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说话发声是靠空气振动产生的
B.水中的鱼会被岸上的脚步声吓跑,说明液体也能传声
C.固体传声一般比气体慢
D.能区分自己讲话的回音和原声,人与障碍物的距离不得小于34m
2.将音叉敲响后,放入口中,先不接触牙齿,听听声音,再咬住音叉,听听声音,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音叉尾部接触牙齿时,声音响些,是由于固体传声比空气强
B.音叉尾部接触牙齿时,声音弱些,因为那样会阻止音叉的振动
C.音叉尾部不接触牙齿时,声音强些,是因为空气传声强
D.音叉尾部不接触牙齿时,不能听到声音,是由于空气不能传声
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声音传播的速度与温度无关
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4.2025年我国有望实现宇航员登月。在月球上的宇航员不能像在地球表面那样直接面对面交谈,而需要借助无线电通讯设备,其原因是,在月球上( )
A.宇航员的声带无法振动 B.是真空环境,真空不能传声
C.只能传递次声波 D.只能传递超声波
5.一辆汽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直线向山崖行驶,在山崖前某处鸣笛后,经过2s后听到了回声,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则鸣笛时,汽车中的人距山崖的距离是( )
A.350m B.340m C.330m D.320m
6.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鼓面就不发声,其原因是( )
A.手将声音吸收了
B.手不能传播声音
C.手使鼓面停止了振动
D.手把声音反射了
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固体和液体可以成为声源
B.百米赛跑时,终点计时员应该在听到发令枪声后才开始计时
C.小刚向山崖喊话,经过0.4s听到回声,小刚与山崖间距离约为136m
D.空气传声是空气形成的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
8.在雷电来临时,电光一闪即逝,但雷声却隆隆不断,这是因为( )
A.雷一个接一个打个不停 B.双耳效应
C.雷声经过地面、山岳和云层多次反射造成的 D.电光的传播速度比雷声的传播速度大
9.超声波测速仪巧妙的利用了回声测距的原理,某超声波测速仪,向迎面驶来的汽车,每隔1.1秒发出一束超声波.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5秒,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3秒.若当时气温为15℃,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是170米
B.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行驶了68米
C.汽车的平均速度是30.9米/秒
D.汽车的平均速度是34米/秒
10.甲同学在一根85米的装满水的铁管的一端敲一下铁管,乙同学在铁管的另一端贴近管壁,可听到( )(已知声音在铁、水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依次为5200m/s,1500m/s,和340m/s,人耳能分清前后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要大于0.1s)
A.一次敲击声 B.两次敲击声 C.三次敲击声 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
11.“隔墙有耳”说明 .
12.2021年7月4日,航天员刘伯明、汤洪波身着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先后从“天和”核心舱节点舱成功出舱,完成在机械臂上安装脚限位器和舱外工作台等工作。如图所示,舱外航天员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无线电设备才能进行对话,这是因为声音不能在 中传播。图中航天员相对于“天和”核心舱是静止的,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这说明物体的运动与静止是 的。
13.2019年3月,十四个无声世界的孩子在中央电视台《经典咏流传》的舞台上,用一个“啊”字唱出了“整个春天”。如图是嘉宾和孩子用手指放在对方的喉结附近正在相互感知发出“啊”的情景。用这种方式让听不到声音的孩子感知到发出“啊”,这是利用了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嘉宾能听到“啊”是通过 传入耳朵的。
14.在通常情况下,声音传播的速度跟介质有关,不同的介质,声音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在装满水的较长铁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水管的另一端最多能听到 次响声,最先听到的声音是由 介质传播的。
15.探测专家用超声波可探测到潜艇的确切位置,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比在空气中传播速度 (选填“大”或“小”);在一艘沉没的潜艇正上方海面向下发出超声波,从超声波发出直至接收到潜艇的回波经历的时间为0.4s,则潜艇沉没的实际深度约为 m.
16.小李同学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甲,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所听到的声音响度将会逐渐 (选填“变大”、“变小”),并由此推理可以得出 不能传声;
(2)如图乙,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说明 可以传声,在月球上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塑料球弹起。
17.夏季雷雨前,经常是电闪雷鸣.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说明光速比声速 (大/小).在一次闪电过后约2s才听到雷声,那么闪电发生处离你约 m(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取340m/s).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如果从某处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出的超声波经4s返回海面,则该处海的深度是 m.一根装满水的长铁管,一段敲击一次,另一端能听到 次声音.
三、实验题
18.小明在探究声音传播条件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密封的广口瓶内如图a,用抽气筒将广口瓶中的空气抽出。
(1)抽气一段时间后小明发现听到的手机声音没有明显变化,造成这一现象可能原因是: 。
A.手机声音的响度太大
B.手机声音的频率太高
C.未塞紧瓶塞存在漏气
D.插入广口瓶中导管不足够长
(2)经调整使器件完好后,再次用抽气筒有效地向外抽气过程中,随着瓶内空气逐渐减少。小明发现听到的手机声音的音调 (填“变高”、“不变”或“变低”),响度 。(填 “变大”、“不变”或“变小”)
(3)小明推测,假如把如图b的装置放在月球上,敲击右边音叉时,与左边音叉接触的乒乓球 弹起。(选填“会”、“不会”或“有可能”)
四、计算题
19.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31m/s,一艘轮船上安装的回声探测器向海底发出的信号经过6s返回探测器,此处海水的深度。
20.小明乘坐着一艘汽艇匀速驶向一座山崖,他向山崖大喊一声,历时4s听到回声,4s内汽艇前进100米(已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求:
(1)汽艇的速度;
(2)在4s内,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路程;
(3)小明听到回声时离山崖距离。
参考答案:
1.B
2.A
3.B
4.B
5.A
6.C
7.D
8.C
9.D
10.B
11.固体能传播声音
12. 真空 相对
13. 振动 空气
14. 3 铁
15.大;300
16. 变小 真空 空气 不能
17. 大 680 3000 3
18. C 不变 变小 不会
19.4593m
20.(1)25m/s;(2)1360m;(3)63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