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唐代著名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称。与杜甫并称“李杜”,他的诗想象新奇,构思奇特,感情强烈,意境奇伟瑰丽,语言清新明快,气势雄浑,风格豪迈潇洒,达到了我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著有《李太白文集》。
李白的一生
701年 李白出生(一般认为,剑南道绵州昌明为其故乡)
710年 攻读《诗》《书》及诸子百家
718年 隐居戴天大匡山读书
720年 出游成都,峨眉山
721年 春归家昌明,此后三年均在匡山读书
726年 春前往扬州,途经陈州时结识孟浩然
731年 多次谒见王公大臣,遭人谗谤,均无结果。穷困潦倒于长安,自暴自弃。初夏离开长安前往中岳,已有隐居之意
741年 此前,李白一直四处游历山水。41岁时居于东鲁,与韩淮、裴政、孔巢父、张叔明、陶河等隐居于祖徕山,号称“竹溪六逸”
742年 于翰林院供职
743年 三月,李白自知不为朝廷所用,上书请还山。初夏,与杜甫相识于洛阳
746年 卧病任城。秋,病愈后游于鲁郡
752年 初识安禄山与边地战事之真相,颇感危险,离范阳而去
756年 应邀作为永王幕僚,永王触怒唐肃宗被杀,李白也获罪入狱。不久之后被流放至夜郎,途中遇赦(正史《旧唐书》记载,李白被流放后虽然遇赦,但因途中饮酒过度,醉死于宣城)
《新唐书·文艺传》载,王昌龄左迁龙标(今湖南省黔阳县)尉,是因为“不护细行”,也就是说,他的贬官,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问题,而只是由于生活小节不够检点。李白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深感不平和悲伤,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对王昌龄的同情和关切。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译文】
在柳絮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要经过五溪。
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你一直到夜郎以西。
【内容结构】
【赏析】
诗句 赏析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写法 比兴
内容 选取杨花、杜鹃鸟(子规),描绘南国暮春景象
作用 写景的同时点明时令,寓情于景,渲染了暮春的环境;照应诗题
情感 杨花和子规象征着飘零之感和离别之痛,烘托了哀伤的气氛,为下二句抒情张本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写法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内容 诗人和友人虽然远隔千里,但是却能够借明月传达对友人的情谊,想象奇特,突破了现实的阻隔,具有浪漫主义情怀
作用 将明月拟人化,表达对友人的同情与关切
情感 对老友的深刻忧虑,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既有恳切的思念,也有热诚的关怀,全诗情景交融
【中心思想】
此诗首句用比兴手法,写景兼点时令,渲染凄凉哀愁的气氛。后两句抒情,点出诗歌主旨。李白通过丰富的想象,给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同时将月亮拟人化,表现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担忧和思念之情。
【拓展链接】
左迁:古代尊右卑左,即贬官(《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右迁、迁为升官。
龙标:今湖南黔阳,唐时甚僻。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官职任免调动
官职调动 常用词语 举例
任职 授:授予官职除:任命、授职 拜:授予官职 秦定初恩授东平路儒学教授。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拜亮为丞相。(《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升职 迁: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擢:在原官上提拔 陟:进用 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擢为后将军。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
降职 罢:罢免官职谪:因罪被降职或流放 致仕:带职退休 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范仲淹《岳阳楼记》) 以刑部尚书致辞仕
兼职 领:兼任权:暂代官职 复引(乔)为司马,领广陵相。时韩愈吏部权京兆。
【意象】
子规 又叫杜宇、杜鹃、催归。它总是朝着北方鸣叫,六、七月呜叫声更甚,昼夜不止,发出的声音极其哀切,犹如盼子回归,也叫杜鹃啼归。
含义:伤离别、思归乡;诉凄凉、话哀怨
例句: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白居易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难》李白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锦瑟》李商隐
拓展《杜鹃泣血》
传说古代蜀国有一位皇帝叫杜宇,与他的皇后恩爱异常。后来他遭奸人所害,凄惨死去。他的灵魂化作了一只杜鹃鸟,每日在皇后的花园中啼鸣哀嚎。它落下的泪珠是一滴滴红色的鲜血,染红了皇后园中美丽的花朵,所以后人给它起名叫杜鹃花。
那皇后听到杜鹃鸟的哀鸣,见到那殷红的鲜血,明白是丈夫灵魂所化。悲伤之下,日夜哀嚎着“子归,子归”,终究郁郁而逝。她的灵魂化为火红的杜鹃花开满山野,与那杜鹃鸟相栖相伴,所以这杜鹃花又叫映山红。这便是杜鹃啼血,子归哀鸣的典故。这鸟与花终身不弃的爱恋,乃是人世间不朽的传奇。
【意象】
明月 含义:人生的圆满、缺憾;思乡;思亲
例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杜甫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虞美人》李煜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苏轼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从体裁上来说是一首 ,题目中“左迁”的意思是 。
2.根据要求默写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作者想把自己的思念托付明月带给远方的朋友的诗句是: , 。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物以抒发自己悲苦哀怨之情的诗句是: , 。
3.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题目中的“左迁”指降职,李白听说好友王昌龄被贬写了这首诗。
B.首句写“杨花落尽”和“子规啼”点明时令,写明媚春景,为后面的抒情做铺垫。
C.第二句中“过五溪”写出了龙标的荒远和李白对友人的同情。
D.后两句将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知心人,寄托了诗人对老友的担忧。
4.有人认为“闻道龙标过五溪”中的“闻”字用得很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5.有人说“过五溪”只是交代了王昌龄的行踪,你怎么看?
6.恰当的诵读往往能更好地理解诗歌蕴含的情感,请体会前两句包含的感情,说说应该如何读才能把这种情感读出来。
7.课堂上,老师说到诗歌首句中“杨花”和“子规”两个意象点明暮春时令。小颜追问:“暮春的花和鸟有很多,为什么单选这两个?”请你结合全诗帮小颜解惑。
8.结合诗句内容,分析题目中“遥”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9.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一句的表达效果。
10.诗人为什么要将愁心寄予明月呢?
11.小文很喜欢古代诗词,在学习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之后,他又搜集了下面这一首诗词,请你阅读,和他一起完成后面小题。
送魏二①
唐·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②月,愁听清猿③梦里长。
【注释】①魏二:作者友人。排行第二,名字及生平均不详。②潇湘:泛指今湖南一带。③清猿:即猿,因其啼声凄清,故称。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和《送魏二》都有对声音的描写,请你说说“子规啼”和“清猿声”中分别流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2)小文课堂善于倾听,课后善于总结,以下是他整理的两首诗的阅读笔记,请你帮忙补充完整。
鉴赏锦囊 小文的摘抄 小文的整理与思考
读诗题,了解内容 《送魏二》 从标题的①______字,可以看出,这是离别诗,它往往表达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品意象,感知诗情 《送魏二》中眼前实景(意象):② ______、______ 一切景语皆情语,两个意象渲染了清秋时节凄凉的氛围,烘托了诗人惜别知音,借酒消愁的悲凉心情。
析修辞,明确情意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 “我寄愁心与明月”一句中运用了③_______修辞。
12.下列诗句与《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所抒情感相近的一项是( )
A.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王维《山中送别》)
B.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C.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D.卫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刘长卿《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13.赏析《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和《送狄宗亨》,有误的一项是( )
送狄宗亨①
王昌龄
秋在水清山暮蝉②,洛阳树色鸣皋烟③。
送君归去愁不尽,又惜空度凉风天。
【注释】①狄宗亨:王昌龄的诗友。②蝉:昆虫名,又叫“知了”,雄的叫声很大。③洛阳:唐朝的东都,是作者与狄宗亨惜别之地。鸣皋:山名,又名九皋山
A.两首诗首句都交代了时令,分别是暮春和秋天。“子规啼”和“暮蝉”渲染了伤感的气氛。
B.两首诗第二句都交代了友人要去之地。其中乙诗“树色”是实写,“烟”是指鸣皋山烟雾朦胧,这是虚写。
C.两首诗第三句的“愁”均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牵挂。
D.两首诗分别将“明月”和“凉风”拟人化了,把它们看成友好的使者,想象奇特,是浪漫主义诗风的体现。
14.阅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与链接材料,回答问题。
【链接材料一】
泰州道中却寄东京①故人
(宋)徐铉
风紧雨凄凄,川回岸渐低。
吴州②林外近,隋苑③雾中迷。
聚散纷如此,悲欢岂易齐。
料君残酒醒,还听子规啼。
【注释】①东京:宋东京在开封。此篇为作者被贬谪途中所作。②吴州:隋炀帝时,改扬州为吴州。③隋苑:隋炀帝在扬州建造的园林,即上林苑。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闻》诗首联描写风雨交加的环境,营造萧瑟凄凉的氛围,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B.《闻》诗颔联中的“迷”字“一语双关”,既是诗人眼中隋苑的模糊迷离,又写出了诗人被贬后内心的迷惘。
C.《泰》诗中的“闻道”二字,有惊讶、惋惜之意,同时点明了下句“愁心”的原由。
D.《泰》诗以杨花、子规起兴,写景兼点时令,从视觉、听觉和嗅觉等角度描写景物,融情入景,使人如临其境。
(2)请简要分析两首诗中“子规”这一意象所蕴含的情感。
【链接材料二】
于郡城送明卿①之江西
明 李攀龙
青枫飒飒雨凄凄,秋色遥看入楚②迷。
谁向孤舟怜逐客③,白云相送大江西。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后两句表达情感丰富,回味悠长。本诗中后两句同样表达了丰富的情感。两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有何相同之处?请简要分析。
试卷第8页,共8页
试卷第1页,共8页
参考答案:
1. 七言绝句 降职 2.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3.B 4.“闻”是“听闻”的意思,可见诗人对友人非常关心,时刻都在关注友人的动向,体现了他们友谊的深厚。 5.此句除了交代王昌龄的行踪,还暗含诗人对王昌龄艰难处境的同情与关心。 6.“杨花”“子规”渲染伤感的气氖,应读得轻时缓慢。“闻道 标”要轻读,“过五溪”要重读,“五溪”是偏远之地,要读出诗人为朋友的不幸而感伤的情感。 7.“杨花”随风飘荡,暗示王昌龄被贬后漂泊江湖的事,照应诗题;“子规”啼声悲切,烘托出离别之恨,照应诗歌后两句。两个意象的选择都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关切和同情。 8.①“遥”字点明友人被贬之远,两人相隔千里;②抒发了诗人对朋友的同情和关切。(意思对即可) 9.示例一:诗人心中充满愁思,无可告诉,无人理解,只有将愁心托之于明月。两句诗想象奇特,抒写诗人与友人离别的牵挂担忧,依依不舍之情。
示例二:运用拟人,把明月人格化。诗人不能当面向王昌龄诉说自己的关怀,但明月当空,千里可共,于是自然想到让明月把他的“愁心”带到“夜郎”去。
示例三:“愁心”有对老友遭遇的担心忧虑,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有恳切的思念,也有热诚的关怀。寄情于景,表达对友人的劝勉和宽慰。 10.诗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月亮,赋予月亮以人的特性。诗人内心悲愁,无人理解,无法排遣,只好把满腔悲愁托付给明月,让明月带给远隔千里的知音人。 11.(1) 子规啼”中流露了作者对友人被贬谪的同情、牵挂、担忧。“清猿声”中流露了作者与友人离别的惆怅、愁苦。
(2)送 橘柚香 风雨(江风、雨也可); 拟人 12.D 13.C 14.(1)D
(2)《泰州道中却寄东京故人》中借“子规”的叫声抒发了作者对故人的思念以及自己被贬后的愤恨、迷惘、惆怅之情;《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子规”的叫声反映出作者内心悲凉、凄楚的心情,表达了作者对友人远谪的关切与同情。
(3)情感:《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将月亮当作人,月亮送朋友离开,其实是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的不舍之情;本诗把白云当作人,写白云送朋友,同样表达了对于朋友的不舍。
【解析】1.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理解。
第一空,《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共四句,每句七个字,故它的体裁为七言绝句。七言绝句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简称七绝,属于近体诗范畴。此体全诗四句,每句七言,在押韵、粘对等方面有严格的格律要求。
第二空,“左迁”的意思是降职或贬官。汉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
2.本题考查诗文默写。默写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本题中的“夜郎、杨、子规、啼”等字词容易写错。
3.本题考查赏析诗句。
B.“明媚春景”错误。“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中“杨花”指的是柳絮,其特点是四处飘扬,漫天飞舞。古人借助这一特点常用杨花象征飘零离散。诗中用“杨花”表现暮春的萧条景象,而“子规”的鸣叫又让人心生伤感。诗人叙写这两种景物,在点明时令的同时,又渲染了愁苦、凄凉的氛围,渲染了诗人因朋友遭到贬谪而感到的离别之痛。故选B。
4.本题考查炼字。“闻道龙标过五溪”的意思是: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要经过五溪。“闻”是“听闻”的意思,与“道”在一起,表示惊惜。“过五溪”是听到的内容,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牵挂之情。
5.本题考查诗句理解。“闻道龙标过五溪”意思是: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要经过五溪。“五溪”指是武溪、巫溪、酉溪、沅溪、辰溪的总称,在今湖南省西部。“过五溪”,写出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见,由此可见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不舍。
6.考查语句赏析。“杨花落尽子规啼”意思是:柳絮落完,子规啼鸣。由“杨花落尽”可知,此时正值暮春时节,杨花已不在树枝而是四处漂泊,随风飘扬,给人以飘零之感;“子规啼”写杜鹃啼叫,其声音是悲切的。“杨花”“子规”渲染出悲凉伤感的气氛,应该读得轻而缓慢。“闻道龙标过五溪”意思是: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要经过五溪。“过五溪”体现友人王昌龄被贬偏远,道路漫长、坎坷,应重读“过五溪”,传达出诗人为朋友的不幸而悲伤,担忧的情感。
7.本题考查诗歌意象的运用。“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意思是在柳絮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要经过五溪。此诗首句以杨花、子规起兴,写景兼点时令,渲染凄凉哀愁的气氛。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这起首二句看似平淡,实际却包含着比较丰富的内容,起到多方面的作用:它既写了时令,也写了气氛,既点明题目,又为下二句抒情张本,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关切和同情。
8.考查字词赏析。“遥”是远的意思,既指友人被贬之地的遥远,也指友人被贬之后两人相距的遥远。友人远行在即,诗人写诗相赠,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无限同情与关切之情。
9.查诗句赏析。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意思是: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暖的月亮,希望它能随着风一直陪着您到夜郎以西。
拟人:诗人把明月拟人化,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她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辽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生动形象的表现了作者对朋友的深情厚意。
想象:作者把无知无情的明月想象成善解人意的人,把明月当成使者,寄托诗人对朋友的关怀和同情。情景交融: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随君去到夜郎。诗人将明月之景与对朋友的思念和担忧之情,融合在一起,表达对朋友遭贬的深刻忧虑以及对朋友的思念和热忱关怀。
10.本题考查赏析作者感情。首先要了解写作背景,这首七绝,是李白写给他的好友王昌龄的,王昌龄被贬官,李白在听到他不幸的遭遇以后,写了这一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从远道寄给他。在此基础上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抒发的感情。体会此诗作者抒发的感情,要在了解写作背景的基础上抓住“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句诗,这句诗意思是,我将自己对你的一片情思寄与明月,希望这千里共有的明月带着我的思念,随你直到你远谪的偏远之地,聊慰你孤寂的身影。“寄愁心与明月”是寄情于景,对友人王昌龄进行由衷的牵挂、思念。所以此句抒发了诗人听说友人将左迁龙标时的牵挂、思念之情。
11.(1)本题考查理解诗人情感。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杨花落尽子规啼”,写景兼点时令。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子规是杜鹃鸟的别名,相传这种鸟是蜀王杜宇的精魂所化,鸣声异常凄切动人,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流露出作者对友人被贬谪的同情、牵挂、担忧,心情沉重忧伤。
《送魏二》清猿:即猿。因其啼声凄清,故称。“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以“忆”字勾勒,从对面生情,为行人虚构了一个境界:在不久的将来,朋友夜泊在潇湘之上,那时风散雨收,一轮孤月高照,环境如此凄清,行人恐难成眠吧。即使他暂时入梦,两岸猿啼也会一声一声闯入梦境,令他睡不安恬,因而在梦中也摆不脱愁绪。“清猿声”,梦里静听猿啼悠长,表达了作者与友人离别的惆怅苦闷之情。
(2)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
①根据题干“这是离别诗,它往往表达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可知,这是一首送别诗。第一、二两句写在一个空中飘散着橘柚清香的清秋的日子里,诗人在靠江的高楼上设宴为朋友送别,然后在秋风秋雨中送友人上船。所以从标题《送魏二》中的“送”字,可以看出,这是离别诗,它往往表达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②根据题干提示找诗歌中的意象,即找诗歌中景物描写的词语。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前两句写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后两句想象魏二梦里听见猿啼,难以入眠。一、二两句写在一个空中飘散着橘柚清香的清秋的日子里,诗人在靠江的高楼上设宴为朋友送别,然后在秋风秋雨中送友人上船。这两句是写眼前实景,由此分析“江风”和“雨”是眼中的实景。“江风引雨入舟凉”字面上只说风雨入舟,却兼写出行人入舟;诗中不仅写了江雨入舟,然而“凉”字却明白的表现出登舟送客的惜别场景来,“凉”字既是身体上的感触,更暗含诗人心中对友人的不舍和对离别的伤怀。
③“我寄愁心与明月”意思是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李白通过丰富的想象,用男女情爱的方式以抒写志同道合的友情,给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我寄愁心与明月”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明月当作使者,将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一直陪着着友人到夜郎西,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同情和牵挂。
12.本题考查理解诗歌情感。“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的意思是“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暖的月亮,希望它能随着风一直陪着您到夜郎以西”。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用男女情爱的方式以抒写志同道合的友情,将月亮人格化,赋予月亮以人的情感,借此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以及对王昌龄的同情和慰藉。
A.“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意思是:春草到明年催生新绿,朋友啊你能不能回还?诗人在送别当天的日暮时就想到来年的春草绿,而问那时归不归;用虚写的手法,展现诗人的情意绵绵,“归不归”中有诗人的担心、友人去而不归的疑惑,又有盼望友人明春归来之意绪;
B.诗人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与前面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之间形成一种有意无意的照应,表现诗人高洁伟岸、光明磊落的品质;
C.“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风景秀丽的江南,在承平时代,原是诗人们所向往的作快意之游的所在。诗人真正置身其间,所面对的竟是满眼凋零的“落花时节”和皤然白首的流落艺人。“落花时节”,如同是即景书事,又如同是别有寓托,寄兴在有意无意之间。这四个字,暗喻了世运的衰颓、社会的动乱和诗人的衰病漂泊。加上两句当中“正是”和“又”这两个虚词一转一跌,更在字里行间寓藏着自身身世飘零的感慨;
D.“青山万里”与“一孤舟”形成对比,烘托了友人旅途的孤寂之感,又表达了诗人依依不舍的深情。据此,D项诗句与本诗所抒情感“对友人的依依不舍”相近;
故选D。
13.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
C.有误,“我寄愁心与明月”意思是我将对你的这片忧愁之心寄与天上的明月。这“愁”指的是好友贬谪至龙标、路途山长水远的愁苦担忧之情;故选C。
14.(1)考查诗歌内容理解辨析。
D.有误,《泰》诗以杨花、子规起兴,写景兼点时令,从视觉、听觉角度描写景物,并无“嗅觉”;故选D。
(2)考查诗歌意象。《闻》诗“聚散纷如此,悲欢岂易齐。料君残酒醒,还听子规啼”意为:人世间的欢聚分离本就是如此,人们的悲欢又怎么会相同呢?估计等君梦回酒醒,还会再听到子规的啼叫声。并联系写作背景可知,诗人借“子规”的鸣叫之声表达对远在他乡古人的深切思念,同时抒发自己被贬谪的凄凉怅惘之情。《泰》诗“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意为:在柳絮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要经过五溪。凄切的子规啼叫声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悲凉和凄楚,表达出诗人对好友被贬远方的深切同情和担忧。
(3)考查比较阅读。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意为: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风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李白通过丰富的想象,用男女情爱的方式以抒写志同道合的友情,给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它竟会随人逐月到夜郎西。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她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辽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从而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不舍与牵挂之情。
“谁向孤舟怜逐客,白云相送大江西”两句意为:有谁会到这孤舟上可怜被放逐的你呢,只有白云一路相伴,送你到大江以西。“白云相送大江西”一句,表现了诗人的牵挂之情,和对朋友的赞赏和激励之意。既表明了自己思念关怀之情与白云同在,也用白云暗喻友人清高飘逸、潇洒独行的品格,字里行间饱含激励之情。与上句“孤舟逐客”联系起来,又传出一种凄凉之感。
答案第4页,共5页
答案第5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