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导学案)【简约课堂】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导学案)【简约课堂】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07.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8-31 09:00: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导学案)
【2022年课标】
知道具有奴隶制特点的夏、商、西周王朝的建立与发展,了解西周分封制等重要制度。
【学习目标】
1.了解夏、商、西周三代更替的基本史实,初步理清历史发展线索。
2.知道商汤灭夏、盘庚迁殷、武王伐纣、牧野之战、国人暴动等史实。
3.知道分封制的内容,理解分封制的作用。
4.通过学习夏、商、西周,分析归纳导致朝代兴亡的主要原因,得出明君兴国,暴君亡国的历史结论。认识到人心所向是朝代更替的规律。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夏商周的更替,西周的分封制。
学习难点:西周的分封制的作用与弊端。
【思维导学】
【核心背记】
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1.约公元前2070年, 建立夏王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
2.考古学者在 平原发掘出年代相当于夏王朝后期的一座都城遗址-- 遗址,这里有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手工业作坊,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反映了夏王朝的 和等级界限。
3.夏朝历经400多年,到夏王 在位时期,国力衰弱。 ,统治残暴,用武力伤害百姓,引起民众的反抗。
二、商汤灭夏、武王伐纣
4.夏朝后期,分布于今河北、河南一带的 部族逐渐强大, 的首领联络周围部族,起兵攻伐夏王桀,桀大败,夏朝灭亡。约公元 年,建立商朝,都城建在 。
5.商朝为巩固统治,设置 ,制定 ,加强对 和 的控制。商朝后期,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更加腐朽。
6.是商朝的最后一个王,他_,耗费国力,同时修筑豪华宫殿,对百姓征收繁重的赋税,还施用酷刑,残害人民。
7.公元 年,周武王联合当时各地势力,组成庞大的政治联盟,与商军在 决战,商军倒戈,周军占领商都,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 ,史称西周。
三、西周的分封制
8.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根据 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 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以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诸侯具有较大的 ,但需要向周王进献 ,并服从周王 。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 ,从而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 ”。周代的贵族等级分为天子、 、卿大夫、 。
9.公元前841年, 与民争利引起“ ”厉王逃亡。到 时,朝政腐败,社会各种矛盾激化。公元前771年西周王朝被 族所灭。后来,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知识延伸】
周代贵族等级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周天子为天下共主;等级森严;层层分封;权力继承原则:嫡长子继承制。
【易错易混】
1.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启是我国世袭制产生后的第一个国王,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
2.分封制也称分封制度或封建制,即狭义的“封建”,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王室成员、贵族和功臣分封领地,属于政治制度范畴。古代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在家庭范围是为宗法制,在国家范围是为分封制。
【重难点突破】
1.比较禅让制与王位世袭制的区别。
(1)所处的时代不同:禅让制处于我国原始社会末期,始于尧担任部族联盟首领时,历经尧、舜、禹三个部族联盟首领。自禹死后启继承了他的位置开始,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2)首领产生方式不同:禅让制按德才推选部族联盟首领。王位世袭制以血缘继承王位,是指一个家族世世代代世袭王位,或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
(3)社会形态不同:禅让制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部族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是一种“公天下”的制度。王位世袭制是一种“家天下”的制度。
2.归纳夏、商、西周三朝兴亡的共同原因及启示。
(1)兴起的共同原因:统治者勤于政事,发展经济,关心百姓,重用人才。
(2)灭亡的共同原因:统治者昏庸残暴,社会矛盾尖锐,引起民众反抗。
(3)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统治者要勤于政事,爱护百姓;政策的制定应符合人民的意愿。
【分层作业】
(一)、夯实基础
1.“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这是歌曲《国家》的歌词。我国早期国家产生的标志是( )
A.炎黄联盟的形成 B.夏王朝的建立
C.春秋争霸的开始 D.商汤灭夏建立商朝
2.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其中“天下为家”指的是( )
A.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B.第一个王朝的建立 C.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D.分封制的实行
3.(2020秋·广西钦州·七年级统考期中)成语“桀犬吠尧”“助纣为虐”中的“桀”和“纣”分别是哪一朝代的暴君?( )
A.商、秦 B.商、夏 C.夏、商 D.夏、秦
4.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这是《诗经》中关于商朝的诗句。那么问题来了,你知道是哪位商王把都城迁到殷地的吗?( )
A.汤 B.盘庚 C.商纣王 D.桀
5.下图年代标尺中,③处对应的朝代是(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6.“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是杜甫《望岳》中的诗句,其中“齐鲁”地名的称呼最早与哪一制度有关(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三省六部制 D.行省制
7.2019年3月1日,千呼万唤的2018年度十位“大国工匠”闪耀央视舞台,适应了新时代国家的需要。我国自古以来注重人的才能的培养。周朝时期,官学要求学生掌握的“六艺”是指
A.礼、乐、画、御、书、数 B.舞、御、射、数、修、乐
C.诗、礼、数、书、舞、射 D.礼、乐、射、御、书、数
(二)、巩固提升
8.2023年3月28日,洛阳偃师二里头都邑多网格式布局入选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考古人员在二里头遗址中心区发现了中国最早的“井”字形主干道路系统。这种道路网络,不仅连接交通,而且分割出不同的功能区,形成“九宫格”的宏大格局。这种严谨、规整的规划布局,显示二里头文化社会结构分明、等级明显,统治格局井然有序,是当时( )
A.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的表现 B.进入王朝国家的重要标志
C.全国南北交通网络发达的体现 D.青铜文明发展的重要佐证
9.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开创了王位世袭制;随后的商朝,创造了以青铜器、甲骨文为特征的文明成就;到了西周时期,统治者实行分封制,通过各级贵族维系国家的统治。上述材料体现的夏、商和西周的社会特征是( )
A.奴隶制 B.封建制 C.君主专制 D.郡县制
10.夏、商、西周是我国奴隶社会发展的主要阶段,导致这三个朝代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
A.统治者治国经验不足 B.最后一个国王的暴行
C.诸侯内乱导致战争不断 D.遭到少数民族入侵
11.钱穆认为:“西周封建,实是当时以军事和政治相配合,而又能不断地动进的一种建国规模。……由一个中心向外扩展,由上层的政治势力来控制各地的社会形态。”据此可知,西周封建( )
A.以政治和军事为纽带 B.有利于中央控制地方
C.带有侵略性和扩张性 D.有利于奠定中国版图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材料二:如图。
(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材料二中居于金字塔顶端的是谁?
(2)诸侯要对周天子尽哪些义务?这一制度起到了什么作用?
(3)著名的史书《史记》中有这样的记载,“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根据这则记载及所学,“周天子弗能禁止”的主要原因是么?
(三)、冲刺中考
13.(2022·湖南张家界·统考中考真题)山西省简称“晋”,山东省简称“鲁”。这些省的简称源于西周的(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郡县制
14.(2023·山东菏泽·统考中考真题)有学者指出:“周王和周公建国,立七十一,姬姓五十三,以同姓为枝干,是家天下政治的再一步成长和扩大。”这说明分封制的主要作用是( )
A.巩固了西周疆土 B.确立了等级制度
C.实现了富国强兵 D.促进了民族交融
15.(2023·福建·统考中考真题)西周时期,周王定期到各地巡视,考察诸侯的政绩,诸侯则需定期朝觐周王,接受周王重新宣布的爵位等级。周王旨在( )
A.发展农业生产 B.提高军队实力
C.巩固国家统治 D.加强封建专制
16.(2023·湖北荆州·统考中考真题)二里头遗址是一座精心规划、庞大有序、史无前例的王朝大都,址内发现有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制陶作坊、铸铜作坊等遗迹,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二里头遗址反映出( )
A.夏朝出现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 B.商朝社会贫富分化很严重
C.西周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王朝 D.东周的各种社会矛盾激化
17.(2023·四川眉山·统考中考真题)殷商卜辞中有赛马和比箭的相关记载。周代已经有完备的比箭礼仪,天子者称为“大射礼”,贵族比赛,则称为“乡射礼”。由此可知商周( )
A.祭祀活动很盛行 B.竞技体育已出现
C.军备竞赛已开始 D.分封制度已建立
【核心背记】
1.禹
2.洛阳,二里头,阶级分化
3.桀,桀不修德行
4.商,商,汤,前1600,汤,亳
5.监狱,酷刑,奴隶,平民,奴隶主贵族
6.商纣王,对外征伐
7.前1046,牧野,镐京
8.血缘关系,土地,独立性,贡物,调兵,再分封,分封制,诸侯,士
9.周厉王,国人暴动,周幽王,犬戎族
【分层作业】
1.B
2.C
3.C
4.B
5.C
6.A
7.D
8.B
9.A
10.B
11.B
12.(1)分封制;周天子
(2)向周王进献贡物,服从周王派兵,管理受封土地和人民;巩固了西周的统治
(3)王室衰微,无力控制诸侯
13.B
14.A
15.C
16.A
17.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