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8-31 01:43: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人教八上历史同步精品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学习目标
新课引入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1
2
3
4
5
随堂练习
1.通过阅读教材,知道《中国土地法大纲》和土地改革总路线、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的基本史实,分析理解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与三大战役胜利进行的关系;
2.通过对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原因的探究分析过程,初步掌握归纳、分析的学习方法,形成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意识与能力;
3.通过对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原因的分析探究,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学习目标
难点
重点
新课引入
1947年10月,中共中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在抗战时期,中共中央已经实行了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现在为何又要在解放区开展土地改革?解放区又是怎样开展土改改革的?就让我们来一起学习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新知学习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1.背景:
解放战争开始时国共双方力量对比
国民党 共产党
拥有军队 430万 127万
武器装备 全部日、美装备 小米加步枪
拥有人口、地区 3亿多、大城市 1亿多、小城镇、乡村
国共实力对比悬殊,共产党如何去争取解放战争的胜利?
“谁赢得了农民,谁就会赢得中国,谁解决土地问题,谁就会赢得农民”。
——1936年,毛泽东
思考:中国土地制度存在什么问题?该做些什么呢?
20-30%
90%
占有土地比例
农村人口比例
10%
70-80%
地主
农民
材料一:
材料二: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就一般情况来说,占乡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富农,占有约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土地,残酷地剥削农民。而占乡村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雇农、贫农、中农及其他人民,却总共只有约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土地,终年劳动,不得温饱。——《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公布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决议》
问题:土地占有不均衡,土地制度极不合理。
材料三:毛泽东总结革命实践经验,指出:“全党必须明白,土地制度的彻底改革,是现阶段中国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如果我们能够普遍地彻底地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的条件。”
解决土地问题,改革土地制度
链接课本P115——材料研读
2.内容: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有什么变化?
实现耕者有其田
晋察冀根据地农民游行,拥护减租减息政策
将抗战时期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1)时间:
(2)内容:
(3)总路线:
(4)结果:
1947年7月,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
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的工作和斗争,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历时一年多顺利完成,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房屋、粮食和衣物。
分到土地后喜悦的农民
宣传《中国土地法大纲》
3.意义:
(1)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2)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解放区人民踊跃支前
解放区农民从亲人参军
中共土地政策的变化
土地革命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
打土豪,分田地
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
打倒地主
拉拢地主
消灭地主
知识小结
1.挺进大别山:
武汉
南京


“蒋介石两个拳头一伸, 胸膛就露出来了。我们要对准胸膛插上一刀,插入他们的心脏”
——毛泽东
(1)时间:
1947年夏
(2)部队:
晋冀鲁解放军
(刘邓大军)
(3)意义: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2.背景:
130
万人
430
万人
1946年6月
1947年6月
373
万人
人民解放军:
国民党军队:
195
万人
280
万人
365
万人
1948年秋
敌我兵力变化示意图
战略决战时机成熟
人民解放军经过连续作战,歼灭国民党军队200多万,迫使国民党军队主力退守沈阳、北平、徐州等孤城,战略决战时机已经成熟。
战略决战
1948.9——1949.1
战略防御
1946.6——1947.6
战略进攻
1947.6——1948.9
粉碎全面进攻、重点进攻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三大战役
3.战役阶段:
4.三大战役:
(1)三大战役之辽沈战役
时间
指挥者
参战部队
经过
结果
1948年9月-11月
林彪、罗荣桓
东北人民解放军
锦州、长春、沈阳
解放东北全境
辽沈战役形势图
关门打狗
辽沈战役结束后人民解放军在数量上超过国民党。
(2)三大战役之淮海战役
时间
指挥者
参战部队
经过
结果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
中原野战军与华东野战军
徐州为中心
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歼敌改编敌人数最多
民 工 543万人
担 架 30.5万副
大小车 88万辆
牲 畜 76.7万头
船 只 8500只
筹 粮 9.6亿斤
挑 子 20.6万副
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统计
陈毅司令员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淮海战役支前民工
(3)三大战役之平津战役
时间
指挥者
参战部队
经过
结果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林彪、罗荣桓、聂荣臻
东北人民解放军与华北人民解放军
北平、天津、张家口
傅作义接受和平改编,北平和平解放
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平津战役形势图
先打两头,
后取中间
傅作义
5.意义:
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三大战役胜利结束,警卫员李银桥发现毛泽东长了一根白发,毛泽东看着警卫员拔下来的白发,风趣地说:“白了一根头发,胜了三大战役,值得!”
三大战役示意图
6.渡江战役:
(1)背景
南京
我不愿看到一个分裂的中国!打过长江,解放全中国!
把共产党阻止在长江北岸……司徒雷登大使曾说:划江而治,搞一个国共两党“南北朝”……美国人的一厢情愿,构成了李宗仁全部言和活动的精神支柱。
——《解放战争全记录》
(2)过程:
长江
西路军
中路军
东路军
①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占领南京,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
被定格的日历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3)胜利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概括中国共产党取得胜利的原因?
材料二:解放战争时期……(蒋宋孔陈)四大家族的财富骤然增至200亿美元之多,达到发展顶峰,垄断金融、工矿业等;滥发纸币,造成恶性通货膨胀……从人民那里掠夺了无数的财富。 ——王桧林《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准海战役中,广大群众踊跃捐献粮食、担架、独轮车,帮助解放军筑路、修桥、转运伤员、运送物资。许多解放区的农民表示:“解放军打到哪里,我们就支援到哪里!”这场战役的指挥者之一陈毅感慨地说,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浙教版《历史与社会》
材料一:1947年3月,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机关及解放军总部撤离延安。毛泽东说:“人有失地,地终可得。有地失人,必将人地皆失。”此后,毛泽东指示人民解放军采用灵活机动的“蘑菇”战术,将敌人磨得精疲力竭,然后消灭。
——华师大版 八上历史
①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作战方针正确
② 国民党官僚资本主义集团经济腐败,失民心
③ 中国共产党得到人民大力支持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949年4月)
毛泽东为什么强调“宜将剩勇追穷寇”?结合历史谈谈你的看法。
1949年国共决战胜负已定,南京政府精锐丧尽。此时此势,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面对的情况,是“宜将剩勇追穷寇”,解放全中国?还是“沽名学霸王”,满足于“划江而治”?毛泽东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雄才大略,提出要将革命进行到底。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南京解放
战略反攻
战略决战
意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概况: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中国共产党得民心
国共北平和谈:和谈破裂
渡江战役:南京解放,国民党败退台湾
结果: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房屋、粮食和衣物
背景:抗战胜利后土地政策的转变
概况: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
意义:激发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背景:国共实力对比发生显著的变化
概况:
影响: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1.(2022·江苏徐州)下图连环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抗日根据地的建设 B.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C.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D. 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28)谈唠了一阵,肖队长取出一本书说:“这书是一本毛主席批下来的平分土地书,凭着这书,大伙日子保管能过好。”接着向大伙解释《中国土地法大纲》,并且声明:“咱们这一回,坚决按照土地法做,把封建地主打垮。
B
2.(2022·辽宁盘锦) 直接威胁南京、武汉,使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军事行动是(  )
A. 千里挺进大别山
B. 淮海战役
C. 青化砭战役
D. 平津战役
B
3.(2022·云南昆明)图2是人民解放战争中的一场重要战役,这场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根据图2指出,这场战役是( )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
C
4.(2022·山东烟台)电影《车轮滚滚》主要内容为:1948年冬,胶东解放区的一支民工小车队在淮海战场冒着枪林弹雨运送弹药。随后,小车队又随大军渡江南下,取得解放战争胜利。该电影的主题应该是( )
A. 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B. 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C.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D. 人民支持是解放战争胜利的重要保障
D
5.(2022·四川巴中)“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该诗反映的是(  )
A. 辽沈战役 B. 平津战役 C. 淮海战役 D.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D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