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步入近代第13课《西欧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练习题2新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步入近代第13课《西欧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练习题2新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9-05 10:00:49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18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步入近代第13课《西欧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练习题2新人教版
一、单项选择
1.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很多地区具有独立司法权和行政自治权。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圈地运动的开展 B.维新运动的开启
C.垦殖运动的兴起 D.洋务运动的推动
【答案】C
【知识点】西欧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很多地区纷纷开展垦殖运动,大量的林地、荒地、沼泽被开发,土地面积逐渐扩大。有的垦殖是领主组织的,多数是农民自发开垦。垦殖者成为这些土地的新主人,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耕种。这些地区也仿效自治城市,成为具有独立司法和行政自治权的地区。所以, 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垦殖运动的兴起,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解答此题,要抓住题干中时间和地点来分析。解答时,注意题干中的时间、地点,拿他和备选项相对照,就可以顺利回答。
2.11世纪以后,随着法律的规范,在西欧越来越多的地区,劳役量被固定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农奴不再为领主提供劳役的合法途径是(  )
A.逃离庄园 B.用货币购买劳役豁免权
C.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 D.自发垦殖成为新的领主
【答案】B
【知识点】西欧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11世纪以后,随着法律的规范,在西欧越来越多的地区,劳役量被固定在一个特定的范围。 农奴可以用货币购买劳役豁免权, 不再为领主提供劳役 ,以此获得对自己劳动力的自由支配,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解答此题,需要学生的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识记回答即可,这类题目最好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中世纪晚期,西欧少数商人占据着生产资料,他们向乡村手工业者提供原料,甚至生产工具,并预付部分工资,最后收回制成的产品,并投放到市场出售。”材料反映了(  )
A.人文主义的传播 B.手工工场的产生
C.新航路的开辟 D.工厂制度的确立
【答案】B
【知识点】西欧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中世纪晚期, 在欧洲部分城市,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西欧少数商人占据着生产资料,他们向乡村手工业者提供原料, 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需要在共同的地点集中劳动,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场,商人预付部分工资, 最后收回制成的产品,并投放到市场出售,所以材料反映了手工工场的产生,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是课本基础知识。解答时,可以依据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回答,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找到正确答案。
4.手工工场的出现被喻为工业文明的“曙光”,这是因为(  )
A.手工工场比手工作坊的规模大
B.西欧各国君主大力发展工商业
C.随着手工工场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新的社会阶层
D.工人之间分工合作
【答案】C
【知识点】西欧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3世纪,欧洲农村出现了分散的手工工场,后来,这种分散的手工工场逐渐转向集中的手工工场。手工工场是农业时代过渡到工业时代的标志,是工业文明的曙光。手工工场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早期阶段,劳动社会化的一种基本形式,它的出现,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逐渐形成了新的社会阶层,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需要学生理解。解答时,如果直接回答有难度,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找到正确答案,注意细心辨别备选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
5.手工工场出现后,出现了新的阶层。下列属于新阶层的是(  )
A.地主与农民 B.商人与工人
C.贵族与农民 D.资本家与工人
【答案】D
【知识点】西欧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3世纪,欧洲农村出现了分散的手工工场,后来,这种分散的手工工场逐渐转向集中的手工工场。手工工场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早期阶段,劳动社会化的一种基本形式,它的出现,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逐渐形成了新的社会阶层,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即资本家和工人,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解答此题,注意题干中关键词。解答时,要抓住题干中“新阶层”中的“新”,以他来分析备选项,就可以顺利回答。
6.下列不属于手工工场特点的是(  )
A.出现了雇佣劳动,工场主是生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
B.工人多分工合作
C.与手工作坊相比生产规模大、产量高
D.机器大生产
【答案】D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第一次工业革命特点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工业革命就是用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是生产力的变革,工业革命的开始以英国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机的使用为标志,瓦特改良蒸汽机后,蒸汽动力被广泛应用在生产上,成为工业革命的核心,工业革命相对于手工劳动,使用机器大生产,提高了生产力,劳动效率大大提高,而手工工场的特点是规模大,人数多,出现嵟佣关系,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组织形式的产生,分工合作,因此本题选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比较识记能力,工业革命相对于手工工场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提高了劳动效率,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工业革命的发明创造是命题的重点,同学们要注意识记,三次工业革命的发明: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火车,汽船。第二次工业革命:内燃机,汽车,电灯,飞机。第三次工业革命:电子计算机,互联网。
7.马克思说:“一旦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出现在土地所有者和实现从事劳动的农民之间,一切从农村旧的生产方式产生的关系就会解体。”对这段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农村中资本主义关系出现标志着封建经济开始解体
B.大批破产农民沦为雇农,改变了农村的自然经济
C.农业资本家租来土地,雇佣农业工人耕种,并进行资本主义经营,冲击了旧的生产方式
D.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农村货币关系发展的结果,瓦解了农村的封建关系
【答案】B
【知识点】西欧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4世纪中叶以后,欧洲社会处于一个转型时期,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农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租地农场主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这种新的生产方式就是资本主义或半资本主义的农场经济替代封建地产经济的过程,冲击了旧的生产方式,使封建经济开始解体,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解答此题,需要学生理解。解答时,有一定难度,可以紧扣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理解分析,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注意细心辨别备选项,找到正确答案。
8.14世纪中叶以后,一些富裕农民成为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的推动者。下列关于富裕农民的活动表述有误的是(  )
A.他们可以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
B.他们可以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
C.他们建立了租地农场
D.他们雇佣少地或者无地的领主耕种
【答案】D
【知识点】西欧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4世纪中叶以后,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农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租地农场主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基础知识的识记来回答,注意题干中“表述有误”的字样,细心辨别备选项。
9.13、14世纪,欧洲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改变,有一部分人发展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这部分人包括(  )
①贵族 ②富裕农民 ③骑士 ④乡绅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B
【知识点】西欧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13、14世纪,欧洲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改变。 大多数贵族不重视或没有能力经营自己的地产,将其抵押或变卖,以偿还债务或应付开支;富裕农民、骑士、乡绅通过各种手段不断集中土地,并逐渐建立起自己的新型地产,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也是现代农业的最早发起人,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解答时,要求学生依据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只要记得准,就可以顺利回答。
10.法王腓力二世正是在市民的支持下,获得英国在法国的大部分领地,并将佛兰德尔地区置于法国控制之下,奠定了强大王权的基础。这主要说明(  )
A.市民阶层取得了特殊的法律地位
B.市民在王权的保护下政治权利扩大
C.城市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市民阶层成为强化王权所需要的政治力量
【答案】D
【知识点】西欧城市的兴起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 正是在市民的支持下 ”“ 奠定了强大王权的基础 ”,可以看出,正是因为市民的支持,法国国王权利才得到加强的,因此市民阶层成为强化王权所需要的政治力量,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要紧扣题干信息分析回答。解答时,这类题目,就是要紧扣题干信息,抓住关键语句来理解,分析备选项;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找到正确答案。
二、组合列举
11.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正处于一个转型时期。
(1)14世纪中叶以后,   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
(2)13、14世纪,欧洲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改变。大多数   不重视或没有能力经营自己的地产,将其抵押或变卖。
(3)13、14世纪,英、法等国的   作为第三等级,出席国王召集的会议,不断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
【答案】(1)领主。
(2)贵族。
(3)市民阶层。
【知识点】西欧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解析】【分析】(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4世纪中叶以后,领主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故答案为:领主。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13、14世纪,欧洲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改变。 大多数贵族不重视或没有能力经营自己的地产,将其抵押或变卖,以偿还债务或应付开支;富裕农民、骑士、乡绅通过各种手段不断集中土地,并逐渐建立起自己的新型地产,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也是现代农业的最早发起人,故答案为:贵族。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13、14世纪, 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市民阶级队伍不断壮大, 英、法等国的市民阶级作为第三等级,出席国王召集的会议,不断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故答案为:市民阶级。
故答案为:(1)领主。
(2)贵族。
(3)市民阶级。
【点评】本题是课本基础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即可。须知,准确记忆是解答一切题目的基础。
三、材料解析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它(垦殖运动)不仅增加了物质财富,它也大大地增加了人身资本。而且,在土地的分配与价值上,以及在农村大众的状况上,它也引起了深刻的变化。
——布瓦松纳
材料二:在950年到1348年之间,西欧的总人口大概增长了1倍还多,从约2000万人增长到了5400万人。英格兰各郡的人口在1086年为120万,到1340年时为235万。法兰西居民达到了2000万~2200万。
材料三:后来,商人不仅向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由于常常需要在同一个地点集中劳动,于是就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场。
(1)依据材料一、材料二,你可以得到哪些有用的信息?
(2)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回答,劳动者和雇主之间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起到了什么作用?
【答案】(1)垦殖运动促进了社会财富的增加,改变了土地的生产经营方式,促进了人口的快速增长。
(2)雇佣劳动者与雇主之间形成了彻底的雇佣关系。这是一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雇工分工合作,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知识点】西欧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信息“ 它(垦殖运动)不仅增加了物质财富,它也大大地增加了人身资本 ”“ 在土地的分配与价值上,以及在农村大众的状况上,它也引起了深刻的变化 ”“ 在950年到1348年之间,西欧的总人口大概增长了1倍还多 ”,可以看出, 垦殖运动促进了社会财富的增加,改变了土地的生产经营方式,促进了人口的快速增长。
(2)依据材料信息“ 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 ”,可以看出, 雇佣劳动者与雇主之间形成了彻底的雇佣关系 ;这种雇佣者出资,工人出力的关系就是一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这种关系下, 雇工分工合作,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故答案为:(1) 垦殖运动促进了社会财富的增加,改变了土地的生产经营方式,促进了人口的快速增长。
(2) 雇佣劳动者与雇主之间形成了彻底的雇佣关系。这是一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雇工分工合作,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点评】(1)本题需要学生依据材料信息回答。解答时,就是紧扣材料,这类题目,答案就在材料中,细心读材料,找出关键语句,再进行整理即可。
(2)此题要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来理解回答。解答时,抓住关键语句理解,把它和课本基础知识结合起来,理解回答。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马克思说:“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
材料二:手工工场可分为分散的手工工场(即简单协作)和集中的手工工场(即工场手工业)两个阶段。简单协作没有改变手工的劳动工具和操作方法,仅是在同一资本家指挥下协同劳动;工场手工业是资本主义大生产,它是手工业生产向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过渡的准备阶段。
(1)租地农场是如何出现的?租地农场主和农业工人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2)集中的手工工场里雇主和工人之间形成的是哪种关系?这种生产方式有何进步性?
【答案】(1)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他们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是一种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实质是一种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2)完全的雇佣关系。雇工分工合作,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知识点】西欧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解析】【分析】(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4世纪中叶以后, 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 ;租地农场主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是一种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实质是一种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集中的手工工场里雇主出资,工人出力,他们之间是完全的雇佣关系;在这种关系下, 雇工分工合作,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故答案为:(1) 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他们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是一种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实质是一种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2) 完全的雇佣关系。雇工分工合作,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点评】本题比较特殊,所给材料与要回答的题目几乎没太大关系,要特别注意。解答时,就是依据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解,特别是理解,只有理解了,记忆起来才会比较容易,切忌死记硬背。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18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步入近代第13课《西欧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练习题2新人教版
一、单项选择
1.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很多地区具有独立司法权和行政自治权。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圈地运动的开展 B.维新运动的开启
C.垦殖运动的兴起 D.洋务运动的推动
2.11世纪以后,随着法律的规范,在西欧越来越多的地区,劳役量被固定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农奴不再为领主提供劳役的合法途径是(  )
A.逃离庄园 B.用货币购买劳役豁免权
C.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 D.自发垦殖成为新的领主
3.“中世纪晚期,西欧少数商人占据着生产资料,他们向乡村手工业者提供原料,甚至生产工具,并预付部分工资,最后收回制成的产品,并投放到市场出售。”材料反映了(  )
A.人文主义的传播 B.手工工场的产生
C.新航路的开辟 D.工厂制度的确立
4.手工工场的出现被喻为工业文明的“曙光”,这是因为(  )
A.手工工场比手工作坊的规模大
B.西欧各国君主大力发展工商业
C.随着手工工场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新的社会阶层
D.工人之间分工合作
5.手工工场出现后,出现了新的阶层。下列属于新阶层的是(  )
A.地主与农民 B.商人与工人
C.贵族与农民 D.资本家与工人
6.下列不属于手工工场特点的是(  )
A.出现了雇佣劳动,工场主是生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
B.工人多分工合作
C.与手工作坊相比生产规模大、产量高
D.机器大生产
7.马克思说:“一旦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出现在土地所有者和实现从事劳动的农民之间,一切从农村旧的生产方式产生的关系就会解体。”对这段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农村中资本主义关系出现标志着封建经济开始解体
B.大批破产农民沦为雇农,改变了农村的自然经济
C.农业资本家租来土地,雇佣农业工人耕种,并进行资本主义经营,冲击了旧的生产方式
D.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农村货币关系发展的结果,瓦解了农村的封建关系
8.14世纪中叶以后,一些富裕农民成为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的推动者。下列关于富裕农民的活动表述有误的是(  )
A.他们可以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
B.他们可以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
C.他们建立了租地农场
D.他们雇佣少地或者无地的领主耕种
9.13、14世纪,欧洲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改变,有一部分人发展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这部分人包括(  )
①贵族 ②富裕农民 ③骑士 ④乡绅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法王腓力二世正是在市民的支持下,获得英国在法国的大部分领地,并将佛兰德尔地区置于法国控制之下,奠定了强大王权的基础。这主要说明(  )
A.市民阶层取得了特殊的法律地位
B.市民在王权的保护下政治权利扩大
C.城市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市民阶层成为强化王权所需要的政治力量
二、组合列举
11.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正处于一个转型时期。
(1)14世纪中叶以后,   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
(2)13、14世纪,欧洲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改变。大多数   不重视或没有能力经营自己的地产,将其抵押或变卖。
(3)13、14世纪,英、法等国的   作为第三等级,出席国王召集的会议,不断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
三、材料解析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它(垦殖运动)不仅增加了物质财富,它也大大地增加了人身资本。而且,在土地的分配与价值上,以及在农村大众的状况上,它也引起了深刻的变化。
——布瓦松纳
材料二:在950年到1348年之间,西欧的总人口大概增长了1倍还多,从约2000万人增长到了5400万人。英格兰各郡的人口在1086年为120万,到1340年时为235万。法兰西居民达到了2000万~2200万。
材料三:后来,商人不仅向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由于常常需要在同一个地点集中劳动,于是就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场。
(1)依据材料一、材料二,你可以得到哪些有用的信息?
(2)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回答,劳动者和雇主之间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起到了什么作用?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马克思说:“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
材料二:手工工场可分为分散的手工工场(即简单协作)和集中的手工工场(即工场手工业)两个阶段。简单协作没有改变手工的劳动工具和操作方法,仅是在同一资本家指挥下协同劳动;工场手工业是资本主义大生产,它是手工业生产向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过渡的准备阶段。
(1)租地农场是如何出现的?租地农场主和农业工人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2)集中的手工工场里雇主和工人之间形成的是哪种关系?这种生产方式有何进步性?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西欧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很多地区纷纷开展垦殖运动,大量的林地、荒地、沼泽被开发,土地面积逐渐扩大。有的垦殖是领主组织的,多数是农民自发开垦。垦殖者成为这些土地的新主人,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耕种。这些地区也仿效自治城市,成为具有独立司法和行政自治权的地区。所以, 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垦殖运动的兴起,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解答此题,要抓住题干中时间和地点来分析。解答时,注意题干中的时间、地点,拿他和备选项相对照,就可以顺利回答。
2.【答案】B
【知识点】西欧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11世纪以后,随着法律的规范,在西欧越来越多的地区,劳役量被固定在一个特定的范围。 农奴可以用货币购买劳役豁免权, 不再为领主提供劳役 ,以此获得对自己劳动力的自由支配,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解答此题,需要学生的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识记回答即可,这类题目最好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答案】B
【知识点】西欧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中世纪晚期, 在欧洲部分城市,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西欧少数商人占据着生产资料,他们向乡村手工业者提供原料, 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需要在共同的地点集中劳动,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场,商人预付部分工资, 最后收回制成的产品,并投放到市场出售,所以材料反映了手工工场的产生,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是课本基础知识。解答时,可以依据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回答,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找到正确答案。
4.【答案】C
【知识点】西欧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3世纪,欧洲农村出现了分散的手工工场,后来,这种分散的手工工场逐渐转向集中的手工工场。手工工场是农业时代过渡到工业时代的标志,是工业文明的曙光。手工工场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早期阶段,劳动社会化的一种基本形式,它的出现,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逐渐形成了新的社会阶层,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需要学生理解。解答时,如果直接回答有难度,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找到正确答案,注意细心辨别备选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
5.【答案】D
【知识点】西欧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3世纪,欧洲农村出现了分散的手工工场,后来,这种分散的手工工场逐渐转向集中的手工工场。手工工场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早期阶段,劳动社会化的一种基本形式,它的出现,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逐渐形成了新的社会阶层,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即资本家和工人,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解答此题,注意题干中关键词。解答时,要抓住题干中“新阶层”中的“新”,以他来分析备选项,就可以顺利回答。
6.【答案】D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第一次工业革命特点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工业革命就是用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是生产力的变革,工业革命的开始以英国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机的使用为标志,瓦特改良蒸汽机后,蒸汽动力被广泛应用在生产上,成为工业革命的核心,工业革命相对于手工劳动,使用机器大生产,提高了生产力,劳动效率大大提高,而手工工场的特点是规模大,人数多,出现嵟佣关系,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组织形式的产生,分工合作,因此本题选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比较识记能力,工业革命相对于手工工场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提高了劳动效率,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工业革命的发明创造是命题的重点,同学们要注意识记,三次工业革命的发明: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火车,汽船。第二次工业革命:内燃机,汽车,电灯,飞机。第三次工业革命:电子计算机,互联网。
7.【答案】B
【知识点】西欧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4世纪中叶以后,欧洲社会处于一个转型时期,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农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租地农场主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这种新的生产方式就是资本主义或半资本主义的农场经济替代封建地产经济的过程,冲击了旧的生产方式,使封建经济开始解体,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解答此题,需要学生理解。解答时,有一定难度,可以紧扣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理解分析,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注意细心辨别备选项,找到正确答案。
8.【答案】D
【知识点】西欧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4世纪中叶以后,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农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租地农场主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基础知识的识记来回答,注意题干中“表述有误”的字样,细心辨别备选项。
9.【答案】B
【知识点】西欧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13、14世纪,欧洲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改变。 大多数贵族不重视或没有能力经营自己的地产,将其抵押或变卖,以偿还债务或应付开支;富裕农民、骑士、乡绅通过各种手段不断集中土地,并逐渐建立起自己的新型地产,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也是现代农业的最早发起人,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解答时,要求学生依据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只要记得准,就可以顺利回答。
10.【答案】D
【知识点】西欧城市的兴起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 正是在市民的支持下 ”“ 奠定了强大王权的基础 ”,可以看出,正是因为市民的支持,法国国王权利才得到加强的,因此市民阶层成为强化王权所需要的政治力量,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要紧扣题干信息分析回答。解答时,这类题目,就是要紧扣题干信息,抓住关键语句来理解,分析备选项;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找到正确答案。
11.【答案】(1)领主。
(2)贵族。
(3)市民阶层。
【知识点】西欧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解析】【分析】(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4世纪中叶以后,领主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故答案为:领主。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13、14世纪,欧洲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改变。 大多数贵族不重视或没有能力经营自己的地产,将其抵押或变卖,以偿还债务或应付开支;富裕农民、骑士、乡绅通过各种手段不断集中土地,并逐渐建立起自己的新型地产,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也是现代农业的最早发起人,故答案为:贵族。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13、14世纪, 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市民阶级队伍不断壮大, 英、法等国的市民阶级作为第三等级,出席国王召集的会议,不断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故答案为:市民阶级。
故答案为:(1)领主。
(2)贵族。
(3)市民阶级。
【点评】本题是课本基础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即可。须知,准确记忆是解答一切题目的基础。
12.【答案】(1)垦殖运动促进了社会财富的增加,改变了土地的生产经营方式,促进了人口的快速增长。
(2)雇佣劳动者与雇主之间形成了彻底的雇佣关系。这是一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雇工分工合作,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知识点】西欧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信息“ 它(垦殖运动)不仅增加了物质财富,它也大大地增加了人身资本 ”“ 在土地的分配与价值上,以及在农村大众的状况上,它也引起了深刻的变化 ”“ 在950年到1348年之间,西欧的总人口大概增长了1倍还多 ”,可以看出, 垦殖运动促进了社会财富的增加,改变了土地的生产经营方式,促进了人口的快速增长。
(2)依据材料信息“ 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 ”,可以看出, 雇佣劳动者与雇主之间形成了彻底的雇佣关系 ;这种雇佣者出资,工人出力的关系就是一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这种关系下, 雇工分工合作,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故答案为:(1) 垦殖运动促进了社会财富的增加,改变了土地的生产经营方式,促进了人口的快速增长。
(2) 雇佣劳动者与雇主之间形成了彻底的雇佣关系。这是一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雇工分工合作,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点评】(1)本题需要学生依据材料信息回答。解答时,就是紧扣材料,这类题目,答案就在材料中,细心读材料,找出关键语句,再进行整理即可。
(2)此题要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来理解回答。解答时,抓住关键语句理解,把它和课本基础知识结合起来,理解回答。
13.【答案】(1)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他们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是一种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实质是一种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2)完全的雇佣关系。雇工分工合作,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知识点】西欧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解析】【分析】(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4世纪中叶以后, 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 ;租地农场主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是一种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实质是一种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集中的手工工场里雇主出资,工人出力,他们之间是完全的雇佣关系;在这种关系下, 雇工分工合作,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故答案为:(1) 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他们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是一种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实质是一种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2) 完全的雇佣关系。雇工分工合作,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点评】本题比较特殊,所给材料与要回答的题目几乎没太大关系,要特别注意。解答时,就是依据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解,特别是理解,只有理解了,记忆起来才会比较容易,切忌死记硬背。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