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语文第3课《我爱这土地》精品实用高效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九上语文第3课《我爱这土地》精品实用高效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31 13:02: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我爱这土地》精品实用高效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艾青原名蒋正涵,号海澄,他在1933年写了一首叫《大堰河──我的保姆》的诗,当他将蒋字的“艹”字头写下后就停了笔,他想起蒋介石背叛革命,共产党人血流成河,自己也身陷国民党监狱受尽苦难,耻于与蒋介石同姓,便信手在“艹”字头下面打了个“乂”,这恰好是一个“艾”字,于是便以“艾”为姓。又因为“海澄”的家乡口语谐音为“青”,于是艾青就这样成了他的笔名。之后“艾青”这个名字轰动了全国。今天,我们来学习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这首诗,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艾青的文学常识和本诗的写作背景,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把握诗中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3、体会诗人深挚的爱国情怀,激发自己的爱国之情。
【作者简介】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正涵,生于浙江金华。现代著名诗人。他生长在农村,自幼为贫苦农妇哺养,对我们民族的主体——农民有着儿子般的深情。长大后的曲折经历、坎坷遭遇,使他很快成为一个革命者。早期诗作多诅咒黑暗,调子沉重忧郁;抗战时期的作品多为觉醒民族而歌唱,格调高昂。代表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黎明的通知》、《我爱这土地》等。其诗歌以土地和太阳为主要意象。
【背景链接】
本文写于1938年11月17日,发表于同年12月桂林出版的《十日文萃》。
1938年10月,武汉失守,日本侵略者的铁蹄猖狂地践踏中国大地。作者和当时文艺界许多人士一同撤出武汉,汇集于桂林。作者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诗。
【知识链接】
意 象
诗歌讲究形象性,诗人往往把情感、意志寄托于意象中。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即我们常说的借物抒情。比如以柳代表惜别,用雁表示思乡,梅兰竹菊象征君子品格高尚等。
【朗读停顿】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整体把握】
1、诗人假设自己是一只鸟,它歌唱了什么?
明确:土地、河流、风、黎明。
2、找出这首诗的主旨句。
明确: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3、请带着感情再读课文,体会诗的两节分别写了什么内容和所运用的抒情方式。
明确:第一节:借鸟的歌唱委婉表达对祖国的挚爱。借物抒情。
第二节:直接抒发对祖国炽热的爱。直抒胸臆。
【合作探究】
1、“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嘶哑”一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嘶哑”说明这只鸟歌唱时间之长,在拼尽全力用生命歌唱,传达出诗人内心无比的悲愤,以及对这片土地深沉执著的爱。
2、鸟儿所歌唱的土地、河流、风和黎明又处在一种怎样的状态中呢?
明确:土地——被暴风雨打击着;
河流——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
风——无止息地吹刮着,激怒;
黎明——来自林间,无比温柔。
3、土地、河流、风和黎明这些意象各象征了什么?
明确:土地象征遭受蹂躏的国土。
河流与风象征满腔的悲愤和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
黎明象征光明、希望。
4、“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这几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排比、拟人。语言生动形象,有气势,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爱和对侵略者的恨。
5、“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有何深意?
明确:隐含了诗人愿意为这片土地献出一切的伟大精神,表达了诗人对土地、对祖国深挚的爱。
6、“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谈谈你对最后两句诗的理解。
明确:运用设问,一问一答,直抒胸臆,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对祖国的眷恋和热爱,点明并深化主旨,照应标题。
7、诗中“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的“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明确:这只“鸟”是一个饱受磨难、拼尽全力、用整个生命去歌唱的形象。
8、归纳主旨
明确:这首诗运用象征手法,通过鸟对土地的歌唱,表达了诗人对苦难的祖国深挚的爱以及决心为祖国献出生命的强烈愿望。
9、诗人为什么要采用象征手法?
明确:象征手法的运用能够使不容易或不便于直接说出的思想情感委婉、曲折、含蓄地表达出来,而且化抽象为具体,使思想更加形象、可感,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10、这首诗在结构上,一、二节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把第二节去掉,诗歌主题的表达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明确:这两节诗都饱含着诗人对祖国深深的眷恋和无尽的热爱之情。
第一节是对“爱土地(祖国)”主题的抒情性的铺陈描述,第二节可看作是感情的迸发,感情的升华,让读者更能感受到这种真挚地感情。诗意层层递进。去掉第二节,诗意则得不到提炼和强化。
【拓展延伸】
下面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礁 石
艾 青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像刀砍过的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明确:运用了象征手法:那在风浪狂涛中巍然屹立的礁石,象征了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百折不挠、万难不屈的斗争精神。
【课堂检测】
1、用原文语句填空。
(1)《我爱这土地》中点明主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爱这土地》中寄寓诗人愿为祖国献出一切的决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2)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2、结合诗歌内容,说说文中两个省略号和破折号所起的作用。
答案:第一个省略号,表示列举内容的省略;第二个省略号表示余意未尽,情深绵绵。破折号表示意思的转折。
3、下列诗句中,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的意境最相似的一句是( )
A.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B.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答案:C
4、仿照下列句式,补写句子。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会飞向大海,去聆听海的喘息;假如我是一只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假如我是一只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我会飞向高山 去丈量山的巍峨
我会飞向森林 去感受树的葱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