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8-31 01:33: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人教八上历史同步精品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学习目标
新课引入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1
2
3
4
5
随堂练习
1.知道洪秀全,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
2.理解《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内容、作用;
3.理解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4.初步分析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
学习目标
难点
重点
重点
新课引入
有人说太平天国运动是“泥腿子”造反,也有人说太平天国是农民阶级领导的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运动。到底这场运动如何?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一下。
史料分析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英、法、美等国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鸦片和棉纺织品输入大量增加,白银大量外流,平均每年外流白银3500万两……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力搜刮,加捐加税。各州县连连下令催交捐税,急如星火,老百姓苦不堪言。
1.太平天国运动爆发—背景
1.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剥削的加剧,导致统治阶级和劳动群众矛盾激化。(根本原因)
新知学习
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结合课本并阅读材料,分析是什么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材料四:洪秀全指出清朝最高统治者,实乃“阎罗妖”,世间“相凌相夺相斗相杀”,都是“阎罗妖”的罪过,号召群众起来“共击灭之”。
材料三:1848-1851年间,广西地区因水利工程年久失修、气候异常、水灾、旱灾、蝗灾接连不断,粮食几乎颗粒无收,饥民遍地,人民在死亡边缘挣扎。
3.自然灾害严重。(直接原因)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洋布、洋棉排挤了土布、棉布,“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
2.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冲击传统经济结构。(外部原因)
4.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主观条件)
材料一:普天之下皆兄弟,灵魂同是自天来;上帝视之皆赤子。
——《原道救世歌》
材料二: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
——《原道醒世训》
特点:将西方的基督教与中国的民间宗教相结合。
洪秀全
根据材料,你能得出洪秀全的主张有什么特点?
出身农家,苦读诗书
四次乡试,屡屡落榜
仇视孔子,创拜上帝会
知识拓展
2.太平天国运动开始—金田起义
时间:
地点:
建号:
1851年1月11日
广西桂平县金田村
太平天国
起义军:
太平军
金田起义时,广西巡抚周天爵在一封信中写道: “二月初一日出省,带兵一百名,如驻马嵬坡,皆不愿走也;路上募一百名,又如石壕驿,未走先哭。乃于十二日甫抵武宣,而教匪偷越紫荆山而来,如虎兕出柙,先锋已到三里圩矣。……方到时县官一人,一县皆空,而纷纷向西逃者渡江船无歇时。问县(官)刘作肃有何准备?答云‘只有一绳’,则大哭。我何等福气……”
链接课本P14——材料研读
这段话说明了什么?
清军畏敌如虎、官兵丧失斗志,而太平军则士气高昂、所向披靡。
东王 
西王
南王
北王
翼王
萧朝贵
韦昌辉
冯云山
杨秀清
石达开
天王
洪秀全
所封诸王均受东王节制
3.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永安建制
洪秀全称“天王”。攻克永安后,封人为王。太平天国初步建立
起政权组织。
定都天京
金田起义
1851年1月11日
永安建制
全州之战 南王冯云山牺牲
长沙之战 西王萧朝贵牺牲
攻占武汉三镇
1853.3,攻克南京,
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定都天京
标志着太平天国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
太平天国运动形势图
想一想:洪秀全定都天京后为了巩固政权做了哪些努力?
1、文治: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按照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2、武功:进行北伐和西征
提示:文治武功
时间:定都天京以后(1853年)
内容: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目的(理想):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太平天国发给农民的田凭
1.文治——《天朝田亩制度》
2.武功——北伐、西征
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
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太平天国疆域最广阔之时曾占有中国半壁江山,其势力发展到18个省,太平天国实际控制的区域发展到23个府州,总共面积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千米。
北伐失败,北伐军全军覆没;西征取得重大胜利。
目的:
结果:
意义:
1853年
时间:
阅读教材第16页正文第一段,及观察太平天国运动形式示意图。
未实施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
——《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不能实施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评价《天朝田亩制度》)
进步性: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对于发动和鼓舞广大农民参加反封建斗争起了积极作用。
局限性:带有很大的空想色彩,绝对平均主义,严重脱离实际。落后性,追求小农经济,违背社会发展潮流。
《天朝田亩制度》书影
太平天国领导人开始享乐腐化,争权夺利。
1.天京事变:
原因:
天京陷落
帽子变“高”了
房子变“大”了
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天王府妃嫔与女官共2300人,均为洪秀全一人所有,共有88个后妃。
老婆变“多”了
杨秀清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
(由盛转衰)
天王府模型




②杀
③责
④杀
⑤疑
⑥走
①逼
结果:
性质:
影响:
2. 由盛转衰:1856年天京事变


杨秀清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朝中无将,国中无人
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太平天国由盛而衰,使天国被迫转入战略防御
五连绝世
天京事变给太平天国运动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洪秀全为了改变不利的局面做了哪些努力?他可以拯救太平天国吗?
洪仁轩
《资政新篇》
3.挽救措施:
(1)封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
(2)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一批青年将领。
未实施
陈玉成
李秀成
浦口、三河两役的胜利,暂时稳定了局势。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军事上的不利局面。
发展阶段
时间
1851
1852
1853
1864
定都天京
全盛:北伐和西征(1853—1856年)
发展:永安建制
转折:天京事变
后期防御战:1857—1863
失败:天京陷落
兴起:金田起义
安庆陷落: 1860年,湘军包围安庆,陈玉成和李秀成率部救援失败。
李秀成东征失败:李秀成率太平军攻克杭州,进逼上海,遭到华尔率领的洋枪队和李鸿章率领的淮军的抵抗和反扑。
天京围困:1862年,湘军围困天京。
天京陷落:1864年,洪秀全病逝,天京陷落。
天京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4.天京陷落
曾国藩
湘军
李鸿章
淮军
洋枪队头目
华尔
洋枪队
洋枪队,由外国人训练的一支中国军队,专门用来镇压太平军
1. 结合所学及材料归纳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及教训
史料分析
材料一 :太平天国北伐、西征并举。北伐军一直打到天津郊区,震动京师。清政府急忙从各地调集重兵,围攻北伐军。由于孤军深入,北伐军浴血奋战两年,最终失败。
材料二:洋枪队是清政府勾结美、英、法侵略者为镇压太平天国组成的武装。1860年(咸丰十年)在上海组成,由美国人华尔统领。
教训启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由于阶级的局限性和时代的局限性,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失败原因:
战略上的失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根本原因)。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①主观:
②客观:
史料分析
材料一:每一次较大的农民战争的结果,都打击了当时的封建统治,因而也就多少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
材料二:西方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但太平天国不予承认……中国之所以没有像印度那样成为殖民地,正是由于中国人民坚持反侵略斗争的结果。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三:太平天国成为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灵感来源。12岁时就立志做洪秀全第二……甚至他的革命理论——“三民主义”也是受太平天国理念的影响。
——徐中约《中国的奋斗》
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政治基础
打击了西方列强的侵略气焰
影响了后来的民主革命运动
2.根据材料归纳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影响。
3.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
积极: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
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1)性质:
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
(2)评价:
地位: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局限: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运动结果是失败的。
项目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核心
评价
结果
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①反映农民愿望,农民斗争结晶。
②绝对平均分配,脱离社会实际。
根本无法实施
发展资本主义
①未反映农民愿望。
②符合历史潮流。
缺乏实行条件
《天朝田亩制度》VS《资政新篇》
课堂小结
1851
1853
1856
1859
1861
1864
金田起义
定都天京
西征
天京事变
《天朝田亩制度》
重建领导核心
《资政新篇》
天京陷落》
安庆陷落
军事全盛
北伐
永安建制
(1851—1864)
发展资本主义
缺乏群众基础
反封建 没实施
反封建 没实施
共14年
由盛转衰
平均分配土地
获得农民支持
随堂练习
1.下图是历史老师在复习课上要求学生填写的思维导图,其中 处应填写(  )
A. 太平天国运动 B. 洋务运动
C. 义和团运动 D. 变法维新运动
A 
2.《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这些规定的实质是 ( )
A.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B.实施男女平等的分配方案
C.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
D.贯彻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
A
3.同学们运用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方法,围绕“太平天国运动”收集了如下论据,据此补全省略号处的论点(  )
论点 论据
太平天国运动…… 洪秀全撰写《原道觉世训》,把封建皇帝称为“阎罗妖”,号召人们“共击灭之”
清军正规军八旗和绿营遭受重创,一蹶不振,清政府依靠以湘军、淮军为骨干的汉族地主武装“勇营”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从此,“勇”代替了“兵”
太平天国控制了从湖北武昌到江苏镇江的长江沿岸城镇,掌握了安徽、江西、湖北东部和江苏部分地区
A. 开启军事近代化 B. 破坏了社会经济
C. 具有反侵略性质 D. 打击了清朝统治
D
4.范文澜指出:“太平革命最大的意义,就在于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政治、经济、民族、男女四大平等的革命运动。”由此可见,他认为太平天国运动( )
A.是中国最早的农民革命
B.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
C.打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
D.推动了中国历史进程
D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