解,结合句子来理解。“昔有愚人入京选”这句话的意思是:从前有个愚人到京城参加考选。“昔”:从前。“其人曰”意思是:这个愚人说。“其”那,那个。“或问其故”意思是:有人觉得奇怪,就问他什么缘故。“或”:有的人;“故”指缘故。
故答案为:从前、那、有的人、缘故。
21.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句顺。句子意思是:他能用什么东西来打开皮口袋上的锁呢?故选C。
故答案为:C
22.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从“钥匙尚在我衣带上,彼将何物开之”可知,他以为钥匙在自己身上,小偷就打不开袋子,拿不走他的东西。
故答案为:他以为钥匙在自己身上,小偷就打不开袋子。
23.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和语言表达。结合文段内容,言之有理即可。示例:愚人自以为聪明,其实愚不可及。我们考虑事情的时候应该实事求是,不能麻痹大意、自欺欺人。
故答案为:愚人自以为聪明,其实愚不可及,不能麻痹大意。
三、写作题
24.习作
在生活中,我们总要面对许多选择。有时选择是快乐的;有时选择是痛苦的,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③语句通顺,书写规范整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④注意作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字数不少于450字。
【答案】略
【知识点】叙事类作文
【解析】【分析】本题为话题作文,要求以“选择”为话题写一篇习作。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选择。买东西店主多找了钱时,我们选择诚信,与同学发生冲突时,我们选择谦让……选择中有你的故事,也有你的喜怒哀乐。结合自己的实际选择写作内容,可议论,可叙事。如议论,观点要明确,结合具体的事例,写出对选择的看法。如叙事,要选择典型的事例,记叙你一次选择的经历。无论写什么,都要做到结构合理,内容具体,详略得当。注意用上学到的写作手法及修辞方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
故答案为: 选择
总是有人在痛苦悲伤地盘旋中,选择倒下;总是有人在挫折失败地困扰下,选择沮丧;总是有人在困苦艰难地危逼下,选择退却;但还有一种人——他们在苦难挫折地缠绕下,选择的是坚持,选择的是不屈,选择的是超越。
威灵顿在最落魄的失败中,没有选择放弃,而是选择了坚持。而当他重振旗鼓,苦心奋斗了七年之后,他终于战胜了不可一世的拿破仑,洗雪了当年的耻辱。
贝多芬在耳聋病痛的囚困下,没有选择屈服,而是选择了傲然。他紧紧扼住生命的喉咙,即便生活在耳聋的痛楚,众人的嘲讽中,他依旧可以超越自我,突破困阻,所以那一支命运交响曲仍在百盛不衰地震撼着人们的心灵深处。
李煜在亡国之变地缠绕下,没有选择倒下,而是选择奋发。所有所有的悲惨、所有的哀伤都寓情于他的笔中,他以他曾经或许遗失掉的爱国之情谱写出一首首万古传唱的绝词。《虞美人》《相见欢》《浪淘沙令》,经过无数次流水落花春去也,仍在天上人间轻盈地飘送着。
相信吧,挫折伤痛都只是一块顽石,就看你如何选择对它的认知,智者总是把它当做一块垫脚石,借它登上更高的山峰,可愚者只会认为它是一块绊脚石,永远挡住向前的道路。
是做智者呢?还是做愚者呢 是在苦难中爆发,还是在苦难中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那你的选择是
【点评】文章以“选择”为题,思路开阔,联想广泛,选材由自然至社会人文,涉猎古今中外,从而使文章内容丰满,富有意蕴,语言自然,语句流畅和谐。排比的使用,增强了气势,更显作者语言功力之不菲。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