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人教八上历史同步精品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抗日战争
第18课 从九一八
事变到西安事变
学习目标
新课引入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2
3
4
5
1
随堂练习
1.知道九一八事变,了解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2.知道华北危机、一二·九运动以及西安事变;
3.分析理解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
学习目标
难点
重点
新课引入
歌曲唱出了东北人民怎样的思想感情?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我的同胞
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 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
脱离了我的家乡
抛弃了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 流浪
整日价在关内流浪 流浪
《松花江上》
新知学习
九一八事变
1.背景:
材料二:1929年—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波及日本,为了摆脱经济和政治困境,日本急于发动侵略战争。日本军部势力和关东军下决心要制造事端,武装夺取中国东北。
(2)日本为摆脱经济危机加紧侵略中国
材料一:“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明治维新后不久日本制定的大陆政策
(1)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
史料分析
无论日本人做什么,都不抵抗!
攘外必先安内
日本国力大大强于中国,抗日必亡
共产党威胁更大
寄希望于国联
以损失东北换取今后的安宁
不抵抗的妥协政策
材料三: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吾兄万勿一时之愤,置国家民族不顾。
——蒋介石致张学良密电(1931年8月16日)
(3)蒋介石积极内战,日本有机可乘
2.概况:
① 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突然袭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
(1)时间:
1931年9月18日
思考:日本侵略军侵略中国东北,为什么先制造柳条湖事件呢?
(2)经过:
(1)为给侵略战争制造借口;
(2)柳条湖距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东北重镇沈阳很近,便于日军在事件后迅速对这两个战略要地进行攻击。
日军在沈阳外攘门上向中国军队进攻
被日军炮火摧毁的北大营
9月19日,日本侵占沈阳
进攻东北的日军
(北大营)8000多东北军被“不抵抗”的命令逼入绝境,面对冲进北大营的500多日军,他们的手里竟然没有武器。短短几个小时后,沈阳沦陷。
——初国卿《九一八这一天和北大营的消失》
② 柳条湖事件后,日军占领沈阳,进一步扩大侵略范围。
3.结果:
东三省沦亡
短短4个多月,东北100多万平方千米锦绣河山,全部沦于敌手。
4.影响:
(1)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2)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
9月20日,国民政府发布《告全国人民书》,定九一八为国耻日。
5.日本对东北的殖民统治:
1932年3月,日本扶植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企图把东北分裂出去。因国际社会对伪满政权均不予承认,故被称作“伪满洲国”或“伪满”
① 屠杀东北无辜人民
731部队人体细菌实验
日军占领东北清点兵工厂的机枪
日军掠夺中国棉纺织品、香烟等轻工业产品
日军从东北掠夺的物资
煤 二亿二千三百万吨
生铁 一千一百万吨
钢 五百八十万吨
木材 1.4亿立方米
粮食 12000万吨
② 掠夺战略资源
③ 奴化教育
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
抗日义勇军
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
东北抗日游击队
193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成立。
战斗在白山黑水间的共产党员杨靖宇
“与城偕亡”的 东北军将领马占山
赵一曼,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3军2团政委,为掩护战友不幸被俘。为获得情报,日本军警对她进行了老虎凳、灌辣椒水,电刑等酷刑。但她始终坚贞不屈,没有吐露任何实情。
6.局部抗战:
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
九一八事变后,为支援和配合其对中国东北的侵略,日本海军陆战队于1932年1月28日进攻上海。中国驻军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奋勇抵抗,日本被迫三易主将,数次增兵,死务逾万。1932年5月5日,中日签订《淞沪停战协定》,规定日军可以留驻上海。
蒋光鼐(nài)
蔡廷锴
1932.3日本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
1931年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东北三省
1935年策动“华北自治运动”,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
不抵抗,要剿共!
(1)背景: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华北告急!
1932.1.28一·二八事变,进攻上海
1933年日军攻占山海关,向南推进
1.华北危机:
华北危急!
民族危急!
② 中国共产党:
a.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b.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c.毛泽东作了《论反对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指出了在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①国民政府:攘外必先安内,继续围剿红军。
③ 爱国学生: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
④ 爱国艺术家:《义勇军进行曲》词:田汉 曲:聂耳
《义勇军进行曲》
(2)各方态度:
时间
主力
领导力量
口号
结果
影响
1935年12月9日
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
被镇压
学生
中国共产党
一二·九运动
知识拓展
根据材料,分析西安事变发生的原因
西安事变
1.原因:
东北沦亡,时逾五载。国权凌夷,疆土日蹙……绥东战起,群情鼎沸,士气激昂。丁此时机,我中枢领袖应如何激励军民发动全国之整个抗战!乃前方之守土将士浴血杀敌,后方之外交当局仍力谋妥协。……蒋委员长介公受群小包围,弃绝民众,误国咎深。学良等涕泣进谏,屡遭重斥。日昨西安学生举行救国运动,竟嗾使警察枪杀爱国幼童,稍具人心,孰忍出此!学良等多年袍泽,不忍坐视,因对介公为最后之诤谏……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之处置。
——《张、杨对时局宣言》(1936年12月12日)
链接课本90——课后活动
(3)西安学生举行爱国游行请愿,呼吁抗日。
(1)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沦陷,日本将魔爪伸向华北,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根本)。
(2)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引起包括国民党爱国将领在内的社会各阶层的不满;
时间:
人物:
目的:
经过:
1936年12月12日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张学良、杨虎城
张、杨扣蒋,实行“兵谏”;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2.概况:
兵谏亭
西安事变后的复杂局势远远超出张、杨的预想——
日 本
英美
亲美英派宋美龄等
我们这就准备赴西安与张、杨谈判,想办法争取放蒋!
讨伐张学良,至蒋于死地。哈!哈!蒋介石呀蒋介石你也有今天。你放心吧,等你死了,委员长的宝座我替你坐着。
哼!哼!哼!我一定要挑拨中国人打内战。让他们自相残杀吧!等到他们打到筋疲力尽的时候,中国就是我的了。
喔,上帝!如果中国被日本占领了,我们在华的利益还能有保证吗?一定要促使中国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亲日派何应钦
应张学良电邀,中共中央派周恩来,叶剑英、秦邦宪赴西安谈判
3. 中共的态度:
4. 中共努力:
恩来,你是我的部下,你应该听我的话。
只要蒋先生能够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不但我个人可以听蒋先生的话,就连我们红军也可以听蒋先生的指挥。
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
派周恩来到西安参加谈判,与各方面进行协商。
5. 结果:
蒋介石被困西安14天后,飞返南京
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条件,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杨虎城的命运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张学良一到南京,蒋介石就将他软禁。直到1990年6月,张学良才结束了长达54年的幽禁生活。1995年,他定居夏威夷檀香山。2001年10月15日,张学良将军在檀香山溢然长逝,享年101岁。
杨虎城将军于1937年6月被迫“出洋考察”,11月回国后被囚禁。全国解放前夕,他在重庆惨遭国民党特务杀害,同时遇害的还有他的家人。
拓展延伸
张学良
杨虎城
6.意义:
(2)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西安事变,把我们从牢狱中解放出来,也正因为如此,对于事变的领导者,张学良和杨虎城两位将军,中共一直怀着特殊的尊重与感激之情。
——毛泽东
(1)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时间
地点
领导
目的
结果
影响
1936年12月12日
张学良、杨虎城
逼蒋抗日
西安
在中共的努力下,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①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②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张杨通电全国
发表救国主张八项
知识小结
日本侵略
九一八事变
中国抗争
东北抗日联军局部抗战
华北事变
一二·九运动
全国抗日救
亡运动高潮
西安事变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课堂小结
1.下图报纸反映的是历史事件是( )
A. 西安事变 B. 九一八事变
C. 七七事变 D. 南京大屠杀
随堂练习
B
2.上海正泰橡胶厂在1935年注册的“回力”商标,一经推出就受到社会的欢迎。商标图案由中文“回力”(回天之力)、英文“warrior”(勇士)及勇士弯弓射日等元素组合而成。“回力”商标受到欢迎主要是因为当时( )
A. 实业救国热潮的影响
B. 自由平等风尚的流行
C. 民众抗日情绪的高涨
D. 国共两党合作的需要
C
3.“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和中国共产党‘逼蒋抗日’方针以及绥远抗战胜利的影响之下,张学良、杨虎城率领的东北军、西北军,12月12日在西安发动了对蒋介石的兵谏,并向全国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材料中事件的解决( )
A.标志着中华民族十四年抗战开始
B.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揭开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序幕
D.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实现
B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