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精品实用高效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三国张飞当县令时,有个乡绅来告状,说一个怀抱小孩的女子偷了他地里的三个西瓜后逃跑了。女子说:“我从他的地里经过,他要侮辱我,没有达到目的,因此就来诬告我偷他的西瓜。”张飞听后,假意判这个女人犯了偷窃罪,接着叫乡绅把三个西瓜抱回去,那乡绅怎么也抱不起那三个西瓜。张飞大喝一声说:“你一个男子都抱不起这三个西瓜,一个抱着小孩的女人又怎么会抱得起来呢?”于是张飞判这个乡绅为诬告,并治了罪。张飞采用的是以退为进的归谬法,让诬告不攻自破。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这篇驳论文,看看鲁迅先生是怎么批驳对方的。
【学习目标】
1、学习驳论的写法(树靶子、直接反驳、间接反驳相结合)。
2、体会尖锐辛辣的批驳语言。
3、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
【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生于浙江绍兴,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自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开始用鲁迅作笔名。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二心集》《且介亭文集》《而已集》等。本文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我们学过他的作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社戏》《故乡》等。
【写作背景】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多次向国联申诉,要求其制止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但国联并没有采取有效的行动。反动政府为了开脱责任,利用报纸等宣传喉舌,散播悲观失望情绪,将自己一手制造的丧权辱国的卖国行为,推至于“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1934年4月28日, 由反动政客戴季陶和下野军阀段祺瑞发起,在杭州灵隐寺举行“时轮金刚法会”,求佛保佑,解救国难。于是鲁迅就在“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写作本文进行针锋相对的批驳和揭露。
【知识链接】
议论文
议论文按论证方式分为立论和驳论。
立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提出并阐明自己的见解或主张;
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
议论文常见的驳论方法:
①直接反驳: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
②间接反驳:反证法(通过正面立论来反驳)、归谬法
驳论点
谬论:金钱是万能的,因为人们常说:“有钱能使鬼推磨。”
批驳:的确,金钱在人们的生活中总是表现为无所不能,似乎可以买到物质世界的大部分东西。但是,金钱能买到知识吗?金钱能买到感情与爱情吗?金钱能买到时间吗?金钱能买到生命吗?……可见,“金钱是万能的”这样的观点是片面的、武断的。
驳论据
谬论:金钱是万能的,因为人们常说:“有钱能使鬼推磨。”
批驳:“有钱能使鬼推磨”虽然告诉我们金钱的无所不能和巨大威力,甚至连鬼都能买通。但它毕竟只是一句民间俗语,民间俗语只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凭经验总结而出,并没有科学的依据。用没有科学依据的东西作为论据,其证明的观点当然也就不可信。
驳论证
就是指出论敌的论点与论据之间的逻辑错误,进而指出其论点错误。
有人说,金钱是万能的,因为人们常说:“有钱能使鬼推磨”。这种论断乍看似乎无懈可击,金钱在现实生活中也确实无所不能威力巨大,甚至连鬼都能买通。然而,仅凭一句夸张的俗语就推断出“金钱是万能的”,无疑是偏激的。民间俗语本没有科学的依据,是有缺陷的。再拿它来证明另一个观点,这样的推理过程更不经推敲,因此,这个论断无论是论据还是因果推理都是站不住脚的。
反证法
通过确定与论题相矛盾的判断虚假来确定论题的真实性。
古时候,一个名叫王戎的孩子与伙伴们在大路上玩耍,他们看到路旁树上结了许多李子,都蜂拥而上摘李子吃,唯有王戎没去摘,王戎断定:李子是苦的,根本不能吃。结果真如王戎所预料的,李子苦涩无比。于是伙伴们便好奇地问他:“你怎么知道李子是苦的呢?”王戎说:“假如李子是甜的,能吃,那么早就被路人摘完了。树上怎么还会有李子呢?”
归谬法
先假定对方观点是真的,然后以它为前提,合乎逻辑地推出非常荒谬的结论,以证明对方论点的错误。这实际是一种以退为进的方法。
赫尔岑是俄国著名的文学批评家。他有一次参加一个晚会,晚会上演奏的轻佻音乐使他非常厌烦,他不得不用手捂住耳朵。主人向他解释:“演奏的是流行歌曲。”赫尔岑反问一句:“流行的乐曲就是高尚的吗?”主人听了很是吃惊:“不高尚的东西怎么能够流行呢?”赫尔岑笑着说:“那么,流行性感冒也是高尚的了?”
学习驳论文,首先要明确作者是怎样抓住批驳的“突破口”,要学会识别谬论,能够知道它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还要学习反驳谬论,明白作者是通过哪种方式批驳对方的。此外,还要注意驳论文语言的特点,体会设问、反问等修辞手法对于加强驳论效果的作用。
杂 文
杂文是一种直接迅速反映社会事变或动向的文艺性议论文。
主要特点有:①篇幅短小,取材广泛;②敏锐迅速,泼辣犀利;③冷嘲热讽,幽默风趣;④议论生动,说理深刻。
【读音释义】
诬蔑(wū miè) 搽(chá) 脂(zhī)粉 脊(jǐ)梁
①玄(xuán)虚:空而不切实,不可信。
②诓(kuāng)骗:说谎话骗人。
③渺茫: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
④怀古伤今:追念古代的事情,因现在的事而悲伤。
⑤为民请命:为人民保全生命或解除困苦。
⑥舍身求法:原指佛教徒舍弃肉身去追求佛法,后
比喻为追求真理而不惜牺牲个人的生命。
⑦前仆(pū)后继:前面的人倒下来,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
⑧抹(mǒ)杀:一概不计,完全勾销。
【整体把握】
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作者要批驳的错误观点是什么?
(2)对方的论据是什么?
(3)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
(4)作者得出了什么结论?
明确:(1)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2)对方论据: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
(3)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4)结论:自信力的有无……要看地底下。
【合作探究】
1、第1段反复承认“是事实”“也是事实”“却也是事实”,与后文的批判有什么关系?
明确:先确认敌论据的真实性,但这真实的论据不能证明其论点,为后文的驳论证奠定基础。
(悲观论者早就失掉了自信力,只有他信力,连他信力也失掉后,现在是发展着自欺力)
2、第3段中“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中的“这一点现象”针对什么而言?
明确:针对文章开头列举的三种事实及有些人的“慨叹”。
3、鲁迅是怎样直接批驳对方的?
明确:先承认对方论据是事实,然后顺着对方论据分析,得出信“地”、信“物”、信“国联”都是他信力,而非自信力;求神拜佛则是自欺力,也非自信力,所以他们失掉了“他信力”,发展着“自欺力”。
作者通过驳论证(即对方的论据不能证明其论点)来直接批驳对方。
4、敌论论点与论据中论述对象有什么变化?说说敌论证过程中的错误在哪儿?
明确:敌论点中“中国人”指全体中国人,范围大;敌论据中所述“我们”仅是国民党反动派等一小部分中国人,范围小。
错在偷换概念,以偏概全。例如:“马云是中国人,菲利普是法国人,马云比菲利普有钱,所以中国人比法国人有钱。”句中的两个“中国人”不是同一个意思,偷换概念,以偏概全。
5、“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这里的“新生路”指什么?
明确:新生路指相信自己的力量,号召全国民众团结起来抗日救亡。
6、“求神拜佛”的实质是什么?其危害性又是什么?
明确:实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危害性:“是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7、第5段有一段加点的文字,国民党检察官曾删掉这段文字,这说明什么?
明确:“求神拜佛”恐怕是国民党在山穷水尽时自欺和欺人的最后一招。鲁迅是个现实感很强的人,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求神拜佛”的危害和严重后果,这自然触到了国民党的痛处,并且让他们陷入捉襟见肘的境地。所以,检察官唯恐去之而不及。
加点文字也可以看到鲁迅的境况,但鲁迅却不惮于在枪林弹雨中为民众奔走呼号,其无私无畏的精神令人敬佩。
8、 第6段作者提出“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这对批驳敌论点起什么作用?
明确:作者从正面树立自己的论点是间接反驳敌论点。
9、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这是哪一种论据?
明确:依据:古有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今有有确信、不自欺、前仆后继的斗士。
这是事实论据。
10、“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各指什么样的人?你能说出几个吗?
明确:埋头苦干的人:主要指广大劳动人民,也指历史上那些科学家、文学家等。如司马迁、毕昇、李时珍等人。
拼命硬干的人:指历史上起义反封建统治和抵御外侮的英雄人物。如:陈胜、吴广、岳飞、李自成、戚继光等。
为民请命的人:指为人民疾苦而呼告的人。如:杜甫、屈原、关汉卿、海瑞等人。
舍身求法的人:指历尽艰险,探求佛法教理的人或英勇献身追求真理的人。如商鞅、谭嗣同、玄奘等人。
11、这一类没有失掉自信心的人现状如何?
明确:(l)从人数上看:何尝少呢?
(2)从特征上看:有确信,不自欺,前仆后继地战斗。
(3)从处境上看: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
12、鲁迅先生说“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这一部分人指哪样一部分人,这一部分人有怎样的表现?
明确:指国民党官僚及所谓的“社会名流”。
表现:总自夸“地大物博”,只希望国联,一味“怀古伤今”。先前信“物”信“地”,后来信“国联”。
13、“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这句话批驳敌论证的什么毛病?
明确:批驳敌论证以偏概全的毛病。
14、最后一段的“脂粉”“筋骨和脊梁”“状元宰相”“地底下”分别指什么?
明确:“脂粉”比喻统治阶级的欺骗性宣传。
“筋骨和脊梁”比喻气节、操守、人格、品质。
“状元宰相”指的是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
“地底下”指比喻处于地下斗争的各种革命力量。
15、作者指出应如何评价中国人?
明确:“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提醒人们:反动统治阶级及其舆论是不可靠的,不要受他们的蒙骗,要自己向社会的底层了解真实情况。
16、把课文分成四个部分。
明确:第一部分(1-2):树靶子:揭示对方论点及论据,暗示对方的论证以偏概全。
第二部分(3-5):直接反驳:失去的是“他信力”并发展着“自欺力”。
第三部分(6-8):间接反驳。用事实证明正面论点的正确,从而反驳敌论点。
第四部分( 9 ):得出结论:中国人自信力的有无要看中国人的筋骨和脊梁,不要被表面现象迷惑。
17、找出课文中含“中国人”的句子,小组讨论后分别回答其“中国人”的含义。
(1)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2)假使这也算是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
(3)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4)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5)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
(6)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
明确:(1)所有中国人
(2)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御用文人
(3)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
(4)指广大人民。
(5)所有中国人
(6)指极少数顽固分子之外的中国人民。
18、归纳主旨
明确:本文是一篇驳论文,作者针对当时有人散布中国人对抗日前途失去信心的悲观论调进行了有理有据的批驳,明确提出了中国人的绝大部分没有失去自信力,极大鼓舞了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表现了作者一颗爱国的赤心。
【语言赏析】
1、第1段中的三个副词“总”“只”“一味”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明确:不能。“总”,一副自我炫耀、夜郎自大的样子;“只”,一副仰人鼻息、抓救命稻草的形象;“一味”,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顽固不化的样子。这些尖锐泼辣的语言,栩栩如生地漫画式地画出了悲观论者的脸谱,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这三个副词准确地写出了国民党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极富讽刺意味。
2、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该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仿拟。从“自信力”一词翻造出“他信力”一词,既指出中国人其实是“相信他物他人之力”,并不是相信自己,又通过一字之差的两个词的对比,使本文妙趣横生,富有辛辣讽刺意味。
3、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该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排比。强调“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增强了语言气势。
4、“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该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明确:反问。强调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不少,加强了语气。
【拓展延伸】
说说下文是如何批驳的?
有人说“智力早熟会造成早亡”。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六岁能作诗,九岁能声律的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活了74岁;控制论创始人诺波特·维纳10岁入大学、14岁毕业于哈弗大学,活了70岁; 德国诗人歌德8岁能用德、法、意、拉丁、希腊等语言进行续写,他活了83岁。可见,并非智力早熟就会造成早亡。
明确:举例直接批驳论点。
【课堂检测】
1、指出下列各句中引号的作用。
(1)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 ( )
(2)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 ( )
(3)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 ( )
(4)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 )
答案:(1)表引用(2)表强调(3)表否定讽刺(4)表否定讽刺
2、从文中找出作者并不赞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一观点的句子。
答案:“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污蔑。”
3、为什么对方的论据都是事实,可结论却是错误的呢?
答案:因为对方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4、作者为什么说“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
答案: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
5、第3段中“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和第6段“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两句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答案:承上启下。
6、这篇驳论文是怎样批驳对方的错误观点的?
答案:驳论和立论相结合。一方面用驳论证的方法直接批驳,指出一部分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另一方面用正面立论的方法间接批驳,用事实证明“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从而彻底驳倒对方谬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