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精品实用高效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北京的西郊有一处清代皇家园林——圆明园。圆明园不仅汇集了江南若干名园胜景,还移植了西方园林建筑,集当时古今中外造园艺术之大成。堪称人类文化的宝库之一,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座博物馆。但在1860年,有一伙强盗闯入圆明园,他们大肆洗劫之后,为了掩盖其罪行,一把火烧毁了这座名园。伟大作家雨果痛斥了这种强盗行径,深切同情中国遭受的空前劫难。今天,我们就来感受一下这位作家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品质。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背景资料,理清文章思路。
2、品味赞美圆明园的精妙语句及反语的作用。
3、体会雨果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品格;激发爱国热情,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作者简介】
雨果(1802—1885),是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他的创作期长达60年以上,代表作有小说《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海上劳工》《九三年》《笑面人》等。
【背景链接】
1856年,英、法帝国主义发动了侵略我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6日, 侵略军闯进圆明园,大肆抢掠。他们把园里凡是能搬动的金银珠宝和珍贵文物统统抢走。来不及拿的或者拿不动的,就任意打碎、践踏。最后还一把火将这座经营了一百多年、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烧成了一堆败瓦颓垣。
法军巴特勒上尉想利用雨果的显赫声望,让他给远征中国的所谓“胜利”捧场。雨果站在人类文明的高度,于1861年11月25日大义凛然地写下了此文。
【词语释义】
①箧(qiè):小箱子。
②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形容。名,说出。
③晨曦(xī):晨光。
④瞥(piē)见:一眼看见。
⑤荡然无存:形容东西完全失去,一点没有留下。
⑥富丽堂皇:宏伟美丽,气势宏大。
【整体把握】
针对英法联军入侵中国,巴特勒上尉的态度如何?作为一位法国作家,雨果的态度如何?
明确:巴特勒上尉认为这次远征是体面的,出色的,光荣的。
雨果谴责侵略者,同情中国人民,饱含着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
【合作探究】
1、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并不是开门见山地表明自己的态度,这样写有何好处?
明确:(1)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2)在信中这样写显得委婉而有礼貌;
(3)通过有理有据的分析,最后表明自己的态度,显得铿锵有力。
2、第3段是怎样介绍圆明园的?
明确:①先作总评,称圆明园是“世界奇迹”,肯定其艺术价值在世界的地位。
②接着与巴特农神庙相比较,指出圆明园的艺术性质和成就:圆明园是东方幻想艺术中的最高成就;圆明园几乎集中了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一切成就;圆明园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
③然后,具体讲述园中之物、耗费劳动之巨。
④最后讲圆明园是属于全人类的亚洲文明杰作。
3、画出第3段赞美圆明园的词句。
明确:“世界奇迹”“巨大的典范”“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恍若月宫的建筑”“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亚洲文明的剪影”。
4、作者笔下的圆明园,可谓富丽堂皇,作者为什么要这样盛赞圆明园?
明确:盛赞圆明园,是为了后文揭露和批判英法侵略者的野蛮行为作铺垫;以“美”衬“丑”,反衬侵略者毁灭人类文明的丑恶行径。表达作者对人类文明的热爱,对强盗行径的义愤。
5、第4段“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一句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试作分析。
明确:承上启下。“奇迹”承接上文对圆明园的描绘和赞美,“消失”引出下文两个强盗对圆明园洗劫、放火,毁灭了圆明园。
6、文中的“两个强盗”指谁?这样说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法兰西和英吉利。这样说揭示了英法联军的强盗本质,使世人看清其掠夺者的丑陋面目。
7、文中的两个强盗做了哪些事情?请加以概括。
明确:两个强盗进入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一个强盗放火。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最后,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另一个装满了箱箧。
8、第5段为什么说“我们把欧洲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
明确:因为“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
9、雨果通过什么语言来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请从文中找出几例加以体会。
明确:通过反语来谴责。
①“更彻底,更漂亮”旨在说明破坏得更残酷、更丑恶、更野蛮。强烈地表达了对这种贪婪无耻行径的愤怒。
②“丰功伟绩!收获巨大”运用反语,讥讽英法强盗抢劫了大量财富,干出了历史上罕见的损坏人类文明的罪恶行径。
③“文明”“野蛮”。所谓“文明”其实是野蛮,就是对人类文明的破坏毁灭;所谓“野蛮”,正是人类文明之所在。运用反语,讽刺强盗政府颠倒黑白,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丑恶嘴脸。
④“全部赞誉”实则是对英法强盗罪行的强烈谴责,运用反语,极富讽刺意味。
10、“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回到了欧洲。”这一句话有什表达效果?
明确:运用动作、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两个强盗相互勾结、心满意足、得意忘形、不知羞耻的丑恶嘴脸和卑鄙行径,极具讽刺效果,表达了作者的鄙视之情。
11、雨果批判所以的英国人和法国人吗?从哪里能看出来?
明确:不是。从“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一句能看出来。
12、最后两句话有什么含义?
明确:再次指出英法联军无耻的偷窃,以辛辣的讥讽点明主旨,收束全文,呼应开头。
13、中国被掠夺,中国人谴责强盗、控诉掠夺是很自然的,而雨果作为一个法国人这样说,表现了他怎样的胸怀和品格?
明确:正直、公正、人道,是非分明,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胸怀博大。
14、归纳主旨
明确:这封书信高度赞美了圆明园的文化艺术价值,愤怒谴责了英法联军毁灭圆明园的罪行,表达了对中国人民的深切同情,饱含着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
15、找出文中的对比手法,体会其作用。
明确:①圆明园与巴特农神庙对比,突出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
②将圆明园的富丽堂皇与英法联军的劫掠焚毁对比,揭露英法联军的滔天罪行;
③将额乐金父子对巴特农和圆明园的破坏行为对比,揭露英法联军的侵略本性和反动本质;
④将欧洲人的“文明”与中国人的“野蛮”对比,突出英法联军的野蛮,中国人民的文明。
【拓展延伸】
圆明园是否应重建?请谈谈你的看法。
明确:(1)圆明园应该重建。让国人一睹圆明园昔日的风采,增强民族自豪感!
(2)圆明园应该重建。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 我们中国不能没有圆明园!
(3)圆明园不应该重建。让圆明园的断壁残垣时刻警醒国人, 不要忘记那段沉痛的历史!以史为鉴,催人奋进!
【课堂检测】
1、下列句中加线词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 )
A.丰功伟绩!收获巨大!
B.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
C.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
D.从前他们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不同的只是干得更彻底,更漂亮。
答案:B
2、 “这名字又使人不能不忆起巴特农神庙。”把陈述句变成反问句,比较一下两句的效果。
答案:这名字又怎能不使人忆起巴特农神庙?
反问句,加强语气,强调语意的表达。
3、雨果提及艺术有哪两种来源,分别产生了哪两种艺术?雨果认为哪个成就更高呢?
答案:一是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是幻想,产生东方艺术。
幻想艺术成就更高。
4、“今天,帝国居然还天真地以为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把圆明园富丽堂皇的破烂拿来展出。”作者为什么说是“破烂”?
明确:圆明园的物品虽然是“富丽堂皇”的,但强盗的行径是丑恶、无耻的,把抢来的东西展览,对于这群流氓和强盗来说,不是展览“破烂”又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