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开学第一课
教材先知
选择性必修模块
物质结构与性质
化学反应原理
有机化学基础
必修模块
化学1
化学2
什么是化学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其特征是从微观层次认识物质,以符号形式描述物质,在不同层面创造物质。
化学发展史
我国是世界上发明陶瓷、冶金、火药、造纸、酿造和印染等较早的国家。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人们积累了大量有关物质及其变化的实用知识和技能。
化学发展史
在古代文明时期,化学并不是一门科学,只是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人们积累了大量有关物质及其变化的实用知识和技能。例如,我国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和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以及成书于西汉时期的《黄帝内经》等著作中,都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和经验。
英国科学家
波义耳
法国科学家
拉瓦锡
英国科学家
道尔顿
俄国科学家
门捷列夫
意大利科学家
阿伏加德罗
1661年,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
1777年,提出氧化学说,使近代化学取得了革命性的进展
1803年,提出原子论,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811年,提出分子学说,系统解决了在物质组成和原子量测定方面存在的混乱问题。
1869年,发现元素周期律,把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纳入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
17世纪中叶以后,化学开始走上以科学实验为基础的发展道路。在后来的200多年里逐渐形成了独立的学科体系。
化学发展史
为什么学化学
今天的化学,在社会不断进步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其传统的研究领域出现了分化与综合,与其他学科形成交叉和相互渗透,成为自然科学领域中一门“中心的、实用的和创造性的”基础科学。在资源、材料、健康、环境等领域,化学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国化学发展的成就
1943年,侯德榜发明联合制碱法,为我国的化学工业发展和技术创新作出了重要贡献。
1965年9月17日,中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全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标志着人类在认识生命、探索生命奥秘的征途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我国化学发展的成就
1982年1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科学会堂举行的中国科学院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学术报告会上正式公布。这是世界上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的具有与天然分子相同化学结构和完整生物活性的核糖核酸。
我国化学发展的成就
屠呦呦在1972年成功提取到了一种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命名为青蒿素。2011年9月,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获得拉斯克奖和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化学的特点
将宏观与微观联系起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是化学的特点和魅力所在。
微观
宏观
符号
金刚石
C
高中化学简介
记忆型的知识占一定比重
如:化学符号、化学式、反应现象、指示剂的颜色变化、仪器的名称、地壳中各种元素及大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等
注重定性分析
要求记住现象或结论;在学习方式上,对教师具有明显的依赖性
除了定性分析外,还有定量分析
记住“是什么”外,还要求弄清“为什么”,需要有一定的自学能力
初中
化学
高中
化学
知识的容量多,思维深度强,概念抽象
化学专业
生物化学
医用化学
环境化学
材料化学
农业化学
磁化学
磁 学
农 学
材料学
环境学
医 学
生物学
药物化学
营养化学
宇宙化学
地质化学
海洋化学
土壤化学
土壤学
药 学
营养学
天体学
地质学
海洋学
化学
化学学科特点:理科中的“文科”
熟记
理解
应用
熟练
分数
怎么学化学?
怎么学化学?
课堂
认真听讲
积极参与讨论
良好的课堂纪律
作业
保质保量
字迹工整
严禁抄袭
自学
自主作画预习复习
主动提问、勤于思考
查阅资料,拓宽视野
归纳
思维导图
归纳纠错
零碎知识
实验
认真观察、主动参与
安全第一、严禁擅自操作
不乱动乱拿实验药品、器材